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句子的创造性解释”为例_句子论文

以“句子的创造性解释”为例_句子论文

例谈“句子创意解读”的几个角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创意论文,句子论文,角度论文,例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句子创意解读”,指的是根据句子的不同特点,选取一个恰当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对句子进行不同形式的拆解、变换、仿写、缩写、扩写等,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情境中深层次地品味句子的内在意蕴,从而提高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和遣词造句的能力。“句子创意解读”可以有以下几个角度:

一、从划分节奏的角度,把富有诗意的长句改为诗句

深圳程少堂老师上《荷花淀》,在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时候,特意把第一段编排了一下,他一个字也没有加,只是把长句子断开,按照节拍分行排列,一下子就把课文编排成现代诗的样子,然后将其投影到大屏幕上,让一位同学带领大家朗读: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样分行排列,先是在视觉上、在形式上给学生以现代诗歌的感觉,加上学生的朗读,又让学生在听觉上、在语感上体会出孙犁小说语言的诗意之美。老师对这些句子根本没作什么讲解,只是提醒学生要在朗读中品味诗意。程老师对长句的“把玩”,就是将其“另起一行”重新排列,这个小小的创意,牵住了句子深层意蕴的牛鼻子,胜过千言万语的讲解。

安徽郭惠宇老师带领学生品读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时,从文中发掘出一个典型的刻意而为的长句:

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郭老师设计了“赏析长句,转文为诗”的活动,他采用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去咀嚼,划分节奏,体会语义的丰厚多元,最后郭老师以四种不同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了句子创意解读的乐趣:

(一)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二)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三)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四)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

这个句子的复杂,在于歧义、倒装义兼拟人。郭老师对句子的“把玩”,在于干脆把这几种“歧义”放大出来,在不变动原文的基础上,通过改写成不同的诗句,让学生明白了多元解读的可能。这种创意解读的巧妙,还在于从“划分节拍”这个切入点,把散文文体变换成诗歌,既新奇有趣,让学生增加文意解读的乐趣,又让学生获得对语言意味丰厚多元的阅读体验的目的,显现出散文中具有的诗歌般节奏音韵之意味。

二、从补充空白的角度,把富有意蕴的短句改为长句

天津市新华中学聂丽英老师上余秋雨《都江堰》,是这样引导学生品味“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这个短句子的:

师:(引导)这里四个字:愚、智、拙、巧是两组反义词,结合所在的语境,谈谈你的理解。

生18:(朗读上文)他没有料到,他治水的韬略很快被替代成治人的阴谋;他没有料到,他想灌溉的沃土将会时时成为战场,沃土上的稻谷将有大半充作军粮。他只知道,这个人种要想不灭绝,就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这里,“只知道”一词说明李冰是单纯的。他只具有田间老农的思维。

师:正是因为这种思维,他才达到了一种境界,是什么?

生齐答:达到了“最澄澈的人类学的境界”。

师:什么意思?

生:人活着的根本,就是清泉和粮食。

师:(引导)在什么人看来,他是“愚、拙”的?

生19:官僚。

师:在什么人看来,他是“智、巧”的?

学生齐答:百姓。

师:(总结)在《宰相刘罗锅》中,有这样一句话:天地之间有杆秤,这秤砣就是老百姓。百姓说李冰是智慧的灵巧的,他就是智慧和灵巧的。

分析聂老师的方法,其实就是抓住两对互为反义的关键词“大愚”“大拙”与“大智”“大巧”。把这里蕴涵的巨大空白补充出来,让学生结合文章上下文,具体回答出“什么样的大愚和大拙”和“什么样的大智和大巧”,再追问两个问题:(1)在什么人看来,他是“拙”的?(2)在什么人看来,他是“智、巧”的?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句子的言外之意:李冰在庸官和百姓及作者心目中的形象不同,他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教学蒙田《热爱生命》,我也是用“补白”的方法,读解“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不感到死之苦恼”的。“补白”一共进行了三次:第一次“补白”,从正面补充句中关键词“乐于生”的丰富含义: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又充实的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的各种快乐;第二次“补白”,从反面补充其含义: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必然感到苦恼;第三次“补白”,举名人事例加以证明: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的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汇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

三、从变换角色的角度,把经典的句子改为时尚句

解读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中一个经典的“空头支票”的比喻句:

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空头支票”是专业术语,在美国这样的商业社会,大家也都深刻地理解“空头支票”的内涵。教学时,我问学生:如果变换说话的角色,比如换成一个中国人,表达这个意思应该如何说?大家很快想到了中国人都容易理解的“画饼充饥”的比喻,这个句子被这样改写:

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在纸上画了一个大饼,饼子看上去美味可口,但我们却拿不到。但是我们不相信饼子只是个虚像,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厨房里已没有足够的食品。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纸上的饼子”兑现——这张饼子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这里对句子的“把玩”是转换其角色,替换其比喻,学生不仅明白了句意,而且看到了中外文化背景的反差。

解读朱自清《春》结尾三句话,我发现“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这三个喻体,可以把它们看成是诗歌中的不同意象,这三句话可以看成是当时社会上的三类不同角色的人写出来的:诗人、历史学家、政治家。于是我让学生把“政治家说——”“诗人说——”“历史学家说——”分别跟这三句话配对。学生兴趣大发,很快配好:

诗人说——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历史学家说——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政治家说——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我趁势追问为何这样搭配,学生纷纷议论:“刚落地的娃娃”,叫“赤子”,诗人具有赤子之心,正该这么表达,诗人用诗意的眼光看春天,看什么都是新的;历史学家说,历史是个让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他们看春天“像个小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政治家都是铁腕人物,他们看春天看到的都是力量。

四、从语体色彩的角度,把“文艺青年”的表达改为“普通青年”的说法

有一类句子,文学意味特别浓厚,在解读的时候,不妨把其中的文学味去掉,还原成普通的说法。由此,我联系到网络上特别火的“普通青年”和“文艺青年”的说法,加以类比。我在投影上出示了以下资料:

普通说法:在这时候,我发呆了,什么都没想。

文艺说法:脑海此时风平浪静,波澜不惊,目光也因而显得迷离失焦,犹如降生时的懵懂单纯。

比较之下,学生发现“文艺”意味的强弱,在于形象的画面,在于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我告诉学生,“把玩”文学性强的句子,我们只要把其当做是“文艺青年”的表达,把它转化为“普通青年”的说法即可。

教学梁衡《特利尔的幽灵》,其中一个句子正是所谓“文艺青年”的表达:

我仿佛是从大海里游上来,长途跋涉,溯流而上来到青藏高原,来到了长江、大河的源头,这里水流不多,一条条亮晶晶的水线划过亘古高原,清流漫淌,纯净透明,整个世界静悄悄的,头上是举手可得的蓝天白云。

这里作者是用画面和形象来写自己的一种感觉和想法,我提示学生,如果改为“普通青年”的说法,即不用比喻,用平实的语言来说,就是:

“我”来到马克思故居,产生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受到许多启发,好像攀登到了思想山峰的最高点,对世间的事情看得透彻了。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有一个著名的否定判断:

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

这个说法实在太反常,但又太让人震撼,是典型的“文艺说法”,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复杂意味,我引导说:阿多诺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在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阿多诺是用一种反讽的方式,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纳粹集中营的恐怖。同样的,这里说“不该”,同样是提醒人们,布热金卡曾经没有这一切美好的东西,有的只是暗无天日,有的只是灰暗和沉闷,有的只是恐惧和可怕……如果不是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那么这个欧洲小城本来就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好地方呀!把这个“文艺说法”改为“普通说法”就是:现在这里阳光依然灿烂,但并不能让人忘却过去发生在这里的罪恶,今日的绿树红花,也遮蔽不了曾经的灾难。作者实际上是用反讽的语句表达人们对法西斯行径的惊恐与痛恶,对重获自由、光明的惊喜与兴奋。

这样的从“文艺说法”到“普通说法”的“把玩”,学生既能“意会”又能“言传”其微妙的深层意思。

五、从场景转换的角度,把一个句子放到不同场合表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对文与可“胸有成竹”绘画理论的理解,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先让学生从文中勾画出面竹理论的表述: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要求学生用现代汉语翻译这句话后,我设计了“场景转换,思维转换”的教学活动:

1.这个“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假如要向一个四五年级的小学生解说,你会如何说?(提示:要通俗易懂地说,深入浅出地说。)

2.换一个对象,假如向一个文学爱好者来介绍,又该如何说?(提示:要由绘画理论,说到文学创作,艺术都是相通的。)

3.再换一个对象,假如向班上同学介绍,联系我们的学习,联系高考,又该如何说?(提示:“胸有成竹”已经成为人们处事准则,现在已经发展为“统筹学”。)

4.还来换一个角度,如果跟向画竹的画家解说,怎样才能说得有趣?(教师直接引出苏轼《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还有徐渭画竹诗:“一斗醉来将落日,胸中奇突有千尺。急索吴笺何太忙,兔起鹘落迟不得”,教师提示,两诗都体现了“胸有成竹”的思想。)

5.最后换一个角度,另一个善于画竹的画家郑板桥是如何看待“胸有成竹”的呢?(教师直接介绍《板桥题画·竹·胸无成竹》:“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藐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贤。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教师指出,“胸无成竹”并非不要意在笔先,更非对所画之竹一无所知,而是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上达到创作自由。)

这样不断地对句子的“把玩”,其实是不断地进行语言的转换,学生一步一步理解了句子的哲理深意,开拓了知识的视野,而且在思维的转换中加深了对相关知识背景的了解。

标签:;  ;  ;  ;  

以“句子的创造性解释”为例_句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