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界公路管理处 安徽省 246003
摘要:在现阶段的道路建设过程中,沥青砼路面凭借工期短、成本低、平整度及耐磨性高等优点,在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其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太过注重施工进度,而忽视了施工的质量,使得道路工程存在病害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正常通行,还致使工程存在较多质量缺陷,因此加强对沥青砼路面病害的探讨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沥青砼路面病害及处理措施。
关键词:沥青砼路面;病害分析;处理对策
近年来,在我国道路沥青砼路面中主要问题包括有:裂缝、泛油以及坑槽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沥青砼路面质量的主要问题。沥青砼路面病害对新建道路使用安全性及寿命具有一定影响,也进一步为道路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1 道路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
1.1裂缝病害
裂缝是影响沥青砼路面质量的常见病害,也是对路面使用性能影响最大的病害,其分横向裂缝、网状裂缝与纵向裂缝三种。对于裂缝产生的原因而言,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因路面的强度没有满足相关的设计标准,使得道路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承受较大的外力,致使裂痕形成,而在其长久发展之后,就会形成裂缝病害。其次路面的基层强度对基层稳定性有着很大影响,一旦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就会降低基层的稳定性,从而导致沥青路面在受到较大外来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网状裂缝,同时在进行道路的施工与扩建时,如果不能够对施工缝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使得沥青路面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车轮的碾压,造成交界处的裂缝向外进行扩展,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纵向裂缝。另外对于横缝病害而言,其是由沥青路面的温度与湿度不断的变化,加之长期受到热胀冷缩的作用而形成。
1.2车辙病害
在道路中车辙的损坏力非常大,因为受到长时间的荷载以及气候因素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则会导致车辙轮迹向下变形,从而出现纵向的两个槽,也就是沥青路面常见的损害形式,同时在处理过程中难度也比较大。
1.3坑槽病害
在坑槽病害中,主要包括局部坑槽、基层坑槽,以及中间层坑槽。对于局部坑槽而言,一般是在沥青路面表面所形成,其在道路产生裂缝的开始阶段,由于裂缝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养护处理,并且长期受到车辆碾压,使得道路表面的混合材料裸露出来,加之在雨水不断侵蚀的作用下,使得这些混合材料逐渐变得松散,最后导致坑槽的出现。其次对于中间层坑槽而言,其主要是由于中间层和道路表层同时出现坑槽而产生,同时由于道混凝土内部结构不断的受到破坏,并且破坏会一点点的渗透到道路的深处,最终使得沥青混凝土结构内部受到严重的损坏,致使坑槽病害的发生。另外对于基层坑槽而言,一般是由于道路内部受到破坏而形成,并且在坑槽病害出现之后,路面会有大量的积水堆积,同时一些外来的杂质会顺着裂缝一点点的进入到道路的内部,致使内部结构发生松散,并在受到车辆的碾压之后,对基层造成损坏,最后反射到路面上就会形成坑槽,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
1.4泛油病害
沥青混凝土层的下部和内部结构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导致表面出现沥青堆积的现象叫做泛油。这种病害通常是因为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过高,在持续的高温加上车辆荷载不断对路面所产生压力作用下,沥青混凝土内部自由沥青向上移动,导致沥青在沥青混凝土层表面堆积,致使路面不平整或油滑,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影响沥青砼路面路基质量病害的处理措施
2.1裂缝病害养护处理措施
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按照裂缝与路面的延伸方向,可以分为纵缝和横缝。对于裂缝的处理尤为重要,一般宽度小于3mm的裂缝可暂时不做处理;对于宽度在3-5mm之间的裂缝,可通过浇填热沥青的方法进行处理,选择晴朗天气,先将裂缝处清扫干净,将预先加热的沥青或乳化沥青用专用设备沿着裂缝缝隙灌入,使裂缝被填堵;对于宽度大于5mm或者裂缝分布密集,修补面积较大的的裂缝,通常采取铣刨重铺的处理方法,按照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分层铣刨,直至找不到裂缝为止,若铣刨到基层仍有可见裂缝,同样要对基层进行铣刨处理,方法同面层相同,铣刨完成后,利用基层材料或贫混凝土有条件的可以利用面层铣刨后的再生料对基层进行填补,然后根据原路面的设计要求,拌制沥青混合料逐层填筑并压实,施工时注意层与层之间铺洒粘层油。
2.2车辙病害养护处理措施
对于一级车辙(车辙深度<10mm)来说,路面性能不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不需要采用任何的养护措施;对于二级车辙(车辙深度在10~15mm之间)来说,可能会造成积水,积水向下渗透比较严重的情况就会造成水损害。对于此种情况的预防主要是以防水为主,主要的预防措施包括:雾封层、稀浆封层以及微表处等等;对于三级车辙(车辙深度在15~25mm之间)来说,情况较为严重,有可能造成行车不稳出现晃动,严重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对于此种情况的预防主要考虑的是防水、抗滑以及提升平整度等,比较有效的措施包括微表处、薄层罩面等等。
2.3坑槽的处理方法
沥青砼路面坑槽则也是常见的处理方式,如果提高坑槽的处理美观性及实用性,则需要优化选择修补技术、修补材料以及修补设备。首先在进行材料选择过程中,最好是选择性能比较好的乳化沥青,具有较好的凝固效果。不但能够对道路开裂速度起到一定的延迟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其与其他材料的凝结,以确保在修补之后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开放交通。强化沥青路面保养及维修,操作中要确保施工人员的路面维护经验,强化操作手训练,确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够对乳化沥青熟练喷洒,取得良好效果。
2.4泛油病害养护处理措施
①应当科学设计混合料配合比,严格控制沥青用量,以避免泛油现象的出现。②应进行精细化施工,严抓施工质量。③重视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避免大量雨水渗入路面。④如果沥青路面出现轻微泛油,但路段上的表面石子依然外露,可暂不处理。⑤如果是因为施工质量不过关而受到水损坏出现坑槽的,可直接按照修补坑槽的方法来进行处理。⑥如果路面出现大面积泛油的,摩擦系数极低,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的需通过铣刨原路面重新摊铺面层的方法或是使用碎石压入法来进行处理。
2.5沥青路面的松散病害养护处理措施
针对松散的防治措施最重要的还是严格执行设计时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同时严密监控路基和混凝土基层的密实度、强度和抗剪度。严格监控沥青和矿料在铺设混合料中的实际含量,做到不过量也不偏低。同时,搅拌沥青混合料的过程应该有适当的时长,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过长,以免混合料出现质量问题。同时,混合时使用的物料的温度要有严格控制,不能使物料的温度超过技术规范上的要求,铺设时也要保证沥青混合料层的厚度不能过薄。在沥青本身的用料选择上应该选用水稳性好、蜡含量相对低、抗老化效果好、延展性好的沥青。这样可以有效保证沥青的质量,进而防止路面出现松散的情况。
3 结语
总之,影响沥青砼路面质量的病害种类繁多,涵盖了路面病害、路基病害等,而为了有效防范道路病害,相关单位需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同时做好各类病害的处理作业,确保路面路基始终处于正常状态,避免因病害而影响道路质量,保证行车的舒适性、稳定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超群,周瑜明,刘楷,等.沥青路面典型病害及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研究[J].道路与汽运,2015.
[2]刘立斌,李德彬,刘相儒,等.重载干线道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养护[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4.
[3]陈丽萍,吕锡平,李卫,等.潭邵高速道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成因分析[J].道路与汽运,2013.
论文作者:祁义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病害论文; 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裂缝论文; 道路论文; 车辙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