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66028部队 100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医学的进步,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发展,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目前主要分为循证医学和循证护理学两大类。循证实践的核心是心理健康,临床医学检验是一门具有很强综合性、专业性及严谨性的学科,它是临床医生进行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也是医疗工作的基础。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不仅关系患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及时性,也关系着我国医疗环境的改善与诊疗水平的提升。因此,本文重点介绍循证医学、基本实践方法及其对临床医学的启示。
关键词:基层部队;循证医学;发展;临床医学
引言
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来说,诊断和检验这一步骤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临床医学检验这一方面,能否取得一个更高的技术水平,提高其检验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确诊和治疗方案。而就现阶段我国的临床医学检验水平来看,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还需要通过不断的研究来加以改进。循证医学的概念正在从新生转变为活跃。观念的转变使得临床实践得到了优化,患者受益匪浅。基于循证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区别,本文主要探讨了基层部队循证医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1证医学在传统医学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医循证医学知识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少得到认可。在这一时期,临床医学经历了从传统医学向循证医学的前所未有的转变。改变意味着重新定位权利和利益。这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也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从古至今,所有医学模式和主观行为准则的经验都被现代科学证明是不可靠的。在过去的50年中积累的大量研究证据有助于医学证据的产生。这并不是为了简化医疗实践。从决策者的实验和实践经验中学习,而不是从书本实践中学习,使医学决策更加理性和科学。所以,即使证据确凿,在做决定时也要小心,新证据和标准应不断更新。病人在过去20年中的诊断和治疗模式的重大变化已被用于指导临床医生如何平衡和解决矛盾,并规范日常医疗行为。医生应该在多年的研究和开发中提供个性化的DI。我国学者制定的专家共识指南是中国最突出的情况。他们是中国成人血脂异常的预防和治疗准则,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在中国的开展制度标准。在过去的20年中,他们制定了两个指导方针,在对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队列数据一直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人的标准。临床医师的临床实践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对改变错误理解和实践有指导作用,可使公众受益。一年前,权威专家教授Pummins以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心血管领域经典案例为研究基础,指出他汀类药物不会预先治疗心肌梗死,而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心肌梗死患者有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据最新统计,北京96%的心肌梗死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98%的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使用ACEI治疗后治愈率达到67.64%。基于证据的临床医学改变了医生的临床实践,大大降低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2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应对措施
2.1检验人员培养方面
以临床实际为关键点,通过设定课题、信息检索、实施检验、检验总结等方面,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发性解决课题,完成检验任务。通过网络建立知识共享平台,在平台中,学生可自由发表观点、分享知识、随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性。与企业或者基层部队合作培养,开办讲座、论坛等,开阔视野,使学生熟悉实际临床检验工作的内容、流程,使其毕业后可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增强适应能力,提高竞争力。加大职业宣传力度,并在实践过程中以老带新,定时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提高检验人员的职业素养。
2.2建立标准化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标准化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体系,可以从源头出发,保证所取得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相关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对临床医学诊断的质量控制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这一工作,不能敷衍了事、浑水摸鱼。有了系统的质量管理控制流程,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做到有据可依,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实现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完善基层部队内部的控制体系,通过上行下效的方式,保障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使得相关措施能够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突发状况也可以及时得到解决和弥补。除此以外,应当将病患的就医体验放在第一位,积极吸取意见,通过完善服务、提高技能水平的方式,加强对临床医学诊断工作的管理与控制。
4循证医学发展
二十一世纪临床研究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人口与卫生资源有限和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干预与控制之间的平衡、最佳卫生服务成本、速度和效果。卫生研究和卫生政策、医疗模式、医疗行为、医学研究、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所有国家和地区有限的卫生资源和医疗资产。在这种情况下,以临床经验为基础的医疗技术标准显得薄弱,失去了原有的权威。同时,RCT研究的结果继续证明许多以前分类的治疗对病人没有帮助甚至有害。RCP的研究指出,临床医师越来越注重科学的医学标准程序的有效性,从实证医学到循证医学的转变是必然的,临床医学最终将成为循证医学。
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水平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要想寻求我国医疗事业的进一步改善和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从源头出发,保障临床医学检测工作的准确性。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循证医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临床医学决策,避免资源的混乱和浪费,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提高临床医师的专业素质。促进临床流行病学科研工作,加强临床教学和培训,培养合格人才,提供可靠的科学信息,促进卫生政策科学决策,促进患者自身信息的检索。监督医疗保障权益。
参考文献
[1]黄丽虹,樊毫军,李晓雪.循证医学、创新意识与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05(6):547-549.
[2]王发强.内科循证医学临床指南要点(精)[M].科技文献出版社,2009.
[3]何成奇.循证医学的发展与临床医学[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3,7(4):542-543.
论文作者:李孟阳, 李楠,,王志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医疗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卫生论文; 部队论文; 中国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