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潮流实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_世界经济论文

顺应潮流实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_世界经济论文

顺应潮流,实现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接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世界经济论文,潮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发展战略的角度看,最大的成就在于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中国经济已经同世界市场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了。下一个战略目标自然就是实现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接轨。就这个问题谈四点看法。

一、实现接轨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近十几年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出现了新的潮流。如果我们把自己置于这个潮流之外,就要落后,就不可能赶上世界科技革命的步伐。

概括起来,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四个新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和地区集团化的明显趋势。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地区集团化是指生产资源、生产要素超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界限,在一个更大的地区范围内,比如西欧、东北亚、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和组合。过去要回答“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的问题比较单纯,现在就变得复杂了。

自从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美洲,全世界通过贸易、交通的发展就逐渐联系在一起了。在本世纪,由于国际分工的深入,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显著加快。当然,要真正实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还要走很长的路。所以,作为全球化的先行步骤,世界经济的地区集团化首先得到快速进展。地理上相邻,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历史与文化传统相似的一批国家,通过协商谈判,签订协定或条约,建立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或经济货币联盟,实现地区经济集团化。

现在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地区性的经济集团。至少有三个是制度比较完善、影响最大而且经济规模也最大的地区经济集团。一个是欧洲联盟。现有成员国15个(即原欧共体12国加上瑞典、挪威和丹麦),以后还要逐渐扩大。从去年开始,成员国已经实现了人员、资本、技术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到1999年,还要实现欧洲统一货币。目前,欧盟是制度最完备的、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建立了欧洲议会,还有超国家的决策机构。另一个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协议从1994年1月1日起生效。去年12月,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决定,在2005年建立美洲经济区,即把现在美加墨三国的自由贸易区扩大到中美洲和南美洲。第三个地区经济集团是咱们中国参加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现在参加该组织有亚太地区的18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举行一次部长级会议,从1993年起还举行各国首脑非正式会议。在1994年印尼茂物会议发表的宣言中宣布,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达国家在2010年,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要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今年在日本大阪会议上将进一步讨论实现上述目标的具体措施。

这些都说明,世界经济正朝着地区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各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第二个特点是市场经济全球化。

在冷战结束以前,全世界大体上有两种经济体制,即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1989年以后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情况发生大的变化,这些国家都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也在实行各具特色的市场经济。实际上,市场经济已经全球化了。事实证明,迄今为止,市场依然是资源配置的一种不可替代的和可供接受的一种方式。在50年代,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曾经提出过“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的理论,希图把世界市场分裂开来,实际上行不通。“经互会”最终还是解体了。现在依然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还有一个行不通,那就是依靠集权的行政命令式的中央计划经济。原以为这种经济体制可以迅速发展生产力,大大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结果也事与愿违。人们清楚地看到,许多二次大战前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战后由于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发展水平明显地拉开了距离,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大大落后了。

第三个特点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主要内容。

冷战结束后,军事对抗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意义明显下降,各国都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以增强综合国力。今后的国际竞争已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竞争,而且是更加着重于经济质量、科技水平、劳动力素质以及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能力与影响等等的全面竞争,也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这就要求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注意速度和数量的增长,而且更要注意提高质量和效益,提高科技含量。为了达此目的,就要在发展教育和科技方面有更多的投入。

第四个特点是,环境保护已成为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

近十年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的战略。这种战略要求在实现经济增长中更注意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更加注意协调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便能够世代持续增长。现在环境保护越来越被各国政府、专家和普通百姓所重视,要求保护人类自己生存的环境。我国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要赶上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应有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这种快速增长应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较快而又不是太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有利于资源和环境保护,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增长,而且也有利于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模式中摆脱出来,走向集约化的良性发展轨道。依靠高通货膨胀来维护较快的经济增长已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是不成功的。不注意环境保护更会带来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我国的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是充裕而是贫乏的,按人口平均的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因此,象过去那样用拼资源的办法来加速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持久的,而且从长远来看是有害的。必须尽快采取有力措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方式转向集约方式。

二、实现接轨是对太平洋即将到来的应战

80年代,欧洲学者首先提出,世界经济的中心将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不过,那时欧洲人说这种话是很不情愿的,他们提出这个问题大概出于“半是挽歌半是提醒”。一方面,看到欧洲相对于北美和亚洲来说确实在衰落。另一方面,则是警告欧洲人要好自为之,寻求振兴的良策,以免真的衰落下去。不过到了今天,太平洋世纪即将到来已经不是预言,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了。

太平洋世纪即将到来的主要事实根据是:

第一,经济增长速度快。亚洲的经济崛起是世界公认的事实。先是日本,亚洲四小龙紧随其后,接着是东盟国家和中国先后实现了经济起飞,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亚洲奇迹”,确切地说是“东亚奇迹”。东北亚和东南亚是世界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在最近二三十年中一直高出世界平均速度一倍以上。比如,1970—1990年期间,世界平均经济增长率为4%,东北亚和东南亚则保持在9%。据世界银行预则,今后10年,这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仍可保在7.6%, 仍然比世界平均增长率3.5%高出一倍以上。

第二,在世界贸易和投资中的比重明显上升。美国同亚太国家的贸易额在1982年就已超过同欧洲的贸易额。亚洲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已经同美国和欧洲不相上下,吸收的外资数则已超过欧美,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国家相互间贸易和投资的比重已达到60%左右,说明亚洲各国自我发展的能力很强。

如果再加上美国、加拿大等太平洋沿岸国家,太平洋国家的经济实力显然是世界首屈一指的。

第三,经济合作潜力巨大,进展迅速。太平洋集当今世界四雄即美、日、中、俄于一洋,而且其中三个是联合国家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涵盖两大经济集团即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相互交叉渗透,在世界三大经济集团中三分天下有其二。太平洋真有不可替代的地缘优势。在今后的世界事务中,四大国加上东盟这四国五方肯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我们必须面对经济集团化和全球化的现实,尽快实现同世界经济接轨,而且中国在茂物会议上已经承诺参与亚太经合组织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进程。我们应为此作好准备,不要自外于这个潮流。

再进一步从我国近邻即周边环境看,我们更应该有紧迫感。当1978年我们刚刚打开国门之时,突然发现有“亚洲四小龙”在家门口,他们竟然发展如此之快,使我们常常发出“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感慨。现在,亚洲第五龙、第六龙马来西亚和泰国,紧接着印度尼西亚等等后来者又在经济上起飞了。越南今年7月已经加入了东盟, 经济改革的成绩斐然。印度也要和我们一比高低。应该看到,这些国家有许多条件比我们优越,比如,居民的教育水平高,基础设施不错,同跨国公司打交道的经验比我们丰富,熟悉世界市场,经理阶层都能说英语,谙熟国际规范等等。我们的邻国俄罗斯原来的经济体制同我们相似,近几年虽然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滑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但是国民素质高,科技发达,工业基础、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的条件都比我们好得多。我们切不可以眼下的日子还过得去就沾沾自喜。一旦俄罗斯转轨成功,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经济增长速度不会很低。我们应当抓紧这段时间把经济搞上去,使产业升级,实现同世界经济的接轨,大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否则,20年后,四周的邻国都发展上去了,我们夹在中间,实在没有脸面再见江东父老,无法向子孙后代交帐了。

三、接轨就是按国际规范和惯例办事

要同世界经济接轨,轨在何方?轨就是国际规范和国际惯例。具体说,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共同规则。这些规则不仅仅是在个别国家中起作用,而是在凡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通行的。这些规则上也许先通行于某些国家,但后来通过国际经济组织形成许多成员国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

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有世界贸易组织(其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还有地区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等也制订了许多准则要求成员国遵守。跨国公司内部也有许多有关生产、销售和经营方面的具体规则、规定。要实现同世界经济接轨,这些都必须熟悉。知己知彼,才能运用自如,达到预期目的。

实现接轨的基础是发挥优势,发展和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

中国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作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发挥作用,享受经济合作的优惠,那就首先要在国内做好准备,把利弊得失研究清楚,把不可避免的冲击和反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没有这个基础,就不能顺利实现接轨。

科技进步和培养人才是实现接轨的重要保证。只有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使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彻底改变那种靠增加新投入来增加产量,拼资源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靠廉价劳动力的日子不会太长了。这是因为在科技进步条件下,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已经明显下降。当前在发达国家中只占15—20%左右。单靠劳动力成本低廉来吸引外国投资者是不可靠的。投资的软环境更重要。

另一个在接轨中应该仔细研究的问题是,在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必须注意把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同时抓起来。在当前的世界市场上,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比价格竞争更重要。过去一段时间,不注意质量,售后服务跟不上已经损害了中国商品的声誉,丢掉了市场份额,这个教训必须记取。

现在绿色食品大行其道,尤其在发达国家市场上更受欢迎,如西红柿、胡萝卜汁在日本很畅销,澳大利亚成了最大卖主。我国有丰富的绿色食品的资源,关键是质量要上去。

当前和将来的一段时间内,世界上将会出现新一轮的产业转移,那些劳动密集、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将会从发达国家转移出来,它们自己集中发展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今后的日元升值又会大大促进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我们必须作好准备,改善投资环境,抓住这个机遇,接受产业转移。时不我待,机不可失。

接轨问题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关键不在怎么说,而是在于怎么做,不要图虚名。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接轨的微观基础

企业是经济活动中关键的行为主体。说实在话,我国当前的企业制度还很不适应接轨的需要,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即现代公司制。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做到产权明晰,责权分明,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东京大学教授小宫隆太郎在对中日两国的企业作了细致的对比研究以后,于1985年对中国当时的国有企业状况作了如下的判断:“我的印象是,中国不存在企业,或者几乎不存在企业。”这是天惊石破的结论,对中国企业界和经济学界无异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从那时起又经过十年的改革实践,我们终于发布了“公司法”,要在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一项艰巨的而又必须努力完成的任务。舍此无以使企业得到活力,舍此无法实现同世界经济的接轨。

现代企业制度有许多特点。但最关键的有以下三条。第一,产权界定明晰。第二,按市场规则运行。公司经理集中使用分散股东的资本,对经营负全部责任。第三,有独立于行政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领导不是由行政任命,而是由董东大会选举产生。按这些标准来衡量,中国的企业相差太远。上述的每一条我们都面临着许多难点。比如,我们在界定产权方面有很多方面做不到明晰。又把政府行为变为企业行为,职责、权责不清。企业或公司的治理还没有真正独立,由政府任命公司领导显然也是违反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原则的。这些问题不解决,现代企业制度就难以建立,接轨就没有微观基础。

接轨是开放的必然结果,接轨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世界市场就象一个大考场,各个国家的商品和服务汇集于此,接受检验,在竞争上寻找生存之道。我们坚信,创造了光辉灿烂古代文化的中华民族,也一定会在世界市场上占有应得的份额。

标签:;  ;  ;  ;  

顺应潮流实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_世界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