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晚疫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晚疫病论文,番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症状识别 叶、茎和果均可受害,但以叶片和青果受害严重。幼苗期发病,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很快向叶柄和茎部扩展,叶腋处病斑黑褐色,常造成幼苗萎蔫倒伏。空气湿度大时,病部边缘产生稀疏白色霉层。成株期多由下部叶先发病,从叶尖、叶缘开始,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渐变暗褐色,病健交界处不甚明显,病斑上无轮纹。潮湿时,叶背沿病斑外缘产生白色霜状霉,天气干燥时病叶呈绿褐色,继而变暗褐色。茎部受害,病斑由水渍状变暗褐色,后成黑褐色,稍凹陷,组织变软,植株萎蔫或从病部折倒。果实受害,青果一侧发生界限不明显大斑,油渍状,渐变暗褐色。病斑稍凹陷,病果质地较硬,潮湿时边缘生有白色霉层。
二、发病规律 该病由疫霉真菌浸染所致。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或地表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成为翌年的浸染源。发病后先形成中心病株,多发生在棚室低洼处和结露滴水处,在适宜条件下,中心病株产生大量孢子,借气流、水流传播,病害迅速扩展蔓延。棚室白天温度22℃~24℃、夜间温度10℃~13℃、相对湿度95%以上8小时、番茄叶面有水露时,病害易流行。中原地区晚疫病在11月初至12月中下旬易流行。温度低、湿度大、日照少、密度大、偏施氮肥、放风不及时病害严重。
三、防治方法 (一)推广多品种混合栽培,可减少强毒性菌株的积累。分年度品种轮换也有较好的防病保产效果。(二)栽培防治。平整土地,高畦栽培,注意灌水及排渍,选用无滴膜,合理密植,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适时通风排湿,降低昼夜温差,避免叶面结露和形成水膜。结果期追施磷、钾肥。拉秧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清洁田间。(三)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可用1∶1∶200波尔多液封锁发病中心。全棚施药不应晚于第一穗果形成时,可用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0%DTM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洒。可向药液中加入0.1%中性肥皂水或洗衣粉,增加药液的附着力。每7天1次,连喷2~3次。
联系电话:0371-572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