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现场管理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同时又综合各方面因素的管理活动,只有充分了解工程现场管理理论,才能更好的实现工程现场管理,以及更好的保证每项工程的质量,有效控制企业的成本,使施工更加有效率。本文简要解析现场工程管理,期望在此基础之上创新管理,进一步完善现场工程管理制度,保障工程质量。
关键词:现场工程管理;必要性;创新管理;对策
1.现场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1.1是市场竞争的要求
要想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建筑企业就必须向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而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施工的质量。同时,施工现场也显示着企业的形象与能力。因此,施工现场高水平的管理才能够有效地增强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保证企业在竞争中提高获胜的概率。
1.2是社会化协作生产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越来越复杂、社会化协作生产已经成为建筑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这种协作生产离不开施工过程的标准化、科学化及规范化的管理。建筑企业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及管理程序,才能保证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实现现代化生产。
1.3是提高企业效益的要求
施工现场是生产力的载体,也是建筑工人创造使用价值的场所。施工现场管理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进度、质量、成本及效益等。有些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混乱,浪费严重、操作不标准等,比如在前后两道工序交接时不注意对成品的保护,造成前道工序完成的产品被破坏,曾经就有过水暖施工班组将前道工序中的构造柱当成预留孔洞进行施工,导致了严重的事故。这些情况表明,建筑企业必须重视起施工现场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对策
2.1保证各单位之间的联系
建筑行业是一个庞大的行业,涉及部门多,人员广,工程项目一般都是由多个单位共同承办,因此处理好各单位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把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平衡好了才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现,因此在现场工程管理时保证各单位之间的联系是决定工程顺利竣工与否的关键。庞大的工程量要求施工单位在总体上进行工程进度的把握,在实际情况下会出现很多特殊情况,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对预先的方案进行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各单位之间的活动,因此施工单位在对方案进行调整的时候要与各个单位进行协调,在由施工单位和各单位共同探讨改动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达成一致时在通过管理部门告知施工部门。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于遇到的新问题或者无法达标的项目可以向管理部门提出,在得到管理部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改动施工方案。现场工程管理创新管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行保证,现场工程管理部门根据监理报告可以有效把握工程进度,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不达标现象,现场工程管理部门可以提出重新修改的决定,对于施工工期达不到要求的情况,现场施工管理部门可以进行科学的分析提出新阶段的工作进展,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实现对质量的管理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因此在进行现场工程管理时要加强对质量的重视程度。在进行工程质量管理时可以通过以下环节进行有效管理:
(1)建立书面协议,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范围进行划分,这样有利于明确各个单位的相关责任。(2)进行严格的现场监督,监测人员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任何环节进行监督,这种监督是不定期的,对于监测出的不合格工程要坚决给予控制,一定程度上要求施工单位做出赔偿并且重新进行返工建设。(3)运用经济手段进行控制,当施工单位没有按照规定完成任务时,不对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款的拨放,这样有利于施工单位在建设时按照规定进行建设,经济手段是控制施工单位的重要手段,运用经济手段实现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的重视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2.3对相关制度进行创新建设
建立健全与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责任人负责机制,让政府管理部门人员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对违规的建筑企业的处罚方式也要进行加强,使他们对施工质量更加重视。最后建议政府部门提高建筑企业的准人门槛,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坚决禁止其进入,这也是保证施工质量,保证社会效益的手段。
2.4保证信息能够有效地上传下达
现场工程管理起着信息的有效上传下达作用。现场管理部门通过从施工现场得到的各种信息经过现场管理部门的汇总、分析、整理后,形成准确、简单、全面的报告上级管理部门。有利于上级管理部门对现场施工情况有及时、准确的了解,来指导先一步工程开展,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宏观控制,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和投资三大指标按计划完成。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在得到施工进展报告和施工质量报告后,必须科学地分析按目前的进展速度和质量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现场工程管理工作人员根据已有情况作出相应的分析、判断和改进方案。如果现场工程管理工作人员不能作出科学的方案,不能很好地对工程的工期和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将会导致整个工程无法达到预期的工期、质量要求。现场工程管理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利害关系,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就必须进行协调。协调也就需要信息的沟通,这就要求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现场工程管理时,工程进展的不同阶段现场组织协调的侧重点和内容也存在不同。在工程进展的初期,现场的组织协调主要是外部关系,如与地方政府、参加工程建设的相关单位。在工程施工阶段,主要协调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内部关系,如协调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之间关系、协调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协调施工、监理、设计之间的关系等,协调好参建单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保证质量、工期能按时按质的完成。
3.结语
总而言之,现场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现场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现场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或是管理上的不足,都应及时找出适合的强化之策,创新施工质量管理机制,实现施工现场管理能力的全面加强,保障整体工程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侯同京.基于现场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4):39.
[2]陈伟.如何做好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及创新与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8(16):177-178.
[3]李星亮.建筑工程管理中现场施工管理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06):191-192.
论文作者:丁艳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现场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部门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