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幼儿园 637000
摘 要:《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墙面环境装饰如能让幼儿充分有效地感知,自主地参与,共同进行创作,那么幼儿园环境将具有人文化教育意义。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 自主性 环境 教育
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认为:智慧及认知结构起源于幼儿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在主动地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为此,环境正以其“潜在课程”的教学魔力使人们对幼儿学习方式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孟母三迁”的故事正说明了培养人才要重视环境的选择。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因此,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不可忽视的原则
1.安全性
幼儿园环境是适合幼儿发展的必备条件,只有在安全的环境里,幼儿的生命健康才能获得保障,才有可能获得自由、快乐的发展。
2.适应性
发展是幼儿阶段的第一要务,幼儿园的所有物质条件都要从保障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出发,要与幼儿发展水平、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相互匹配、同步、协调,要能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3.自主原则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也是幼儿园一切环境设计的出发点和服务的对象,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尊重幼儿在环境中的设计、支配、管理的主体地位,强调幼儿在环境创设与使用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丰富动态性
环境创设能提供获取丰富的知识信息、情感体验以及活动技能等教育价值的物质条件,班级活动区域要提供环境创设丰富的活动材料,并且具有变化性和生成性。
二、从环境内容出发,提供更多真实的物品和材料
这样一方面贴近幼儿的生活,可以让幼儿真正参与到环境中来,真正进行操作与游戏;另一方面也可以解放教师的头和手,减轻教师的负担。幼儿的成长是在活动中实现的,要为幼儿提供交流的有效空间,也就是活动区角。活动区角一定要体现美观性、真实性、可操作性、收放便捷性、结实耐用性,保证幼儿是真操作而不是假游戏。这样才能使幼儿学习与探索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成长,各方面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马拉古奇曾说:“环境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环境具有教育的内涵。教育是由复杂的互动的关系所构成,也只有环境中各个元素的参与才是许多互动关系实现的决定性关键。”所以,在创设幼儿园公共环境与个性化环境中,要把握多角度教育内涵。
例如,教育幼儿的角度、教育家长的角度、教育师资的角度和教育社会的角度,同时将环境教育的领域特点和功能特色充分体现,使不同人群均拥有交流、体验、获得、感悟、发展的空间。这也实现了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观点:“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
三、幼儿自主加入到环境创设中来
现代教育多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在幼儿教育中也不例外。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也参与到布置环境中来,提出自己的建议。
比如,在布置墙设的时候,可以问问在座的小朋友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希望把教师布置成什么样子,然后把大家的建议集合起来,制定一个总方案,之后学生们和教师一起打扮教室。可以让喜欢白雪公主童话故事的学生在墙上贴上白雪公主的立体画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他们在自己创设的环境中也可以更加舒适自由地学习和生活娱乐。
四、家长积极主动为幼儿创设家庭教育环境
创设家庭教育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力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家长有责任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的环境,符合幼儿的心理需要。这个场所供幼儿自由玩耍和活动,合理安排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到社会大环境中去扩展视野、增长知识、接受信息、启迪智慧、启发创造。要与幼儿园紧密结合,家园互动,充分利用环境中的一切有效资源进行幼儿教育。
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乐园,幼儿园的世界是美丽的,孩子们的眼睛在经过纯美色彩的无数次熏陶之后,变得纯净美好起来。幼儿园环境创设就应该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环境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使环境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让有限的活动环境成为幼儿无限成长的阶梯。
论文作者:刘洋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环境论文; 幼儿论文; 幼儿园论文; 互动论文; 教师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有效地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