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论文_黄正辉

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论文_黄正辉

广西航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信息和科技水平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企业财税的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不断的对企业的财税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这就要求企业的财税管理人员不断的学习关于财税信息化管理的各项政策,并将其运用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去,通过对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来不断总结和分析财税管理的经验,从而保证财税管理的高效进行。

关键词: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实践应用

税收管理是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之一,企业应该加强对财税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因为财税管理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从目前的企业财税管理的情况来看,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都与税收有关。对国家财税政策解读不恰当、企业相关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使企业财税管理面临越来越多的管理风险。因 此,企业各相关部门必须做好基础准备工作,不断修补企业内部可能引起财税管理风险的漏洞,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健康运行。

一、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财税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财税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还可以减少企业出现风险的概率,使得企业能够及时有效采取规避风险。就目前的企业财税管理现状来看,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使用统一、科学的财税管理平台,这是财税信息化应用的基础。而且部分企业开展了财务和税收法律知识培训,用于实现企业内部财务和税收法律知识的共享,为相关人员更好地运用财税知识做好前期铺垫。

二、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的现状问题

(一)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财税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度,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变迁,除了少数会计准则保持中国特色外,我国企业会计标准已经趋同于国际化。大部分企业都逐步向国际化发展的方向前进,只有少部分民族企业在采用传统的会计准则和方法。加之我国的税收法律条文的不断修改与细化,要求企业按着新颁布的税收法律规定进行纳税管理。如果企业各相关部门对财税政策的理解出现偏差,对财税政策的把握与法律规范不一致,不仅会导致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经营数据的偏差,更会导致企业承担较大的纳税风险。

(二)企业财税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

在企业财税管理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企业仍在使用传统的手工记账和人工报账等传统的方法。在进行财税管理时,很多企业存在财税方面的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的特点,在日常记账、报表、报税中,仅依赖于财务人员的手工账以及财务人员的经验判断,产生基础数据出现偏差、企业财税信息无法实现共享等一系列问题。

(三)企业财税信息管理机制缺乏

在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很多企业没有根据要求建立健全的工作流程机制,没有对信息化管理进行严格的把关审核,导致实际的数据信息与系统信息有偏差,无法正确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导致企业在投资管理上出现经济偏差,使得企业面临财政的风险性比较大。

三、针对当前现状,加强企业财税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措施

(一)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主要应用方向

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是对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的财务数据的分类与整合,在合理有效的财税信息化管理模式下,正确并严格执行相关财务与税收法律法规制度,搭建适合于企业经营管理现状的财税信息化管理平台,设置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配套的财税信息化管理评估模型,有利于企业更合理有效地对财税信息进行分析,及时掌控企业可能面临的财税管理风险。将财务软件中的数据与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平台相关联,可以降低相关财务人员将财务数据录入到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工作量,提高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实现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转换

在构建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过程中,要严格依照现行的财务与税收法律法规设置相关模板,避免在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初始设置中出现模板相关公式错误,而造成企业财税管理风险。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平台不仅是要应用到企业财务部门,更要推广到企业各个相关部门,形成各项信息的基础采集工作。例如企业的物资采购部门,可以将日常采购的生产用原材料的购入价格与数量分类别录入到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在物资采购部门与财务部门实现业务对接时,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平台中的相关数据可以为财务部门的下一步成本分配提供辅助数据。负责企业房屋、厂房、汽车等固定资产管理的部门,可以通过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平台随时掌握本企业各项固定资产的折旧程度以及剩余使用年限等各项数据,以便日常管理的需要。以企业财务部门为核心,通过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各部门数据的交换与使用,确保企业各部门的正常运行。

(三)改变传统记载税务的方式

改变原有手工登记纳税调整事项的工作方式,在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建立企业纳税调整事项专用模块,从企业财务软件中自动采集数据,随时记录企业纳税调整事项,并生成当期纳税调整事项登记表,更有效的保存与企业纳税调整相关的各项数据,同时,为税务部门查账提供基础数据。

(四)加强财税信息管理平台的维护

在搭建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及后期维护时,严格依照我国各相关部门在纳税申报表格结构方面的现行标准,对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平台中纳税申报模板进行定义,自动采集纳税报表中所需要的相关数据,避免在纳税申报中由于人为输入或者计算错误产生的数据错误,使企业纳税报表中的数据更加准确。同时,要加强财税信息管理平台日常的维护与管理,避免平台信息的不正常运作导致数据信息的错漏。

(五)实现企业各种发票的信息化管理

在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平台中构建发票管理模块,对企业各类发票的购买、领用、作废等环节实现电子化管理。在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平台中,记录企业每一张发票从购买到领用等各环节的信息,全程掌控企业每一张发票的使用情况,为企业发票管理和计算缴纳税款提供更有效的辅助工具。

(六)建立一套与当前业务发展相适应的财税管理模式

企业要根据自身需求,基于业务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财税管理模式,提高信息化程度。面对网络金融的发展,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企业要及时转变经营理念,建立现代化的财税管理系统,实行智能化的财税管控系统,提高财税的实施监督和管控的作用。面对“营改增”后,增值税税务信息的变化及影响,企业可以通过财税信息管理的模式进行财税信息的自动采集、税费的自动核算计提,发票的智能化管理,同时及时进行税务资料的备份处理,辅助财务人员进行税务的申报工作。在此过程中,不断减轻了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保证了财税工作的过程中的合法、合规,减少了财税风险,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了有效防范。这对于企业而言提高了财税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企业管理模式的升级和改变,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企业提高财税管理的信息化模式,不仅要提高自身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还有注意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注重财税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充分享受财税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实现财税信息化管理,除了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财务监督管控机制,还需要培养一批具有税务知识,有掌握现代信息化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充分保证企业财税信息化的顺利运行。同时,企业对于财税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要严重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把企业的财务处理软件和企业信息管理平台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企业财税信息平台的共享,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玲.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7(12).

[2].周双洁.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应用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财务天地.2018(06).

[3].聂庆国.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J].经贸实践.2016.04(11).

论文作者:黄正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论文_黄正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