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命题,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思想逻辑;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阶段性成果,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揭示了当下因我国社会发展的复杂性而再现的社会发展辩证法;还包含着实现马克思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阶段性任务的根本任务和现实道路的思考。无疑,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这一科学命题,深刻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逻辑、辩证逻辑与实践逻辑。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 思想逻辑 辩证逻辑 实践逻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的科学命题,意味着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确立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即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做出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依据,会带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性改变,对当今我国以及未来一个比较长的发展阶段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全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命题,是把握新时代,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境界的关键一环。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命题的思想逻辑
无论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还是主要矛盾,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范畴。基本矛盾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性质,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呈现出过程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相比之下,主要矛盾作为现实社会进程中相对活跃和变动的因素,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特定阶段的具体表现方式,是在众多现实矛盾中居于主要地位并起着主要作用的矛盾,以阶段性、变动性、多样态的特点展现不同阶段社会发展的特征。
作为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创立者的马克思在他的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著作中,通过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正是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思想。在马克思看来,在特有的生产方式下进行着生产活动的个人势必会因共同生产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为社会结构乃至国家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即造成国家及其一切社会关系均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事实。因此“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还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的.....新交往形式所替代;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另一种交往形式所替代”③。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历史时期往往通过其他社会矛盾的不同的表现方式加以呈现,在诸多表现基本矛盾的现实矛盾形式中,社会主要矛盾又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在与其它诸种矛盾的比较中起主要的作用,从而使人类社会明显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要矛盾正是以其阶段性、变动性的特点反映一定生产力与交往方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外在的、主要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深刻地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并重点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深入探讨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并做出了中国化的解释。毛泽东将马克思的相关学说总结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④,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毛泽东首先明晰了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两对范畴及其关系,承认基本矛盾是矛盾的普遍性范畴,而主要矛盾则属于矛盾的特殊性范畴,尤其提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是矛盾的特殊性所要表征的两个主要内容,需要重点加以分析和把握。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作了重点的阐释,认为当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事物,特别是面对多个矛盾一起产生影响、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就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找出影响全局的最主要的因素,即主要矛盾,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复杂的局面就会变得清晰,其它问题和矛盾就会迎刃而解。毛泽东不仅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更强调矛盾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把握主要矛盾。强调所有的共产党人都应该尤其要重视对矛盾问题以及矛盾理论的研究,提出掌握认识矛盾的方法是制定党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方针政策、战略战术的科学武器。正是能够科学运用矛盾理论分析革命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变化,使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阶段能根据矛盾双方的变化,科学的调整斗争方向和采取新的策略,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建国后,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要矛盾的探索上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党的八大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即“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⑤。然而这一科学判断却由于当时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以及阶级斗争判断上的失误而戛然而止。
海上千峰阁病舆,傍花随柳意何如?老谁静里都无事,笑此山中亦著书。帝伯皇王铺叙里,乾坤今古笑谈余。我看此意终谁领,略与人间一破除。
文革结束,百废待兴。在“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真精神的指导下,邓小平坚持毛泽东有关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提出“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⑥,继而提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⑦此后,邓小平坚持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与发展生产力结合起来,进一步强调发展生产力的作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⑧。通过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主要任务的思考,邓小平认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⑨,明确把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⑩。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认识并确立,是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真精神的坚持,也是对毛泽东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不仅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做了抽象的理论论证,而且还描述了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状态。他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的状态由一种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变,由于生产力的空前发达,人们的生活不会受到职业、活动范围的影响,你可以同时是一个猎人、渔夫、批判者,这是一个社会基本矛盾完满解决的社会。马克思不仅科学地论证了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逻辑必然性,更重要的是为人类最终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一条现实路径。习近平指出,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要落脚到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同时将科学理论和方法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理想转化为实现中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阶段性目标上,为分步骤、分阶段的实现人类的最终理想铺就现实的道路。
社会主要矛盾既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一定时期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因此,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展开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考察尤为关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特点主要表征为矛盾的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相较于人民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美好生活需要”主要表现在人民对生活的需要发生了重要的变更,呈现为多层次和整体需要的鲜明特点。具体表现为,人民对生活需要的范围扩大了,需要的内涵变得丰富多彩,人们由单一追逐物质生活的满足扩大到对精神生活,以及对生存环境的文明实现的多个领域;在摆脱物质匮乏之后,人们追求质感更高、更加精美的生活,如个性化的教育、人文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更公平的生存环境等。这些需求呈现出立体化、丰富化、精细化特点;相较于“落后的社会生产”,“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体现为,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综合国力取得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从整体看,“落后的社会生产”的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但是,发展之后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依然存在:“不平衡”主要指地理方位上的区域、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东西部、城乡间收入明显不平衡,脱贫致富工程处在攻坚期,贫困人口内部也存在着不平衡等;“不充分”主要是指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很多地方人民对发展经济的认识不充分,思想解放不充分,对内的人才、技术、资源的合理利用不充分,在与东部以及世界发达地区展开交流与优势对接等方面准备不充分,在发展经济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不充分等。只有充分认识和解决好主要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主要问题,才能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真实的社会保证,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整体需要。正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认识和把握,为准确掌握矛盾的内在逻辑及其两者的辩证关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②③⑬⑭⑮⑯ 《马克 思 恩格 斯 文 集》 第 1 卷,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7~568、575~576、506、531、531、162页。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命题的辩证逻辑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也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事物在内部矛盾的支配下经历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其中量变是质变的准备与积累,质变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发生根本变化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就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主导下,不断经历着量变到质变发展的过程。然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一定量的积累不会引发基本矛盾发生质变,但却会引起部分质变,而部分质变则是通过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表现出来。十九大得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命题不会改变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判断,因为我们现在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我们仍然还处在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从初级到中高级阶段发展的总体量变过程之中。但必须承认,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出现部分的质变,从而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论断,就是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进程中发生了某些部分质变做出的准确判断。当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还不足以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性质发生质的改变,我们依然要实事求是的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冒进、犯超越阶段的错误。同时,新时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的发展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际出发,调整制定新政、布局未来,为突破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过渡到中高级阶段、实现社会发展的质的飞跃做好量的积累的准备。习近平指出:“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⑫这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科学做出因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形成的新的历史定位的重大决策。
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价值旨归,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标志。马克思在自己创立的唯物史观中科学论证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性,马克思认为,人们在达到自由全面发展之前必须能够使自身得以生存,所以人类迈向自由全面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是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⑭。之后“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⑮,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解决人们需要的满足与新的需要的产生的矛盾中不断推动人类逐步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同时指出,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产生于人的意识,但不会仅仅局限于人的意识之中,它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实现,因为“动物只生产自身”⑯,所以“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⑰。现实的人会随着社会及自身的发展不断扩大需要,一旦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直到完全实现所有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的。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命题科学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在对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世情与国情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揭示出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辩证法。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辩证法具体表现为:明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辩证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漫长发展进程中总体量变与部分质变的复杂关系;中国崛起之后可能承担的多重角色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新变化等等。
那一瞬间,我的头脑中闪过很多的片段:十岁,我和一个小男孩一起玩耍,他说这辈子要我做他的新娘子;十五岁,他为我摘树上的桃花,扎成好看的花环为我戴上;十七岁,我们约好私奔,我却在临行前被父亲绑了起来将我送进陌生男子的婚房。我的心里好痛好痛,他的身影一直很模糊,我好想看看他,可为什么我总看不清呢?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命题的实践逻辑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⑬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鲜明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带领人民争取解放、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科学武器。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整体特征的新概括和具体内容的新阐释,是在全党带领全国人民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开创性成就,开辟伟大实践新境界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也就是说,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下出现了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事实,是我们党对新时代社会实践发展正确认识的理论升华。同时,习近平指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命题的价值,就是明确党和国家今后的发展目标,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围绕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以及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坚持把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落实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上来,坚持理论以实践为基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世界”的实践特性。
(三)研究方法:鉴于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以及定性(质化)研究方法。文献研究主要是使用中国知网的期刊网资源库、博硕士论文资源库、网络报道资料等,以“殡葬”、“职业感受”为主题词,检索相关资料,归纳梳理前人研究角度和观点。定性研究主要是运用深度访谈法、开放式问卷法,对北京、天津、厦门、无锡、太原、青岛、济南、烟台市的11名案主进行个案深度访谈,他们均为近3-5年入职殡葬行业的青年,具有高职大专学历。同时,以他们为主体,在本单位35岁以下青年发放问卷10份,共发放110份,回收87份。结合所有定性资料按照研究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最后完成本研究。
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关键环节,而对矛盾主要方面的解决则是我们新时代所有理论的根本旨归。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解决,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做了详细的部署,总的要求是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仍然要坚持把发展放在首位,继续大力发展生产力,但在提高生产力总体水平时要更关注生产力发展的平衡,使生产力由原先强调数量的增长向以强调质量提高、追求效率公平和实现结构平衡的转变,以期达到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具体的措施主要包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等。这些具体措施的实施就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实践路径。
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众多矛盾中占据主要地位,规定和影响着其他次要矛盾的解决。但在社会主要矛盾内部,同样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的主次两个方面,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对认识和解决矛盾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我们不仅要抓住主要矛盾,更要科学分析矛盾对立双方的关系,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首先,要明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二者的性质以及关系。美好生活需要首先是一个价值判断,代表着一种应然状态;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实然状态,是真实的存在,当人民处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实然状态同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应然状态之间出现失衡时矛盾就会产生,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愿望愈加强烈,矛盾也就愈加尖锐。由此可以看到,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的解决与否直接决定美好生活需要能否得到实现的问题。正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⑪,它是关乎矛盾能否解决的主要制约因素,正确认识矛盾的主要方面,认识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是深化认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它能使我们在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时抓住重点,对症下药。
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近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面貌焕然一新,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初生产力落后的局面得到根本的扭转,国家基本上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总体任务和目标,并正向强起来的发展新目标大步迈进。此时,习近平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在新时期的深化和发展,是对在当下及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社会发展最大现实的科学指认。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质就在于它坚持了人民性,以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实现共产主义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此同时,马克思更以他的伟大行动将毕生献给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今天,在新时代我们明确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对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如何坚持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实现以人民为根本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承继了马克思主义人本理念,彰显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更是中国共产党确认在新的时代和历史发展阶段实现社会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行动纲领,找到实现共产主义发展阶段性新目标可行道路的正确选择。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确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在对我国所取得的全部成就及当下中国的发展状况作出了深刻和系统的阐发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科学命题。这一科学命题是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完成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都具有重大意义。
十九大报告强调,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改变,这是中国在国际地位中“不变”的方面,但我国国际地位的“不变”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初又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初处于世界边缘地带,没有发言权,被动接受全球化,对世界实际影响力极为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成为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话语权、影响力不断扩大并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新兴大国,我国处理国际事物的基本方针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韬光养晦到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沉着应对,再到走进新时代的有所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方案之所以能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和实际参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能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同,以及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主动引领和介入国际事务的明显变化,都表现出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发生了部分的质变。因此,充分认识中国国际地位和角色“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我国在新时代的对外关系。在当前,我国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依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在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方面我们领先世界,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发展的新兴大国,这是十九大对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关系的具体分析和准确判断,也是我们党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角度,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国际地位性质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深化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的突出表现。
①⑪⑫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1、11、12页。
分数概念的演变经历了四种途径,随之相伴的是人们对于数系的认识由整数系扩充为了有理数系.通过对分数演变顺序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了其对分数概念教学的一些启示,如教学实施的过程应分为四个具体阶段,在教学内容中应渗透比例思想、等价类思想,可将“测量”、“除法”两种分数产生途径作为数系扩充的重要教学点.
从马克思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提出到毛泽东对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科学阐释,从邓小平继承毛泽东社会主要矛盾思想,进一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到新时代习近平准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并对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的科学阐释,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不断推进与发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命题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发展的最新思想成果,体现了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逻辑。
④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的这个观点,原文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保守的思想观念层面发动了最后的冲击。这场文化领域的斗争一直持续到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第一次提出并详细阐述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纲领,其中就包括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体系。他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5]706——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和奴役文化;主张带有民族特性的文化: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主张革命的民族文化,与世界上一切民族的社会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共同形成世界新文化,消化和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吸收其精华,排除其糟粕。
⑤《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
本次研究中对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均使用SPSS19.0软件,其中涉及到的计数资料,以率(%)进行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⑥⑦《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1~182、182页。
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8页。
金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立足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和人的发展的可持续,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未来,既要科学合理开采资源,又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转型,走科技支撑、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之路。
⑨⑩《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3~64、264页。
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30页。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19)01-0096-06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观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项目号18ZDA002)的阶段性成果;2018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重大委托课题“习近平新时代观研究” (项目号2018GZWTZD3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秀峰,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卓红,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 510631
[责任编辑 刘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