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的辅导问题,教师和家长应该做些什么?_家庭教育论文

面对新的辅导问题,教师和家长应该做些什么?_家庭教育论文

面对家教新问题,老师、家长该如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该如何论文,新问题论文,家教论文,家长论文,老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暑期生活结束了,然而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而迎刃而解,种种现象发人深省。笔者因工作关系,目睹或采访了有关情况,现录之,希望引起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重视。

一、家庭式的“吃苦夏令营”该何时“开营”

“吃苦夏令营”爆满!笔者日前在上海市希望办组织的“吃苦夏令营”报名现场看到,许多家长带着孩子为争得“吃苦夏令营”的一个名额而纷纷起早赶来,据说原来主办者计划只招60名营员,面对蜂拥而至的500多位报名者,只好扩大名额,并由原来安排的湖南一地再增加井冈山一处,不过也只能让150人参与。不少报名者无奈只得“望苦未及”。

一位从郊县县城赶来替孩子报名的家长一边擦着汗水,一边说:“郊区条件好了,住在县城同市区没什么两样,孩子在家娇惯了,也要他体验下了‘苦’是什么味道,否则长期泡在甜水已不知甜了”。至于来自市区的家长则异口同声:“我们宁愿花钱,而且花一笔并不小的代价,让孩子去看看贫困环境,这叫花钱‘买’苦难,希望孩子由苦难磨练‘赎’回对生活真谛的领悟”。面对家长争相让孩子走出上海,“推”孩子下“苦海”的情景,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反映了家长教育观的变化,是一种进步。然而,他们对不少家长在平时对孩子的百般呵护,对可以让孩子磨练的“天然场所”采取“绕道走”的相悖做法颇有微词。颇有意思的是,在众多家长领着孩子去报名的过程中,有的是乘着公交空调车去的,说是“为了免得孩子中暑”,还有的是叫出租车去的,说是“为了赶早”。

对这种“吃苦归吃苦,享受归享受”的有趣现象,一位家庭教育研究者称之为“家长双重心理”滋生的“双胞胎”。他们认为,家长让孩子去参加“吃苦夏令营”固然是义举,本意不错,但仅仅于此是远远不够的。对家长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在平时不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用自己的身心为孩子“遮风挡雨”,用包办形式填补完全可以让孩子磨练的时空,用种种呵护代替孩子“吃苦”,用好意的理由剥夺孩子经受磨练的义务和责任。而在目前家庭中,让孩子“吃苦”磨练的机会实在太少了。一位报名参加“吃苦夏令营”的学生说:“在家里,我成了‘密封罐’,饭煮熟要从煤气灶上拎下时,外婆怕我烫着,不让我靠近,我想跟妈妈去买菜,妈妈嫌菜场环境不好,被挡在门外。可他们又嫌我在家里太娇,所以让我来报名。我也觉得有些奇怪:平时为什么不让我靠近说不上苦难但可以锻炼的地方?”

对家长的一番“苦心”,市教科院一位家庭教育工作者表示理解,并肯定家长让孩子去体验“吃苦”的做法。同时,他们指出在平时加强对孩子进行磨难教育更为需要。“吃苦夏令营”,提供了特定的“生存环境”,让孩子看到与自己生活状况不同的情况,这种触景生情当然能起到一定的醒悟作用。但情景的背景一旦转移,你也不能指望一劳永逸。条件再艰苦的夏令营终归可以“熬”过去,实际生活中的磨练才是更有意义的。所以家长企望一次夏令营,而使孩子认识所有的一切,是不现实的。更为重要的是,在家里,应当安排这种没有人为催化痕迹的“吃苦夏令营”,实际上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只是有的家长教子意识不对、方法有误,自己充当主角,剥夺了孩子“阅读”、“注释”能力培养的机会。

看来,孩子现在“领受”家长的旨意,去“吃苦体验”了,而我们做家长的是否也该冷静地思索一下,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平时家庭式的“吃苦夏令营”该何时“开营”?

二、孩子的合群、合作、合融意识亟待培养

一群参加“能力夏令营”的孩子,相处没几天,就少了陌生感,开始合群起来,然而在营员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

在住宿地,晾晒衣服的钩子挂得比较高,人跳一跳还够不着,三位初二的男孩对此无可奈何,怎么也没想到用合作的方法:两个男孩可用手与手交叉的办法搭成“台阶”,让另一个男孩攀上去。因为在家从来没碰到这类问题,

一位读小学5年级的男孩,晚上躲在帐子里“偷看”他从家里带来的小人书,不愿被同伴发现,因为他想“独享”。

也许,这类孩子之间“互不相关”的例子,在我们周围还可以举出许多。能怪孩子吗?负责夏令营活动的老师认为,这与一些家长对培养孩子素质:合群、合作、合融采取漠视态度有关。现在孩子居住空间大了,条件好了,有大彩电,有高级音响。然而这些竟成了家长拴住孩子足不出户的理由,孩子走出户外变得更为困难,这多半与家长的阻拦有关。居住在平江小区的一位家长,对孩子看管得十分严,怕孩子出去闯祸,怕孩子与同伴交往吃亏,怕孩子分辨不清是非,于是干脆来个“闭门”,连门铃响了也不让他去开门。就是这位男孩在夏令营头几天还嚷着要回家呢。因为他怕同别人接触。

这种情况在“高分”获得者身上也屡见不鲜。某名牌大学的经济学院曾招收了全国高考“高分”获得者14名,其中仅国际贸易专业一个班便有12名。一年以后,绝大部分“高分”获得者成绩落伍,保持成绩优势的已属凤毛麟角。“高分”获得者落伍的共性还表现在:心理脆弱,不敢面对困难与挫折;缺乏创造性;唯学至上,漠视集体生活与社会活动,没有主人翁精神,不讲团结协作。由此可见,早期合群、合作、合融意识培养的弱化,是造成孤独、自私等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也是将来办事能力不强的缘由。

一些心理教育专家指出,孩子之间相处,是培养合群、合作、合融精神的天然场所,是摆脱家庭依赖性的渠道。现在“闭关自守”的状态,使孩子在家里成了“笼”中鸟,客观上使孩子找不到合群的地方、合作的机会和合融的契机。而这种“三合”精神,对未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不合群,难以有集体归属感;不合作,难以有团队精神;不合融,人际相处会有麻烦。一些孩子,原先懒散,参加夏令营之后,变得合群了,在最后的军训活动中,发挥集体力量,步调一致了。这就说明只要提供场所,孩子的“三合”精神还是可以培养的。

由于独生子女的家庭增多,家庭显然无法完全承担培养孩子“三合”精神的全部责任,因为要有孩子互相相处的时空,所以要鼓励孩子走出家门,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同同伴接触。毕竟,“天高任鸟飞”,长了翅膀的孩子会更有搏击的力量。

三、重点中学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值得关注

进入重点学校就读,是许多学生所向往的。然而,身居重点学校心理障碍的排除并不受到“重点”照顾,据本市虹口区沙维亚心理咨询中心统计,近2个月内前来求询的学生中,来自重点学校的就占了三分之二。

同学习困难的学生相比,重点学校的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有其“高”一层、“深”一步的特殊现象。据有关人士介绍,重点学校学生在心理上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重点”症候:

——孤独,导致内心极度封闭。一些学生认为,自己虽然成绩不错,但整天与书作伴,谈心无伙伴,因为同伴竞争厉害“少说为妙”,父母自作主张“话不投机”。某市重点中学的高二女生,父母一个在国外,一个在研究所工作,良好的家境和居住环境成了高度孤独的天然场所,虽然成绩高踞班上榜首,但仍然“孤独难熬”。她说,在家对付孤独,只能把音响开得十分响,在校内提不起精神,别人可能为我庆幸,可我自己却在内心哭泣。由于重点学生“高高在上”,所以孤独成了副产品。

——任性,导致情绪变幻无常。由于考上重点学校的学生所具有的“特殊佳绩”,也就拥有特殊的家庭地位,这种“特殊”,成了撒娇、任性的“背景”。一位家长说,昔日的“小皇帝”由于有成绩为资本成了“小霸王”。有一次,她的儿子在上课时回答不出问题,另外一个同学回答了,结果下课时,她的儿子就不高兴,还同那个同学发生了争执。回到家后,她的儿子一脸不悦,大发脾气,东西乱掼。她好言相劝,但没有作用。“他这样对待平时对他最好的人,我实在伺候不了”。一位心理咨询师说,任性有时成了这些重点学生的“标记”。

——脆弱,导致心理障碍频生。一位在小学从2年级到5年级都担任中队长的女生,因差2分未进市重点,到了区重点,班上学生没选她当班干部,情绪变得一蹋糊涂。另一位受不了挫折的缘由仅仅是一次考试迟到,结果心理产生了疙瘩,从此一蹶不振,数学成绩从90分滑落到不及格。甚至产生了不愿上学的念头。一位家长意想不到,一直拥有好成绩的孩子,却为成绩之外的心理问题所累,而在他看来,这些心理问题不值一提。

如果以为进了重点学校,孩子就解决了所有问题,那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望,事实上“重点”两字足以让孩子产生特重的心理负担。有位教育心理专家指出:负重,成为尖子生的心理误区。当然,重点学校学生有心理问题也是很正常的。现在的问题是,不少家长以孩子成绩好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老师以学生学习好而轻视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而背负重点的学生因自身的“地位”而不能正视,这种“三不碰头”,使这部分学生的特殊心理成了“遗忘的角落”。看来,现在是对重点学校的学生进行心理“重点保护”的时候了。

标签:;  ;  

面对新的辅导问题,教师和家长应该做些什么?_家庭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