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佟家中学 130000
摘 要:素质教育时代进一步确认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且作出了新的诠释。在新的教育理念氛围中,学生的能力客观上得以明显提高,但同时在大气候之下存在堪忧之“潜流”即过极倾向,降低了对教师的要求,必须警醒。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对立的统一体,要高素质的学生要先有高素质的先生。
关键词:主体 内因外因 儿童特点 教师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大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教育教学基本理念。其时有一句经典:“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当时还不曾有“理念”这个词汇或概念,是以教学指导思想提出的大概。同时强调“要让学生有一杯水,教师必须先有一桶水”,言之铿锵深邃。
二十世纪末新世纪初,新的改革浪潮到来,新教育理念出台,新课标及教材问世………教育“园地”正以全新的面目、蓬勃的气势“凌空出世”——这便是今天的素质教育“时代”。
“新时代”进一步确认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对学生这个“主体”作出了新的诠释,主张注重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欣赏性学习、趣味性学习和经历性学习过程中获取认识、形成能力,成为高素质、适用型人才。新的理念要求教师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助手,强调教师的根本任务“不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知识”,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新的教育理念运行以来,学生的学习能力客观上得以明显提高。其中两位某中学亲涉“教改”实践的教师,男的教语文,女的教数学,他们谈起本校的教学情况时指出两点:(1)“从整体教学效果方面看省力,学生能发挥主动性,注意力也集中,掌握知识和记忆扎实,效果也好。课堂内不但气氛活跃热烈,连教师的兴致也被激活了,感觉特别有兴致,真是‘精神焕发’。”(2)“关健也得‘导’上去。设计好问题,布置好任务,方方面面老师心里事前都得设计好。不吃透教材不行,思路窄、深度不够都不行。”他打了一个比方说:“就像过去生产队‘打头的’和‘队长’(协作)似的,还要有一个‘活硬’的领头干才能调动起来。同时,让学生调动学生有时比老师有积极效应。”
这种现象让我们看到了新理念的活力,确实为教育事业指明了基本方向、铺平了道路。
但同时在清新气候里裹挟着堪忧之“流”,譬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朋友,不必有一桶水,一杯水足矣”、“教师必须和学生在同一水平线上切磋探讨,才能达到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这就有些荒缪了。
执教新理念的教育,我正与那“两位”有同感。单就统筹教学的过程就常常觉得学识仓廪空虚,书读不多,各方面综合积累不足,力不从心……想必一个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人定觉任务很重很重,绝非例外。
说学生是主体不错,但非等于不需要高素质的先生。说学生是主体首先因为学生是培养的对象,是造就成所需要的人才的“主料原材”,是教育事业的基点,是核心,是目的,是出发点和落脚点。说学生是主体还因为,学生是掌握知识、本领的载体,一切知识、本领、能力等“营养”都要充入他们的肌体,融入他们的血液,并由他们的躯体释放出“光华”。这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概念”一脱胎便是想分都分不开的“连体姐妹”,有学生那一天恐怕就先有了先生——教师。这大概也要追溯到孔子时代,或者更早。于是在这个世界里,学生和教师便媾合成一对对立统一体。当今世界教师的作用恰恰还是铸造人才的“工匠”、“雕玉塑器”的大师,是人类世代传承过程中,后代能够理想成长的、相伴而生的外动力——外因条件。
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必须通过外因而起作用。”
然而如何解读一个人成长或演变的内因,就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那么什么是人的成长或演变的内因呢?解析这个问题,讨论其发展变化过程及成长取向,我们不能不聚焦其特点。少年儿童自身特点是一条无法逾越的法则,是撬开心灵的杠杆,是打开成长变化之门的钥匙,是我们“求解”的唯一途径,就是内因。
抓住了特点进而便是科学引导、规范、培植培养。“引导、规范、培植培养”就是“温度”,“科学”就是“适宜”,抓住特点进而科学引导、规范、培植培养就是“孵化”出鸡的过程。
关于少年儿童的特点,我们的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早已做过客观考证并在《教育学》、《心理学》著作里作了精辟的论述。
其一,少年儿童神经敏锐,生性好奇,对未知世界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发问,并肯定其是内在的最积极的动因。事实上,时下的儿童都驱动于这个动力而吮吸知识的琼浆。有时是无休止的,直到“成功”乃至生命的终止。进而儿童的好奇发问“击发”于感知到的物质世界的无数疑点、求知意识及欲望,许多孩子向家长或老师提出某种疑问而无一例外。同时种种客观实际告诉我们,单凭少年儿童本身,无论他们如何兴趣盎然,如果得不到积极的引导、佐助,只是两眼空空,心里便不可能再产生可疑信号。这便是同等健康水平的儿童而命运迥异的根本原因。
其二,少年儿童思维活跃、发散,富于想象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在许多《教育学》著作里引为接受多种“营养”健康成长的“活性元素”——活化剂。的确,如果进一步学会坚持,持之以恒,可以使其在一个领域或多个领域获得成就。然而这仍然需要积极的引导。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美好的构想不能做到最后,都叫半途而废,哪怕与成功咫尺之遥。所以不但需要引导,还要严格规范,使其坚持并懂得善始善终,且品尝到成功的甜美,才会使兴趣得以激活——进一步滋养——形成惯性——铸就优良的品格且驱动前进的脚步。
其三,少年儿童生理稚嫩,身体精力的不堪重荷可想而知。他们心理脆弱,缺乏耐受力,经不起打击和失败的创挫,常因馁而气败,兴趣泯灭。再加之鲜明的个体差异性,退步滑坡成为许多孩子的囧遇,仍待斟酌其实际承受力,鼓励、引导其将一件事情做到底,使其品尝到“成功”的甜蜜及享受过程,获取成就感,复活兴趣,形成坚韧的品格,逐渐“成长”起来。而且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仍然受制于上文提到的个体的具体情况。其中“天赋”的开发是少年儿童成才的便径,是人生的幸运。中国历史上有伯乐识马的故事。人们都喜欢伯乐,就是因为人人都希望把自己悟性最佳、最有天赋的一面发扬光大,实现自身价值。所谓“引导”,首先就是对天赋的进一步养护,引其向更深的领域持续“进击”,发挥到理想甚至极致;其次是对“弱项(遗传)”、自信、勇气的激活和培植。
其四,少年儿童缺失经验。经验和书本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熔铸“成功”的基石。如果说理论是纲,是大局,是骨架,经验则是细节,是肌肤血肉。正像没有哪一节数学教材比实际丈量土地更具体、更生动一样,书本知识只有在操作和实践过程中丰腴塑肌充血才能枸成完整的体系,成为活的“肌体”。少年儿童睹世伊始万物皆新,其产物往往是:一、想弄明白一些问题就常常觉得无路无助,力不从心,常常找不到解答、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并为此而困惑、无奈、迟滞不前,乃至彷徨,离不开扶植和引导。二、即令认识,也甚为肤浅,对问题的了解和认识粗放,综合、分析等思维能力羸弱,明显简单偏执,遗落甚至根本看不到各方面联系着的事物及其联系,是非曲直的辨识和取舍困顿模糊,他们感兴趣的未必是好事或健康的东西,行为冲动草率成为必然,如赌博、吸毒……昔孟母择邻“断丝教子”乃穷其手段激活“良性因子”归范孟子于理想的发展轨迹,成今之明镜。
综上种种因素尽在申明,儿童的健康成长归根结底是对客观环境的依赖,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良师益友”的教育环境。这里我们姑且避开其他不谈。学校便是少年儿童灵魂之“树”成长的寄托——“土壤”。作为“土壤”成分之一的“教师”提供的营养恰恰是引导和“答疑解惑”,并以其开启儿童眼前这个崭新世界的大门,滋养其对新世界的好奇和兴趣,推进认识的积累和持续探索。
于是赞美老师,人们有许多生动的比喻。有人说老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尽自己;有人说老师是铺路石,是人梯,用躯体载渡他人……我说老师还应是伯乐,是雕塑师;还是上马石,将人扶上马还要再扶一程……纵观古今中外,成才必有良师,教师的主导地位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新理念下的师生关系也不外如此。
然而,新形势下的教师不仅如此,答疑解惑的急迫,学生通过资料、网络对信息的获取、问题的释解等行为,往往生发出许多新的更深层的问题(答案的真伪、深浅、完好程度,教师所设问题能否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其积极主动意识),于是推教学活动至书本知识的深层和教师思路的前沿,直逼教师学识的底线;认识的快速、深化,问题的不断“破土”、“出海”,使对学生的综合、分析想象等思维能力、思想品格的形成,演练技能的训练和提高等问题,一并涌入执教者的“眉心”,撞击其教育教学运筹能力的“岸堤”。你说,做老师的甭说胸中无“数”,就是有“数”不多,能做得恰到好处、胜任使命吗?
不但这些,就连教师本身的灵魂面貌、执教风格都直接“辐射”着每一个学生,所以有“德高为范,学高为师”、“严师出高徒”之说。且不说一“杯”水,一“桶”水也未必得心应手。为师光“明”还不够,还要“严”才行。师不“严”生不“谨”,师不“明”生不“进”。也表明不可逾越规律坚垒。任何行外的改革、发明、创造都是拙劣的,盲目的改革家基本误事,更大的可能是坏事,干得越欢损失越惨重。正如驯兽师能让狮虎与人为乐,常人难保供其餐一样理儿直,师就是一面明镜,没有高素质的先生,难有高素质的学生。
然而师生之间这种对立统一联系处于人才孕育的统一体时,完全是多维的,是包括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上层建筑、新闻媒体的立体互动。所以老师既要多视角了解掌握学生,又要全面了解认识自己,才能蕴足能量、握准尺度。当教师对待学生不能像铁路警察对待“交通元素”那样简单直率,指挥棒一挥,或切断交通路口栏杆一放了事。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品格,要教以人塑以魂,让学生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怎么去干。同时,给学生空间不等于大撒手,一切交由学生任其发展。那样的学生就如同盲人摸路,归途难觅。人所共知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如果没有他们各自母亲的正确引导,充当了他们的上马石,哪一个也未必能孤立地摸索且大踏步地登上科学的殿堂。于是我们还可以看出教育成果的孕育和成熟是在师生自然和谐的互动过程实现的。
从师生互动过程中的主客这一视角看也很微妙。自古就有施教与人,便是拜师教子,师是主动者,即教师教学生学;也有受托“赐”教的,师是被动者,即“拿着”问题请教,大概就是今天 “学会学” 的原版吧。“学问”二字便是拜师的佐证。生者要学会拜师,学会谦恭,懂得荡涤虚荣、拓展胸襟,建树求知以济大业的恒久的意识;师者要怜玉惜才,以雕塑家的匠心雕玉塑器,以唯物辩证的方法统筹内因、调试外因,把“温度”调到适宜让所有的“蛋孵出不同颜色的鸡”。电影《秋翁遇仙记》里的秋翁用水精心浇灌牡丹,我们则用心血润泽未来。
参考文献
[1]丁峻 主体性知识建构的具体范式——兼论教育的人本坐标[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3),93-101。
[2]李如齐 刁维国 论学生主体性生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15-18。
论文作者:赵博 钟伟华 赵玉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少年儿童论文; 内因论文; 主体论文; 外因论文; 老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