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通运输要求的不断提高,大跨度桥梁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对大跨度桥梁的安全性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保证大跨度桥梁的安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抗震设计。从延性抗震设计及桥梁减隔震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重点,同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关于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要点;探讨
中国有着广阔的疆土,其中自然包括很多地震频发的城市地区,这些城市往往因为地震灾害的发生导致其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给当地居民的人身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近年来随着我国时代快速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跨度桥梁的数目也在逐步增多。由此可知,有关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对我们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地震频发的城市,对这些桥梁进行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能够有效保障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科学避免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
一、桥梁抗震设计过程中注意要点
对大跨度桥梁而言进行科学有效的抗震设计十分必要,该设计环节相对复杂,我们需要针对地震各项特征以及其实际发生的反应进行研究分析,从而采取对应的抗震手段,对其抗震系统规划设计进一步加强,了解桥梁抗震设计过程中注意要点,如此该大跨度桥梁才可以有效确保其抗震效果。
(一)桥梁抗震设计过程中需进行场地设计
场地实际是指项目工程的实际施工现场,他们的反应谱特征彼此接近,通常其场地的范围超过一千平方米的面积,类似一个居民小区或者一个厂子大小。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地震资料进行研究统计发现,在不一样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建筑场地,其在地震灾害过程中遭受的破坏程度并不一样。我们从建筑物遭受破坏性质的角度以及工程对策的角度出发,可以将遭受地震破坏的建筑结构分为两种,即:地基破坏失效以及场地震动破坏。
前者很容易理解,其本质是指建筑物因为地基以及场地的不稳定,从而遭受破坏。其破坏类型有很多种,如:场地坍塌、破裂以及滑坡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建筑进行施工之前对场地和地基进行考察,并对其位置进行慎重选择,从而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灾害程度。
后者本质是指,因为地震致使地面出现强烈运动,从而导致相关设施出现振动被破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常采取措施,对这些设施建筑进行减震、抗震规划设计,对此我们需要掌握施工现场的对应地震动参数。在建筑进行施工之前,我们要做好各种分析研究,选择有助于桥梁抗震的地区,若由于特殊情况在有地震危险的区域进行施工,我们要做好对应结构的抗震规划设计。
(二)桥梁抗震设计过程中注意场地土与覆盖层厚度
场地土具体是指大跨度桥梁建筑范围内的存在的地基土。就算在一个烈度区内,其场地所具备的土质条件不一样,则该土地上面的建筑物所遭受的震害也不一样。与具备坚硬土质的地基相比,柔软地基在面临地震时所遭受的破坏更大,因为其自激振动能够持续更长时间、振幅更大并且周期偏长,非常容易进入不稳定的状态。针对不一样的大跨度桥梁场地,我们要根据其不同的土质条件以及地震特征进行归类分化,选择对应的数据参数对其结构进行相应的科学抗震设计。按照大跨度桥梁场地条件情况,我们将其场地覆盖层厚度大致分为四种,具体内容如下表(表1:大跨度桥梁场地覆盖层厚度)所示。
由上表可知,断裂带属于地质相对薄弱的地段、是地震危险区,其在面临地震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新的错动,从而导致地面的建筑物遭受巨大的破坏。在建设大跨度桥梁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的避开这些地段。
二、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建议
(一)大跨度桥梁对应抗震结构设计
在对大跨度桥梁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我们要对其面临地震时候的总体反应进行分析,研究其桥梁结构遭受破坏的详细过程与机制,科学运用抗震规划设计的原则,有效解决其各个模块的可能面临的问题,不仅遵守其设计布置的基本准则,同时兼顾其各个要点的细节关键,进一步提升大跨度桥梁的抗震性能。
在对大跨度桥梁进行结构抗震设计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点,即:(1)明确了解大跨度桥梁结构中墩台的数目以及其实际所处的位置等信息,其墩台能够在面临地震时起到抵抗水平地震的效果。(2)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随时注意平衡结构位移延性与强度。(3)在对其结构进行塑性变形阶段,我们要使大跨度桥梁易发现、修复的位置加入塑性铰。(4)我们要明确了解大跨度桥梁结构中各种保护构件以及延性构件的数据信息。
(二)大跨度桥梁对应延性抗震设计
对大跨度桥梁进行延性抗震规划设计,其本质是指提高桥梁结构自身的延性耗能从而达到有效抗震的效果。该设计主要是允许相关构件出现塑性变形,在面临地震的时候能出现一定程度的破损,但是需要保证该大跨度桥梁不会发生塌陷、倒塌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桥梁各个关键构件的延性进行加强,并对大跨度桥梁允许出现塑性的位置专门进行对应的延性设计,同时为了借助弹塑性变形能力有效抵抗地震影响,我们要确保桥梁结构本身具备某种程度的滞回特性。其具体关联如下图(图1:大跨度桥梁结构的滞回耗能与弹性应变能关系)所示。
由上图可知,在对大跨度桥梁结构进行延性抗震规划设计时,我们必须要确保其滞回延性不得超过地震引发的变形循环,从而有效避免大跨度桥梁倒塌情况的发生。为了有效提高桥梁结构的延性,我们还要清晰了解其对应的度量延性量化指标。通常我们把曲率延性以及位移延性两者的参数当做桥梁延性的量化指标。其具体情况如下图(图2:大跨度桥梁结构的移延性系数量化)所示。
(三)大跨度桥梁对应减隔震设计
大跨度桥梁针对地震灾害采用的传统措施是“抗震”,该措施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确保其桥梁结构的安全,有效避免倒塌现象的发生,但是会不可避免的造成相关构件的损坏。对此我们提出了更有效的抗震途径,即:减隔震设计。该措施借助外力、装置等,将大跨度桥梁的动力特性进行有效调整,从而保障其桥梁附属结构的安全。该措施的应用不但能够有效降低其桥梁的造价成本,还能够大幅提升桥梁抗震性能。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进行减震设计是有效进行抗震的唯一途径。
结语:
本篇文章针对“关于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要点的探讨”有关内容,为大家详解讲解了该设计过程中注意要点,如:需进行场地设计、注意场地土与覆盖层厚度等等,同时向大家简单阐述了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建议,如:抗震结构关键点设计、减隔震关键点设计以及延性抗震关键点设计等等。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对人们来说有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地震频发的城市,其可以有效保障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科学避免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罗俊杰,温留汉•黑沙.结构构件阻尼比对大跨度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16-20.
[2]李贞新,杨富成,赵君黎,冯苠,邬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修订原则的初步设想及关键技术研究(含长大桥梁)[J].公路,2009,05:151-155.
[3]张彬,金珠,苏鹏.大跨度连续梁桥在不同激励方式下地震响应[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1620-1625.
论文作者:俞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桥梁论文; 延性论文; 大跨度论文; 场地论文; 结构论文; 要点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