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问题分析的方法——以八年级《免疫与计划免疫》为例论文_朱展敏

初中生物教学中问题分析的方法——以八年级《免疫与计划免疫》为例论文_朱展敏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92中学 830022

摘 要:处理好学生提出的问题,需要教师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抓住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找出主要矛盾,条分缕析,文章总结出了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若干策略。

关键词:分析问题 提出问题 确定问题

笔者以八年级生物学教材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为例来进行说明。学生针对这节课提出的问题有:1.瘟疫怎样产生的?2.怎样增强免疫力?3.为什么打过的疫苗后,抗病能力会减弱?4.以后还能出现或发明更多的疫苗吗?5.疫苗是怎样被发现的?谁发现的?6.人为什么不免疫会生病甚至死去?7.为什么有的人容易得感冒,有的人不容易得?8.有些病毒怎样通过第一第二道防线?9.为什么要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有什么意义?10.病毒在什么情况下侵入人体?11.免疫是什么意思?12.免疫有什么作用?13.免疫和计划免疫有什么关系?14.有些人会过敏,难道免疫有排斥行为吗?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吗?15.计划免疫是几岁到几岁?16.为什么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比较弱?而第三道防线比较强?17.为什么会发生过敏?18.计划免疫可以直接切断传染病对人的侵害吗?19.抗体能否永久保存在体内?20.可不可以避免艾滋病?21.人生下来后先天性免疫会不会变弱?22.为什么艾滋病到现在都还没有疫苗?23.除了淋巴细胞外,还有没有其他细胞分泌抵抗疾病的蛋白质?24.除了艾滋病,其他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吗?25.如果一个人打了所有的病的疫苗,就不会生病吗?26.免疫能抵抗所有疾病吗?27.穿得多会加强免疫力吗? 28.我小时候打过水痘疫苗,为什么还得水痘?

根据问题的内容,可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超出本课学习范围,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学到的问题;第二类是出自于学生错误的认识,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第三类是宽泛、浅显的问题;第四类是与教师授课内容相关的问题;第五类是超出初中生物知识的范畴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第1、2个问题属于第一类问题;第3个问题属于第二类问题;第4-7个问题属于第三类问题;第8-21题属于第四类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免疫》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教学预设相接近,可以在授课中解决。

第22-28题属于第五类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是教师不应忽视,应该加以认真分析的。如第22个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攻克艾滋病的难点,要解答这个问题,则需要知道艾滋病病毒的结构、艾滋病病毒侵染细胞的机理、艾滋病病毒变异等相关知识,教师此时如果能抓住契机,鼓励学生深入研究这个问题,也许将来会出现一位攻克艾滋病的人才;第23个问题涉及到了高中和大学的免疫学知识;第24-26题其实都在问一个问题“免疫的功能究竟有多强大。”这个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在不断更新,教师也无法给出确切答案;第27个问题看似有些无厘头,穿多穿少与免疫有什么关系?笔者经过进一步询问得知,提问的学生发现当天气转冷或人衣着过少着凉后,就容易感冒生病。这说明这个学生很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是他提出的问题可能并不明确,表达还不够清楚;第28个问题,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发现了与教师所教的不一样的现象,由此产生疑问,体现了学生的质疑能力。通过逐一分析,笔者认为以上问题都是很有价值的,都体现出学生的独特思维,值得深入思考。

教师要想准确的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抓住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找出主要矛盾。准确的分析问题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依赖于是否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内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在具体事实上表现出来的,只有当具体事实的感性材料十分丰富且符合实际时,才能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等,使问题的核心充分暴露出来。这是分析问题的关键。二是依赖于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分析问题并抓住主要矛盾,越容易对问题进行归类,使思考具有指向性,便于有选择地应用原有知识经验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笔者总结出了快速分析并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基本步骤:第一步是确定问题。教师先确定学生的问题是否与生物学知识相关;第二步是进一步分析问题,把学生提的问题进行归类,看哪些是与当天要学习的内容相关,哪些超出范围,然后制订解答这些问题的先后顺序;第三步是找出导致学生提出问题的因素。有些问题的提出是源自提问者是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人,这样才能从细微平凡的事件中发现关键性问题。有些问题的提出是源自提问者的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态度越认真,越容易发现问题。有些问题的提出是源自提问者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强烈,不满足于对事物的公认的、表面的解释,而是力求探究事物的内部原因,能够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些问题的提出是源自提问者知识经验的丰富,这样才能够提出深刻而有价值的问题;第四步是从上述各因素中,最后确定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值得师生共同探讨的。

参考文献

[1]喻国华 徐俊贤 《普通心理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车文博 《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论文作者:朱展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3月第27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  ;  ;  ;  ;  ;  ;  ;  

初中生物教学中问题分析的方法——以八年级《免疫与计划免疫》为例论文_朱展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