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与专利关系研究_专利授权论文

专利与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关系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技术论文,产品出口论文,专利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当今,高技术产品贸易在世界商品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世界商品贸易的知识、技术密集化趋势日益明显。

在国际高技术产品贸易强劲增势的推动下,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亦势不可挡。近十几年来,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已超过欧盟及美国,居于世界首位。

欧盟是世界上一支主要经济力量,拥有很大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容量、较为宽松的对外技术交流及发展合作政策。欧盟一直都是中国的主要市场,在高技术产品领域也不例外。

专利把创新、发明和市场联系在一起,高技术产品与专利更是密不可分。专利可以影响贸易的发展,贸易同样可以反作用于专利,刺激专利的产生。

中外学者对专利与出口进行研究,认为专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贸易的增长。Keld Laursen对美国专利统计数据进行了SD分析,以19个国家的17个制造业部门为研究对象,使用贸易数据和美国专利数据分析了技术变迁对贸易增长的影响。得出结论发现,1965年至1988年8个技术密集型产业中专利变迁和出口绩效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并且一国积极进入技术活跃领域的能力越强,出口的增长率越高[1]。余道先、刘海云在研究中采用1993~2006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构建一个包括国内、国外专利授权量的分析框架,对国内专利授权量和国外专利授权量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作出评估。结果认为:国外专利授权量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发展,而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对贸易的影响并不显[2]。姜凌、曾珠认为,对同为东亚经济强国的中日两国的知识创新活动及其与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作者选择了专利授权量和贸易出口额作为分析指标进行实证分析,选取2004~2007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作为分析样本,沿“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因果关系检验”这一思路对经济变量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一国的专利创新活动对该国的贸易出口能产生较快的促进作用,一国的发明专利比三种专利对该国的贸易出口拉动效果更为显著。最后,作者认为中国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建立完善的国家创新系统为自主创新主题,培育以知识优势为核心的国家竞争优势,提升中国的整体竞争实力[3]。

张经强构建了国外专利申请溢出的传导模型,运用计量回归方法,证实了国外专利申请溢出对中国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4]。还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国外专利申请也对中国企业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但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有限[5-6]。

本文选取专利与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关系进行研究,评估专利与出口间相互影响力的大小。文章将基于OECD对SITC Rev.3商品代码下高技术产品的分类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的专利数据。

二、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存在问题

欧盟始终是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2010年,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到对世界出口的接近20%。

(一)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快速增长

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正实现着快速增长。纵观1992~2010这19年间,除去2009年受到世界经济形势影响出现负增长,其余年份年环比增长率始终为正,平均环比增长速度达到37.7%[7]。到2010年,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已增长至919.18亿美元,是1992年4.33亿美元的212倍。1992年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总体商品出口比重仅为5.6%,到2004年,这一比值已达到34.8%,虽在随后几年有所下降,但均保持在28%以上。同时,九大类高技术产品都有所增长,尤其第二类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第三类电子技术通讯设备和第五类科学仪器的表现尤为突出,拥有较大的出口规模。这表明高技术产品出口在中国对欧盟商品出口中已处于主导地位,出口技术含量不断提升。

(二)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有待优化

在中国对欧盟出口额激增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出口结构不平衡这一问题。

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在统计期内发生了一些变动。从图2(见下页)中可以看出,在1992年,是第四类药品、第七类化学品和第二类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居于出口主导地位,第三类电子技术通讯设备和第五类科学仪器也占有较大比重。然而经过这19年的变迁,第四类药品和第七类化学品的出口比重逐年减小不再是出口主导产品。第二类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的出口比重在波动中上升,在2005年达到顶峰,占出口比重的60%左右,在随后虽然有所下降,但截止到2010年,仍是占有出口比重最大的产品。第三类电子技术通讯设备所占出口比重逐年上升,到2010年其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已接近40%,位居出口主导产品第二位。第五类科学仪器的出口比重在这19年间有轻微下降,但仍然居于出口主导产品第三位。自2007年以来,第二类、第三类和第五类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主导地位已十分明显。尤其是第二类和第三类产品所占比重之和已达到90%左右。

通过对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在各类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同时,发展并不均衡,各类产品所占出口比重相差甚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相关科技兴贸政策的扶持,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在第二类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和第三类电子技术通讯设备领域内,成果极为显著。在目前这种局面下,一方面,应该为这两类产品的卓越表现而高兴;另一方面,应该充分重视各领域发展不均衡这一问题,积极改善目前情况,达到各领域产品均衡出口。

三、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相关专利现状及问题

随着科技进步,中国在专利领域的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但与欧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一)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现状

中国在欧盟国家的专利授权量,指的是以中国为专利原产地(排名首位的专利申请人的住所即为专利原产地)并在欧盟国家得到授权的专利数量。

在统计期初期,中国在欧盟国家的专利授权量很少。1995~2003年,这一数字一直没有突破100件,在一些年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局面。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推动下,在2002年,年增长率超过了100%,呈现跨越式增长。在2004~2010年间,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实现了较为快速的增长,但由于基数太小,还有中国专利、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以至于到2010年,中国在欧盟国家获得的专利授权量仅有563件,还处于很低的水平【8】。

(二)欧盟国家在中国专利授权现状

欧盟国家在中国的专利授权量,指的是以欧盟27国为专利原产地,并在中国得到授权的专利数量。

欧盟国家在中国的专利授权量,在1995~2010年间基本保持增长之势。在1995年,欧盟国家在中国就已经获得了498件专利的授权,1996年就已突破500件,达到519件。在1997~1998年度和2002~2003年度,欧盟国家在中国获得的专利授权量都实现了大幅增长,在2003年,这一数字已达到7115件。在2009年和2010年,欧盟国家在中国获得专利授权数量分别为13495件和12124件。

(三)中国专利发展现存问题

近年来,中国对专利战略越来越重视,在专利领域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与世界上一些专利强国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有很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1.在R&D经费支出以及R&D经费使用效率方面,与一些科技强国相比,中国还处于较低水平。

2.中国目前还存在R&D人员不足的问题。

3.绝大多数来自中国的专利都集中在中兴和华为这两家企业。这种现象不仅表明中国具有专利优势的企业很少,高校等研究机构专利产出不足,还说明中国对外申请专利过于集中在数字通信和电信领域。在专利方面体现出的这种问题,正好与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所反映的问题相对应。

四、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与专利VAR模型

在研究中所使用的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对高技术产品的界定应用OECD基于SITC Rev.3对高技术产品的划分。本文所采用的专利数据来源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的专利数据。专利授权数能如实反映专利的独创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专利被授权才说明此项专利技术真正应用于实践当中。所以,本文选用的专利指标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的专利授权数。

综上,本文在研究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时选取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额(EX)、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CEP)、欧盟国家在中国专利授权量(ECP)三个变量。为了减少异方差的影响并使数据平稳,对变量EX、CEP、ECP分别取自然对数,处理后的变量分别用LNEX、LNCEP、LNECP表示[9]。

(一)变量的选取

选取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额(LNEX)、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LNCEP)、欧盟国家在中国专利授权量(LNECP)三个变量进行研究。

(二)VAR模型滞后结构的检验

根据AIC检验,建立最大滞后阶数为2的VAR模型。

首先检验模型的稳定性,经检验VAR模型中所有根模倒数值均小于1,说明该模型稳定,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如下:

根据表1显示的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在置信度90%的条件下:

1.在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额(LNEX)方程中,无论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LNCEP)的Granger检验还是联合检验都拒绝原假设,说明它是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额(LNEX)的Granger原因;

2.在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LNCEP)方程中,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额(LNEX)、欧盟国家在中国专利授权量(LNECP)的Granger检验以及它们的联合检验都拒绝原假设,说明它们是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LNCEP)的Granger原因。

(三)脉冲影响函数分析

图5中左图是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的冲击引起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的响应函数。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给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一个正向冲击后,会给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一个正向冲击,并在第4期达到最高点,此后便在波动中收敛于0。

右图是欧盟国家在中国专利授权量的冲击引起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的响应函数。可以看到,在欧盟国家在中国专利授权量收到正向冲击后,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也会同向变动,并在较长期内保持正向影响,但响应越来越小,并逐渐收敛于0。

图6中左图是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的冲击引起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的响应函数。从图中可以看出,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的正向变动,会引起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的正向变动,且在第4期达到峰值,此后便在波动中收敛于0。

右图是欧盟国家在中国专利授权量的冲击引起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的响应函数。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当期欧盟国家在中国专利授权量受到的正向冲击会引起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的同向变动,在第2期达到峰值并在较长期内保持正向影响,此后便在波动中收敛于0。

(四)方差分解

不考虑出口自身贡献率,下页图7左图是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变动对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的贡献率。可以看到贡献率在第5期时达到最大值超过40%,之后稍有下降并保持在30%左右。

右图是欧盟国家在中国专利授权量变动对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的贡献率,它的增长速度比左图慢,在第13期是达到最大值40%,并一直保持这一贡献率。

(五)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与专利VAR研究结果分析

1.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与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存在同向变动,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的增加可以引起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的增加,但存在滞后效应。产品出口,专利先行,在欧盟申请相关专利可以保证产品顺利出口到欧盟。但由于专利申请及投入与生产都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会产生时滞。

2.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与欧盟国家在中国专利授权量存在同向变动,欧盟国家在中国专利授权量的增加可以引起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的增加,且贡献率较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显著。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国从与欧盟在华获得专利授权之中由于技术溢出学到了新技术,从而间接刺激了中国对欧盟的出口。

3.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对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有正向影响,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的增加同样可以刺激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的增加。

4.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与欧盟国家在中国专利授权量存在同向变动,由于技术溢出的影响,欧盟国家在中国专利授权量的增加可以引起中国在欧盟专利授权量的增加,且时效较长。

五、对促进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及相关专利发展的政策建议

下面将针对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及相关专利存在的问题,提出能够促进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及相关专利发展的建议。

(一)坚持专利战略

从国家、行业和企业层面全面坚持专利战略。首先,国家应该从宏观层面进行考量,制定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研发体系和人才培养等相适应的专利战略。中国要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分析国际科技发展的长期趋势、中国外贸发展的规划目标和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及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等,对高技术产业不同时期的发展重点进行总体部署,对高技术产业各领域的发展进行平衡和衔接,引导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方向。其次,要设定合理的行业专利战略。国家要在优先发展的领域,例如IT、生物技术、医药等重点推进行业制定专利战略。最后,企业要积极规划自身的专利战略。企业应逐步增强专利保护与利用的意识和手段,依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制定长远专利战略来增强专利创造、利用、管理与经营能力。通过在出口市场上的专利布局,或积极参与专利联盟、专利池等方式使自己的产品更具竞争力,顺利规避各种技术壁垒。

(二)利用国外在华专利申请提升技术创新

根据前文的研究发现,欧盟国家在中国专利授权量对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存在促进作用。从促进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中国企业从国外专利申请中可以学习到先进技术。国外专利申请注册所在国的企业可以研究专利文件,在不模仿他人专利技术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所收集到的技术信息[10]。

(三)通过在欧盟专利申请带动高技术产品出口

依据前文对专利与中一欧高技术产品出口关系的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的增加可以带动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所以,高技术企业在对欧盟出口高技术产品时,应该注重提高知识产权意识,主动在欧盟市场进行专利布局,用专利技术武装和保护自己的产品,使其在同类产品中更具竞争力。同时,要提高产品质量并加强配套服务,与进口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应避免同行业间的恶性价格战损害到企业利益,坚持在良性竞争中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全面提升专利研发能力

要保证专利能够促进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品出口长期快速发展,中国应该努力建设科研体系,为加强自主创新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实际的能力及研发需要,适当的加大R&D经费的投资力度,可以为研发工作的进行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解决研发经费不足的后顾之忧。充足的研发经费,是研发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但如何充分、高效地利用现有经费,尽可能多地产生专利技术,这一问题更值得我们探讨。在研发过程中,应注重经费的有效配置,保证专款专用。同时,应避免资源的过度使用,尽可能地节约研发资源。为了达到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的目的,需要设立完善监管机制对经费的使用情况加以监督和规范。人才是未来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专利的研发离不开人,拥有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储备,能够为高技术的研发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同时,只有加强培养本国的研发力量,才能够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出属于自己的高技术,把核心技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11]。

六、结论

本论文通过对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及相关专利现状进行分析,并建立VAR模型对出口与专利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在近十几年间迅速发展,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有待优化。

(2)中国近年来越来越重视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专利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但相比之下,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数量还远低于对方。同时,中国在研发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3)欧盟国家在中国专利授权量的增长能刺激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的增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技术溢出的作用,欧盟在华获得授权的专利可以启发中国企业研发新技术,形成新的专利。

(4)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的增加可以引起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的增加。在欧盟申请相关专利可以保证产品顺利出口到欧盟。

(5)中国对欧盟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的增加同样可以刺激中国在欧盟国家专利授权量的增加,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出口企业要保持在对方市场的出口规模而进行的专利布局所致。

(6)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对中—欧高技术产品贸易的长远发展的考虑,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为了保证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优势,实现高技术各领域均衡发展,提升专利创新能力:第一,中国应该在国家、行业和企业各层面坚持专利战略,通过设置长期专利战略部署提升高技术产品贸易;第二,要坚持利用国外在华专利申请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充分学习先进技术,以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专利产出;第三,坚持通过目的国专利申请保护相关产品,提升高技术产品出口;第四,建立并完善科研体系,增加R&D经费支出水平和R&D人员数量并提高研发效率,来提升中国的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标签:;  ;  ;  ;  ;  ;  ;  

中欧高技术产品出口与专利关系研究_专利授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