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临床护理核心探寻论文_马佩英

(江阴市人民医院综合骨科 ;214443)

【摘 要】目的:探寻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44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患者72例,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进行评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同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运用优质护理,有利于显著提升患者髋关节功能,具有临床使用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方法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058-02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群体的常见骨折类型,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多数老年人伴随严重的骨质疏松现象,所以极易发生骨折。手术是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手段,但传统术式术后各种并发症、肢体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病情康复[1]。人工股骨头置换的出现和应用,成为了当前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而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还需要在围手术期做好护理指导和干预工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44例作为观察对象,现对护理效果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44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患者7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龄在63-91岁范围内,平均(73.8±5.2)岁;实验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龄在62-92岁范围内,平均(74.5±5.3)岁。在自然资料比较上,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出现(P>0.05),可予以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为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医护人员保持默契配合,术后进行基础护理和生命体征监测等。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主要护理要点如下:(1)术前优质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需辅助其完成相关检查,充分了解患者重要脏器功能,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控制;保证营养充足,可选择能量支持疗法使部分体质虚弱的患者手术耐受力有所提高;叮嘱患者需要定时对卧位进行更换,掌握床上大小便的技巧,术中需要保持良好的体位配合,进行深呼吸,并进行有效咳嗽咳痰、扩胸运动。术前12h禁止饮食、饮水,通过温肥皂水的方式进行灌肠,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烦躁、压抑等负性心理,必要的情况下可通过给予镇静药的方式提高患者睡眠质量。(2)术后优质护理:指导患者尽早进行功能康复锻炼,以等长、等张收缩训练为主,具体操作:告诉患者背屈踝关节,绷紧腿部肌肉约10s的时间,放松,循环进行;进行屈膝屈髋,小腿于床边保持下垂状,进行踢腿训练,抬高患腿时需要离床20cm左右,经过5-10s的停顿后予以放松,循环进行;术后以流质饮食为主。考虑到患者长期卧床会导致消化功能弱化,所以需要选择富含钙的饮食,秉承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则,多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以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和恢复组织能力的目的;为患者提供干燥、舒适、整洁卫生的病床,协助患者及时大排便,支持和鼓励其定期将骶尾部压迫解除,配合进行按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效咳出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定时进行深呼吸练习,指导患者家属定时给患者扣背,若痰液比较粘稠,可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病房要定时通风换气,消毒杀菌,合理调整温湿度。

1.3疗效评价标准

以Sander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为依据[2],评估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满分为60嗯,其中优:55-60分;良:45-54分;差:<45分。优与良的百分比之和为优良率。

1.4统计学评析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相关数据均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使用百分率(%)予以描述,组间比较给予x2检验,如果P<0.05,则充分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7.5%,试验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2%,两组经比较,试验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下表所示。

表 1 对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有效率进行比较[n(%)]

老年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中十分常见,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为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前者需要长期保持卧床状态,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而后者中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股骨颈骨折愈合不良、股骨头坏死等情况,还能缩短患者下床进行活动的时间,总体治疗效果比较理想[3]。但由于大多数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伴随基础疾病,体质不佳,手术刺激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基础疾病或将基础疾病加重,增加手术风险。而围手术期通过给予患者全面性、个体化、渐进性的护理干预,则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情况,加快术后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其自理生活能力。

优质护理作为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比较,其可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系统、完善的临床护理指导[4]。对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患者开展优质护理,通过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和心理干预、健康指导等,可为手术操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术后尽早进行功能康复锻炼、个性化饮食指导、并发症观察和预防等,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一步提升其生活质量和预后。

由本次研究所得结果:试验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运用优质护理,有利于显著提升患者髋关节功能,具有临床使用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04):505-507.

[2] 张桂梅.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的体位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8):141-142.

[3] 邓红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9):1158-1160.

[4] 周善娟.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农村卫生,2017(21):42-43.

论文作者:马佩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临床护理核心探寻论文_马佩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