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某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边坡稳定性的判定论文_刘伟

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54

摘要:地质调绘结合岩土工程勘察是边坡勘察的重要手段,通过全面的野外调绘的定性评价,选取适合的计算模型的定量计算,能够较为准确的判定滑坡的稳定性。笔者通过对某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边坡进行实地勘察,较为准确的评价其稳定性,提出了治理建议,为保障安置小区顺利施工及后期居住安全奠定了基础,对保护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边坡;勘察;稳定性

一、工程概况

堰门镇位于岚皋县西部洞河流域东岸,境内坡陡谷深,地质构造较复杂,岩体破碎,松散堆积层广布,地质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加之滥砍乱挖的不合理人为因素,致使地质环境严重恶化,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地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5 年6月19 日,该镇拟建岚皋县堰门镇集镇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东侧边坡前缘发生一处滑塌灾害,该滑塌坡面破碎岩体裸露,节理裂隙发育,在降雨或震动不良条件下滑塌体上侧不稳定边坡可能发生再次崩滑变形破坏,对拟建小区建设及运营各阶段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滑塌灾害导致堰门镇通往周边行政村的通村道路的阻塞,对堰门镇的交通造成很大影响,为了查清威胁拟建场地东侧滑塌变形破坏原因及滑塌所在边坡的稳定性,确保拟建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的安全,笔者对该不稳定边坡的治理工程进行了勘查工作。

二、自然地理

岚皋县为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并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特征,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温南高北低,多年平均气温15℃,一月份平均气温3.4℃,七月份平均气温26.7℃,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10.4℃。全年平均日照1599 小时,日照百分率36%,无霜期240 天左右,全年降雪天数15 天,最大积雪深度150mm,冻土深度100mm。据1963~2009年降雨资料及主要气象参数统计表分析,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92.7mm,最多年份降水量为1638.4mm(2007 年),最少年份降水量为628.5mm(1999 年),日最大降水量134.9mm(2010 年7 月18 日)。多年平均降雨日为140.3 天。一般5 月上旬进入雨季,10 月上旬止,此阶段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暴雨多出现在该时期。每年汛期常发生大暴雨,是本流域洪水的主要成因,也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因素。

三、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堰门镇位于岚皋县西北部,地处陕南低山地貌区与河谷地貌交接地带,根据现场调查,勘查区地貌类型为低山斜坡地貌及河流阶地地貌。现将调查区低山边坡区、河谷阶地地貌简述如下:

(二)地层岩性

根据野外工程地质测绘及勘探揭露的地层岩性,并结合搜集资料,勘查区地层主要有:奥陶系泥质板岩(O1-2)、志留系下统石英砂岩、砂质页岩(S1ds)、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土(Q4el+d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土(Q4al+pl)、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滑塌堆积土(Q4col)。

(三)地质构造与地震

岚皋位于南秦岭北大巴山构造带,属扬子板块北部边缘,本区地质发展史在喜山期为断块升降构造变形阶段,喜山运动表现为区内大面积不均一隆起,造成巴山山脉的再次拔起。县城北边发育的红椿坝~曾家坝活动断裂,在喜山期再度复活,以滑移性质为主,至今仍有地震活动记载,主要以微弱震为主。根据有关资料,岚皋县历史地震一般震级1~1.6 级,近场区大范围内没有发生强震的背景条件,地震活动多以微弱震为主,现在和历史地震最大影响烈度为VI 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基岩水平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VI 度,故本区应属区域稳定性相对较稳定的地区。

(四)水文地质条件

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区内主要有地下水类型包括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

四、边坡稳定性评价

(一)边坡稳定性计算

1.计算工况

该边坡整体变形破坏模式是沿强风化层与中等风化接触带发生整体滑动变形破坏,故稳定性计算采用滑坡稳定性计算方法。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18-2006),该边坡危害等级为二级,工作区处于6度区,地震加速度为0.05g,故不考虑地震工况。参照《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18-2006)附录E,边坡稳定性计算采用以下工况:

工况1:天然工况 安全系数1.30;

工况2:暴雨工况 安全系数1.10;

2. 计算方法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该类型滑坡稳定性计算采用传力系数法计算。

3. 滑坡稳定性计算

传力系数法计算剖面图

1. 给定最危险滑动面稳定性计算剖面

2. 自动搜索滑面计算剖面

4.计算结果

参照《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8-2006)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对天然工况及暴雨工况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定量计算,分析评价其稳定性。

(二)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评价

根据不稳定边坡前缘岩质边坡岩体完整性,裂隙发育情况,通过室内赤平投影分析计算,等对其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作出现状稳定性评价,并预测其稳定性发展趋势。

六、边坡治理方案建议

通过对影响场地的边坡进行分析计算,根据传力系数法计算结果得到计算结论如下:

(1)根据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勘查区不稳定边坡整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

(2)根据岩质边坡坡体赤平投影分析计算结果,不稳定边坡前缘坡坡体赤平投影分析计算处于稳定状态,但是,边坡前缘危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在振动等不良条件下可能发生崩落,危险性较大。

参考文献:

【1】DZ/T0218-200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年

【2】DZ/T0219-2006.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年

【3】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

【4】DD2008-02.滑坡、崩塌、泥石流详细调查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

作者简介:刘伟(1981-)男,汉族,陕西西安人,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工程师,从事岩土工程相关工作。

论文作者:刘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关于对某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边坡稳定性的判定论文_刘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