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谋略——21世纪的智慧之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谋略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之学论文,智慧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深层智慧,可以成为现代高级管理的重要思想资源。本文扼要地介评了兵家、道家、法家、儒家关于决策、权变、统御、协调的谋略思想。作者为本校政法系教授。
21世纪是市场经济更加发展、企业竞争更加激烈的新时代。
新时代的高级管理人才必须学会驾驭市场经济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多谋善断的决策能力,不断开拓的创新能力,知变应变的权变能力,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优胜劣败的市场竞争能力,互利互惠的谈判能力以及及时发现并加以控制、隔离、排除、善后危机的能力等等。
霍英东先生在欧洲华人学会第八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演中说:“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是《易经》、《论语》、《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中的决策谋略,《老子》中的权变谋略,《韩非子》中的统御谋略,《论语》《孟子》《荀子》中的人际关系谋略,以及兵家的竞争谋略,兵家、法家、纵横家的谈判谋略,兵家、儒家、道家的危机谋略等等,汇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谋略。
中国传统文化是古老的,它的表层是封建性的,应批判、改造;它的深层智慧却有永恒的魅力和价值,从中总结出的管理谋略可以为现代化事业服务,成为21世纪的智慧之学、创新之学,21世纪的高级管理人才能够从管理谋略中吸取创新的智慧和能力。
一、《孙子兵法》中的决策谋略
《孙子兵法》被人们称为智慧与谋略的百科全书,它不仅反映了战争的规律,而且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的普遍规律,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企业管理、体育比赛各个领域。政治家从中学习治国理民之道,军事家学习克敌制胜之术,外交家学习纵横捭阖的外交策略和谈判艺术,企业家学习经营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哲学家学习深刻的哲理和辩证的思维方式,体育家学习竞技比赛的战略战术等。
《孙子兵法》中的决策谋略与现代管理的决策理论相比较,从精神实质上看,是基本一致的。如决策的第一阶段:根据客观形势,确定战略目标。《孙子兵法》提出两个极为精辟的观点:庙算和知胜。庙算是对战略目标进行总体性的可行性论证;知胜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自己首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寻找有利时机去战胜对手。
在决策的第二阶段:搜集信息、了解情况的过程中,《孙子兵法》提出知己知彼,杂以利害。知己知彼是《孙子兵法》的认识论,杂以利害是全面、辩证的思想方法。在任何实践活动中,如果能够做到知己知彼,又能知利知害,就可稳操胜算。
在决策的第三阶段:研究信息、分析情况拟定选择方案,《孙子兵法》特别重视集思广益和开拓创新。提出:五声之变,五色之变,五味之变,奇正之变。化平凡为神奇,以新动人,出奇制胜。充分论证、确定最佳方案是决策的第四阶段,《孙子兵法》认为,论证备择方案的标准是“五事七计”。
五事是五件大事:道、天、地、将、法。
道是大政方针、经营战略、指导思想、企业文化,道的核心是“令民与上同意”,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必须有共同的意愿和利益,才能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天是天道(阴阳、寒暑、春夏秋冬),也可引申为客观形势、宏观环境和有利时机。
地是地形,也可引申为微观环境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将是领导人必备的素质:智慧、诚信、仁爱、勇敢、严明。
法是组织编制,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划分,和后勤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
七计是五事的具体化,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决策的第五阶段是随时随地根据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及时修改既定的决策方案。
即使是最佳方案,也不能一成不变。《孙子兵法》提出,“践墨随敌”,以变应变。“墨”是作战计划,“践”是作战实践,作战计划要在作战实践中,顺应千变万化的敌情而及时加以修改。
战略决策是理性的思考、智慧的体现、科学的预见。我们从事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决策,决策的正确或错误是事情成功或失败的决定性因素。《孙子兵法》有关战略决策的原则和方法,对于我们进行正确的决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老子》中的权变谋略
“权”与“经”相对,“经”是常,“权”是变,朱熹说:“权只是经之变。”“权”是原则性基础之上的灵活性。
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展开了激烈地竞争,为了适应急剧变化的市场形势,权变理论应运而生。它主张:企业应根据环境的内外条件的发展变化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措施,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多样,随机应变。在管理实践中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每一个具体情况,特定的环境,不同的条件和人际关系,采取相应的行动方针和方法。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指》中对道家思想的特点做了极为精彩的论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兴舍。放曰‘圣人不巧,时变是守’。”
这一段话,与西方的权变理论相比较,从精神实质上看,是完全吻合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道家思想是充满了东方智慧,放射出瑰丽的异彩,有独特的中国风格的权变谋略。
《老子》的最高范畴是“道”,“道”是宇宙本体,它的特点是无形、无名、无限,道是“无”,“无”中潜存着“有”。冯友兰说:老子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以无为主,但也不轻视有。
海德格尔说:水壶借助空无才能容纳水,显然,这是《老子》的影响。海氏还说:哲学讲无,科学讲有,无比有更为根本。
美国的帕斯卡尔在《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中赞美《老子》从空间的角度去认识“无”,有了“无”的空间存在,才能显示出“有”的作用,打破了一般人的思维定势,也显示出东方人的思维与西方人思维的不同。
《老子》的有和无的思想组成权变谋略,“无”是虚,“有”是实,虚虚实实,可以变出许多花样,如以虚为实,以实为虚,以实为实,以虚为虚。实而实之,对方反而怀疑我为虚;实而虚之,我方有实力,反而故意示弱;虚而实之,我方力量不强,伪装实力雄厚;虚而虚之,我方力量虚弱,又彰明较着地显出没有力量,对方反而以为我方虚中有实。总之,“无”是虚,“有”是实,“无”是假象,“有”是真象,无中生有是虚中有实,假象背后隐藏着真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扑朔迷离,使对方摸不清头脑,如坠五里雾中。
在企业管理中,“无”是软件,如企业文化、企业哲学、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凝聚力等;“有”是硬件,如生产、销售、财务、计划、组织、分工等。“无”作为理想、信念、价值观、凝聚力渗透在“有”之中,“无”决定“有”,“无”是“有”的灵魂,“有”受“无”的制约,“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所以能发挥作用,由于它与“无”相配合,受“无”的指导。这是道家的权变谋略提供给现代管理的思路和智慧。
道家权变谋略的另一个特点是柔弱胜刚强。“弱者道之用”,柔弱是道的作用;“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柔弱能够战胜刚强。
12级台风可以连根拔起合抱的大树,却吹不断柔弱纤细的小草。兔子是柔弱的,老鹰是凶狠刚强的,凶鹰捕兔,兔子却能死里逃生,这是自然界动植物柔弱胜刚强的实例。
1972年12月,尼加拉瓜发生了强烈地震,市区地陷10毫米,建筑物纷纷倒坍,唯独19层的美洲银行大厦巍然屹立。创造这一奇迹的是美籍华人著名建筑师林同炎教授,他在设计美洲银行大厦时,考虑到当地是地震多发区,针对地震服软不服硬的特点,依据《老子》“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了防震的“软”的措施,因而能够在强烈地震中化险为夷。这是“柔弱胜刚强”的谋略思想在社会生活中的创造性地应用。
西方近年来有一种《柔道经济学》,它的作用是:在市场经济的企业竞争中,如何以小制大,以弱制强。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眼光准确,行动迅速,谋略高超,柔弱的一方对强大的对手表面示弱,暗中积蓄力量,促使强大的对手骄傲自大,掉以轻心,然后抓住它的弱点,找出它的破绽,出其不意,以弱胜强。《柔道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就是《老子》的“柔弱胜刚强”。
诸葛亮发展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反对“纯柔”“纯刚”,主张“刚柔相济”“不柔不刚”。他说:“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不柔不刚,合道之常。”
道家权变谋略的第三个特点是后发制人。《老子》说:“后其身而身先”“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主”是先发,“客”是后发,后发可以先至,居后可以争先,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后发制人的作用是:让对手先发,自己后发,避开对手的锐气和锋芒,等待对手力竭气衰,再战而胜之。
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先发未必制人,后发未必制于人。松下公司一贯奉行“不抢先战略”,“不发明,只改进”,不搞新发明,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买进别人的发明专利,在仿制的基础上改进,充分挖掘新产品的潜在价值,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价格,从而在竞争中战胜对手。
后发的优势,是以先发的对手为鉴,吸取优点,避免缺点,少走弯路,在较高的起点上发展自己。
道家权变谋略的第四个特点是欲取故予。《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要削弱对手,姑且予以加强;要废弃对手,姑且帮它兴立;要夺取对方的东西,先给对方一些小甜头。
这是更富有辩证思维、寓意更深、层次更高的权变谋略。当对手力量还很强大,我方在积蓄实力,等待时机的过程中,有必要先加强对方,先帮它兴家立业,先给它若干小甜头。这一谋略的实质是:加强对方是为了削弱,兴立是为了废弃,给予是为了索取,总的目的是促使对方走向反面。
老子曾任东周的史官,他对历史上的邦国兴亡,功业成败,人事祸福十分熟悉,他的这一谋略是历史经验的升华。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采用“内补外泄”之策,“内补”是加强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外泄”是削弱吴国,方法就是欲弱固强,欲废固兴,欲夺固予。吴王夫差要修姑苏台,勾践就送去一批又长又大的木料,使姑苏台的设计加高一层,使吴国更加劳民伤财;吴王喜爱女色,勾践就献上美女西施,唆使吴王逼死忠臣伍子胥,重用奸臣伯嚭; 越国送给吴国一万石粮食,粒粒饱满,吴国用做种籽,春天不会发芽,使粮食歉收,原来这些粮食是蒸熟后又晒干的;吴国攻打齐国,越国出兵相助,打败齐国以后,勾践还亲赴吴国祝贺,目的是更加助长吴王夫差好大喜功,争当霸主的权势之欲。正当吴王趾高气扬,志得意满之际,越王勾践乘吴王率兵远征,国内兵力空虚,攻入吴国,夫差走投无路,拔剑自刎,吴国灭亡。
《老子》是一部智慧宝典。它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哲学、宗教、医学、养生、气功、武术均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道家的权变谋略更具有现代价值,对当代人的经济活动,文化生活、生存方式、思维方法都能提供积极的智慧。
日本企业家说:西方的科学管理在顺利的环境中有用;中国道家的权变谋略,善于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屈求伸,以变应变,出奇制胜,在逆境中能够帮助人们度过难关。
三、《韩非子》中的统御谋略
韩非是中国古代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是先秦法家思想集大成的人物,是秦始皇的精神导师,他的法、术、势三位一体的统御谋略对历代封建王朝有重大影响,对现代社会和企业管理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1984年4月台北召开了“中国式管理与现代化的学术讨论会”, 有些学者和企业家在会上提出:韩非是中国管理哲学的创始人。
什么是统御谋略?“统”是统治,是处理统治与被统治、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相互关系的原则和方法;“御”是驾驭,本意是君主驾驭大臣的权术,引申为国家、企业的最高领导人如何处理与各级管理人员关系的谋略。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思想家马基雅维利(1469—1527)写了一本《君王论》,这本书在西方有重大影响,被推崇为“人类智慧在政治思想方面最精深的表现,是形成欧洲人思想的十大巨著之一,对社会管理有突出贡献。”
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梁启超。50年代著名史学家嵇文甫,60年代台湾著名思想家殷海光都不约而同地把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相提并论,这不是偶然的,因为韩非的统御谋略与马基雅维利《君王论》的内容是全面的、惊人的相似。
美国的安东尼·杰伊写了一本专著《管理与马基雅维利》,内称:马基雅维利有七大论点对管理社会有重大意义,下面围绕这七大论点,把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与韩非的统御谋略进行对比:
第一,马基雅维利说:统治者必须获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维持政权。韩非说:“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戴之,故安;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八奸》)
第二,马基雅维利说:统治者对组织内部的成员必须掌握防范。韩非说:“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徒其民而倾其国。”(《爱臣》)
第三,马基雅维利说:统治者应有见微知著的预见性和洞察力,在风和日暖的晴朗天气要想到暴风雨即将来临。韩非说:“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说林上》)
第四,马基雅维利说: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必须符合形势需要。韩非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五蠹》)“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心度》)
第五,马氏说:统治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丧失尊严。韩非说:“身贵、位尊、威重、势隆,四美不备,国非所有。”(《爱臣》)
第六,马基雅维利说:统治者必须明辨忠奸,赏罚分明。韩非说:“人主将欲禁奸,则审合形名。”(《二柄》)“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诛莫若重,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八经》)
第七,马基雅维利说:政治不受道德束缚,为了保住政权,可以抛弃道德,违背誓言,统治者应有狮子一样的凶狠和狐狸一样的狡猾。韩非说:“君通于不仁,臣通于不忠,则可以王矣。”(《外储说右下》)韩非又说:君主与大臣的关系,如同老虎和狗,君主的权势像老虎的爪牙,老虎没有锋利的爪牙,就会被狗制伏;君主失去权势,就会被大臣取而代之。
台湾著名思想家殷海光说:“《君王论》的作者马基雅维利生于1469年,韩非生于公元前233年,韩非出世早于马氏1702年, 这东西二位权术家的思想方向相近,思想锋利也不相上下,可是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论》已经在世界上普遍受人注意,而《韩非子》一书则被埋没在清冷寂寞的书库里。”(见《港台及海外学者论近代中国文化》)
韩非的著作受冷落是不公平的,他的统御谋略丝毫也不比《君王论》逊色。著名史学家嵇文甫说:15世纪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论》是讲统治术的,其质量并不很高,比起中国的申不害、韩非以至孔孟老庄所讲的统治术,恐怕是小巫见大巫,如果要写一部中国政治权术史,从诸子百家到《牧令书》之类,材料倒多得很,内容太丰富了。(见《关于历史评价问题》)
四、儒家经典中的人际关系谋略
儒家的人际关系谋略被人们称为东方古典的行为学派,它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人的本质、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把人性作为管理的思想理论基础,把“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人与人相处的准则。
80年代初,全世界有一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孔林片思》一文中说:“人和地球的关系是生态问题,人和人的关系是心态问题。当前全世界民族宗教冲突,心态失调,导致大的混乱。孔子的“仁”是人与人相处的行为准则,全世界不同文化、历史、心态的人必须和平相处,21世纪是危险的世纪,时代呼唤着新的孔子,希望经过努力,新一代中出现几个懂得当“孔子”的人,可是人类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足够的觉醒。”
1994年10月在北京召开纪念孔子诞辰2545年的国际儒学大会,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会上说:“孔子创立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李岚清副总理说:“孔子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积极作用。”
儒家的人际关系谋略通过自我修养、道德教化,利人利己来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儒家伦理是一门研究如何做人,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改善社会风气,协调人际关系,增强国家、民族的凝聚力,起着重大的精神支柱的作用。
早在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说:“我曾认真读过儒家的四书五经,那里边有最纯粹的道德。”“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法则应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被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罗伯斯庇尔写进了《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这一宣言成为西方各国民主制宪的依据,198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也是以法国《人权宣言》为蓝本。
全世界的伦理学家都一致公认: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集人类文明精华之大成,体现了道德的黄金律,超越了时空,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行为准则,如果人人遵守这一道德,人与人之间的损人利己,尔虞我诈,市场经济中的坑蒙拐骗手段,假冒伪劣商品也都不会出现。著名哲学家张岱年说:“孔子许多思想讲的就是公共生活规则,最显著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违背这一条,弄成‘己所不欲,必施于人’,人类社会就不能维持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0年曾在我国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主题是:为使年轻人具备进入21世纪生活的条件,教育应努力达到的目标、方向和作用。
大会的正式文件《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提出:21世纪人类将面对两大威胁:道德衰退、生态恶化,为了解除这两大威胁,必须建立21世纪新的伦理规范,学会八个“关心”。
儒家的人际关系谋略是重建21世纪新伦理规范的重要思想资料,它圆满地回答了《圆桌会议报告》提出的八个“关心”,由此可以看出儒家的人际关系谋略在21世纪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第一,关心自己。主要是关心自己的道德修养。儒家最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只有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一生事业的开端。21世纪的人才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做人必须具备起码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第二,关心他人。“仁者爱人”,关心他人是儒家的宗旨。爱人分两个方面,积极的爱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消极的爱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代学者号召各行各业的人要有“换位”思想,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服务的对象着想,这是儒家关心他人的思想在现代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第三,关心社会和国家。儒家最重视群体价值,认为国家、社会的利益高于个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个人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第四,关心人权。人权,主要是人民的生存权,即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不能温饱,无法生存,人权就是一句空话。孔子的“庶、富、教”,孟子的取民有制、制民之产,荀子的平政爱民、节用裕民都是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儒家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一个人都是有用的人,重要的人,甚至是伟大的人,这是重视人的独立人格价值,“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卫灵公》),平民的意志也要充分尊重。
第五,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道”就是真理,孔、孟都主张为真理而献身,仁义是真理,应“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儒家最重视知识和学习,孔子堪称学习楷模。“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第六,关心生态平衡。
第七,关心物种生灭。
第八,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
最后的三个“关心”,都牵涉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们以为解决心态问题,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才需要儒家;其实,解决生态问题,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同样需要儒家。儒家天人和谐的人境观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减少物种灭亡,实现地球生活条件优化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谷牧同志在孔子诞辰2545年纪念会上说:儒家学派建立起一系列关于协调人际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学说。
德国的波尔教授指出:儒家的人文主义哲学是与天道哲学相通的,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它沟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使之和谐和顺应。在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避免人类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1世纪的人才主要是比智慧,比创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谋略是智慧之学,创新之学,21世纪的人才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展鸿图,稳操胜算,必须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