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综合管廊在城市地下管道中有着广泛应用,具体施工主要使用明挖法等施工方法,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使 用年限100年,因此对于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和施工细节可靠性以及防水性能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对地下综合管廊的防水措施和常见渗 漏部位及原因以及特殊部位防水施工技术,对其他管廊防水施工提供实施经验。
关键词:综合管廊;防水施工要点;成品保护
1管廊结构防水措施
1.1结构自防水措施
抗渗等级较强的混凝土是结构主体防水采用的主要材料,可以采用C35抗渗混凝土,该种类的混凝土具有很强的抗渗能力,根据综合管廊地 下水位情况及抗渗要求,选用不同抗渗等级的混凝土。
1.2结构外包防水措施
在进行管廊结构防水施工时,要使用有高分子聚合物混凝土保护剂以及高分子自粘型防水卷材,全面包裹顶板和底板以及侧墙的周围,形成 一层外包的防水层。在进行包裹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在结构的外表面涂刷2次高分子聚合物混凝土保护剂,待到其深入表面一定度的时候 ,开始粘贴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但是卷材的粘贴要平整。
2常见渗漏部位及原因分析
为了保证综合管廊建成后正常使用,避免潜在隐患,造成维护和管养困难,做好综合管廊防渗止漏工作是确保综合管廊整体效果的关键因素 ,地下工程中的渗漏水源的主要途径是地下水渗漏、地表水入侵两种。因此,通过多个项目观察及总结,目前已经存在、以及潜在存在“渗 漏”问题及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部位。(1)预制及现浇结构墙面。该部位一般表现为墙面“出汗”、浸渍现象。混凝土外表面长期 在地下水作用下,处于压力和湿润状态,通过混凝土毛细孔、细微裂缝渗水。究其诱因体现在混凝土配合比防水剂用量不合理,造成混凝土 自身防水效果不理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合理,过振造成根部漏浆,欠振造成混凝土不密实;细部(钢筋锈蚀、止水螺杆、扎丝外露 、穿墙套管)处理不当,造成铁件锈蚀或铁件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缝隙;养护不良,拆模后未及时养护,造成早期失水现象等。(2)预制构 件接缝位置。该部位一般表现为底板拼缝位置出现涌水、侧墙拼缝出现渗水现象。综合管廊主要采用预制成品管,管节接口采用双口橡胶圈 F型承插口,二道橡胶圈沿环向兜绕成框型,造成“渗漏”或者存在潜在渗漏问题,主要原因:胶圈截面尺寸不合适,胶圈尺寸过小造成密 封效果差,胶圈截面尺寸过大造成安装过程中挤压变形或破损;接口拼缝不严密,例如接口未安装到位,造成拼缝过大,构件两端垫层标高 不一致,造成统一接口位置上下出现“大小缝”现象;预制构件的承插口位置出现破损,胶圈未形成密闭状态;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承插 口接口脱落,造成接口位置胶圈外露等。(3)现浇结构施工缝位置。该部位一般出现连续性滴漏或渗水现象。其原因是:钢板止水带搭接 位置焊缝不饱满,存在漏焊、假焊现象;施工缝表面清洁不够,混凝土之间形成夹层;钢板止水带安装位置不正确,出现严重倾斜;钢板止 水带变形严重,焊接过程中出现破损。(4)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结合部位。该部位渗漏现象同施工缝位置。预制与现浇结合位置是最薄弱 的部位,产生渗漏主要原因:预制构件端口环形钢板止水带搭接位置不严密;现浇构件施工缝钢板止水带与预制构件端口环形钢板止水带未 有效连接。(5)引出口预留管道、洞口位置。该部位一般表现为地表水入侵,主要原因是:引出口预留洞口与横穿管搭接长度不够,两侧 出现不均匀沉降,地表水直接从预留洞口渗入;综合管廊建设完成后,管线单位入仓时间待定,预留洞口和横穿管线均未封堵,地表水汇集 或横穿管末端工井积水后直接倒灌,进入综合管廊沟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特殊部位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3.1变形缝
(1)在变形缝中设置钢边橡胶止水带的时候,要安置在准确的位置。变形缝的中心线要与其中间的空心圆环相一致。橡胶止水带要安置在 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厚度一半的位置,其安置要做到顺、直、平。(2)焊接法是进行搭接钢板止水带常用的施工方法,橡胶的搭接则是采 用黏结法。但是其连接缝要牢固和密实。如果是非硫化的部位,就可以采用热熔的方式来连接橡胶。(3)采用铁丝来将止水带固定在钢筋 上面。止水带的钢板两侧要设置预留孔,孔与孔之间的距离约300mm,并且要错开布置,使用铁丝固定,且还要采用扁钢来进行弧顶施工。 止水带的转角处要做成圆弧形的。(4)采用工厂的接头来连接除去止水带之外的其他接头部位,但是不能够在现场进行接头处理。接头最 好采用现场热熔接头形式。(5)浇注混凝土时,要对止水带周围的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捣,保证其与橡胶之间的紧密联系,不能产生空隙 ,避免对止水带造成伤害。
3.2外贴式止水带
(1)在其他的防水层设置止水带的时候,不能够使用水泥钉来穿过防水层进行固定,而是采用胶黏法的方式。(2)接缝要与止水带的纵向 止水带相一致,在安装完止水带之后要对其进行检查,保证其没有出现翘边以及空鼓等现象,从而避免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移 位以及扭曲的现象。(3)由于止水带的转角部位非常容易出现倒伏的现象,因此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要采用防止齿条倒伏或者采用转角预 制件来避免出现此类的情况。(4)在进行施工时,要保证混凝土与止水带齿条之间咬合的密实性。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对止水带表面进行 清理,保证其表面的洁净,从而保证浇筑的质量。
3.3变形缝嵌缝
(1)在进行嵌缝之前要将变形缝内部的衬垫板清除掉,并且还要用钢丝刷和高压空气将缝内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也就是说要保证混凝土 表面的洁净和干燥,不存在杂物和灰尘等,从而保证嵌缝的质量。(2)应将隔离膜设置在变形缝内的衬垫板表面,膜的定位要准确,不能 够覆盖到混凝土的基面。(3)在注胶的过程中要保证其与两侧的混凝土是紧密黏贴的,避免其出现气泡和基层脱离的现象。
3.4施工缝
(1)不能将墙体施工缝留在底板与侧墙的交界处,要将其留在与底板有一定高度的墙体上面,并且要保证其远离多裂缝水的地段。(2)在 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将垂直施工缝清理干净,并且要涂刷界面剂,再浇筑混凝土。在进行水平施工缝混凝土浇筑之前也要清除表面的杂物和 灰尘,并且也还要涂刷界面剂,之后设置遇水膨胀胶,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3)要采用专业的注胶器来挤出止水胶,同时要保证其没有 气泡和孔洞。止水胶要与施工缝的基面紧贴,不能够出现脱离现象,要及时割除提前膨胀的部位,之后重新黏贴止水胶。(4)在止水胶成 型之后,要对其进行临时的保护,避免其遭到破坏,止水胶干后就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4成品保护
防水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回填之前墙体外侧设置30mm厚聚苯乙烯泡沫板及240mm的砖墙保护层,回填时应分层回填分层夯 实,须用挖掘机将回填材料运送至坑底,严禁在坑顶倾倒回填材料。地下防水属于管廊的隐蔽工程,特别当其上道路竣工通车后,不能轻易 地刨掘道路对其进行维修或修补,因此应特别注意对防水层的成品保护,确保防水层的使用效果。如果成品保护不善,或施工不慎造成了破 坏且未及时修补,容易形成漏点,造成地下水的渗漏。
5结束语
综合管廊项目优良的防水工程是保证其满足设计使用年限、达到设计使用功能以及减少后期维护工作量的关键。选择适用性最强、最优化的 防水材料对综合管廊工程相应部分施工是前提,过程中严格遵守规范的防水施工技术要求是保证工程整体防水效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丰生,左孝庆.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施工的注意事项及技术要点.建材与装饰,2017.16.30-31
[2]赵连港.水利工程渗水原因及防水施工措施.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233
[3]徐云飞.建筑细部构造的防水施工技术措施分析.江西建材,2015.04.84.
论文作者:李发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止水带论文; 部位论文; 位置论文; 现象论文; 钢板论文; 防水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