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观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

基于系统观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

陆美玉[1]2008年在《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很多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构建信息化校园,实现了“校校通”工程。但是具体应用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并不理想,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有效的整合,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成为了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迫切需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课程设计已成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的新阶段,但价格高昂的商业网络课程设计平台及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计算机技能较低成了我国学校推进教师进行信息化课程设计的巨大阻力。如何选择一个免费、简易、功能强大的课程设计平台来构建我们的信息化校园成了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开源软件Moodle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开辟了新的思路。Moodle是Modular Object 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的英文缩写,意思是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它是由澳大利亚Martin Dougiamas博士主持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CMS),该系统是一套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放源代码软件,能够帮助教师高质量创建和管理在线课程。Moodle的开源免费、易学易用、模块化的设计特点,给我国构建信息化校园开辟了新的途径。学校选择Moodle平台构建网络课程,可以节省大量购买商业教育网络平台的费用,可以让教师从编写平台代码、网络课程制作的繁杂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信息化课程的设计上来,只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就可以轻松的设计自己的网络课程。这是本研究选择Moodle平台进行信息化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适用的方式构建信息化校园环境。探索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化课程设计模式和教学实践应用,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提供参考的范例和经验,节约有限的教育经费,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对比、分析,了解本课题所涉及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确定本研究课题的基本思路、研究方向和方法,为本研究提供广泛的支持;其次,采用行动研究法在中学的校园网上搭建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教学平台,在该平台上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信息化课程设计,与任课教师合作将设计的课程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并认真考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反思、改进课程的设计。再次,应用案例分析法对两个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化课程设计的方法,检验在该平台上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最后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基于Moodle平台的学习效果进行调查,进一步检验信息化课程设计教学案例的教学效果,作为课程评价的一个方面。研究成果与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Moodle是信息化课程设计的理想平台本人通过对Moodle平台的反复试用,在该平台上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进行了信息化课程设计,并与信息技术教师共同进行了教学实践,认为Moodle是信息化课程设计的理想平台。2.开展了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化课程设计理论研究在本研究中,对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化课程设计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从信息化课程设计的概念、理论基础到具体的信息化课程设计要素——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设计、课程资源设计、课程活动设计、课程评价设计以及课程管理等做了具体的理论研究和阐述,提出了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化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开展了信息化课程设计的理论研究。3.开展了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在本研究的应用部分,将信息化课程设计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具体的课程设计实践中,设计了两个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学案例。在两个案例的教学实践中,分别采用了基于项目的网络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和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并反思了这两种教学模式在Moodle平台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检验了这两种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Moodle平台上的应用效果,丰富了使用Moodle平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提供了参考范例,也可以为其他学科进行信息化课程设计提供借鉴。

范郭昌骅[2]2010年在《基于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Internet的普及,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己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社会。教育的终身化、高效化和全球化使网络课程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等越来越受到网络教育者的重视。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网络课程的探索,开发适合网络教育的网络课程,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己开发的网络课程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涉及各个学科领域,但从网络课程的实践应用来看,大部分网络课程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网络课程的目标不明确。本文通过对目标导向网络课程设计理论、知识分类理论的梳理研究,笔者认为在一门网络课程中不同知识类型有不同的课程目标,确定根据课程目标进行课程设计;根据教学目标不同进行教学设计,完成整个网络课程的设计思路。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选取以《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为例,该课程是一门操作技能类的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知识类型不同,该网络课程主要以行为目标为主导,兼有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分别详细介绍了叁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叁种不同目标导向下的教学设计案例,行为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重在“内容——媒体”设计,生成性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重在“问题情境”设计,表现性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重在“学习活动”设计。在完成网络课程的设计基础上,我们以谷秋网络课程平台为基础,进行《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的上开发实践,完成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并将网络课程投入实践应用,在一学期的应用中,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网络课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该网络课程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说明在一门具体课程中根据知识类型确定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进行课程设计;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完成整个网络课程的设计思路是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以期对今后的网络课程设计开发有所启发。

王蕊[3]2007年在《高校《数字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教学具有资源共享、时空不限、交互协作等多种优势,它在实现共享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效率、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网络的网络课程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的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设计和开发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本论文共分七大部分,在研究和分析国内外网络课程发展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了构建《数字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开发流程和技术实现;重点论述了《数字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及该网络课程的体系结构、导航设计、交互设计和教学资源设计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网络课程平台和框架,详细论述了《数字电子技术》网络课程体系的八大模块。在《数字电子技术》网络课程中建立了丰富的授课讲义、电子教案、动画资源和网络资源链接等相关资源。这些教学资源不仅适用于网络教学,也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素材和有益的辅助教学手段。文中,最后还对《数字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实证分析高等教育中学生对网络教学的态度、利用网络交流与沟通的程度、《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网络的教学效果评价等。本文探索既能发挥网络优势,又能促进学习者有效认知的数字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与方法,论文研究能为其他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作用。

张振亭[4]2002年在《基于系统观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资源中最常见的形式,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从目前网络课程建设情况来看,效果不够理想。这和指导网络课程设计的思想有关。本文运用系统观设计开发网络课程,与传统指导思想相比有所改进。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整体。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发现系统的规律,从而指明解决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网络课程的构成要素为:资源、工具、活动和参与者。资源是以文本、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呈现出来的学习内容;工具是学习者从网上学习所依赖、凭借的手段、技术;活动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必须组织的如网上实时答疑、小组讨论等各类学习活动,包括虚拟活动和现实活动;参与者包括学习者、管理者、教师等。网络课程作为学习者学习的基本对象和教师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环境,构成了一个基本的环境系统。据此,我们可以这样描述网络课程: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由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活动和参与者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素组成基本网络环境系统。系统观是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一种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系统观主要包括:整体性观点、联系性观点、动态观点和最佳观点。运用系统观设计开发网络课程,有利于合理安排构成网络课程系统的各个要素,以发挥网络课程的最大功能;有利于从整体上设计网络课程,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不拘泥于细枝末节;有利于开发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教育效果和经济效益;有利于网络课程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这一信息传播载体的优势。 本文首先指出网络课程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网络课程的一般特性和教育特性、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教学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系统观,以笔者参与设计制作的《摄影技术基础》网络课程为案例,阐述了系统观指导下的学习者分析、内容设计、学习策略设计、评价设计、框架和界面设计、导航设计和交互设计7个方面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特色。 dweCh硕士学位论文 W\IASllR’STlfeSIS一 本文还结合摄影课的特点对网络环境下动作技能的教与学、网络课程的视觉设 计进行了探索。对声音、图片、动画、交互等方面的设计给出了实现的方法和 关键技术。最后,运用成绩分析法、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座谈法,了解 学生使用网络课程的情况、意见和评价,并提出了今后的改进意见。

吴初平[5]2008年在《基于Moodle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课程管理系统——Moodle的特点、架构及功能。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分析了Moodle在国内的研究状况以及Moodle在Windows环境下的安装与使用,通过分析比较了Moodle平台与其它网络平台的性能,总结出Moodle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深入剖析Moodle平台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使用者设计理论、交互理论及后现代课程观的关联,借助开源代码网络平台Moodle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研究。在熟悉Moodle平台的安装及Moodle平台课程的架构基础上,本研究把使用者设计理论融入Moodle平台的课程教学设计中。以江西师范大学师范类本科生必修课程《现代教育技术》为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利用Moodle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及课程设计流程,探讨Moodle平台中课程资源的组织与管理、教学活动设计、课程的评价等。本研究期望通过Moodle平台教学设计实例,力求为研究Moodle课程教学设计提供一个思路——融合使用者设计理念,利用Moodle这个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设计,试图改变教师的设计理念,从传统的教学设计规范到使用者设计的转换。充分体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及自我设计,强调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Moodle的应用,能达到资源的共享,构建信息平台,共同协作学习。

李盟盟[6]2011年在《思维导图在网络教育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已经成为成人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网络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师生在时空上准分离,学科内容和教学活动需要通过网络呈现和实施。成人在职学习者主要通过自学网络课程完成学习。然而,成人在职学习者由于工学矛盾突出,学习的时间、精力有限或原有知识基础薄弱,往往会对知识点的理解不深,不能形成知识网络,更不能够深刻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成为阻碍学习者远程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思维导图(Mindmap)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思维工具,它使用特定的图形来组织和表征知识及知识之间的关系,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效的思维和记忆。通过节点、线条以及简洁明了的图形,思维导图能够舍去次要的、非本质的信息,表现复杂的知识结构,形象地呈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脉络联系,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使学习者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如何应用思维导图这一可视化工具,使成人在职学习者通过学习后,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记忆、理解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并提高学习成绩。本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为研究对象,选择远程学习者组织教学实验,以期思维导图对学习效果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阅读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座谈法等方法,提出了思维导图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四方面应用,为实际的操作创建了应用模型。运用SPSS、EXCEL等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思维导图,能更好地呈现网络教育课程的知识框架;利用思维导图,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进宝, 李松, 马江舰[7]2010年在《基于“瀑布模型”思想的网络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模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已有的网络课程开发模式已经远远不能胜任现有课程开发的实践需要。网络课程开发的持续性以及网络课程开发模型相关研究表明,基于"瀑布模型"思想的网络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模型,将课程开发方法和软件工程的方法有效结合,是开发网络课程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程模型。

张海义[8]2010年在《基于Web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广泛应用,网络教育也得到发展。开发网络课程,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国内外网络课程的发展及现状,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网络教学的发展与现状进行调查;根据浙江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的教学特色和经验,开发出能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协作性和创造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网络课程,将其应用于本科教学中的目的是共享我校结构工程研究所一流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构建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网络课程包含网络课程、课程实验、课程题库、专题拓展等十个栏目,主要面向土木工程类大叁以上学生。本课程采用MacromediaDreamweaver 8为主要开发软件,设计开发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是:首先确定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充分分析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网络课程的总体设计、界面设计、导航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其次,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整体设计风格,制作教学素材,包括文本、图片、动画、视频和多媒体课件等;开发知识拓展平台,主要包括我国混凝土结构理论及规范的修订、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预应力技术、平法施工等专题;最后将所有的教学素材,在Macromedia Dreamweaver 8中集成为Web网页的形式发布。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将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实现教学多元化;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可以达到预习、巩固复习、自我评价以及拓展知识的目的。

张超[9]2012年在《基于成效教学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文中指出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线学习正在成为远程学习的主要趋势并蓬勃发展起来。但是在线课程在经历了一个数量上迅猛增长和规模上急剧扩张的时期中,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却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其中在线学习活动的缺失和设计在线学习活动时缺乏有效理论的指导,就是大多数在线课程中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本研究在此现状基础之上,以学习活动设计和成效教学理论为主线,本论文围绕叁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对本研究的研究背景进行阐述,总结国内外关于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现状,从已有研究中概括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尚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为发现本课题的研究问题提供目标导向。在此基础上,对与本研究有关的重要概念进行阐释,并制定了本课题的研究设计,其中包含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核心要素。同时,概括与总结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叁大理论基础,从而为后续在线学习活动设计奠定扎实的理论根基。其次,本研究以成效教学理论为基本理论,并有效融合活动理论的核心思想,分别阐述了基于建构性协同的在线学习活动层次模型和过程模型,并最终结合教学设计思想,构建了一个符合成人学习者需求的,基于成效教学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整体模型。同时,在所构建的模型基础上,以安博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结合《现代远程教育》课程具体设计了基于建构式协同的各层次在线学习活动,并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活动任务,依据整体模型进行详细的设计与具体的教学实践。最后,在学习活动结束后,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与总结,并得出积极的结论——成效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可以有效帮助成人学习者达到学习活动所要求的学习成效。同时,笔者在针对本课题后续研究的展望中提出了一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以期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理论应用和实践研究。

李树波[10]2011年在《基于Moodle的超级画板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在影响我国数学教育质量的诸多因素中,信息技术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在此背景下,一大批优秀的数学教学软件涌现出来,如Maple ,Mathematics ,Math lab,几何画板,超级画板等软件。由于这些数学教育软件的用户大部分是中小学教师,他们的计算机知识有限、对动态几何的认知水平不高,对超级画板的操作不了解等因素让信息化教学举步维艰,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人数较少,对一系列的教育软件操作水平低,远远达不到当前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基于这一需求,通过Moodle平台来构建网络教师培训平台对教师进行培训,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鉴于此,笔者确定了本研究的主题和内容,即在Moodle平台上设计超级画板的网络课程。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梳理了国内外的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课程设计所采用的模式,界定了抛锚式在线学习模式的概念和特点,明确了本研究的研究目标和方法。第二部分,笔者总结了超级画板培训工作的相关研究和研究现状以及抛锚式在线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学校面授培训中所采用的参与式培训、混合式学习等培训理念和方法,归纳了基于抛锚式在线学习模式的网络课程设计方法。第叁部分,笔者分析了适合抛锚式在线学习模式网络课程的开发平台,并选用Moodle平台设计开发了一门基于抛锚式在线学习模式的网络课程:超级画板,结合这个案例,根据中小学数学新大纲,使用超级画板制作相关范围内的例题,以供培训教师参照使用,具体阐述了基于抛锚式在线学习模式的网络课程设计方法;并对这个案例具体的开发和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深入剖析了基于抛锚式在线学习模式的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情况。第四部分,笔者对抛锚式在线学习模式在超级画板教师网络培训中的教学实践应用进行了总结,在此平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网络课程培训模式即:以网络课程为主,以面授为辅的综合培训模式,然后对当前的研究成果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1]. 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 陆美玉.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2]. 基于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D]. 范郭昌骅. 西北师范大学. 2010

[3]. 高校《数字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 王蕊.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4]. 基于系统观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D]. 张振亭. 华中师范大学. 2002

[5]. 基于Moodle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研究[D]. 吴初平. 江西师范大学. 2008

[6]. 思维导图在网络教育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李盟盟.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7]. 基于“瀑布模型”思想的网络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模型[J]. 张进宝, 李松, 马江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0

[8]. 基于Web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D]. 张海义. 浙江大学. 2010

[9]. 基于成效教学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D]. 张超.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10]. 基于Moodle的超级画板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 李树波. 广州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  ;  ;  ;  

基于系统观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