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历史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观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是哲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就是“哲学的历史”或“历史哲学”(注: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局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创立,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理论贡献之一。正是唯物史观这一唯一科学的历史观的创立,才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邓小平历史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被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历史反复证实了的科学历史观。这一科学历史观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正是有了这一科学历史观,才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科学历史观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正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科学历史观,才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研究邓小平历史观的科学内涵,对于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自觉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历史观的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力决定论是邓小平历史观的理论基础
把社会存在作为历史基础,还是把社会意识作为历史基础,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把物质生产看成人类社会历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而把物质生产的内容即生产力看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形成了科学的生产力决定论。
(一)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用唯物史观来研究社会主义历史。首先,要认清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的。邓小平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努力发展生产力,为共产主义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邓小平总结了我国从1958年到1978年这二十年历史经验,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他认为,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提出“经济建设中心论”
我们建国以后的最大失误就是忽略了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但是由于建国以后,我们长期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弄清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了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在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社会生产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生产力。他说:“近二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9页。),现在我们要狠下心来,除非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动摇。
(三)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是我们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说:“对于科学,我是外行,但我是热爱科学的。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3页。)邓小平认为,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变化。过去,我们发展生产力,主要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现在,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化,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发展生产力不再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而是主要依靠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因此,邓小平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还不行,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要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必须提高知识分子待遇,“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
二、“改革开放论”是邓小平历史观的核心内容
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什么?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斗争焦点。唯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由精神力量推动的;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由物质力量推动的。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动力论。
(一)坚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基本原理
按照唯物史观,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为基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其中,生产力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必然要发生变革;而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变革了,上层建筑也迟早要发生变革。因此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邓小平始终坚持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并把它运用到社会主义实践中。指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
(二)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的观点
在社会主义社会,怎样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反复强调,只有改革,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的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把改革看成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他说:“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页。)不改革,就只有死路一条。
(三)提出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中国要发展,不仅要对内改革,而且要对外开放。邓小平总结我国近现代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在制定对内经济搞活这个方针的同时,还提出对外经济开放。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的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寓不开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因此,对外开放具有客观必然性,而不是权宜之计。邓小平指出:“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9页。)也就是说,要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坚持下去。
三、“特色道路论”是邓小平历史观的本质特征
人类历史的发展要受一般规律的支配,但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又有自己的特殊规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们揭示本国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指南。但是决不能用一般规律代替特殊规律,忽视特殊规律的探索。中国革命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揭示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揭示了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探索本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和特殊道路,首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认识本国的基本国情。邓小平用科学历史观与方法论来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他认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决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还不发达,我们决不能搞“超越阶段论”。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理论化、系统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样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否则,就会犯“左”的或右的错误。
(二)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邓小平从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的基本结论。”(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确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完全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真理取向的伟大理论成果,也是总结我们党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有人脱离中国基本国情,照搬照抄外国经验和书本知识,搞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结果造成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严重挫折。历史证明:“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只有走自己的道路,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成功。
四、“人民主体论”是邓小平历史观的基本立场
历史是谁创造的?历来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争论的焦点。唯物史观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群众史观;而唯心史观坚持个别杰出人物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不同的立场,就有不同的观点和价值取向。邓小平始终坚持“人民主体论”的基本立场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反复强调要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一)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共产党是执政党,它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社会主义事业,在这种条件下,人民还是不是历史的主体?邓小平明确指出,人民永远是历史的主体。而我们工人阶级政党无论是执政,还是不执政,都是人民的工具。在取得政权以前,我们党是人民求解放的工具;夺取政权后,我们党是人民求幸福的工具。他说:“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我们党是人民的工具,我们的干部是人民勤务员的观点,是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的基础和前提。
(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
在历史上,存在两种对立的价值取向:一是为少数人谋利益,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这是一切剥削阶级及其政党所坚持的价值取向;二是为人民服务,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这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所坚持的价值取向。因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我们的党和干部都是人民的工具。因此“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的唯一科学的价值取向。邓小平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他一贯始终追求的价值和目标。邓小平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到底地说来,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工人阶级必须依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群众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解放自己,同时解放全体劳动人民。”(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页。)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科学价值取向。
(三)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
以“人民主体论”为基础,以“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他说:“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呢?简单地说,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在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党必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在另一方面,“它认为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页。)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了群众路线,依靠和团结人民群众,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在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已经是一个伟大的执政党,党的地位的改变容易使一些党员产生官僚主义作风,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克服官僚主义。
五、“历史辩证法”是邓小平历史观的灵魂
邓小平历史观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辩证法思想。历史辩证法是贯穿于邓小平历史观的各个方面和发展过程的一条红线,是邓小平历史观的灵魂。邓小平在他的著述中,灵活地运用了辩证的思维方式,精辟地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论述了社会历史的矛盾法则
纵观邓小平文选,篇篇都显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邓小平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法则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客观矛盾,论述了全局与局部、经济与政治、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红与专、安定团结与生动活泼、稳定与发展、“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计划与市场、经济建设与打击犯罪、和平与发展等诸种对立统一关系,这不仅对实践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邓小平运用矛盾法则来指导党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他强调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所谓“两手”即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等等。邓小平说:“两手抓”就是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要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两手抓”并不是不要突出重点,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邓小平还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法则来处理祖国统一和发展外交关系等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宇宙中普遍发生作用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也在到处发生着作用。邓小平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分析了“先富”和“后富”的辩证关系,提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以先富促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邓小平还要求我们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过程中,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他强调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邓小平要求我们用辩证的否定观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资本主义文化,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做到“否定当中有肯定”,“肯定当中有否定”。邓小平还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趋势,认为社会主义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但也不排除其历史过程中出现暂时曲折甚至倒退。他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一些国家出现了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
六、“历史评价论”是邓小平历史观的重要内容
邓小平的历史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客观地、历史地、全面地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
(一)提出了评价社会历史的客观标准
邓小平认为,生产力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又是衡量社会制度以及党和国家政策好坏的根本标准。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采取哪种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为最好,最根本的标准就是生产力标准。促进生产力发展,就是好的;阻碍生产力发展,就不是好的。他形象地说:“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3页。)邓小平在提出生产力这个根本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体现了生产力标准与国家利益标准、人民利益标准的有机统一。其中,生产力标准是最根本的标准。
(二)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
正确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邓小平以唯物史观为依据,提出了科学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的基本态度。他强调:“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也才符合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际国内都很关心我们党对毛泽东同志和“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邓小平对这个问题十分关心。他反复强调:“对建国三十年来的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作出公正的评价。”(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2页。)在邓小平正确的指导下,我们党于1981年6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同志、毛泽东思想以及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都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把他晚年的错误同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既维护了伟大领袖的光辉形象,又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这是邓小平重大的历史贡献。
综上所述,邓小平历史观是一种科学的历史哲学,既包含深刻的哲学理性,又包含丰富的科学内涵。它是由“生产力决定论”、“改革开放论”、“特色道路论”、“人民主体论”、“历史辩证法”、“历史评价论”等理论构成的完整的科学系统。其中,“生产力决定论”是基础,“改革开放论”是核心,“特色道路论”是实质,“人民主体论”是立场,“历史辩证法”是灵魂,“历史评价论”是体现。
标签: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