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机电工程行业在不断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机械设备也逐渐成为其中的重要力量。而在不断发展中,机电工程机械行业也在发生着改变,从生产企业到使用单位都存在质变,且施工企业的装备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而这种转变对行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加强对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研究,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目前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形成了管理漏洞,本文主要对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加强进行研究,了解存在的缺陷,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保养维修
在机电工程中,机械设备不仅对施工质量会产生影响,还关系到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和经济效益,因此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具有很大意义。目前我国在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够严格、缺乏规范化等问题,也使得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抬高工程造价等问题。因此,在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方面,要先了解其现存问题,积极探索改进措施,以实现机械设备利用效率的提高,保证其安全运行的实现。
1.现阶段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机电工程行业中,机械设备主要经过生产、销售、管理、使用、养护等几个过程来发挥作用。但在具体实施中却存在着一些不清晰情况,比如租赁问题、价格方面的恶性竞争、施工现场管理不严、缺少维修保养等,都对工程的安全进行形成威胁,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也会产生一些经济纠纷。具体来说,在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管理制度尚未完善
在一些机电工程施工中,为了赶工期尽早完工,而忽略了对工程的管理工作,特别是机械设备管理。在很多企业中国相关管理人员缺乏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意识,自身责任意识不强,无法尽到本职责任。或者素质较低,在管理工作中只做表面工作,而没有将其具体落实。企业中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没有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都会对工程施工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发展。
1.2机械设备的新旧处理不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工程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一些机电工程施工单位的设备已经老化,已落后于机电工程的建设发展需求,难以实现高效施工,特别是在大型先进机电工程中难以发挥效用。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不利于企业实现其长远目标。一些单位在认识到问题后,积极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设备,但没有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需求,缺乏合理的机械设备改良替换计划,使得其购置工作存在严重盲目性,不但没有发挥实际作用,同时还浪费了企业资金投入。
1.3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是很多事故发生的原因。一些企业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识,在施工中只注重对进度和成本的控制,而没有履行安全技术指导,甚至安排无证人员上岗。有的机电工程中监理单位工作不到位,加大了事故概率。或者租赁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在施工中缺乏对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对其更新改造也缺乏必要的监管。这些情况都为施工安全和质量埋下重大隐患,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在机电工程中,机械设备的运用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以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其先进性、配置的合理性和运转效率都会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产生影响。企业在拥有一系列机械设备的情况下,还要加强对其管理工作,以保证机械设备的作用能得到充分有效发挥。机电工程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则可以进一步优化社会资源、节约劳动力、降低工程成本,对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也是减少重复投资的有效措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调动员工安全意识和积极性,降低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减少资金和人力等投入。而且良好的机械设备管理,有益于企业掌握工程主动权,使其在有效资源配置下,施工质量得以保证、施工效率提高,进而缩短工期使成本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措施
3.1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企业要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体系,对此要根据企业自身文化和实际需求来进行,管理机制要具有针对性,保证其有效性,使工作人员得到约束,工作内容和职责能够明确落实。此外,企业要重视教育培训,强化管理人员的思想觉悟,使其职业修养得以提升,能够积极进行管理工作。
3.2要合理配置机械设备资源
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也要设计其资源配置问题,这与企业的利益实现和长期发展都有很大关系。在资源配置管理中,要清楚企业的实际情况,掌握已有设备情况,确定需要进行更换、维护修理的设备,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在购置新设备的时候就要按照相关信息进行。并且还要在购置设备的过程中,注意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以及是否是企业所需求的。因此,在购置时要制定合理的计划,按照计划进行落实,使已有资源利用率提高,补充必需资源,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3.3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实现机械设备良好的管理效果,离不开合适的管理人才。如果企业缺乏专业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就难以有效落实管理工作。因此,施工单位要选择优秀的管理人才,引进专业技能水平高的管理人员,并鼓励管理人员适时进修,使其管理理念更新,保持管理思维的先进性,确保机电工程中机械设备管理能够得到贯彻落实。
4.相关配套管理措施
4.1常规设备管理配套措施
首先,要着眼于行业发展前沿,通过新设备的引用,来使企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得以提高;其次,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对原有设备进行革新,提高其工作性能,并使技术寿命得以延长;最后,设备更新要注重计划性,企业生产要有先进的设备基础作保障。
4.2设备保养维修管理
4.2.1机械设备保养维修主要内容
第一,要制定科学的维修计划管理,增强设备维修预见性和有效性。科学的维修计划是确保企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并且是实现了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了企业设备损坏引发停产的概率,避免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二,对维修质量的管理,就是要对机械设备的维修质量、影响其维修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管理,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预防控制,保证维修的质量;第三,做好维修信息管理,建立起企业的机械设备信息档案,对其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以得到最佳解决方案。并且信息管理有助于及早发现存在的隐患、了解故障,以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第四,要进行维修备件库存管理,企业可以提前准备好机械设备的备用零部件,以减少维修时间,解决备件短缺造成的损失。
4.2.2机械设备保养维修管理原则
在进行保养维修管理时,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首先是统筹兼顾,做到主次分明,企业机械设备众多,在管理中要做好主次之分,重点关注关键部位,注重对主要问题的解决;其次要将不定期维修与定期维修相结合,机电工程中机械设备零部件众多、对精度有较高的要求,其质量会受安装、养护环节影响,因此在维修全过程中要结合定期维修和不定期维修,确保对后期养护的补充,保证其耐用性和安全性。
结束语:
机电工程机械管理涉及方面较多,具有一定复杂性。在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要重视其这部分工作,对其运行状况、投入情况进行了解,明确企业机械设备的改进和更新要求,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企业也能获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正超.加强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研究[J].魅力中国,2016,(52):155.
论文作者:李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企业论文; 机电工程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机械论文; 设备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