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力调度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是使电网中的每一环节都在调度机构的统一领导下,随着用电负荷的变化而协调运行,所以在电力调度工作中对安全的管理至关重要,并且不可轻视。安全方面的管理直接对电网能否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产生重大的影响。自动化的电力系统在对安全进行防护的时候应该按照该系统对可行性、总体性、保密性、控制性等相关方面所具有的不同的要求制定和完善安全防护措施。本文针对电力调度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安全风险防范策略。
关键词:力调度;安全管理;调度运行
1电力调度运行中安全管理的意义
对于电力调度中安全管理的意义在于对其风险的管理。在电网中,电力调度的运行难免会产生许多安全方面的风险,有效的对风险进行管理才能更好的保障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性。对风险进行管理是把各系统、各项目工程以及各企业单位在工作中遇到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对整个安全隐患进行确认,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预防和解决,以此来对电力风险进行预防,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风险管理的内容有: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以达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电力调度运行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对控制、预防和转移等方面进行管理,减少造成的损失以及损失后的处理,从而达到对电力调度进行控制和降低损失的目的。
2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分析
2.1电力系统风险
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①自身不足。这里讲自身不足就是指基础硬件的跟不上,比如系统设计不合理,供电系统质量的不过关,调度设备的老旧不稳定等,其他相关配套设备的老化也会加剧运行的质量效益,同时设备维修的不及时和不到位也会大大加剧调度的失误。②外部风险。电力调度也受到方方面面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电价政策,市场允准政策等都会对电力调度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同时一些高耗能企业效益的低迷也会导致电力市场的不景气,导致空余电力的增加;同时发电所需原材料价格的变化也会对电力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造成电力调度难均衡。
2.2人为风险
由于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的欠缺,使得电力调度在接替和轮班过程中误操作问题时有发生,加之人员调度指令发布不明、指令内容不够清晰,这些都是潜在的运行安全风险。面对繁琐的调度工作,心理疲劳的产生极易导致调度操作存在失误。与此同时,一些人员在发布调度指令时仅仅依靠以往工作经验,并未与实际调度情况相结合,缺乏准确的故障判断能力,这也是人为因素导致的调度风险问题。除此之外,误送电也是现阶段影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的重要方面,造成误送电的原因除了与不够清晰的流程和工作范围有关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也是原因之一。任一环节都与人为操作有着密切联系,因此降低人为因素干扰是现阶段保证电力调度运行质量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自身命令意识的薄弱和专业技能的欠缺,操作人员在各项工序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体制和工序不清晰而导致误操作问题,这对于人员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
2.3体制风险
管理工作不到位和管理力度不够也是当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发生的原因之一,调度执行人员对于调度安全的理解不够深入,安全意识显得极为淡漠,制度执行不够规范,这些都易引发安全事故。此外若是检修工作缺乏必要的计划性,也会导致人员工作量的加大,且调度过程无章可循。由于电力调度过程环环紧扣,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有碍于下一环节的操作,进而降低整体工作进度,可见现阶段调度体制完善是保障电网运行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评估
对风险进行评估这项工作是使用安全工程的系统工作,对该系统所具有的安全性质进行定量和定性上的研究,以此来对系统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和隐患的严重程度进行确认。这个系统在对风险进行评估的时候通常使用的方法是金尼法。这个方法主要是把与系统中可能遇到的和安全隐患有关的三种因素在指标上的数值进行相乘,公式是:D=LxExC。其中L表示安全隐患可能发生的几率有多大;E表示在缺乏安全保障的环境里,人体被暴露的次数有多频繁;C表示当安全隐患发生后可能会造成的损失;D表示安全风险性的分值。
4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防范策略
4.1加大设备投入,提升业务技能
通过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提高设备运行性能,改善现有调度设备中存在的缺陷。设备品质是购买电力设备时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营销良好的技术应用环境,定期对新设备实施检修与维护,落实数据备份操作,这对于降低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大有裨益。由于电力工作的特殊性与专业性,要求内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专业素质的人员进行操作与管理,工作人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学会如何操作,更要明确其原理,要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内部培训等形式加强所属人员的培训,要设立任职资格制度,对于相关岗位要设立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将安全风险有效降低。
4.2减少调度过程中的操作失误
培养调度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良好的操作习惯至关重要。有关部门应定时对工作人员进行风险教育培训和考核,让调度工作人员明确不规范操作所带来的后果,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谨慎操作,杜绝因操作失误造成的风险和安全隐患。(1)对工作单据进行严格审查与签收。严格审查相关工作人员所填单据是否符合要求,对审查符合标准的票据进行签收,不符合规定的一律拒收,并退回要求重写。(2)对调度操作指令给予预令。对审查后符合规定的工作任务,根据提前书写的操作票并提前预发,在预发过程中必须互相告知姓名、单位、所在岗位等详细信息,并对预发实际和操作项目进行核对,在预发是说明预发调令。
4.3对调度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采取防范策略
(1)对安全事故进行防范。在电力调度操作之前应根据当时的气温变化、负荷风度以及现场需要用到的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和分析,做出潜在安全隐患的分析,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对应的防范措施,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或者大型节假日,应提前对运行方式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制定预案。(2)在电力调度运行中采用的方式。调度人员应根据稳定原则,对电网运行的方式采取科学并且合理的调整,使电力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转,并保证用户的供电情况。对已经停电的用户进行及时的处理及恢复,尤其是对大型工程的供电和某些安保系统的供电应及时采取应对和解决。
4.4完善制度合理规避风险
除了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之外,完善的管理制度构建也尤为重要,这是保障调度运行安全的基本前提。与此同时,合理约束调度人员行为也是制度完善的主要目的,这与电力调度风险防范密切相关。实施制度的构建需要与现场检查与监督管理工作相结合,及时排查电力调度过程中的潜在安全隐患,杜绝形式化现象对电力调度工作的影响。风险规避需要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通力配合,在完善的制度导向下提高制度控制的有效性,这对于电网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5结束语
作为电力系统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调度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与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需要严格防范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在进行电力调度运行中,做好制度管理、操作人员管理,加强对系统运行和安全隐患的排查,不断加大技术经费投入力度,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完善调度失误处理机制,健全电力调度相关制度的建设,确保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夏涛,周统刚,刘国静.电力系统运行风险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4,03:1~6.
[2]张昱伟.加强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安全控制有效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4,18:62.
论文作者:罗世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电力论文; 风险论文; 操作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制度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