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干预在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唐静

唐静

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其上述数据更具有优势,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及借鉴。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干预;病毒性心肌炎;应用价值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表现为心肌局限性慢性、亚急性炎症反应,多数患者会合并心内膜炎及心包炎等疾病,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对于病毒性心肌炎,在采取有效的治疗的同时,还应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为此,本文特将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中,并与常规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尿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确诊,且患者发病前均有发热、咽痛、全身酸痛及腹泻等症状,均表现为气短、面色苍白、心悸及疲乏无力等,并将心脏病史、肝肾功能疾病患者排除。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占43例。对照组:本组患者中男性24例,占55.81%,女性19例,占44.19%,年龄跨度为5-18岁,平均(10.54±0.23)岁。观察组:本组患者中男性25例,占58.14%,女性18例,占41.86%,年龄跨度为4-17岁,平均(10.25±0.21)岁。对照组和观察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能够进行有效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并给予患者用药指导,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措施如下:

(1)病房环境护理:舒适及温馨的环境可充分体现人性的关怀,护理人员应保证病房的舒适、整洁、干净及空气通畅,主动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避免不良环境对患者造成刺激,不失时机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2)心理护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会因缺乏对疾病的了解,易导致患者出现悲观及郁闷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此时,护理人员应尊重、理解及关怀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性格及兴趣爱好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疏导,并向患者讲解心肌炎的相关知识、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依从性。

(3)饮食指导: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饮食应以富含蛋白质、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为心肌细胞提供所需的营养,维持患者的心脏功能,同时应告知患者避免食用腌制及含盐量高的食物。

(4)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可将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症状及治疗等方面的知识编制成册,患者出院时,每人一册;护理人员还应嘱咐患者规律生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不感疲劳为标准;同时,还应告知患者注意天气变化,及时的增减衣服,防止感冒,避免去公共场所,若出现不适,应及时进行就诊。

1.3观察指标

将采用不同护理措施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护理满意率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用t检验,采用“%”表示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用卡方检验,所有数据经核对后录入至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当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对比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

2 结果

观察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其上述数据更具有优势(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d)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局灶性病变,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常会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心力衰竭等疾病,具有较高的猝死率。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十分重要[3]。

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主要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目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以患者的需要出发,想患者所想,注重整体化及个性化,为患者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的生理及心理达到最愉快的状态[4]。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如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依从性,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而病房舒适环境的护理,能够有效避免不良环境对患者的刺激,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饮食指导措施的实施能够让患者提高机体免疫力,为心肌细胞提供所需的营养,促进患者机体的恢复,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通过给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出院指导,保证患者健康的生活习惯,可有效避免疾病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在本次研究中,将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后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12±1.34)d、(9.54±0.03)d,以上数据均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其数据更具有优势(P<0.05)。

总而言之,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及借鉴。

参考文献:

[1]郭凤莹. 综合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3(6):29-30.

[2]王亚丽,罗双莉,李丹等.6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综合护理体会.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1);202-203

[3]周丽红.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20);179-179

[4]杨丽君,张立君,李江博. 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64-65.

[5]陈梦梨.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全科护理,2015,13(14);1320-1320

论文作者:唐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唐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