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1]2002年在《贵池傩戏剧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徽贵池傩戏是一种祭祀性民间戏曲表演活动,其中含有大量的剧目。这些剧目可以按其是否具备“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的戏曲“四要素”,划分为二类:“故事性剧目”和“非故事性剧目”。“故事性剧目”完全含有“四要素”,“非故事性剧目”至少缺少“四要素”其中之最关键要素“演一故事”。 “非故事性剧目”涉及宋代“宫廷大傩”中的“百戏”,民间驱傩“打夜胡”时所表演的节目和宋金“古剧”中的有关节目,反映了贵池傩戏积淀了中国戏曲未成熟时期的戏曲因素。 “故事性剧目”的源头可追溯至唐代变文、民间曲子词,与南戏、元明词话等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它们有些本身就是有关的传奇、京剧剧目。 这些剧目实际是不同样式的文艺作品,它们或早或迟地积淀到贵池傩戏中,反映了贵池傩戏对剧目兼收并蓄的开放性品格,这也是贵池傩戏区别于其它“戏曲活化石”的特征之一。 本文主体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总览贵池傩戏剧目,并根据“四要素”对之进行分类。第二部分系统分析贵池傩戏的“非故事性剧目”指出它们承继了古代傩祭及宋金古剧中的诸多节目,并分析其内涵。第叁部分对贵池傩戏“故事性剧目”作个体研究,重点对《和番记》、“孟姜女”类及“说唱词话”类剧目溯源及分析。以上主体内容,皆凸现了贵池傩戏的“戏曲活化石”价值。
吴轶寒[2]2009年在《民间傩俗中的民俗主体与乡土文化》文中认为傩,是人们从远古时期就传承下来的,驱魔逐疫、求愿酬神的一种祭祀活动,曾广泛的流传在我国许多地区的不同民族中,目的是祈求神灵逐鬼除疫,保佑百姓过上安宁生活。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日渐狭小,以傩仪为核心的傩事活动早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许多地方的傩事活动已经完全消亡,只有在一些远离城市的山区和乡村还残存着一丝傩仪的踪迹。然而,在安徽省南部的贵池地区却一直流传着春节唱傩戏的习俗,贵池傩戏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相对的原生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地民众的信仰、心理和对自然、社会的认识,集中的展现了当地乡土文化的神韵和地方文化的魅力,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成为维系当地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但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下,植耕于乡土社会的贵池傩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一方面乡民的精神信仰基础正在逐渐消失,另一方面傩戏自身的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贵池傩戏正在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远离民众的民俗生活。本文以民俗主体为切入点,考查和研究贵池傩戏这一民俗事象所代表的乡土文化内涵及俗民在傩戏中的角色身份,透视俗民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意识,并对傩戏的生存状态加以探讨。
王平[3]2010年在《论贵池傩戏“非故事性剧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徽贵池傩戏中保留了一部分"非故事性剧目"。它们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官方驱傩和民间驱傩活动中的相关表演节目有关;贵池傩戏的非故事性剧目明显带有"古剧"演出的特征;这些表演中含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如敬神逐邪、祈年求福、祈求生育、表示祝愿等诸多方面,它是具有活化石价值的古代戏剧遗存。
金龙[4]2007年在《贵池傩面具的数字化图形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傩戏,是中国傩的一部分,属《论语》中所载“乡人傩”。它是以宗族为演出单位的,以请神祭祖、驱疫纳吉和娱神娱人为目的的,以佩带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在贵池傩戏活动期间,所有村民除妇女外悉数参与。乡民自觉自愿的参加傩戏会,其演出形式、面具、道具等均较古老完整,有极强的原始性和宗教祭祀性,娱神娱人。面具是图形艺术中的一种,是人类文明发展初期就开始形成的一个特殊领域,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造型特征。由于傩面具语言传达的视觉信息比较集中和单纯,能够在较短时间引起观者的视觉注意和心理反应,因此从远古至今仍然在不断发展演变,在众多的艺术媒体上被广泛应用,正呈现多元趋向。本文通过对贵池傩面具的深入研究,对傩面具的造型、色彩、质料、傩戏道具、整体环境的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现代科技,利用计算机技术、民俗民间艺术和旅游文化产业等新的形式,提出利用数字化图形设计的方法对贵池傩面具进行保护与传承。特别是对如何保护传承贵池傩面具艺术提出了独到的艺术见解,从教育传承和数字化等方面入手,对贵池傩面具和池州传统傩戏文化的拓展与应用进行综合研究。本文是针对数字化艺术设计的飞速发展开展的初期理论性研究,运用数字化图形设计方法,对贵池傩面具的自身特点进行梳理,尝试提出运用数字化图形设计艺术的相关理论,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傩面具图形设计研究交互平台,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沟通、交流,最后在傩面具的相关文化产业中加以应用。特别是可以建立贵池傩戏专属品牌、生产傩面具工艺品和装饰品、加工旅游纪念品,设计制造有关贵池傩面具符号标志的产品、节日用品和礼品以及有关傩面具的模型和动画片等。并针对现行数字化图形设计艺术中的各种形式,优化图形设计研究模式,从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以及贵池傩面具图形中运用数字化的意义方面展开对数字视觉艺术、虚拟现实艺术设计、池州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内傩面具的图形设计研究。
谈家胜[5]2007年在《近20年来安徽贵池傩戏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贵池傩戏是一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驱邪纳福为目的的祭祀性民间戏曲艺术形式,顽强地存活在僻静封闭的山区,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才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它保留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蕴藏着丰富的古文化信息,被誉为"戏曲活化石"。本文从傩戏资料的整理、傩戏形成的时间问题、面具艺术、剧本研究、文化内涵的解析、傩戏的特质等方面,对近20年来学界关于贵池傩戏的研究成果,作一回顾性的梳理综述,以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学术背景的参考。
王平[6]2004年在《贵池傩戏《和番记》与南戏《刘文龙》的亲缘关系》文中研究说明《和番记)是贵池傩戏中经常演出的一个剧目,《刘文龙》是早已失传的南戏中的一出。本文从溯源入手,将《和番记》与钱南扬对南戏《刘文龙》的辑佚之曲进行比较,并与广东潮州出土的南戏"改编本"--明宣德写本《刘希必金钗记》进行对照,以探求它们的一脉相承性。并且,通过对《和番记》的文本内在形式进行分析,辅之以有关考证,从而达到论述《和番记》与南戏《刘文龙》有亲缘关系之目的。
张邦启[7]1998年在《贵池傩戏面具特征及其文化价值》文中研究指明傩面具源于原始宗教的巫觋鬼驱疫活动。贵池傩面具在制作上吸取了中国民间娴熟的镂空及浅浮雕技法,注重人物形象塑造,讲究布局、色彩及整体呈现,具有东方民族的审美情趣及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对傩文化及面具艺术研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荀安华[8]2000年在《贵池傩戏艺术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安徽贵池傩戏是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以请神祭祖驱邪逐疫为目的的戏曲表演活动。本文对贵池傩戏的形成时间、表演特征、仪式等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一些认识。
王夔[9]2015年在《贵池傩戏“刘家戏”考论》文中提出贵池棠溪乡魁山吴吴荣森抄本《刘文龙》改编自同题材说唱文学作品,其中保存了较多的宋金戏剧遗存,其产生的时代应为最早。贵池刘街乡南山刘刘本质抄本《刘文龙赶考》受明代前期民间目连戏的影响较深,从其中保存了大量于史可征的明代官制及社会风尚信息来看,其创作时间不会晚于明代嘉靖年间。贵池刘街乡太和章章阳春抄本《和番记》直接承袭自宋元南戏《刘文龙菱花镜》,既保留了《错打千字文》《风花雪月爨》等宋金戏剧片段,又借鉴了《琵琶记》的唱词和关目,曲词典雅,情节紧凑,是贵池傩戏"刘家戏"中戏曲化程度最高的一部作品。
王星明[10]2008年在《贵池傩戏的文化释读》文中研究表明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贵池傩戏,自2005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后,2007年6月,贵池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傩文化之乡"。
参考文献:
[1]. 贵池傩戏剧目研究[D]. 王平. 安徽大学. 2002
[2]. 民间傩俗中的民俗主体与乡土文化[D]. 吴轶寒. 西北民族大学. 2009
[3]. 论贵池傩戏“非故事性剧目”[J]. 王平. 民族艺术. 2010
[4]. 贵池傩面具的数字化图形设计研究[D]. 金龙. 首都师范大学. 2007
[5]. 近20年来安徽贵池傩戏研究综述[J]. 谈家胜. 池州学院学报. 2007
[6]. 贵池傩戏《和番记》与南戏《刘文龙》的亲缘关系[J]. 王平. 艺术百家. 2004
[7]. 贵池傩戏面具特征及其文化价值[J]. 张邦启. 池州师专学报. 1998
[8]. 贵池傩戏艺术初探[J]. 荀安华. 池州师专学报. 2000
[9]. 贵池傩戏“刘家戏”考论[J]. 王夔. 戏曲艺术. 2015
[10]. 贵池傩戏的文化释读[J]. 王星明. 中国戏剧. 2008
标签:中国文学论文; 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论文; 傩戏论文; 艺术论文; 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