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河北省失业问题研究

新中国初期河北省失业问题研究

彭博[1]2004年在《新中国初期河北省失业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失业的实质是指劳动力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以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1949—1957年,中国各级政府都承认失业的存在并进行了失业统计,其间政府的反失业政策也较为系统全面。对这一时期的失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还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河北省为考察对象,以河北省档案馆藏的原始档案资料为主论依据,力图厘清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7年)河北省的失业概况和政府各项反失业政策的运行,并对这一时期失业群体的心态进行初步分析,以为河北省的社会经济史研究尽些微薄之力。 本文前言评述了新中国初期河北省的失业界定及失业统计制度,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范围。正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新中国初期河北省的失业概况。旧政权遗留下来众多的失业人口。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经济改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河北省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失业现象。新旧失业迭加在一起,于1950年和1952年形成两次失业高峰。1953年以后,虽未再出现大规模的失业洪流,但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第二部分,河北省人民政府各项反失业举措的展开。面对新中国初期或大或小但一直存在失业压力,河北省从扩大就业、减少失业、救济失业等多角度展开了一系列的反失业举措,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定,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 第叁部分,失业群体心态透视。心态在不同的失业者间的表现是不平衡的。但从总体来看,“求职心切”、“失业不失志”和“对政府的感恩”等基本上构成了新中国初期失业者心态的主流。这种积极的心理结构对政府反失业政策的贯彻执行无疑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四部分,对新中国初期河北省反失业政策的思考。新中国初期,河北省以发展促就业,以农村的稳定支持城镇的就业,推行积极的失业救济政策和实行多元化的就业方针,在失业治理工作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当然,新中国初期河北省的反失业政策及其实践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

许福海[2]2008年在《论1949-1953年武汉市员工失业及政府的救济举措》文中认为本文以解放初期武汉市的工人失业及失业救济为研究对象,运用档案、报刊及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失业救济、社会救济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武汉市员工失业状况及政府救济行为的考察,探讨了解放初期武汉市失业工人救济工作的情况,以期丰富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全面认识,并希望为当今政府的失业治理以及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新中国成立后,失业问题异常严峻,武汉市作为全国五大失业特别严重的城市之一,失业现象非常严重,为稳定社会、安定人心,失业救济刻不容缓。因此,党和人民政府从1949年底就开始着手解决失业问题,并于1950年6月正式开展了全面的失业救济工作,截止1952年底,这一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基本上解决了失业工人的生活和就业问题。本文拟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救济的背景,概述了武汉市解放初期严重的工人失业现象及其失业特征以及形成失业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探寻失业下的工人生活状况和对社会的不良影响。第二部分作为文章的重点,深入分析了从1949年到1953年这期间武汉市的各项失业救济措施和政策。武汉市政府全权担负起了这次救济失业工人工作,文章从七个方面对政府的救济行为进行了剖析。组设机构、筹备粮款、发放救济金、安置失业工人构成了这一时期武汉市政府救济失业工人工作的主要内容。第叁部分是对全文的分析及深入思考。该部分是对我国解放初期武汉市失业救济事业的总体性评价,分析了这一时期武汉市失业救济事业的意义和留给我们的启示。文中指出,失业救济事业对解放初期武汉市乃至我国的社会稳定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门扉,为我们今天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结语部分有关武汉市失业救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的总结,希望为当今政府的失业保险制度和社会救济事业的完善提供借鉴。解放初期武汉市失业工人救济工作是我国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事业全面展开的起始阶段,无论于武汉区域史、社会史的研究,还是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借鉴意义。

陈新梅, 吴达德[3]2012年在《建国初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城市弱势群体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研究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建国初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研究备受学界关注,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但还没有进行很好的梳理和归纳。相关研究中,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研究、地方政府的弱势群体救助政策研究、弱势群体的个案研究等几个方面研究既有丰硕的成果,亦有诸多不足。总结和梳理建国初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研究,不仅能对未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又能为今天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众救助提供有益借鉴。

范雪锋[4]2014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北省灾荒与粮食救济(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北省是我国发生自然灾害较多的叁大省份(河北省、河南省、四川省)。河北省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旱涝灾害,很大的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新中国河北省的各项工作和灾区人民的生活。为了积极应对灾情和开展粮食救济,中共中央和河北省委政府采取了各项措施,在实行政府赈济的同时,要求灾民实行“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的方针,积极地组织进行农业生产自救、副业生产、社会互济、政府发放赈济粮、以工代赈、修建水利设施等等。在中共中央和省领导及灾民的努力下,灾区灾情得到缓解,粮食生产逐渐稳定。不仅为灾民更好的渡过灾荒奠定了基础,还巩固了新生政权。

刘志宾[5]2010年在《石家庄市弱势群体救助研究(1947—1957)》文中认为1947-1957年的石家庄,处于新旧交替的社会转型时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了大量社会弱势群体,成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弱势群体包括:灾难民、失业者、妓女、乞丐等游堕群体及孤老残幼。对这些群体进行救助成为中国共产党和新政权不可回避的社会责任和政治任务。救助效果如何,不仅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新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政府及其“主导”之下的民间力量通过积极救助,使大部分的弱势群体得到安置;一定程度上整合了社会、扩大了群众基础、积累了管理城市的经验、提高了应对危机的能力。同时在救助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为当前的社会救助提供了参考和启示,但在救助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高冬梅[6]2008年在《1949-1952年中国社会救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陷入困难和不幸中的公民给予款物接济和帮助的一种政策或制度。研究1949-1952年中国的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救助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拓宽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两学科的研究领域;有助于推进中国社会救助史的研究;可以丰富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分层、社会结构及社会保障等理论;对于当今中国的社会救助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挖掘尽可能多的档案资料为基础,力求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历史学整体考察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为主,同时借鉴社会工作、社会学及政治学等有关理论和方法,对1949-1952年中国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救助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研究。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叁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本课题的选题缘起、核心概念、研究状况以及研究框架、路径与方法等进行了论述,以充分展示本论文的研究主旨,论证本论文的选题价值。第一章,是1949-1952年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通过对已有材料的梳理,揭示了1949-1952年中国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总结了1949-1952年中国弱势群体的特点与影响。说明了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及其特点与影响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开展社会救助的重要诱因。第二章,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爬梳,笔者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关于弱势群体与社会救助的核心思想,即那些关系到社会救助全局性安排和战略性决策的基础性与关键性的重要问题,包括有关弱势群体的成因、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社会救助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社会救助中主、客体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等诸多方面的认识,并加以评析。第叁章,是社会救助制度研究。首先对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过程进行梳理,随后按照目标系统、规则系统、组织管理系统、设施系统等四个方面对社会救助制度的框架体系加以解析,最后对社会救助的资金收集与分配、工作人员管理和民众社会动员等运作模式进行了探讨,力求对社会救助制度安排及其运作机制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第四章,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救助实践。以弱势群体的类别为顺序,基本通过个案研究,分别考论了政府对各类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实况、绩效和经验;同时,对政府救助的作用和特点进行了评析。第五章,是民间社会互助研究。在对家庭、慈善团体的社会互助以及国家主导下的社会互助分别考察的基础上,总结了该时期社会互助的特点,分析了其发展趋向。结束语。首先对1949-1952年中国社会救助予以评价,其次说明社会救助与当时中国社会的关系,揭示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安排和实践模式选择的深层原因以及社会救助实践及其绩效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后思考社会救助对当今的启示。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实证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政府和社会为救助弱势群体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从而使社会救助在社会变迁中大有作为,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新生的政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正因为如此,其时的社会救助工作在中国社会救助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很多开创性的措施在以后都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其二,在思想和制度层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那些关系到社会救助全局性安排和战略性决策的基础性与关键性问题上的认识,基本上超越了传统的社会救助观念,开始向现代社会救助思想转变。基于基本国情的积极社会救助制度模式,揭开了社会救助史上新的一页,具有里程碑意义;积极的社会救助制度模式与革命性社会动员运作方法相结合,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救助的制度绩效,也成为该时期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特点。其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救助启示我们,在社会转型时期,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社会保险等子系统相比,社会救助更可以大有作为;社会救助要获得成功,需要发挥国家和社会两个积极性,要将政府的制度化支持、民间组织与社区的服务功能、弱势群体亲朋好友的慰藉及其群体内社会资本的作用等有效地将以整合;成功的社会救助应该是积极的救助,着眼点在于提升弱势群体的自救能力;弱势群体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以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为背景,即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政治前提、思想文化条件和法制保障。当然,由于时代所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救助,无论是思想、制度还是实践层面,都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又给我们今天留下了诸多值得反思的方面。

裴海菊[7]2017年在《天津城市社会救助研究(1956~1966)》文中研究指明1956年,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救助制度亦随之相应改变。随着社会救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救助事业逐渐走上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正是在社会整体救助事业发展的背景之下,天津市社会救助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前行。1956~1966年间,中国的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民众的生产、生活。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与弱势群体相应的社会救助政策。天津市建立了以政府领导为核心,民众广泛参与为辅助,政府、民间相辅相成的社会救助制度。天津城市社会救助使贫民的贫困生活得到基本保障,救助灾民保障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救助孤老残幼使“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废有所依”。总之,1956~1966年,天津市贫民、灾民、孤老残幼的社会救助是有效果的,保障了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生活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1956~1966年天津城市社会救助的制度完善与实践,对当今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易晓明[8]2015年在《建国初期武汉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不仅是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权利的重要工作还是促进经济发展、巩固政权的基础。1949年至1956年,是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弱势群体的问题也异常严重。对此,党和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根据弱势群体的不同类型和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各项救济方针政策,实行积极的救济措施,使社会救济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本文以武汉市为个案研究,分别从武汉市弱势群体概况、救济机构的建立及救济政策的颁布、政府对不同对象实施的救济措施、政府主导下的民间救济活动、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来论述和考察。通过梳理这段时期武汉市政府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的历史,还原当时的社会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在这段复杂的历史时段里地方政府是如何应对危机、救济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并为当前对弱势群体的救济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促进当代社会救助史的研究。建国初期武汉市弱势群体的救济与当时其他城市的社会救济一样,一方面借鉴其他城市取得良好反响的救济工作经验,另一方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做出政策上的调整。当然,武汉市政府在对弱势群体的救济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救济机制在运作中不够健全,工作手续混乱,导致产生违法乱纪、干部贪污腐化的现象。从整体来说,武汉市政府的社会救济工作,不仅在恢复与发展生产,保障民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城市治安工作的顺利开展,巩固了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人民政权。此外,从思想上改变了弱势群体原有的思想,使其树立了劳动观念,积极地投身到生产建设服务中,体现了党和政府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李飞龙[9]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问题研究的分类、领域与思考》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文章从社会问题的界定和分类入手,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结构性社会问题、变迁性社会问题、越轨性社会问题和社会心理性社会问题等四类问题进行了总结,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问题研究的理论视角、资料选取和研究方法。

卢慧[10]2017年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救助工作及现实启示》文中提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建国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施一系列敌对政策,导致新中国的经济更加雪上加霜。除此之外,新中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又严重加剧了我国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涌现了大批需要救助的失业人员、灾民等。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把社会救助看做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当时的社会救助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总结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救助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对现阶段社会救助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进行论述,以充分展示本论文的研究主旨,论证研究价值。此外,该部分还对“社会救助”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二部分是建国初期社会救助主要对象的分析。首先分析了建国初期社会救助对象的构成及其成因。建国初期最主要的社会救助对象是灾民和失业群体。中国共产党关于导致社会救助对象生活困苦原因的认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旧中国不合理社会制度的长期影响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重新改组;其次,针对社会救助对象的生活现状,梳理了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性,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认识到开展社会救助不仅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巩固新生政权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叁部分梳理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社会救助工作。首先,该部分主要从宏观层面上总结概括出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救助工作所坚持的原则。其次,对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救助工作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紧急性救助措施、生产自救、群众互助救济、以工代赈、转业训练等。第四部分总结概括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工作的现实启示。该部分的内容也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其中有很多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同时,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又有一些不足之处。该部分首先对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救助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针对所总结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以史为鉴,概括出对现阶段有效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新中国初期河北省失业问题研究[D]. 彭博. 河北师范大学. 2004

[2]. 论1949-1953年武汉市员工失业及政府的救济举措[D]. 许福海.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3]. 建国初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研究综述[J]. 陈新梅, 吴达德.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

[4]. 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北省灾荒与粮食救济(1949-1956)[D]. 范雪锋. 河北师范大学. 2014

[5]. 石家庄市弱势群体救助研究(1947—1957)[D]. 刘志宾. 河北大学. 2010

[6]. 1949-1952年中国社会救助研究[D]. 高冬梅. 中共中央党校. 2008

[7]. 天津城市社会救助研究(1956~1966)[D]. 裴海菊. 河北大学. 2017

[8]. 建国初期武汉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研究(1949-1956)[D]. 易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9].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问题研究的分类、领域与思考[J]. 李飞龙.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0].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救助工作及现实启示[D]. 卢慧.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标签:;  ;  ;  ;  ;  

新中国初期河北省失业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