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南杞县供电公司 河南杞县 475200)
摘要:用电量的增加给电力企业带来了较大的供电压力,提高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对电能传输进行扩容升级成了电力企业的当务之急,在供电线路中,10KV的线路具有独特的供电优势,受众范围广,能满足居民和企业的需求。本文通过对10KV配电线路管理的必要性和不足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现状,从优化线路的布局和整体结构、加强配电线路的巡视检查工作、加强防雷设施的建设、定期对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四个方面为加强10KV配电线路管理技术措施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管理;技术;措施
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配电线路的服务范围也越来越广,电力系统随之也需要进行升级。10KV配电线路在供电效能方面,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采用面很广。从供电的安全稳定角度出发,加强10KV配电线路管理技术措施的研究将对供电的优化起到很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管理技术措施的研究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也是一种保障性研究,具有较大的价值和意义。
一、加强10KV配电线路管理的必要性
社会的发展增大了对电力的需求,如果电力供应出现问题,那么社会的各个方面将会面临瘫痪。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10KV配电线路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运行模式,在供电方式上集中体现为对专一的用户供电,同时允许放射性线路的存在,为多数用户同时供电。1OKV的线路的自身布局情况、供电部门对线路的管理养护情况、线路自身对灾害的应对能力都会影响到最终供电的质量和电力的稳定,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加强10KV配电线路的管理是保障安全、正常、稳定供电的一个重要措施,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我国10KV配电线路管理存在的不足
1、线路的布局不够合理
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就意味着对电力的需求更大,因此配电的网络也就更加复杂,规模也更加大。要确保10KV配电线路的供电质量和稳定,就需要打造一个合理、经济且安全的配电网,但是我国的整体配电结构布局落后于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因此,在电力供应需求增大的情况下就会暴露出自身的问题。受用电用户所处位置的影响,配电线路的设计在长短上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加上各自的变压器型号不统一,配电线路不一致的现象很严重。有的配电线路经过变压器的处理,以35KV的电量输出,有的则是以110KV的标准输出,同一电线上穿插多条线路的情况也数见不鲜,如此交叉错综的线路格局很容易在故障发生的时候产生互相干扰的连锁效应,同时也给维修人员在故障线路的确定上增加了难度,浪费时间和精力。这样的线路一旦处理不慎,轻则引发大范围的停电,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重则出现设备的烧毁和火灾,危机群众的生命安全。
2、设备的检查不够到位
供电线路是一个基础性的民生工程,它的检查和日常维护对于正常供电是有影响的。由于规章制度的自身问题和相关管理人员意识淡薄等原因,我国的电路设备检查还不够到位。有的检查人员态度散漫,对工作的重要性意识不到位,以应付的姿态对付工作,遇到小的故障,容易采取冷漠的态度,对之隐瞒不报或者草草处理了事。有的电力员工因为自身业务水平和工作经验的不足,在检查的时候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这样的种种因素无形中增加了供电事故的安全隐患。
3、防雷的措施不足
10KV的供电线路由于供电量大,因此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线路所处的位置较为空旷,或者处在高山上。10KV的线路一般都是没有装备避雷设施的,在这些空旷或者过高的区域很容易发生雷击事故,雷电对线路的破坏性很强,会引起线路中断或者爆炸,引发火灾或者其它安全事故。这些爆炸或者安全事故的发生,轻则造成大面积停电,重则引发山林火灾,造成财产的严重损失,更有甚至直接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
4、施工的技术存在问题
供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对于线路的稳定和安全也是很重要的,我国的电杆一般都埋在土底下,在夏天雨水多的时候,电杆的基座很容易下沉,导致整个电线杆出现倾斜甚至倒塌的情况。有的电线杆附近常常是广告牌的所处位置,或者处于道路的风口,容易受到大风的侵袭,出现倒搭,与广告牌产生接触,引发线路事故,危及来往群众的安全。
5、防跳闸的技术存在难度
供电线路出现跳闸的现象是不新奇的,跳闸本身是对线路短路的一种保护,发生跳闸的原因是多样的,既可能是回路电流引起的,也可能是变压器的性能导致的。在10KV的配电线路中,一般跳闸的原因都是因为回路电流,配电线路处于低压运行的状态时,如果线路连接了功率较大的用电器,就很容易出现电流供应不足的现象,引发跳闸故障。另外,线路的老化、配电线的材料质量不过关都有可能引发线路跳闸,在防止线路跳闸方面,目前还没有特别成熟的技术,有的技术受难度过大的影响还处于理论研究状态,未能真正投入使用。
四、加强10KV配电线路管理技术措施的研究
1、优化线路的布局和整体结构
对于10KV配电线路的管理工作来说,优化线路的布局和整体结构是最基础的工作。对于线路的布局,要理清关系,进行合理的规划,调节各条线路的负载量。在线路的布局设计环节要把好关,进行多次的检查和讨论,对于旧线路的改造,要尽量避免线路迂回的情况,以此来降低损耗。线路布局的合理和整体结构科学是保障电力供应的基础,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只有各个器官的关系理清,职责分明,才能更好地执行各项身体指令。
2、加强配电线路的巡视检查工作
配电线路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是减少供电事故发生的一个预防手段,可以防患于未然。配电线路的巡视检查要定期进行,对于容易遭到破坏的路段,更好重点巡视,缩短巡视周期,加强排查,定时维修。在巡视检查中,要持有谨慎细致的工作态度,对于配电线路上的绝缘子、分支熔断器等都要定期测试,及时更换,彻底排除安全隐患。必要情况下,管理人员还可以借助GPS定位系统对故障区域进行有效的定位,提高维修的效率和准确性。
3、加强防雷设施的建设
雷击对10KV线路的破坏性是极大的,每年我国都会发生多起雷击线路事故。在雷雨高发的夏季,很多配电线路的故障都是雷击烧毁配电网引起的。要想降低雷击事故的发生,在10KV线路上装避雷器是十分必要,同时还要提高避雷器的耐雷水平,并且定期对避雷性能进行检测,保障避雷设施的正常投入使用,提高配电线路的防雷能力。
4、定期对线路进行技术改造
我国的10KV线路改造技术一般都是采用引线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对故障线路进行截断,连接新的线路。但是,故障线路一般年代较为久远,截面相对较小,难以承受当前的限流负荷,容易出现短路、漏电等情况。因此,管理人员要定期对线路进行技术改造,优化配电线路,及时做好塔杆的维修工作,适当缩短线路的运行距离,保障供电的安全。
五、结语
在我国,10KV配电线路的应用还是很广的,它延伸距离的灵活性能够应付当前的用电需求,得到了各个电力供应企业的好评。但是10KV配电线路自身的架设需求也遭遇了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强对10KV配电线路管理技术措施的研究,是推进电网改造升级,保障正常、安全、稳定供电的管理层面的保障,将对居民的生活产生深远的意义,是应对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所带来的供电压力的有效措施,值得相关的电力供应部门认真思索。
参考文献
[1] 杨国荣.浅谈10KV配电线路管理技术措施[J].科学论坛,2014(12):405-406
[2] 王雅丹.关于10KV配电线路管理技术措施的探析[J].科技与创新,2014(03): 213-214
[3] 程时练,程军.浅析10KV配电线路管理技术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3(09):115-116
论文作者:尚红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线路论文; 措施论文; 技术论文; 布局论文; 都是论文; 故障论文; 需求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