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土建结构工程的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性分析论文_贾文奇

市政土建结构工程的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性分析论文_贾文奇

中交二航局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600

摘要:由于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从而促进各行各业的大幅度进步。那么在社会一直倡导以人为本的新时代,有关人性化发展于企业当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土建项目在我国持续以来都属于非常关键的,对于土建技术也一直在持续的创新改革,与此同时,土建结构当中安全性的问题也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市政工程中土建结构施工技术以及土建施工的安全性,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土建结构;施工技术;安全

土建施工最大的特点就是复杂性以及整体性,也就是说土建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影响到整体的施工情况。下文从土建结构施工的技术方面和安全方面进行探讨。

1市政工程土建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1.1钢筋施工技术

(1)控制钢筋尺寸,尽最大程度降低误差,确保钢筋质量达标。(2)钢筋接头为主,需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的方法,提高其牢固性。(3)柱的施工中,采用定位套箍,固定主筋的位置,避免其在施工中发生位移。(4)剪力墙钢筋根部为主,应采用梯形套箍固定,提高框剪结构的稳定性水平。(5)钢筋直径可控制在14-16mm的范围内,两钢筋间的距离,控制在1.2-1.5m之内。(6)采用塑料卡垫环,作为保护层施工的主要材料,设置不同直径的垫环,将其分别套于不同规格的钢筋之上,确保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工程钢筋对于垫环的需求。

1.2模板施工技术

(1)框架结构梁柱模板施工:矫正柱预留搭接筋,于柱的周围5-8cm处焊接顶杆。清理柱的根部位置,加强对漏浆的预防。(2)内模高度较层高与板厚只差相比,应高出2-3cm。周边可采用80*8的模板加固。(3)门窗洞口模板,采用角钢活动连接组合模板施工,提高门窗更换的便利性。(4)门窗与地面接触的区域,采用5cm宽海绵条粘贴,避免雨水等从外部渗入。阴角模上,采用5cm宽海绵条粘贴,进一步提高建筑的放渗漏水平。(5)支立柱从房间的一侧开始,逐步安装。竹胶合板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铺设,将其与阴角模的高度差,控制在1-2mm的范围内。(6)做好报告,加强对建筑防渗漏效果等的检测,检测无异议后,采用气泵吹干模板上的杂物。

1.3预拌混凝土和混凝土泵送技术

①预拌混凝土。自从提出了预拌混凝土这一技术之后,人们开始重视对混凝土泵送进行研究。②混凝土外加剂。随着商品混凝土一直在增加其产量,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其中减水剂最为明显,当然也包括自流平和喷射以及水下这几种混凝土,此外还有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③避免发生碱集料反应所采取的预防措施。混凝土很容易发生碱集料反应,进而危害到其结构的安全以及服务年限。只有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使建筑物达到更长的使用年限,确保其安全性能得到提高。混凝土想要阻止碱集料反应的发生,应选择合适的砂石料和外加剂,采用低碱水泥以及活性集料等,所选的膨胀剂或是减水剂应保证其质量。此外,砂石料应控制好含泥量,试配混凝土期间应采用碱性较低的活性集料,当然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出0.6%,可加入矿粉或是低碱外加剂。

1.4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是整个高层框剪结构土建工程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影响力和重要性最大的一个环节,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可以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故需对混凝土浇筑施工予以重视,具体可从以下环节入手:①材料要求。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清水混凝土对质量要求更高。为了保证在施工完毕后,墙体颜色均匀,使用的水泥要完全相同,要保证同一厂家生产、同一时间出厂;混凝土使用的砂石包括种类、尺寸都要按照施工标准,经过严格的筛选;合理配置水泥与砂石的比例;②捣实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浇筑混凝土要遵循一个重要的施工原则,即先浇筑次梁、再浇筑主梁。浇筑时,混凝土的捣振质量必须得以控制,且混凝土浇筑的厚度需超出浇筑板,待浇筑工作结束后,还要将其表面刮平、刮净;③混凝土养护。为了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需全面落实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混凝土的生存条件,常见措施包括将预留洞用塑料板覆盖上、在楼梯台阶上铺上踏板,以减少因践踏引起的损伤等。

总而言之,市政土建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安全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这就需要加强对施工安全的探讨和研究。

2市政土建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2.1缺乏科学合理化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

无论是施工的设计阶段还是具体的施工阶段中,施工技术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整体质量。而影响到施工技术的因素有施工材料的选择、技术的准备以及技术人员的具体操作等等,这些因素都属于不稳定因素。由于土建施工项目中的施工技术涉及多个不同的领域,在这样多样化的管理中需要工程施工监督部门的辅助。影响施工技术的不稳定因素也会导致各项监理问题的出现如过多的关注混凝土施工材料的选择、硬度的确定以及灌浆等一系列问题的监理,忽视了现场天气、实际的资源选择等影响。由于对一系列技术问题的过度关注从而忽视了后勤环节以及材料的管理环节的重要性。

2.2忽视施工机械以及材料的管理环节

土建施工的整体项目中有许多机械设备以及原材料的储备,但是施工的过程都较为复杂和繁忙从而导致机械以及材料缺乏一定的管理,例如施工的机械在现场摆放杂乱、施工所用材料随意堆放等。由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得当导致实际现场有出现安全隐患的可能性,例如施工机械遭到破坏、施工材料肆意浪费从而不能保证施工项目整体的预期经济效益。

3如何提高土建施工中的安全性

3.1完善施工安全管理机制

为保证各施工环节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施工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至关重要。对此,施工单位以及相关部门应严依据土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控制规范与要求,制定健全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例如,通过制定完善的检查与监管制度,形成系统化监管施工程序,为安全施工工作的贯彻落实提供标准依据,做到组织工作的有序进行。此外,建设单位应强化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在依据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法(如,现场讲解、专业技术培训、典型案例分析等)帮助工作人员树立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责任意识,提升其安全管理能力。

3.2确保构件的安全性

我国土建结构的施工以及设计规范,其重点在于多种荷载作用之下的构造强度要求,但对于环境因素作用之下耐久性的要求就没有较多的考虑。混凝土构造由于混凝土的腐蚀以及钢筋的锈蚀造成的结构安全意外事故,这种事件的严重程度已经远远超过由于结构构件设置承载力的安全水准过低所造成的危害,因此这个问题一定要加大重视。结构承载力安全性的损害属于耐久性不充足的一个后果;结构构件承载安全设置水准的提升,于一些情况之下对结构耐久性以及结构使用年限也是非常有利的。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和安全运行涉及多个部门,其项目管理工作内容复杂,属长期的系统工作。因此,在进行土建工程施工与安全控制时,应从工程项目整体出发,并在技术创新与机制完善过程中,提升土建工程管理质量,保证土建工程如期完成,促进建筑企业稳定与可持续竞争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祥伟,张富祥. 市政土建结构工程的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性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7,(07):21-22.

论文作者:贾文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  ;  ;  ;  ;  ;  ;  ;  

市政土建结构工程的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性分析论文_贾文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