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会计的功能与实现_责任会计论文

责任会计的功能与实现_责任会计论文

责任会计的职能及其实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能论文,会计论文,责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责任会计是以责任人或企业内部的各责任中心为会计主体、责权利相结合的一种企业内部控制会计。自本世纪初以来,它在西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全社会经济的增长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会计理论与实际工作者一方面根据本国经验,另一方面借鉴西方责任会计的理论与实践,不断探索、开拓,初步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责任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然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责任会计在理论研究、实际应用等方面已陷入困境。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的有效制度,在企业已转换机制的今天,它对于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无疑更具重要作用。为了提高人们对责任会计的认识,本文仅就责任会计的职能及其实现作以探讨。

一、责任会计的职能

责任会计的职能是指责任会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根据责任会计的特点,可将其功能归纳为:责任预测职能;责任预算职能;责任核算职能;责任控制职能;责任考核职能。

(一)责任预测职能

责任会计的预测职能是指责任会计具有测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可能实现的总体目标,即资金、成本、利润三大指标,并提出实现总体目标的方案的功能。其主要内容是它根据过去和现在可能获得的有关数据,运用一定的预测方法,预计和推测未来,作出资金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在预测的基础上把各种实现总目标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权衡利弊,扬长避短,找出最佳方案,作出资金、成本、利润的最优决策,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预测的准确性关系到企业分配的均衡性,它也是责任会计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强调预测的准确性。责任会计必须借助于科学的预测方法,通过对过去的分析、研究和对未来的规划作出科学的预测、决策,以保证责任分配的合理,为责任会计职能的实现奠定基础。

(二)责任预算职能

责任会计的预算职能是指责任会计具有将企业经营的总体目标分解和具体化,进而形成各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作为各责任中心努力目标以及权衡各责任中心工作业绩标准的功能。主要是计算、确定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使各责任中心的目标明确、责任清楚,科学合理的多层次各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是企业总目标预算实现的可靠保证。

(三)责任核算职能

责任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责任会计具有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对各责任中心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系统、完整的记录、计算、汇总,并通过一定方式向责任中心负责人和企业领导反映责任中心预算完成情况的功能。通过责任核算,不仅可以反映各责任中心有关指标的实际数据,同时与责任预算对照,还能揭示有关指标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异,为考核业绩提供数据。责任会计核算是责任会计的基础,核算职能也是责任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

(四)责任控制职能

广义的责任控制包括事前的预测控制、事中的日常控制以及事后的反馈控制。责任会计的控制职能主要是指按照事先制定的责任预算,对责任中心的经济活动进行日常监督,随时将责任会计核算提供的实际数据与预算数据相对比,计算出实际脱离预算的差异,对于有利差异,要及时总结经验,以巩固成绩。对于不利差异,要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不利偏差。将各责任单位的活动限定在规定的范围内,以求得目标的圆满实现。责任会计的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或上级责任中心对所属责任中心的控制,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各责任中心由权责利相结合引发的自我控制,责任会计的控制职能是各责任中心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既定目标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五)责任考核职能

责任会计的考核职能就是对责任单位的业绩进行考核、评价、结合权责实行奖惩以调动各责任中心积极性的功能。其主要内容是:以各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为标准,根据责任核算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对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使其工作成果和物质利益结合起来。这里的责任考核,不是一项检查责任单位过失的消极活动,而是激发职工工作热情的积极活动,严格考核为奖惩提供准确的依据,同时也为下期工作的改进提供指导。奖惩是注入动力的主要方式,又与分配问题紧密联结。分配处理得当激发劳动热情,稍有不当又会产生副作用。因此应注意分配与企业综合绩效同步,奖惩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注入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并举。正确合理的考评能有效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且能保证责任会计的巩固和发展。

责任会计的上述五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预测职能规划企业在一定会计期的总体目标,预算职能提供责任中心工作的具体目标和考核标准,控制职能促使各责任中心的活动按既定目标运行,核算职能反映各责任中心对责任预算的执行结果,考核职能则充分调动各责任中心完成责任预算和企业预算的积极性,并保证责任会计的巩固和发展,并且为新的责任预算的编制提供参考数据。责任会计通过其职能的实现,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责任会计职能的实现

为了充分发挥责任会计的职能和作用,必须满足下列前提条件。

(一)建立健全名实相符的责任会计组织机构

责任会计是内向的、侧重于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内部管理制度,其效用的发挥必须有可靠的组织保障,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责任会计的组织管理机构。在我国,责任会计的发展经历了若干阶段。80年代初期,不少企业或建立了诸如经济核算办公室之类的责任会计管理部门,或在财务会计部门中指定专人主司责任会计工作。然而近年来,随着经营机制的转换,不少企业管理机构合并,责任会计的机构和人员随之消失,即便有的企业仍保留责任会计的机构,但事实上已名存实亡。在此对厂长、经理们提出呼吁: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领班人,把眼界放在开拓、占领市场上固然重要,但与此同时,更要注意深化管理,发挥责任会计的作用,从提高管理中要效益。我国的责任会计机构一般是:在厂长(或经理)总会计师领导下的企业财务部门是责任的最高层,它根据企业所确定的目标,将责任(反映为各项指标)进行分解,归口分级下达。其横向系统是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会计;其纵向系统包括总厂(或总公司)、分厂(分公司)、车间、工段、班组直至工人的生产管理系统的垂直责任会计。从而形成多层次、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的责任会计体系,为责任会计职能的实现提供组织保证。

(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体系

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责任中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体系,应吸收西方责任会计的经验,按照责任控制范围建立责任中心。所谓责任中心是指根据其管理权限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并能反映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内部单位,责任中心的建立应遵循如下原则:

(1)必须与企业的组织机构相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组织机构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体系。责任会计作为企业管理中价值管理的一种方式,必须遵循企业管理的一般规律,必须服从企业管理的总体要求。所以建立责任中心,必须利用企业原有的组织机构,按照责任会计的要求赋予其一些新的内容,将责任会计与企业管理的其他方式结合起来。

(2)必须划清责任,单独核算。

建立责任中心实际上是对企业整体目标的一种分割。责任分割包括责任范围和责任程度,责任分割的目的是使得各个责任人的目标明确,为了保证这种责任分割,不论哪一层次的责任中心都必须单独核算,只有既能划清责任,又能单独核算的企业内部单位,才能作为一个责任中心。责任中心,可以是一个车间、一个班组,乃至个人,只要具备了既能划清责任,又能单独核算的条件,都可以作为一个责任中心。

(3)必须使权责利紧密结合。建立责任中心,除了必须明确责任范围和责任程度外,必须赋予其相应的管理权力,并且与物质利益紧密挂钩。赋予相应的权力是责任中心顺利地履行责任的前提条件,与物质利益挂钩是责任中心承诺并履行自己职责,充分合理地使用自己权力的内在动力。

2.建立健全内部结算系统。为了正确评价和考核内部各责任中心的经营成果,应在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的内部结算的基础上,完善各责任中心的结算。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劳务应采用内部结算价格计价结算,以分清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要注意其合理性,与实际价格不要相差太大,当出现较大差异时,必须修订和调整内部结算价格。使之能够合理地反映各责任中心应负担的经济责任,为对各责任中心进行考核提供客观依据。

3.编制责任预算。编制责任预算是责任会计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手段之一。编制责任预算,就是从责任中心的角度,对总预算进行分解,从而形成各责任中心自己的预算。责任预算的编制,应在我国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指标分口管理的基础上,将企业预算合理分解,落实到各责任中心,使之成为各责任中心的奋斗目标和全面完成企业预算的基础。在分解责任指标时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科学合理性。科学性是指要体现先进性和稳定性,没有先进的目标,就没有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没有稳妥的措施,目标就不能实现。合理性是指责任预算要与责任中心的管理权限相适应。二是一致性。即责任预算与企业预算总目标应保持一致,责任预算应是企业预算的科学分解。三是群众性。即编制预算要上下结合,反复试算平衡,要充分依靠群众,让群众了解目标内容和目标效果与自己的利害关系,以取得群众的支持和接受,激发群众实现责任目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完整性。即责任预算应以价值指标为主,但也应包括一些非价值指标,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指标,以全面反映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

4.进行责任控制。对责任中心责任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可分为外部控制(上级责任中心对下级责任中心责任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和自我控制(责任中心对本中心责任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其中应以自我控制为主,自我控制可以对责任中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脱离目标和责任预算的不利活动进行自我纠正。特别是责权利紧密结合的做法,更有利于调动各责任中心自我控制的积极性。当然,上级责任中心对下级责任中心预算执行情况的控制也是必要的,但不是主要的。

责任控制包括责任资金控制、责任成本控制和责任利润控制。对不同的责任预算应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但基本做法是通过对日常发生业务进行记录、计算和有关数据的积累,将实际发生数与本中心的责任预算指标加以对比,分析实际与责任预算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

5.进行责任核算与考核。责任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是计算责任成本与责任利润。由于责任会计的对象是以责任中心为主体的可控资金运动,因而责任会计核算的范围仅限于生产经营中需要计算责任成本或责任利润的特定环节。责任会计标算可以与财务会计核算分别进行,即实行“双轨制”核算,也可以与财务会计核算合并进行,即实行“单轨制”核算。通过责任会计核算,明确反映各责任中心的耗费及成果的责任归属,并将实际发生的耗费或取得的成果与预算进行比较,计算差异,编制业绩报告,作为考核的基础。各责任中心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条件及具体的控制范围,分别采用适当的核算形式和核算方法。

进行责任考核是责任会计的最后环节,对各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合理的评价、适当的奖惩是保证责任会计体系贯彻实施的重要条件,也是调动各责任中心及全体职工积极性,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上述现代化企业责任会计体系的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承的,前两个方面是责任会计职能实现的前提,后三个方面是责任会计职能实现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收稿日期:1997年3月9日

标签:;  ;  ;  ;  ;  ;  ;  ;  ;  

责任会计的功能与实现_责任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