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取向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制约因素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确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标志着我国在实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中,不仅具有明确的行动纲领,而且有了具体的行动步骤。可持续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必须通过认真的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中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取向选择。
一、可持续发展的客观性和战略性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自然资源基础对于经济发展的长期支持能力而制定的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客观必然性已为世人普遍接受,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现代生态学的观点认为:人作为主体,其生存和繁衍,必然而且只能依赖于自然环境这个客体,但另一方面,人类又是自然环境中的一分子,其生命活动每一部分都自然融入该客体之中,并作为主体影响,改变和维持着该自然环境系统。因此,人类可以保护和改善自然,又可能损害自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人类破坏自然的能力,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构成了对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将直接影响到人类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所以,既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又不破坏自然,并使其能持续地供给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所需。就要求我们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好发展与限制的矛盾。世界已普遍公认,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战略,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途径。
(二)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状况,决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整体情况看,我国的经济还很落后,属于高消耗低效益型,工业化的任务还很繁重,又是人口大国,与此密切相关的资源、环境问题相当严重。我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面临着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这就决定了我国今后的发展道路,唯一的选择是把近期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科技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保持经济有较高速度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综合和持续利用,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并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留下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生态环境。
(三)可持续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生活质量包括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属于自然方面的,如环境的清洁优美;属于社会方面的,包括:居住条件、社会服务设施,教育与医疗保健状况,社会秩序良好与否等。生活质量只有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提高,要提高生活质量只能持续的、分阶段进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这就要求通过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力求做到资源配置合理,使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资源有可能在资源总量为既定条件下通过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而增多,这就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矛盾,保证每个新增的人口同原有人口一样,能够获得并维持一定的生活质量。
二、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1978年以后,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在实事求是的探索中推进的新阶段,这段时间,我国的经济发展保持了9%的增长率。无论从发展规模和发展的速度看,这 都是创世界历史纪录的。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确实遇到许多制约的因素和矛盾,这些因素和矛盾相依相存地互相作用着,既推动着,又困扰着社会的发展,突出的表现是:
(一)人的因素
(1)人口数量的控制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基数大,增长快。解放初期仅5.5亿人口,到1995年已达1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2%。目前,每年净增人口约1500万,据此估算,到下世纪中叶将达到15—16亿的人口高峰。人口膨胀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压力。迫使国家每年不得不拿出新增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一用来满足新增人口的生活需求;同时也对资源环境造成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
(2)人口老龄化问题。目前,我国退休年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0%左右。二三十年以后,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峰期的人群进入老年退休年龄,而70年代以来生育迅速下降后出生的人处于劳动年龄。那时,较少的劳动者必须支持较多的退休工资领取者的现实,必然使现收现支退休工资制度无法运行。据有关资料测算,下一世纪中叶我国达到现行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以上人数将占总人口的35%。即使将男、女退休年龄都提高到65岁,2050年时平均每2.7个劳动者(15一64岁)必须支持一位65岁及以上的老年退休者。而目前是平均每12.5个劳动者支持一个65岁及以上老人。目前在不少地区许多经济效益欠佳的单位,拖欠退休工资已成为极普遍的现象。
(3)人的素质问题。人口资源的主体是人力资源,其核心是人才资源。现在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一方面将持续“劳动力充分供给”的态势;另一方面,深层次的矛盾又是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低素质劳动力严重过剩,高素质劳动力奇缺,造成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饥渴”。但提高人的素质任务却异常艰巨,仅从树人之本的教育来着,本世纪末只能基本做到消灭青壮年文盲,相当多的人口还只能受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的普及要到2010年左右,而使大部分国民享受到高等教育当然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换句话说,作为发展主体的人自身素质首先要持续发展。
(二)自然资源因素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部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制约着可持续发展的速度。我国号称为一个“地大物博”的资源大国,但按人口平均则是个资源“小国”。有关资料表明,在涉及到人类基本生存的主要资源中,我国的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2%,重要矿产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有10种矿产探明储量不能满足“九五”发展计划要求。不仅人均资源拥有相对短缺,而且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例如,长江以北的耕地占全国的63.9%,而水资源仅占17.12%。又如,近80%的能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长江以北的煤炭和石油分别占全国的75.2%和84.2%,而工业和能源消耗却集中在东部和东南沿海。
(三)生态环境因素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靠良好的环境来支持,如果环境受到破坏,不仅会带来资源枯竭,还会严重威胁着人的生活和生存,社会和经济发展就失去了基础。目前,我国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原退化,物种减少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局面。
根据1992年的遥感普查,我国水蚀面积达17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吨,约占世界年流失量的五分之一。
根据1994年全国沙漠化普查与检测会议披露,目前我国沙漠和荒漠化面积达15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9%。近十年来每年以2000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约有1.7亿人口、2100万公顷农田、800公里铁路和数千里公路受到威胁。
我国草原退化现象呈发展趋势。严重退化面积高达13亿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产草量下降30—50%。
我国的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和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又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这就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取向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这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根据这个总目标要求,结合当前存在的制约因素,笔者认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取向选择,应作以下思考:
(一)缓解人口压力,提高人的素质
首先,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要认真从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资本不足,资源稀缺的国情出发,加快经济体制特别是其中劳动就业体制和相关制度的转轨,走出一条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替代资本和其他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道路。
其次,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高效发展经济,要提高人口素质,就特别要重视提高受社会结构与体制制约的非智力素质,改革其影响环境。这包括:开放人才交流市场、改革人事劳动管理制度,调整产业结构,精简不必要的管理机构,惩治行业不正之风等。这不仅在物质上而且也会在精神上使广大劳动群众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下一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效率。
(二)处理好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既不能走工业化国家“高消费”的道路,也不应重蹈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只能选择“节省资源、适度消费、注重内涵开发,实施总体调控,大力保护环境,实施生态建设”的总方针,同时,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型经济向资源优势型经济转化,是我国走向持续发展的关键,必须切实抓好。
为了缓解我国当前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应采取以下一些对策:(1)坚持资源勘察超前先行的基本原则,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为部署21世纪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所需矿产资源,增加投入,实现新一轮的找矿突破。(2)矿产资源发展战略实行开源与节流并重方针,走资源节约型发展经济的道路。(3)把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使宝贵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合理利用。(4)合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发挥资源优势,弥补资源不足。(5)制定地质环境法规,建立地质环境开发利用的许可证制度和脆弱地质环境的保护制度。
(三)切实搞好环境的综合治理
(1)经济的发展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和经济对环境的支持能力。要从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深层结构入手,改善系统运行机制及状态,使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视环境的承载力,在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又要保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需要。在满足当代人现实需求的同时,又要保证后代人的潜在要求。与此同时,也要使环境建设积极配合经济建设,充分考虑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下的经济对环境的支持能力,采取多种手段,加速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使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均衡地发展。
(2)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强调控和管理
为了保协调发展,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都要审视和处理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系统中的各种问题、共同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前期保证。在宏观层次上,要对社会经济发展方向、规模、产业结构以及相关环境资源的输入、转移、分配和使用进行全过程分析,弄清制约或将制约社会经济的主要环境要求,从社会、经济的结构、规模,发展速度,作出宏观环境保护战略决策。使经济发展适应环境承载力。在中观层次上,要从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及生产力空间布局入手,遵循生态规律进行资源配置,使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切实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在微观层次上,要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按照控制指标,进行产品及生产工艺和废弃物的处置方式的选择,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严加管理。
(四)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论研究
客观经济发展现实造就经济学,经济学理论在实践中逐渐完善。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需要有一个不断认识最终达到统一的过程,这就需要加强理论研究,搞好舆论导向。随着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到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轨道上来,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应该也能够实现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变。笔者认为,当前应着重探讨的问题是:
(1)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沿着“过热、调整、衰退、增长”的路子大起大落导致社、矛盾冲突发生的经验教训。
(2)什么原因引起资源短缺。采取什么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导,才能达到全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
(3)在人口问题方面,着重探讨劳动力配置利用中的低效造成的资源浪费;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及其低效问题;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后果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