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人口转变与后人口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化是一个具有广泛涵盖性的概念,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学术界迄今对此概念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其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看法是,现代化这一概念中的“现代”,不是“当代”的泛称,不是一个具有无限延伸、与时俱进的概念,而指的是一个具有世界范围内的特定历史过程[1]-[4]。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化也就是一个具有世界性的特定时代的历史范畴,而不是适用于一切时代。
那么,现代化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历史范畴,究竟指的是什么时代呢?
这一历史时代的起点就是从18世纪后期西方工业革命后开始出现的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进程,这一发展进程在欧美等国家已经结束,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则仍正在向前推进。
之所以把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作为划分这一特殊历史进程的起点,是因为,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成果得到广泛应用,现代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对经济的加速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国民财富持续增长为标志的发展呈现跳跃式、波浪式推进,整个世界由此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发展整体。工业革命还使得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由新的生产方式带动的社会变革也全面加速,进而对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及其成果的广泛运用,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种由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被现代的工业社会所代替的过程,就是现代化发展的过程。
这样,我们就可以给现代化下一个较为确切的定义: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是以科学与技术革命作为推动力,在实现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同时对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进而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的深刻变革的历史发展进程。
按照上述定义,现代化实质就是工业化,但现代化又远不能等同于工业化,如果把现代化仅仅理解为工业化,那么这种理解无疑是十分狭隘的。因为现代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诸多领域,仅仅用工业化是难以概括的。但工业化又无疑是现代化的基础和主要内容。
对欠发达国家来说,所谓现代化就是在现代国际体系影响下,欠发达国家利用后发优势,采取适合自己发展的高效率途径,迅速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加速社会发展和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
既然现代化指的是一个发展过程,自然应当把现代化理解为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概念。但由于现代化仅是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时代,因而现代化这一概念的动态性、与时俱进的特征又受到一定的历史时期的限制。当一个国家顺利实现了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时,也就意味着这一国家现代化过程的完成或结束。比如,当今世界,东西方学者普遍认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顺利实现了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国家现代化过程的完成或结束。“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概念的出现和普遍运用,说明学术界对把现代化作为一个特定时代来理解有着普遍的共识。显然,对于目前人均GDP普遍超过二万多美元的发达国家来说,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已经结束,他们所面临的是一个向后现代化迈进的问题。反过来,倘若人们把现代化理解为一种具有无限延伸、没有尽头的概念,那么,按此推论,则当今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实现或完成了现代化,这一推论显然是难以接受的。
把现代化看作特定时代的历史范畴,还应注意到这样一个区别: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并不等同于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现代化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历史范畴,欠发达国家或迟或早,最终都会实现现代化。当然,对有些国家或地区来说,这个时间跨度有可能相当漫长,有可能在目前的起点上还需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但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一些欠发达国家来说,有可能永远难以实现。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后出现的以欧美国家作为世界经济发展领头羊这一格局,经过两个世纪后基本没有什么改变,说明落后国家要赶上经济发达国家绝非易事。当然,这并不排除个别国家或地区,由于自身的一些特点,采取了结合本国实际的发展战略,在一定期间大幅度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并最终赶上的可能,如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经近百年的努力,终于进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便是一个特例。
“人口转变”的提法源于西方人口转变论。这是西方学者试图对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欧洲人口变化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而创立的理论。西方人口转变论者都将人口转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考察,将其看成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整个社会现代化的产物。人口转变实际上是欧洲现代化过程在人口发展中的体现,是人口发展所经历的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人口学者考察人口转变是否完成,一般是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程度上进行探讨,这主要涉及与出生、死亡相关的指标。人口学者眼中的人口转变,就是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由高位均衡向低位均衡的转变。或者说,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过渡。即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起始阶段,经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阶段,最后达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转变完成阶段。现在,当20世纪已经成为历史,欧美发达国家都已完成现代化进入后现代化社会,在这个时候,当我们再回过头来分析现代化结束时人口发展所显示的景象时,就感到仅仅用出生、死亡、自然增长等相关指标说明人口转变就未免有些局限了。
人口转变,既然是人口发展所经历的革命性的变革,那么,人口发展不仅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变化,更多的还应包括人口构成、人口素质等方面所发生的革命性变革。如果这一结论得以成立,那么,对人口转变的分析自然不应仅仅限于对出生与死亡等指标的分析,而还应包括与上述内容相关的指标分析。不仅如此,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所谓转变完成阶段,如果一国或一地区的生育率与死亡率的降低是一种自然过程,那么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也许能够大体反映现代化发展的结果;如果不是这样,生育率下降受到人为控制、政策因素的影响,那么人口就不是一种“自然”增长,人口增长的变化就不能准确反映现代化过程对人口发展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即使进入“三低”阶段的人口是一种自然过程,也并不一定能够确切反映现代化发展的结果。一是这种“三低”阶段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许多国家人口增长进入“三低”阶段后,人口波动实际上从来没有停止过;二是进入“三低”阶段后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作为现代化过程的结果,其灵敏程度已大大降低。联合国人口司公布的数据显示,1997年全球已有51个国家(占世界人口的44%)的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预计到2015年,低于更替水平的国家将增加到88个,占世界总人口的2/3。这些国家的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虽然也是现代化过程的结果,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却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不结合人口发展的其它变量进行考察,很难看出这些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差异。因此,作为现代化过程结果,完整意义的人口转变应包括人口数量、构成和素质等相关内容。如果把人口转变仅限于出生、死亡和自然增长,就难以反映人口转变的全貌。
那么,作为现代化过程的结果,完整意义的人口转变应包括哪些内容呢?笔者以为,根据上文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完整意义的人口转变,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即人口城市化进程,非农化进程,人口增长。这三方面内容,能够较为全面反映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工业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既然人口转变是现代化过程在人口发展中的体现,那么,“后人口转变”也应是后现代化过程在人口发展中的体现。一般认为,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末期相继进入“后现代化”社会,但这一时期毕竟还很短,而人口发展却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才能显现过程特征。因此,现在就要清晰描绘“后人口转变”的特征,笔者认为,不要说全貌,那怕是轮廓都是不现实的。当然,这不排除对“后人口转变”的一些发展趋势的预测。
欧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用了二百年时间,该过程现已结束,对人口转变主要内容作分析,也可以通过对欧美国家人口发展所经历的革命性变革求得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对欧美国家进入“后现代化”社会后所出现的一些“后人口转变”的一些特征作出预测和分析。
一是人口城市化进程结束。现代化过程同时也是人口城市化过程,并且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是现代化过程高歌猛进的时代,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在这一世纪都开始了向现代化过程的迈进;与此同时,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从20世纪初的不足10%上升到20世纪末的47%以上。已经完成现代化的国家,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70%~75%。应注意的是,城市化水平不是越高越好,当城乡差距已经消除,交通、通讯等十分便利时,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缺乏动机和活力,也就意味着人口城市化运动的结束。在欧美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70%~75%左右时就难以再提高,并出现逆城市化趋向,说明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过程的结束。逆城市化运动的出现可能是“后人口转变”的内容,而人口城市化达到75%(或达到70%)就开始出现逆转,应看作人口发展过程中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性标志,而75%(或至少达到70%)就可以成为衡量一国或一地区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准,成为人口转变的标志性数值。
二是非农化过程结束。现代化过程实质是工业化过程,而工业化过程也就是非农化过程,非农化过程结束意味着农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结束,其主要表现是:农业就业人口比重愈益缩小,过去用一半以上的农业就业人口才能维持整个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而现在只需要5%甚至更低的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就可以支撑整个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例如,美国农业的就业人口目前只占全部就业人口的3%。现代化完成的国家,三次产业就业比例大体是5:30:65,即农业就业比重基本稳定在5%以内,非农化水平在95%以上,而这就成为人口转变过程中的革命性标志。因而95%的非农化水平就成为衡量一国或一地区非农化过程结束时的重要指标。
欧美国家目前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则是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第三产业内部从传统服务业向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转移,而信息咨询服务业又被西方学者称为第四产业。非农化过程结束后,人口就业结构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内部的转移也许是欧美国家“后人口转变”的重要内容。
三是人口实现了零增长。人口转变的最初意义仅仅是指现代化过程对生育率的影响,使生育率发生革命性变革。实际上,现代化过程在影响生育率下降的同时,也对死亡率下降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从欧美等国家现代化完成时指标分析,现代化完成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上都进入了零增长。所谓人口零增长,不是人口增长率为零,而是围绕零增长上下波动。欧美国家完成现代化时,出生率一般在10‰~15‰,死亡率一般在8‰~12‰,自然增长率在5‰及以下;一些国家人口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但一般也在负5‰以内。可以把人口自然增长率围绕5‰作上下波动看作进入人口零增长。因此,只要一国或一地区人口变化属于自然过程,人口自然增长率在5‰上下波动就成为衡量人口进入零增长的重要指标。
进入零增长的发达国家,由于老年人口死亡率得到进一步控制,健康状况普遍得到改善,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大都已达到或超过75周岁,人口年龄结构出现高龄化,而这种由死亡率下降为主导的高龄化有别于由生育率下降为主导的老龄化,因而人口高龄化有可能成为欧美国家进入“后人口转变”的特征之一。
人口转变,既然指的是人口发展所经历的革命性变革,还应包括人口素质的变革。人口素质的提高是生活质量提高所致,而生活质量提高则是现代化成果最直接的反映。这具体反映在以下一系列指标上:例如,欧美国家现代化完成时,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普遍超过75岁,0-1岁的婴儿死亡率低于10‰,高等教育普及率达到35%以上,成人识字率超过95%,等等。由于人口素质包含内容较为广泛,其中的一些内容,如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也隐含在人口自然增长率这一指标中,因而一般可以用前三项指标作为人口转变的主要内容。当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完成了人口转变,也就意味着这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城市化、非农化进程结束,人口进入零增长。
实际上,一个国家人口是否实现了转变,或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转变,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实现程度的显示器。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学者英克尔斯就把现代化与人口转变相联系。他提出的现代化10项指标中,其中8项指标与人口发展有关(注:英克尔斯的10项指标是:人均GDP3000美元以上,第一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至少达到12~15%,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5%,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70%,成人识字率超过80%,大学变及率10~15%,城市化50%以上,每千人口拥有的医生数为2人以上,出生时预期寿命70岁,人口自然增长率1%以下。)。而在这8项指标中,就含有与人口转变主要内容相关的3项指标。只不过,用现在的标准看,英克尔斯的标准明显偏低,并且,主要针对的是发展中国家。但英氏的指标说明了,上述3项指标在评估现代化实现程度时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或人口城市化水平,或非农化进程,或人口增长率没有达到人口转变时的数值,就不能说或不能完全说这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了现代化。
马克思在《资本论》一卷一版序言中说得好:“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国家所显示,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5]欧美发达国家现代化结束时所显示的景象为正向现代化迈进的中国展示了未来景象。那么,正在向现代化进程迈进的中国目前处在怎样的发展水平呢?评价现代化指标有多种,对中国人口转变程度的分析可以大体看出中国现代化的实现程度。
(1)人口城市化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90年代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3.45%,人口城市化水平已从1990年的26.23%提高到2000年的36.09%,平均每年提高近一个百分点。但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目前世界城市平均水平已经达到47%,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在75%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也达到38%,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还低2个百分点。即使今后中国人口城市化发展速度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也要到2040年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现有水平。我国人口城市化状况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现代化水平——接近工业化中期,离现代化实现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2)一半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农业说明我国还没有完全摆脱农业社会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已达1.45亿,但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仍超过一半以上。1999年,我国一、二、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50.1%:23%:26.9%,就业结构仍呈现正金字塔形。说明我国现代化水平从整体上还没有完全摆脱农业社会的特征,还处于工业化前期。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到2005年,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分别达到13%、51%和36%,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44%、23%和33%,基本上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这说明,我国非农化水平2005年才能达到56%,离要达到现代化结束时的95%,还有相当漫长的道路要走。
北京作为我国最发达地区之一,也是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的城市,人口就业结构已经转变为倒金字塔形。1999年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为12%:35%:53%,已经达到工业化中后期水平,但非农化水平还只有88%,与现代化结束时95%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中国最发达城市之一,有着众多优势和积聚效应,但其非农化水平尚不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说明北京离城市现代化步伐还有一段路程。能否在今后10年使非农化水平达到95%,应看作北京能否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3)中国人口离稳定进入零增长还有较长路程
中国20多年来由于实行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计划生育政策,人的生育意愿被纳入国家限定的生育政策范围内,目前生育率已达到较低水平,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率达到11‰。但由于主要是政策因素的影响,低生育率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尚未真正形成。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目前中国的人口状况与西方发达国家人口状况相比实属形似而神异,某些统计指标的相同或相似无法掩盖许多实质性的差别。”[6]即使这样,要将11‰的人口增长率降到进入零增长,也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用现代化理论来评价中国现代化进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作为一个整体,目前仍处在工业化前期,现正在向工业化中期逼进,就目前发展趋势分析,很有可能要到本世纪中叶才能完成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在一半就业人口集中在第一产业、三分之二人口居住在农村的情况下,要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实现农业和农村人口的彻底转移,其难度远比一般发展中国家难度要大。另一方面,中国又必须面对“后现代化”和信息时代挑战,中国在向现代化过程迈进的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向后现代化迈进,中国在加速现代化步伐的同时,还需同时加速向后现代化迈进的步伐,这无疑给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提出了更为艰巨的任务。
就人口转变而言,中国人口转变远没有结束,更谈不上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北京作为中国最发达地区,人口转变即将结束,工业化过程接近尾声,要完成北京市政府提出的201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虽有可能,但任务相当艰巨。而整个中国要完成人口转变进入后人口转变,将与整个国家进入现代化的步伐同步,要到本世纪中叶才有可能实现。
收稿日期:2001-09-05;修订日期:200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