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进步,我国水电站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水电事业空前发展,水电站虽然一般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但是在水电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也正是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给水电站的运行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如施工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地质灾害多等自然因素的干扰,再如工程建设中的管理环节和管理水平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水电站的运行管理,以保证水电站的安全良性运行,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水电站;运行管理;问题;对策
一、水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水电站运行过渡追求高收益、高效益
在水电站运行之初,为了能够尽快得到投资回收,从而在运行过程中便出现了一味追去高收益、高效益,造成材料资源的浪费,严重不符合国家提出了节能、环保的号召,对水电站深入化、扩大化发展有严重影响,因此必须要改变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水电站设备管理不科学
近年来,我国水电站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同时和国内外先进设备的引进也密切相关。然而,先进设备的运行必然要有良好的运行管理做支撑。然而,目前很多水电站都存在管理不利现象。如在设备的运用上,只注重实用忽视维护保养。也就是在设备的运行管理上,片面的强调经济效益回报,而忽视设备运行可能存在的故障、风险等等,如果长期不对设备进行维修,那么设备很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促使水电站运行风险巨增。
现如今就算水电站进行设备维护,使用的维护检修模式也相对传统,缺乏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这样当设备出现隐患时,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容易出现疏漏。
1.3水电站事故应急处理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来看,我国很多水电站运行管理体系都存在一定问题,设备与技术更新缓慢,运行管理制度缺失,从而导致在出现紧急事故时,相关工作人员没有一个良好的应变处理能力,从而导致事故没有及时遏制,继续扩大,从而是生产被迫中断。
1.4发电用水和下游防洪灌溉以及生活用水间存在矛盾
我国很多水电站除了发电职能外,还肩负着农业灌溉和防洪防旱的作用,尤对于一些处于偏远地区的中、小型水电站,它们在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灌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过去技术和理论条件的影响,早期建设的部分水电站对河流的生态环境保护没有强制性要求,也缺乏明确的指导原则和激励机制,造成水电开发市场考虑不周,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给下游防洪灌溉和生活用水带来不利影响。
1.5运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水电站普遍存在运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达标、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些处于偏远地区的中小型水电站中更为严重。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水电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人才引进和培训机制,这导致了水电站运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低下,再加上一些水电站的技术和设备更新缓慢,造成水电站的发展步伐异常缓慢。
1.6缺乏有效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当前一些水电站缺乏有效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例如:水电站内部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些运行人员在日常管理中没能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范;水电站内部运行管理记录不完全等。而这一切都对电站的安全运行来严重隐患,严重影响着水电站运行效益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水电站运行管理的有效措施
2.1有效处理水电站本身的经济效益、国家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之间的联系
为了解决好国家效益、社会效益以及自身效益之间的关系,水电站一定要创建一个科学有效的水库水情测报结构,实现水库调整、机组负荷分配调度、水库经济安全调度,水电站运维等相关人员,要严格落实国家防汛抗旱机制的相关规章机制,不但要尽可能节省水资源,科学有效的应用水资源,还应在水电站运转阶段灵活的解决好防洪、发电以及浇灌之间的关系,尽量让各方利益取得均衡,实现利益最大化。
2.2水电站需不断完善生产现场故障处理机制
水电站应建立一个生产故障现场的应急组织机构,这不但有助于水电站在遇到突发事件是,能及时、快速、有效的处理好紧急问题及临时意外情况,还有助于降低水电站的风险,保人身、保设备、保电网,尽量减少经济损失,及时处理故障,恢复生产运行,这对水电站有着深远的作用。水电站应不断健全和完善生产现场故障的应急处理结构,建立各类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突发事件处置预案,防洪度汛、消防火灾处置预案等,同时还应定期组织事故演示,做到不走过场,不走形式,不贴实际,做好事故应急处置的人员准备,后勤物资准备,抢险物资准备,恢复措施准备,由此应对解决各类紧急情况的发生。
2.3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
水电站的设计、施工、运行、检修与管理涉及到的内容多样,相关人才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再加上管理工作对技术能力的需求,更需要做好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对此,企业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制度,建立设备管理的标准化的规章制度,通过公平的机制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拓宽他们的眼界和思路,为企业注入更多的人才。与此同时,水电站要努力规范企业的管理机制,合同的签订要具有法律效力,通过奖赏制度、团队建设、技能比拼、创先争优等活动,平时还应多组织一线员工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加强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技术水平,不断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红线意识,不断强职工的岗位责任感,让职工拥有良好的工作氛围,让职工在所在公司有归属感。
2.3.1水电站应不断提高对维护检修和设备缺陷的质量管理水平。水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人员如果发现设备存在缺陷和损坏,必须及时地进行判断分析并且上报,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此外,还应加强水电站的两票三制管理,维护和检修的工作人员必须重视检修工作的质量水平,执行“三级验收”制度,发现问题,要有创新,保质量的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不断地提升和完善整体工艺水平,确保提高设备安全稳定性,不留任何安全隐患。
2.3.2水电站还应该不断强化自身企业的技术监督工作。水电站还必须不断强化自身企业的技术监督工作,尽可能确保设备能够处于比较良好的状态下,特别是对水电站的自动化原件,保护装置等的技术监督工作更要加以重视。水电站的自动化原件,保护装置,必须要定期的进行调整、校验和检修维护,最大程度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2.3.3水电站在进行运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严密地监视水工设施。水电站必须要构建一个健全的监管水工设施的制度和有效措施。水电站必须设立专业的水工设施管理部门和人员,对大坝水工建筑物、引水隧洞建筑物、厂区水工建筑物等加强检测监视,尽可能的防止外来人员、自然灾害等损坏水工设备;此外,监管工作人员还要监视水电站的地形和地质变化,并且定期进行日常的检查维护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水电站运行管理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尤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水电站运行管理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从全局角度分析,水电站运行管理中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需对其中的问题加以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建议,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水电站的有序发展,才能真正推动水利发电工作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国忠.水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分析[J].广东科技,2014,24:99-100.
[2]郑海燕.探究水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展望,2015,02:75.
[3]郑勇勇.水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科技风,2015,13:105-106.
论文作者:王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水电站论文; 设备论文; 水工论文; 工作论文; 国家论文; 水电论文; 技术水平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