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论文_侯文俊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论文_侯文俊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地提高,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传统的浇筑式施工技术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的建筑施工要求。但是,装配式施工也存在着个性化设计、装配式工厂化生产不成熟、社会体系和相关政策、技术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装配式施工技术,加强其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将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1导言

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早已不在局限于传统的混凝土建筑结构浇筑,而是致力于发展预制构件,以此来扩展建筑结构的应用空间,因此,为了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水平,有必要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详尽的分析,对于推动未来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预制装配式施工简介

预制装配式施工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技术,其施工流程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预制,即在工厂之中对建筑各部分构造进行生产加工,目前我国预制装配式施工中所使用的建筑构件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基础的通用结构体系,这些预制建筑结构与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相类似,包含有剪力墙、框架等体系。而随着人们对于建筑施工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建筑实际使用状态的改变,目前根据不同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专用结构体系的预制,这类预制构件通常根据建筑设计需要进行了细节的调整及性能的优化,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前多变的建筑施工要求。预制环节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核心,而预制建筑构件的改良与创新也是技术升级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各企业也加强了新型预制构件的研发工作,诸如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即预制混凝土整体剪力墙体系都得到了应用,极大地丰富了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第二个环节便是装配,即施工人员将预制的建筑结构构件进行组装,以完成建筑整体施工。在装配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操作难度较小同时也不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目前在装配过程中主体结构中的竖向构件装配有着一定的难度,例如剪力墙及各类梁柱结构的装配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优势

3.1提高了建筑格局设置的完善程度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和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空间设计不合理上,例如承重墙较多、建筑结构内开间小、不同功能建筑区域分区设计不合理等,进而导致了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但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是大开间模式,这为用户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装修奠定了基础,并且可以通过组合墙体的方式实现对建筑空间和结构的自由建设与分割,以此来提高了建筑空间的应用合理程度。

3.2提高了建筑资源的应用率

在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引导下,建筑工程的墙体、地面、屋顶、门窗等建筑结构应用的都是新型保温材料,这不但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安全程度和质量,还提高了建筑资源的应用率。同时,预制装配式施工中的外部建造和内部装修都应用了绿色环保材料,这减少了建筑结构中不利物质的含量,并且在预制装配式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建筑外墙,不但性能和质量得到了提高,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后,其色彩持久度也将提高,这在极大程度上延长了建筑外墙的应用时间,避免了进场褪色刷漆的问题,解决了建筑资源。

4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4.1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为了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保证预制构件彼此之间的连接强度是很有必要的,并且有助于保障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于此,在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环节中,为了对预制构件彼此之间的精密度进行加强,可建议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来实现此目的。与此同时,在安装预制构件时,应把插筋预留在下层板当中,以便内墙预制预留板螺栓孔可以有效的插入其中。另外,在施工阶段,可将配比合理的水泥砂浆灌浆料灌入至螺栓孔当中,以便将建筑工程各个结构与剪力墙通过螺栓进行良好的固定连接,从而有助提升整体的强度。此外,在实施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时,应注意螺栓在剪力墙中所处的位置应位于结构的中心,有主意提升剪力墙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最后,注意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成本进行控制,同时注意对周边环境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因为建筑施工而影响周边环境质量。

4.2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

在对预制构件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需要首先对混凝土浇筑磨具进行检查,确保应用的混凝土磨具都符合建筑工程建设需求,随后要进行的是对预制构件内部钢筋材料质量的检查,确保内部钢筋结构的质量没有问题后,再进行最后的刷漆涂抹工作。在预制构件的表面涂刷隔离剂物质后,施工团队便可以开展对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并且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均匀程度,在具体的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需要浇筑的预制构件进行全面检测,如果在浇筑过程中发现预制构件出现了变形现象,施工团队要及时停止浇筑工作,并认真分析变形原因,通过相应的补救方式来对预制构件混凝土结构进行补救,减少变形问题带来后续预制装配式施工的影响。此外,在浇筑过程中,如果施工团队选择了插入式搅拌方式,要确保插入搅拌设备不会破坏预制构件的内部钢筋结构及其稳定性。在完成整体的预制构件混凝土施工工程后,施工人员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表面进行养护操作,具体方式是先进行凭证施工,随后再应用蒸汽养护方式。

4.3预制内剪力墙施工

在进行剪力墙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具体使用环境和条件合理选择纵横墙结构,在充分考虑外部压力对墙体作用基础上,保证墙体各方面力学性能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2)在进行横墙布置时需要安装承重墙板,内墙需要结合抗侧力构件承载力特点,在进行内力计算基础上布置合适的承重墙板并进行填充。此外,剪力墙之间的连接部位要重点关注,需结合承受力特点进行构造设计,在施工中可以创新使用螺栓连接技术,通过预留插筋位置,预留螺栓孔方式将灌浆材料通过螺栓孔灌入然后固定螺栓,从而使建筑结构和预制内剪力墙形成统一可靠的整体。

4.4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

在预制装配式施工中,连接预制构件的方式和技术较多,本文主要选择其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连接方式进行详细分析,一种是机械式连接方式,一种是现浇式连接方式。机械式连接方式指的是通过简单的机械式持续套筒来完成对预制构件的连续灌浆操作,并在其中应用强度较好且没有收缩性质的水泥,以此来实现对预制构件的高效连接,并确保其连接位置的稳固程度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需求,并且此连接方式对预制构件的内部钢筋有着一定的质量要求。现浇式连接方式的应用主要针对那些需要连接但是连接位置又较小的预制构件,但是此连接方式对混凝土浇筑模型的要求较高。在实际的预制构件连接过程中,施工团队需要结合建筑工程质量需求来选择相应的预制构件连接方式,保障预制构件连接能够符合建筑工程的强度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建材用量小及空间灵活等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建筑施工技术成为了当下的主流。鉴于此,在现代建筑业高速发展时代,建筑行业应该转变传统理念和设计施工思路,整合人力和物力等资源,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进行研究和发展,加强对预制构件的质量控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使装配式建筑成为现代建筑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同时,促进现代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瑞.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8):163+165.

[2]张凤仙.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5):182-184.

[3]刘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1):177-178.

[4]杨世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居舍,2018(20):97+136.

论文作者:侯文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论文_侯文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