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工程日益增多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最受人们关注的便是建筑工程的质量,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我们的生活安全性是否能够得到保障。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仍旧存在很多不容小觑的问题,本文从实际状况出发,对现在的建筑工程现状及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度观察分析,努力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的措施,从而更好更全面地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现代化建筑工程的建设。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分析
1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虽然存在纯技术问题造成质量问题的可能性,但是通过大量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由于不恰当的管理。文本从质量管理的角度,选取可控性较强的几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人为因素
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包括设计、组织、施工、指挥、验收等过程,而这些过程最直接的参与者便是人。无论是对机械设备的使用,还是对材料物资的采购与分配,无不是由人选择并决定的。工程的质量效果主要取决于工作人员的态度,由于人自身存在的多变性,好的状态可以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反之就会对工程管理质量产生坏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应控制好人为因素导致的不良影响,努力发挥人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积极作用,才能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1.2材料因素
建筑由材料加工制造而成,因此材料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合理选取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材料,保证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质量不过关的材料对建筑工程的不良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严格把关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在材料运输过程中也要做好相应的防水防潮工作。
1.3环境因素
良好的建筑工程质量更为客观的一个影响条件便是环境,比如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的天气,如遇暴雨暴雪、高温酷暑、大风沙尘等天气,建筑实施过程将直接受影响延后。除此之外,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水利条件,都会对建筑工程的进程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环境也是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1.4机械因素
合理的施工方法是影响建筑进程的重要因素,而好的施工方法建立在先进的机械设备基础之上,先进的机械设备可以代替人力完成多种复杂困难的施工任务,在施工过程中占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工作进程和工作质量。除选择合理机械设备外,还要对机械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和维护,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训练,避免埋下工作隐患。
2 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主要出现在三个阶段,分别是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本文从这三个阶段来具体分析相应的问题。主要内容如下:
2.1设计阶段
因设计缺陷产生的问题工程比例高达40%,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初期设计阶段要重视审图机制从而把控质量。现在出现的很多设计问题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一些建设单位对审图的功能与认识不全面不能积极的运用,另一方面审图机制本身并不完善,具有限制性与局部性,无论是在质量控制范围还是时间上都存在着一定风险。
2.2施工阶段
建筑工程的项目一旦决定实施,便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调节沟通的复杂任务。其中最普遍最突出的质量管理问题便是把控不严格,工作效率低下。我国在建筑工程实施方面,具有委托质量检测和委托监理质量管理的制度,但这两种制度都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就委托质量检测来说,被委托单位与送检单位是重要的两方,但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得质量检测的公正性和独立性难以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作为检测公平的第三方却并不能保证公平,很多质量管理只是表面工作对项目的实施无法起到实质性作用。
2.3使用阶段
建筑项目投入使用,后续问题便是维修工作,这时保修承诺难兑现的问题便浮出水面。由于我国现行的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很多售后维修服务工作差强人意,缺乏规范性。而项目负责单位的维修管理工作十分简陋,缺乏完整的服务流程与反馈制度。维修工作人员也存在明显的质量意识差、工作不认真、不顾质量追赶进度等态度问题。
3 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3.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各阶段质量问题分析,可以得出建筑工程十分复杂,影响因素涉及的范围广泛,不能只根据某一因素或某一阶段来分析质量问题,这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分析我们也可以认识到质量管理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完善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全面的标准规范,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供更有力的依据。现如今经济全球化,建筑行业终将步入国际舞台,因此我们在提高我国建筑行业质量水平的同时,也要结合国际情况,使我国建筑行业更好地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
3.2 加强设计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的基础便是设计质量,要保证工程有稳定的基础,就要加强设计质量管理。设计的每一阶段审查都要遵循标准程序进行,因此完善的设计审核标准流程是十分必要的。严格控制施工审图质量,建立设计质量跟踪制度,定期审核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必要时对设计结果进行复核,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修正,才能确保工程质量从而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建筑工作。项目单位也应提高对设计质量的重视程度,更好的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施工风险。
3.3 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施工质量的关键在于积极地发挥监理作用,要提高监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加强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法律意识,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施工进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应按照监理规范进行质量管理,加强检查工作并积极对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提出改进意见与改进措施。
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对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监管。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通过建立完善的施工规程和质量责任制度来对其进行行为约束,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并使其高效率地掌控施工技术。材料作为工程的物质保障,在挑选过程中应严格严谨,确保工程的基础夯实。机械设备作为工程的硬件条件,在挑选过程中要合理,其维护工作也要全面到位。设备操作人员应通过培训后持证上岗,确保机械操作的准确性。
3.4 建立完整的维修服务制度
投入使用的建筑最重要的便是后期的维修工作。负责任的维修态度,完善的维修制度,关系到项目单位的声誉,好的维修反馈也是对前期工作的肯定。应建立系统的回访与服务制度,保证使用者的满意程度,及时处理各种维修问题并认真分析,积累经验。
4 结语
如今的建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想要出来拔萃最关键的便是建筑工程完成的质量好与坏。质量是建筑工程的核心,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的灵魂,只有保证质量,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为群众提供安心的生活场所。质量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还增强了施工效率,因此对质量管理进行有效性的分析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结合质量管理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如何提高质量管理有效性的意见,并合理的提出了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蔡丽萍.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策略分析[J].中国市场,2015(6):205-206.
[2]李光平.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5,41(26):236-238.
[3]郑建红,黄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J].建设科技,2013,22.
[4]冯大为.房屋建筑工程中项目质量的管理与控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3):170-172.
论文作者:姚克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阶段论文; 工作论文; 因素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