苏捷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天儒中学 350800
【摘要】作为初中学生而言,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意识作为指导,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其中,满足现今时代发展学生德育目标实现的实际需要,是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37-01
在新的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了指导党和国家以及人民进步、向上的源动力,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向着更好发展的方向目标。对于大多数的初中生而言,都是需要接受正确的教育、引导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逐步的形成对美、丑、善、恶的正确思辨能力。但是现实情况却往往恰恰相反,因为他们普遍存在认知、辨别能力不足,在当下获取信息途径多样化及社会环境的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在面对社会、学校及家庭中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往往会存在一些观念、想法及问题解决的片面性及欠合理性。而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价值观多元化、自由化以及复杂化也更会加剧青少年多重价值观的冲突,给其身心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基于这样的背景,更是迫切的需要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能够得到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的富强之路,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提供精神力量和情感支撑。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因为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作为指导,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了更为明确、科学的指导思想,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也变得更加系统化。
一、以正心笃志、诚信友善为重点的人格修养
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是多元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固然重要,德育的教学内容同样不可忽视。初中阶段是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和得以发展的关键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有的放矢,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取也要从塑造和发展学生的人格修养入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以"正心笃志、诚信友善"为实际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中就完全可以以"正心笃志、诚信友善"为主题,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对这八个字的理解,议论"正心笃志、诚信友善"对提升和塑造自身修养的重要作用。从多个角度探讨关于人格的培养,传递这种"正心笃志、诚信友善"的实际要求,让学生在工作、生活中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要学会坚持自己的见解,坚持自己的追求。并以此为主题展开实践。
二、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
社会责任落实在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上,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关爱精神。"仁爱共济、立己达人"是传统的社会关爱意识和品质的真实写照,落实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就是要求学生在论述一些社会现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从社会关爱的角度出发,去阐释自己的观点,以此来说理论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可以对一些具体社会现象、问题:"该不该给老人让座"等,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社会群体的艰难与不易,从关爱身边的老人为契机,让学生从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去考虑问题。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古今中外的典型案例,以雷锋这样的优秀代表作为典范去传递传统美德,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大课间时间观看有关传统美德的教育视频,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一方面可以将这些素材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之中,另一方面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这样的引导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的选取让学生能够做到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做一个热心社会公益,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人。
三、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
教师在内容选择上要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从具体的内容入手探讨分析。家国情怀同样也是学校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教学中实现家国情怀的教育对于学生的人格培养及学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都能够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其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素材有很多,如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中第五课《少年的担当》、《走向世界大舞台》、《少年当自强》等,实际上对于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对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剖析,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什么是家国情怀、具备家国情怀的人需要有哪些素养等问题。在学生自己的基于这些主题(家国情怀主题)的讨论中,也能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展开讨论与分析,去阐述如何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主义家国情怀的弘扬与实际践行。
四、以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作为践行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采用一定的措施、拿出一定的时间去宣扬传统文化"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方面的教学内容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不能只是讲如何理解课程内容的涵义,其实质都是为了传达某种精神而服务的。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中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就是为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提供重要精神指导的源泉。如在《文明与家园》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当代精神文明这一核心价值观的话题入手开展教学,同时结合具体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精神文明展开相应的联系、现状的分析与讨论。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容易被激发出来。在学习过后,以"如何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主题开展了课堂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引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来论证,说理性更强。
结束语
总的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结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其中,找到教学内容与核心价值观理念和契合点、结合点,将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完美的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同时核心价值观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需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注意其德育教育价值及功能的发掘。
参考文献
[1]吕巧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中华少年;2017年34期.
[2]刘艳玲.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年10期.
[3]张洪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祖国;2017年17期.
论文作者:苏捷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法治论文; 道德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正心论文; 核心价值观论文; 初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