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_邵庆硕

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_邵庆硕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46

摘要:地铁为地下交通工程,面对的施工环境特殊性强,尤其是工程多位于城市繁华区域,已存的各类工程比较多,对施工作业产生较大干扰。并且面对不同的地质地形环境,所适应的施工技术不同,在进行地铁隧道施工时,必须要基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选择最为合适的技术工艺,争取在控制施工难易程度的同时,避免对已存工程的干扰。

关键词: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改进措施;

城市化程度也在加大,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交通压力,为了解决居民出行难题,为人民的出行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与便捷的服务,我国各大城市都开始修建地铁以缓解负担沉重的地面交通系统。然而,热火朝天的地铁施工中,仍然时有报道出事故发生,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完工后使用的人民生命安全,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一、地铁施工主要控制技术分析

1.浅埋暗挖法。这种施工方法简单说就是挖多少,浇筑多少,两项工序并行,通常应用与砂层、黏土层之类的土层,其自身就具有固结性。其施工原理是借助了挖开的土层自身尚存的、惯性的稳定性,在尚未垮塌的时候迅速采取支护措施,以此来稳定住土层以及周围岩壁,进而形成一层紧密贴合周遭土层的支护结构。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简化了施工工序,有效缩短工期,所以被很多地铁建设单位青睐有加。这种施工方法具有动态设计与施工的特点,同时还加上了信息化的辅助系统以监测土层的应力变化与支护结构的位置变化,同时还能够结合劈裂注浆法来对底层进行加固。

2.新奥法。这种方法全称为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是奥地利工程师拉布采维茨发明的一种利用开挖地周围岩石自身所具有的承载能力,外加锚杆和喷射混凝土,形成一种稳定的支护结构,既可以有效缓解地铁施工时对地面的影响,又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减少投入。这种方法自诞生以来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施工体系,能完成高质量的地铁工程,所以应用也很广泛。这种方法的步骤是先对岩体进行开挖,然后对底层加固,进而采取支护措施。步骤分明,合理紧凑,面对地下水也有一套降水施工方法,对于地铁建设,开挖穿山隧道等工程都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在爆破施工后,利用锚杆与混凝土附上钢筋结构做第一次支护,然后空洞效应使山岩承受主要的地应力,进而形成稳定的隧道结构,这时候做加固与美化的衬砌。

3.盾构法。这种方法在我国的第一次应用始于上海,最初是下水道系统建设,盾构机是老式的、落伍的,建设效率也不高。随着技术进步,后来盾构法开始改进,逐步演化为当前地铁建设中使用的现代盾构法,以土压式、泥水式为盾构机为施工机械,快速高效、安全环保地进行地铁隧道的发掘工作。盾构法应用最广泛的地区为上海,基本上所有的地铁线路都是以盾构法为主要修建技术。大连拥有我国最大的盾构机,利用泥水式的修建手段成功修建了越江道路隧道。盾构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体现在成功的应用实例上,还体现在我国已经可以自主选型、设计、制造盾构机了,而且对于盾构隧道的结构、防水等都能自主完成,各类盾构施工的重点难点也都已经被克服。就相关数据来看,我国当前的盾构速度最高已经达到了月发掘400余米,而且完全符合施工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钻爆法。钻爆法主要适用于地铁修筑过程中遇到坚硬岩层时,其他开挖方法效率低下,只能爆破施工,运出石渣,然后喷锚支护,等结构稳定后再进行其他辅助系统的建设。钻爆法有很多开挖方式,依据不同的地址水文条件来进行选择就好。通常有正反台阶法、CD法和CRD法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钻爆形式多样,工程师在对爆破与后续施工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要及时掌握施工进度的各类信息,以保证施工安全,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临时与永久性的支护结构进行安全检查,以保证施工环境的安全。对于防水要求,可以通过喷射一层混凝土,然后铺设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板,再喷射混凝土,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渗漏的复合混凝土板。

二、地铁机电设备的安装及质量影响因素

1.施工人员因素.在地铁机电设备安装中施工人员是其主要因素,也是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的保证主体,在实际的地铁机电设备安装当中,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在一定意义上都会对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2.机械设备因素。当前,在工程建设当中,通常所需要的施工设备比较多,因此在施工当中就需要对施工设备合理的选择,这样不但能够保证施工进度,提升施工质量,还能够将施工成本降低。在对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取当中需要确保其能够和工程实际要求相符合。并且,还需要对施工现场当中的相关环境以及条件加强重视,同时在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中需要强化人员和机械的有效协调,这样才能够在一定意义上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3.工程材料因素。对于地铁机电设备在实际的安装中,施工材料对于施工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常,在地铁机电设备实际的安装当中,其施工材料主要有机电设备和原材料以及有关构配件。

4.施工方法因素。在地铁机电设备安装当中,首先就需要按照工程的实际需求来实施组织设计工作,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对施工工艺合理的选择,同时建立相应的工程质量检测设计纲领,在这当中,对施工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由于施工方案能够对相关的施工工序合理的指导,其不但不会机电设备安装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还会对机电设备安装进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的改进措施

1.对于混凝土配比问题的改进措施。对于混凝土配比技术而言,其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混凝土材料选用不合理、材料质量低下,不符合施工要求、以及混凝土配比缺乏合理性等方面。而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对其影响最大的即是混凝土的配比。对此,需要施工单位在地铁施工前,便要对混凝土进行配比试验,并确保各类技术参数(如水胶比、水灰比、塌落度等)符合配比要求。随后,要对配比参数进行严格报审,并在通过审查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配比作业。同时,还要在配比过程中,依照设计参数与要求,使形成的混凝土结构,在耐久性和防水性等方面,均符合地铁施工要求。

2.对于渗漏及裂缝问题的改进措施。在地铁施工技术应用时,会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裂缝或渗漏现象的出现,对此,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以此减少或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在需要应用防水混凝土的问题,切勿用其他混凝土进行替代,且对于防水混凝土在选取上,应注重低水化热与建含量较低的硅酸盐水泥,并确保水泥强度处于32~42之间。其次,若需应用到补偿收缩型水泥的位置,应对设计要求进行细致分析,对于混凝土因收缩而引起的张拉力现象,则可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膨胀剂,即可使混凝土的收缩时间得到相应的延长,从而减少或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对于预埋技术问题的改进措施。预埋件是地铁施工中应用极为普遍且广泛的部分。为确保预埋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应对其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等三阶段的施工技术控制与质量管理控制。其中事前的技术控制,即是要对预埋件及孔洞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并要进行施工技术质量交底表的审批。而事中控制,即是监理单位的质量巡检及工程验收,同时,还要依据具体的设计图纸,明确预埋件与孔洞的接口施工技术。事后控制,则是要对预埋件及孔洞部分进行移交检查,以此确保预埋技术在地铁施工技术中发挥出良好的应用效果。

地铁机电安装工程比较复杂以及特殊,因此就需要加强对机电设备安装工作合理的分析,在实际的安装中对其所存在的问题合理的分析和总结,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来处理,这样才能够确保地铁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的合格,有效的保证地铁车站运行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晓燕.浅谈车站基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2016.

[2]李升阳.地铁盾构施工中盾构姿态的控制方法.2017.

论文作者:邵庆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8

标签:;  ;  ;  ;  ;  ;  ;  ;  

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_邵庆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