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什么为什么是文艺复兴?_郭沫若论文

复兴什么,为什么复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郭沫若与五四激进反传统的思潮的重要差别一再被人们提起。他对孔子、对儒家文化的推重如此引人注目,以至于每当“传统文化”需要弘扬、“国学”需要振兴的时候,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当时郭沫若独特的姿态,并希望援引为用,视郭沫若为现代“民族复兴”思想的重要代表。

      但是,如果不能严格勘察郭沫若自己的思维和逻辑,我们却很可能望文生义地将他对传统文化的某些推重视作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无原则肯定和推崇,将他对民族复兴的愿望混同于“复古”,甚至以郭沫若为反对五四新文化的潜在资源。如果真是这样,那真是对郭沫若,也是对五四的莫大误解。

      郭沫若对传统文化重估,提出“复兴”思想是在1922、1923年间。《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与《一个宣言》中留下了最早的论述。

      1922年12月,应日本大阪《朝日新闻》之邀,郭沫若为该刊《新年特号》(1923年1月1日、2日)撰写了《芽生の嫩叶》,论述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该文用日文发表,1923年5月,成仿吾先生摘译其主要内容,以《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为题,刊载于《创造周报》第2号(1923年5月20日)。2008年,蔡震先生约请章弘根据日本飚风会的整理本,将成仿吾弃译的部分译出,刊登在《郭沫若学刊》2008年第3期,至此,郭沫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早的系统阐述得以完整呈现。就是在这篇文章中,郭沫若将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与民族精神重建联系在一起。他称先秦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Renaissance,一个反抗宗教的,迷信的,他律的三代思想,解放个性,唤醒沉潜着的民族精神而复归于三代以前的自由思想,更使发展起来的再生运动”①。当然今天也需要进行这样的第二次“复兴”,用郭沫若的话来说就是“努力四海同胞与世界国家之实现的我们这种二而一的中国固有的传统精神,是要为我们将来的第二的时代之两片子叶的嫩苗二伸长起来的”②。“大树倒塌,变成化石。我们虽然不能使其复活。但是,我们却可以传诵他那独特的精神。在春天来临的时刻使其发芽,形成崭新的第二代。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③

      1923年,在为“中华全国艺术家协会”起草的《宣言》中,郭沫若提出了当前文艺的任务:“我们要把固有的创造精神恢复,我们要研究古代的精华,吸收古人的遗产,以期继往而开来。”④这当然更是文艺复兴(Renaissance)了。

      即便不考虑中国近现代历史中那些不断浮现的“托古改制”思想,仅就用“复兴”来概括新的文化追求这一方向来说,其设想也并不始于郭沫若。梁启超早在1904年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便把清代二百余年称谓为“古学复兴时代”,后来又谓:“‘清代思潮’果何物耶?简单言之:则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⑤1914年,记者黄远庸于1914年在《庸言》杂志发表《本报之新生命》一文,其中言及当时之中国“乃文艺复兴时期”⑥。对于当时新式学堂或身居欧美的学子,自然更有机会在课堂上聆听Renaissance的历史了,例如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时期的吴宓日记中,就多次出现这样的记载:“历史一课,文艺复兴之大变,极似我国近数十年欧化输入情形。”⑦“历史一课由Starr女士演讲Renaissance Art”⑧,他甚至有过在此主题下办报创刊的计划:“拟他日所办之报,其英文名当定为Renaissance。国粹复光之义,而西史上时代之名词也。”⑨不过,梁启超眼中的“复兴”到底缺少足够的实绩,黄远庸的判断也为时稍早,吴宓的计划并未付诸实施。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真正博得“文艺复兴之父”美誉的还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

      众所周知,胡适是将五四新文化运动比附于欧洲文艺复兴的第一人,从“五四”直到1960年代,在长达40余年的时间中,他一再论述着“作为文艺复兴意义”的五四,指称“这实在是个彻头彻尾的文艺复兴运动”⑩,以致在他影响下由一批“五四之子”创办的期刊《新潮》也取有“The Renaissance”的英文名字,尽管这一杂志从《发刊旨趣书》开始就只是在强调如何“脱弃旧型”,“渐入世界潮流”(11)——我们实在无法读出太多的“复兴”之义。

      不过,就如同他的弟子在“The Renaissance”的英文名目下着意引入世界“新潮”一样,胡适对“复兴”也有他自己的定义。1917年,留美归国途中的胡适,读到Edith Sichel著《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书,将其改译为“再生时代”,“复兴”突出的是对既往文化的启用,而“再生”则强调了今日生命的成长,相近的词汇已经有了不同的指向。在后来,胡适描述中国历史文化的“复兴阶段”,也是视宋人大胆疑古、小心求证的新精神为第一时期,把明代王学之兴,尤其是市民文化中戏曲、小说的新精神当为第二时期,清学的勃兴为第三时期,而新文化运动则是第四时期。这里所谓的“复兴”都还是以求变革新为特征、以新文化运动的需要为标准的,也就是说,真正的古代文化传统并不是胡适考古追寻的对象。当他宣称新文化运动“实在是个彻头彻尾的文艺复兴运动”之时,接下来表述的却“是一项对一千多年来所逐渐发展的白话故事、小说、戏剧、歌曲等等活文学之提倡和复兴的有意识的认可”(12)。“我们愿意采用老百姓活的文字,这是我们所谓的革命;也可以说不是革命,其实还是文艺复兴。”“那些‘话本’、‘弹词’、‘戏曲’,是由老百姓唱的‘情歌’、‘情诗’、‘儿歌’这些东西变来的。这就是我们的基础。在文学方面,我们也可以说是文艺复兴。”(13)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读出,胡适所谓的“复兴”其实就是现代知识分子对文化新创造的一种表述,一种重新评判历史、重新估定价值的新的文化追求。正如他1919年《新思潮的意义》一文所指出的那样:“据我个人观察,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做‘评判的态度’”,而“评判的态度”最终“总表示对于旧有学术思想的一种不满,和对于西方的精神文明的一种新觉悟”。(14)以“中国文艺复兴”来定义胡适的美国学者J·格里德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胡适追寻的“再生”“不是通过任何实际意义上的古老文明的再生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创造一种新文明来实现的”(15)。

      与上述种种“复兴”之说比较,郭沫若的设想最接近西方Renaissance的本义——不是“革命”的权宜性说法,而是真正的对古老文化的挖掘和启用。“文艺复兴”之意大利语——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构成,法语与英语的Renaissance也都有差不多的含义与构词,发生在14—17世纪初的这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就是对古代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再发现,就是以古典的文化资源来对抗中世纪的教会专制,文艺复兴时期所高扬的人文主义文化不是新的发明而是古典文化固有的特征。严格比较起来,胡适的“复兴”之说虽然也追溯到了古代文化的某些传统(如白话文传统),但归根到底还是在外来思潮启发之下对历史的“激活”,对于胡适而言,这样的“复兴”更需要文学性的想象,或者说首先是横向的文化输入,然后才借助横向的启发重新“构想”了历史的部分资源。郭沫若则不同,他是凭借着对古老文化本身的探究发现传统的价值,并与外来的文化相对接。胡适的“复兴”之论多见于他对新文学运动的感悟,而郭沫若的“复兴”构想则产生自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讨论。

      郭沫若不仅执着地探索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而且这种探索更直达了古代文化的最前端,大大地超出了一般新文化知识分子的视线,这才是他与某些新文化人士的主要区别。

      到今天为止,我们的现代文学研究已经大体上完成了对所谓五四“反传统”的澄清。我们知道,即便是言辞最激烈的新文化人士,也都各自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眷念,更不用说最后都为传统文化的整理研究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对儒家文化、封建礼教的批评、抨击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就是儒家文化本身也往往被区分为先秦儒家与后世的儒家,原始儒家与宋明理学被分开处理,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史上那些思想活跃的时期如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学自觉的魏晋时代、思想启蒙的明末等等都常常为新文化知识分子所激赏。胡适的“复兴”观念在中国历史中虽然还是主要关联着他理解中的白话文传统,但他也对孔子、老子的时代予以肯定,就这一态度而言,其实与郭沫若并无不同。

      那么,郭沫若思想的独特处何在呢?就在于他并不满足于一般新文化知识分子对先秦文化的选择性肯定,他的思维追溯得更为遥远,一直穿透了文字记载的层面,抵达了那混沌茫然的文明的源头,在那里重新构想中国文化的来龙去脉。所谓“三代以前”的文化原点就这样隆重出场了。

      关于三代以前的思想,我们现在固然得不到完全可靠的参考书,然而我们信认春秋、战国时代的学者,而他们又确是一些合理主义的思想家,他们所说的不能认为全无根据。他们同以三代以前为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16)

      中华文明的起源从来都是一个史学难题,“三皇五帝”的传说始终都无法获得科学的确证,运用现代学术知识的“古史辨派”更是摧毁了我们固有的古史解说系统,让遥远的文明发生变得扑朔迷离,作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三代(夏商周)断代问题迄今依然在艰难推进之中,所谓“三代以前”自然就更是迷蒙缥缈了。但是郭沫若却不以为意,他满怀信心地论证这“三代以前”:“(所以)我们纵疑伏羲、神农等之存在,而我们有这样一个时代,这时代的思想为一些断片散见于诸子百家,我们怎么也不能否定。我们研究希腊哲学等之存在,然而这些学者的完全的著述早已经莫由寻觅了。关于他们,我们所能知道的,亦不过一些后人的传说与断片的学说而已。象不能因为没有完全的著述,便把这些希腊的学者抹杀了一般,我们这么也不能由中国思想史上把三代以前的这一时代的存在轻轻看过了。”(17)郭沫若在这里提出的论据虽然还不具备十足的“史料”基础,但是却无疑具有思维方式上的启示意义,对于学术思想的发展来说,重要的不是最后的结论,而是它提出问题的角度和展开的方式,这就是文学家郭沫若的创造性思维赋予他学术活动的独特价值。

      对于“三代”或“三代以前”,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也常常论及,将之视作自己思想的结构性或批判性元素。如有学者所说:“先秦诸子几乎都谈及‘三代’,而见解则各不相同。儒、墨二家皆称道或标榜‘三代’,而所入深度有异。墨家但以‘三代’得失之史为借鉴之标本,而儒家则思于借鉴之外更从‘三代’之史中发掘出某种更深层次的认识来。道、法二家皆鄙夷‘三代’,而指归亦不同。道家贬抑‘三代’,以其有悖于上古自然之朴真;法家憎恶‘三代’,则以其有碍于当时法制之剧变。”(18)于是乎,后代学者对中国文化源头的想象和论述都几乎没有超过诸子的这些论述,或者是“仁”,或者是“礼”,或者是“兼爱”,这就是后代理解“三代”或“三代以前”的认知框架。郭沫若不避史实渺茫,重新建构起“三代之前”的思想资源,至少在两个方面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阐释空间:其一是赋予这一文化的源头崭新的含义,其二是通过对“三代”与“三代之前”的严格区隔更清晰地表述着自己的文化理想。

      在郭沫若心中,“三代之前”的文化形态是怎样的呢?

      “三代以前的思想,就我们所知,确与希腊哲学之起源相似。在我们的原始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把宇宙的实体这个问题深深考察过了。”“那时候,一切的山川草木都被认为神的化身,人亦被认为与神同体。”(19)这是对悠远历史的刻绘。在“老子的时代”,又一次“复兴”了这样的传统。郭沫若认为:“我们在老子的时代发见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Renaissance,一个反抗宗教的,迷信的,他律的三代思想,解放个性,唤醒沉潜着的民族精神而复归于三代以前的自由思想,更使发展起来的再生运动。”(20)归结起来,这所谓的“三代之前”的文化就是自由的、自然的,也可以说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充满神性的。这样概括,当然就大大地超越了任何一种具体的古代思想学说,而成为后代学说的灵感与思想的源头。孔子复兴了这一文化,所以他“使泛神的宇宙观复活了”,“他把自己的个性发展到了极度——在深度如广度。”(21)老子复兴了这一文化,所以“革命思想家老子便如太阳一般升出”(22)。

      为了清晰地说明他理想中的中国文化的源头,郭沫若特地将“三代”与“三代之前”区隔开来,划分出中国历史文化的几个自我否定的阶段,通过对源泉—失落—复兴—再失落的历史过程的描述,凸显出历史的兴衰,昭示深刻的教训。“为了理解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精神”,郭沫若特地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形象的“中国古代思想史的进程”图:

      

      按照这一进程图的描绘,“三代之前”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本传统”,它原本是浪漫的、诗性的、象征的,自由的、创造性的,神人同体的,但是此后的“三代”却是“黑暗三代”,“那时候,国家是神权之表现,行政者是神之代表者。一切的伦理思想也是他律的,新定了无数的礼法之形式,个人的自由完全被束缚了。”(24)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老庄等又恢复了这一精神,但秦汉以后却又一次失落,以致到今天。郭沫若还以文学的语言描述了这样一段发源—失落—复兴—再失落的历史:

      原始的大树勇敢地将自己的生命朝着天空无限地生长,自由地沐浴着清澈温暖丰沛的阳光,从大地中汲取着无尽的养分。正当大树尽情地享受着这一切的时候,突然被雷火击中,树叶被焚毁,树干被裁断,就连树根都被连根拔起!一时间,被誉为大自然的宠儿、宇宙精华的大树,即使被连根拔起,在他伟岸的身躯里依然存活着充沛的生命力,努力恢复着自己已经失去的伟大存在。尽管弱小的幼芽多次从树上吐露,然而大树已经脱离大地,能够汲取生命养分的功能已经停滞。幼芽萌生随即枯萎,枯萎后再次发芽,周而往复。越来越弱小的幼芽逐渐干枯,终于连吐露萌芽的气力也没有了,只剩下残骸横卧在旷野中,一点一点变成化石。这就是我们中华思想史的缩写。从公元前几世纪开始,我们的祖先一直拥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惟有一次遭遇秦火,就像所有的大树轰然倒塌一样,思潮的源流全部中断了。汉的训话,晋的清谈,宋的道学,清的考据,这些努力都不过是纯粹地在寄生树木上的发芽,失去了独创精神,只顾一味地咀嚼粘在历史上的腐败木质。唐朝时代佛教思想的发达,如果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来看,不过就是印度思想的一个旁支,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实。(25)

      由此,郭沫若重新追溯中国历史,发掘中国文化“根本传统”的意图也就昭然若揭了:“大树倒塌,变成化石。我们虽然不能使其复活,但是,我们却可以传诵他那独特的精神,在春天来临的时刻使其发芽,形成崭新的第二代。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26)或者说,“我国固有的精神又被后人误解”,如今,急迫需“要把固有的创造精神恢复”,以“继往而开来”(27)。

      这也就是郭沫若呼唤“复兴”的真实逻辑:他试图复活的并不是笼统的中国古代文化,而是要努力激活那失落已久的“根本传统”,通过一种“隔代”的想象召唤出文化的创造力——于是,“复兴”当然就不是守成与复古,也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相反,它却是通达未来的重要方式。

      郭沫若以“三代以前”作为中国文化的理想范型,并以此为基点重新梳理中国文化传统的脉流,这就建立起了一套崭新的阐释框架,这样的框架从自由、创造的始基开始,以自由的剥落、创造的委顿为漫长的历史中段,最后试图引发出对当下自由精神与创新活力的深情召唤。其叙述不仅独特迷人,富有深刻的现实关怀,而且同样包含着对历史文化的沉痛的检讨与批判——有力度的文艺复兴,对古代文化的挖掘、复活必定同时伴随着对中世纪专制的痛切批判,欧洲的文艺复兴如此,郭沫若的民族复兴思想也同样如此。就深刻的现实关怀与沉痛的历史批判而言,郭沫若虽然更接近欧洲“文化复兴”的原意,但在历史发展的大方向上与五四新文化主流相互支撑、彼此认同,共同推进着现代文化的创造与更新,与文化保守主义具有根本的差异。

      以“三代以前”的自由、个性为参照,郭沫若的民族复兴主张就不可是对古代中国传统的简单认同,相反,其中洋溢着“重估历史”的巨大勇气,经常为我们提及的中国古代文化不再可能以它们的“常态”获得被崇拜的地位,相反,它们都置于被剔抉、反思和批判的地位。

      “三代”是郭沫若反思、批判的第一段历史,被描述为“千有余年的黑暗”。郭沫若对“三代”的批判对古老历史的混沌景象作了清晰的分辨:哪些才是真正的自然自由的生存方式,哪些已经演变为对个人自由的束缚。这样的分辨,不仅在现代知识分子中卓尔不群,也根本上打破了先秦诸子的论述框架,呈现出郭沫若自己的一个全新的历史认知图式。先秦诸子中对“三代”与“三代以前”褒贬经常是不加分别的,一并作为古老传统的象征,褒之如儒墨,贬之如法道都大抵如此。这也从根本上影响了后代学者的阐释,郭沫若能够完全跳脱出这一认知框架,所以才有了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全新估价。

      秦以后的专制历史更是郭沫若批判的对象。“三代”作为“黑暗时代”,其特征就是政权、伦理、精神信念(神权)合一,而这都是秦以后专制统治的形式。面对开启了千年帝制的秦始皇,郭沫若的批判十分猛烈:“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针对漫长的专制主义文化,郭沫若不仅予以批判,而且特别抨击了这种文化氛围所造成的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扭曲。他指出,后儒“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28),“三代以前”既然是郭沫若民族复兴、文化复兴的理想范型,那么凡是能够获得他赞誉的历史人物都是在不同程度上承载了这一文化理想的代表。郭沫若礼赞孔子,礼赞春秋战国,礼赞老子与屈原,因为正是这些历史人物部分地发扬了“三代以前”的自由理想。在郭沫若看来,“三代以前”的“根本传统”虽然失落了,却有幸在民间的“被统治者”那里有所存留,而孔子和屈原就是这一传统的继承人,他们分别承袭了在北方和南方民间流传着的殷代文化精神。

      显然,反抗君主专制、倡导思想自由,这样的新文化理想是郭沫若和其他五四知识分子的共识。在发展民族新文化,推进现代文化建设方面,郭沫若的“复兴”理想与所谓“五四激进反传统”的人们并无根本的不同。

      正因为郭沫若的“民族复兴”理想在本质上属于新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所以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姿态一样,他的“复兴”理想一直都是开放的,他对古代文化的谈论与他对外来文化的谈论并无对立,“三代以前”文化理想的提出并不是为了抵御外来的文化,恰恰相反,其思想资源从一开始就向世界敞开。复兴民族文化的固有传统,就理当引进外来的文化资源。因为,“固有的文化久受蒙蔽,民族的精神已经沉潜了几千年,要救我们几千年来贪懒好闲的沉疴,以及目前利欲熏蒸的混沌,我们要唤醒我们固有的文化精神,而吸吮欧西的纯粹科学的甘乳”(29)。

      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郭沫若发现“三代之前”的过程也是他发现外来文化魅力的过程。他说:“我们还是崇拜孔子——可是决不可盲目地赏玩骨董的那种心理状态同论。我们所见的孔子,是兼有康德与歌德那样的伟大的天才,圆满的人格,永远有生命的巨人,他把自己的个性发展到了极度——在深度和在广度。”“我们可以于孔子得到一个泛神论者。”(30)“三代以前”文化就这样与世界文化相互连通了。“泛神论”不仅见诸孔子,也会心于庄子、孔子与王阳明,而孔子又与尼采、歌德、俄罗斯革命思想颇多相似,“动的文化精神”(31)贯穿了从中国的孔子老子庄子与王阳明,也贯穿了西方的歌德与柏格森,他还论述说:“我国的儒家思想是以个性为中心,而发展自我之全圆于国于世界,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待言是动的,是进取的。”(32)“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每一个人要把自己当成人,也要把别人当成人,事实是先要把别人当成人,然后自己才能成为人。”(33)

      甚至,在郭沫若眼中,上古的星学也包含着从古希腊“递演出的科学精神”,因为中国文化的“根本传统”中本来就包含着这样的科学精神:“我国文化是从自然观察发轫,农业的发达恐比世界中任何国的历史为先。在上古时候与农业有密切关系的星学,在周以前已有特产的独立系统了。”(34)

      中国传统文化常常视作自我封闭的文化,对此,郭沫若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的努力发掘下,中国固有的文化也呈现出了“世界主义”的面目:“在东西各国,传统精神与世界主义,是冰炭之不相容;而在我们中国,我们的传统精神便是世界主义。”“我们现在是应该把我们的传统精神恢复的时候,尤其是我们从事文艺的人,应该极力唤醒固有的精神,以与国外的世界主义这相呼应。”(35)仅仅从学术的角度而言,要论证中国原始的文化比其他文化更具有“世界主义”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证据,但是更重要的却是郭沫若蕴藏在这一结论之下独特的所谓“复兴”愿望:“世界主义”打破了狭隘的民族限制,“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无所障碍地融为一体,通通成为现代文化建设的巨大助力。正如郭沫若在发掘“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之结尾所述:

      对历史的探讨到上述的地方为止。请允许我再重复一遍,我们不论在老子,或在孔子,或在他们以前的原始的思想,都能听到两种心音:

      ——把一切的存在看作动的实在之表现!

      ——把一切的事业由自我的完成出发!

      我们的这种传统精神——在万有皆神的想念之下,完成自己之净化与自己之充实以至于无限,伟大而慈爱如神,努力四海同胞与世界国家之实现的我们这种二而一的中国固有的传统精神,是要为我们将来的第二的时代之两片子叶的嫩苗而伸长起来。(36)

      动的精神、自我的实现,这就是五四新文化的真髓,郭沫若的“复兴”之梦最终融入五四时代精神的主流,形成了一种“异构同质”的文化现象。在这个背景下,任何将郭沫若的传统文化观拉近保守主义的企图,或者与今天功利主义的、商业主义的“国学”混为一谈的努力都是荒谬绝伦的。

      ①②(16)(17)(19)(20)(21)(22)(24)(31)郭沫若:《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郭沫若全集》历史编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7,262,255,255,255~256,257,258、289,256,256,259页。

      ③(23)(25)(26)(36)见蔡震《关于郭沫若的〈芽生の嫩叶〉》,《郭沫若学刊》2006年第3期。

      ④(27)郭沫若:《一个宣言》,《郭沫若全集》文学编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2页。

      ⑤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⑥载1914年《庸言》第2卷第1、2合刊号

      ⑦⑧⑨吴宓:《吴宓日记》第一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81、388、504页。

      ⑩见陈金淦《胡适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61页。

      (11)《新潮发刊旨趣书》,《新潮》1919年1卷1号。

      (12)胡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全集》第18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36页。

      (13)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89~290页。

      (14)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胡适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92、695页。

      (15)J.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6~337页。

      (18)刘家和:《从“三代”反思看历史意识的觉醒》,《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1期。

      (28)郭沫若:《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5页。

      (29)郭沫若:《王阳明礼赞》,《郭沫若全集》历史编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93页。

      (30)(32)(34)郭沫若:《论中德文化书》,《郭沫若全集》文学编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5、157,149~150,153页。

      (33)郭沫若:《孔墨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1页。

      (35)郭沫若:《国家的与超国家的》,《郭沫若全集》文学编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4页。

标签:;  ;  ;  ;  ;  ;  ;  ;  ;  ;  ;  ;  

文艺复兴什么为什么是文艺复兴?_郭沫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