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目前,城市的发展与市政路桥建设息息相关,那么加大路桥梁工程的建设力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之上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路桥施工建设的质量优劣会受到混凝土的质量的影响,因此,对于市政路桥施工而言,混凝土的施工十分的关键,因此务必得将其重视起来,只有加大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力度,才可以把市政路桥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各类问题及时的解决,才可以从根本之上把市政路桥施工技术发生问题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混凝土技术;路桥施工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中的重要作用
现如今,在市政路桥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问题进行及时进行分析,分析问题的原因主要就是混凝土的弹性及抗拉力相对较弱,使得在使用过程之中一般都会出现路面裂缝的问题;再者就是因为混凝土的制作工艺不合格,导致在监督工作及施工工艺之上不到位,使得混凝土出现各类质量问题,最终也就会直接性的影响到市政路桥的质量,由此可见,其主要就是可以说明在市政路桥施工技术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十分的关键。
2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
2.1抗拉性能差,路桥面开裂
就目前来说,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路桥面出现裂缝,桥面开裂。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混凝土大都由碎石、水泥和水搅拌而成,碎石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架,碎石能增加混凝土的硬度和抗压能力,但是它也削减了水泥的收缩效应。混凝土硬化后,水泥浆会被填充在骨料的空隙里,或者包裹在骨料表面,将骨料粘结成一体,这样的混凝土具有混凝土的良好性能,但是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构成混凝土的碎石和泥沙本身就很脆弱,本身就不具备较强的抗拉力,在强大的拉力作用下,或者在长时间受压的情况下,混凝土表面的拉应力会不断降低,并致使市政路桥表面出现开裂现象。
2.2混凝土的弹性不足,路桥面出现裂缝
由于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够好,所以为了提高路桥面的抗压强度,经常会在混凝土中加入其它接合料,以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时候,混凝土中加入混合料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会出现惊人的变化,但是混凝土的弹性却可能因此而受到影响。如果混凝土弹性不足,而路桥面某时所承受的荷载力又分布不均,即路桥面受力不均,很容易使路桥面出现裂缝。所以,与因混凝土抗拉性能差导致的路桥开裂一样,混凝土弹性不足而导致的路桥面裂缝同样是影响市政路桥施工质量的重要问题。
2.3混凝土收缩导致路桥面变形
热胀冷缩是所有自然物的自然属性,组成混凝土的碎石、水泥、水都有这样的属性,混凝土当然也具有这样的属性。混凝土在内外温度变化较大时,自身分子结构会出现收缩变形现象,进而在内部结构中形成应力,当混凝土所受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会收缩变形,从而导致路桥结构也发生变形,进而导致路桥面变形,给其使用带来不利影响。再则,在混凝土施工中,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混凝土中含有的水分会蒸发,水分蒸发会导致混凝土温度下降、体积缩小、硬度变硬,直至导致混凝土出现硬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路桥面进行混凝土铺设后,如果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速度不同,路桥面也会产生收缩,出现裂缝。
3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应用策略
3.1做好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市政路桥施工前,做好混凝土技术施工准备工作,是提高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未雨绸缪,做好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种类。目前市场上的混凝土种类繁多,许多混凝土的适用性都较广,但是,施工单位要根据路桥实用需求、车流量、施工需求等实际情况,选择质量优良的混凝土种类,提高施工质量,延长市政路桥的使用寿命。如与传统混混凝土相比,清水混凝土的施工造价较高,工期也要高出10%左右,但是,清水混凝土不需要抹灰、吊顶,也不需要装饰面层,后期维修简单,所以,如果资金可以的话,要尽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清水混凝土。②科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通常来说,市政路桥施工项目的坍落度要控制在75-95mm之间,要想尽可能低地降低混凝土坍落度和水灰比,必须要有效控制混凝土初凝的时间,科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为此,施工单位要借助高效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泌水率,同时利用粒径来充填混凝土内部,以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③按照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把好混凝土质量关。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材料进场时,要根据设计图纸全面摸清设计内容,仔细分析结构物施工内容,全面分析钢筋保护层、拉螺栓钢筋位置、防水要求,明确面板接缝、模板接缝、施工缝及拉螺栓设计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和质量检测,只有在混凝土检测合格后再投入使用,以确保市政路桥施工质量。
3.2合理控制施工现场的温度
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效果的因素非常多,温度应力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施工单位要充分重视混凝土温度应力问题,按照相应的标准来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温度,以使混凝土的内外结构保持一致,避免市政路桥面出现变形、开裂等问题。确切来说,混凝土温度控制和市政路桥面裂缝防治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善混凝土的骨料级配,利用干硬性混凝土去掺拌混合料,并在其中加入引气剂或者塑化剂,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利用物理方法,在拌合混凝土时,在其中加入冷水,用水将碎石冷却,以达到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的目的,进而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温度较高的天气浇筑混凝土时,要适当减少浇筑厚度,让浇筑层面自然散热;规定合理的混凝土拆模时间,避免因为表面温度变化多大引起的温蒂梯度和变形,以确保市政路桥的施工质量。
3.3科学施工,严格控制蜂窝麻面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气泡,混泥土表面则会出现蜂窝麻面,这些蜂窝麻面会严重影响市政路桥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混凝土中含气量过大而引气剂质量较差,引气剂会出现气泡而气泡又无法及时排出,混凝土硬化后必然会在表面形成蜂窝麻面。再就是混凝土的粘度太稠,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所以在搅拌时混凝土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无法排出的气泡就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蜂窝麻面。科学应用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是预防混凝土蜂窝气泡的关键,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浇捣前要科学设计混凝土模板,全方位考虑模板安装的便捷性和模板的坚固度,然后根据不同的构件形状选用优质模板材料,保障模板的防腐性和吸水性,合理打理模板,保障模板的平滑度,对模板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在混凝土浇捣前,要严格检查模板缝隙的严密性,用清水清洗干净模板,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
3.4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为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不会出现收缩、开裂现象,施工单位要按照施工技术方案,制定完善的养护计划,对混凝土进行后期养护。混凝土后期养护工作的重点是:在混凝土浇筑后的12个小时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进行保湿养护。同时辅以浇水养护,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通常来说,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次数最少为每天4次,养护周期也要不少于7d。浇水次数要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禁止在混凝土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直到混凝土试块达到相应的规定时,再拆除混凝土中的构建模块。在混泥土因为泌水性而出现气泡孔洞时,要及时进行修补,避免孔洞面积不断扩大直至连接到一起,影响路桥使用。
4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路桥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市政路桥施工中,施工单位要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科学实施混凝土技术,以强化混凝土在市政路桥施工和使用中的真正作用,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实现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凯. 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4):30-31
[2]王留栓 . 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 城市理论建设研究,2016,(08):119-120
[3]戴俊 .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 建筑知识,2017,(10):160
论文作者:梁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桥面论文; 市政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碎石论文; 气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