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歌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杨晓瑛[2](2021)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的育人价值研究》文中认为“新基础教育”研究自提出“育人价值”这一主张以来,深入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形成了“育人价值”视野下的教学价值结构。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依托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就是要在了解古诗词选文编排情况的基础上,挖掘初中古诗词中隐性的、易被忽视的育人价值内容。与此同时,对古诗词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育人价值的开发。本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阐述了选题的缘由、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及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点明了本篇论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在分析“育人价值”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与育人价值的关系。第三部分分析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的育人价值内容。本文在分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初中语文古诗词的育人价值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情思情感的体验;审美观念与能力的培养;古典文化的熏陶。第四部分是以曲阜市实验中学的师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教师的访谈调查发现,古诗词教学育人价值的开发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虽然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浓厚,但学习古诗词的方式较为生硬和单一,同时也发现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并不深入;通过对教师的访谈调查发现,教师们普遍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开发育人价值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不注重育人价值的开发,忽视对学生立场的考量,教学内容单调、忽视古诗词教学的课内外衔接等问题长期存在。第五部分是借助在曲阜市实验中学实习的机会,通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观摩和尝试,针对古诗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和课内外衔接四个角度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育人价值开发进行策略研讨。
王冰[3](2021)在《深度学习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度学习是近年来教育界和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是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出的又一研究成果,它的出现为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一定的途径。同时,深度学习也是信息时代教学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古诗词作为我国古代雅文学的典范,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具有精练含蓄的语言、朦胧丰富的意象、意境以及浓烈深沉的情感等特点。深度学习作为文学解读的一种重要理论知识,是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学习理念,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深入学习,能够将所学知识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整合迁移与应用,并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独特认知,达到深度学习的能力。所以,笔者认为,将深度学习恰当运用于古诗词教学当中,对于解决当前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教学古诗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本文针对当前高中古诗词的教学现状,以深度学习为理论依据,探讨在高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古诗词教学向深度化发展,并以此全面提升教师教学古诗词的专业水平以及学生学会鉴赏品读古诗词的能力。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进行阐述:在绪论部分,首先详细叙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了深度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深度学习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研究现状。最后详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详细阐述了“深度学习”的概念及其相关的理论。包括深度学习的内涵,深度学习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深度学习的主要特征。第二章详细分析将深度学习运用于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可行性。包括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分析,高中古诗词特点分析以及深度学习运用于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价值分析。第三章是对当前高中古诗词的教学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通过分析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内容,了解当前高中古诗词教与学的真实情况,以及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想法和意见。第四章详细阐述了深度学习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具体包括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学阶段、评价阶段以及实践的结果和建议。结语部分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不足。
岳晓林[4](2021)在《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小学高段的诗歌阅读教学存在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发现学习理论为指导,建构了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的相关理性认识。在明确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目标设计、实施、评价和保障四个方面,探究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有效策略,以培养学生在诗歌阅读中的发现学习能力,提高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效益。本文分四章论述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综述、研究目标与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旨在建构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认识框架。基于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实践模式与教学要求,明确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特点,包括阅读诗歌文本的主动性、诗歌形象思维的启发性、提取诗歌信息的有效性、发现阅读过程的探究性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要求,形成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思路。第三章,旨在通过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现状调查,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围绕教师的理论认知、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编制了师生问卷调查表。通过总结与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教育理念滞后、教学形式过度、师生定位不准、教师对发现学习过程的指导不足和学生的发现学习意识与能力薄弱等。第四章,旨在提出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策略。首先,结合课标、教材的要求,完善目标设计策略。其次,根据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提出具体实施策略。再其次,围绕教师和学生,形成评价策略。最后,为发现学习提供实施条件,优化保障策略。
杜俊萍[5](2021)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诗歌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探讨教师在诗歌阅读教学课堂中的教学策略,论文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学情,从教学实践出发,探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诗歌阅读教学策略。论文一共包括三个章节与绪论。绪论陈述了选题的研究原因、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诗歌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还陈述了论文所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诗歌阅读教学的现状做了分析。本章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客观描述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和诗歌阅读教学的现状。第二章分析了形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诗歌阅读教学现状的原因。具体从课堂实施、学生、教师三个层面分别分析,剖析出了形成如此现状的真正原因。第三章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诗歌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积极探索。在课堂实施方面,要勤张口多朗诵、寻找诗词中的名物、领悟诗歌意境、以写促学;在学生方面,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运用到专业中去;在教师方面,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较强的活动设计能力、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结语部分总结概括了论文,概括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诗歌阅读教学的现状、形成原因及解决策略。论文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结合一线教师教学经验,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选取所任班级作为研究对象,科学分析学生在阅读教学课堂中的现象。通过调查研究、科学分析、收集数据,探讨出了适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诗歌教学策略。
葛飞娅[6](2020)在《语文学科渗透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季羡林曾经在谈论科学研究中“知识面”的重要性,强调今天的学术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学科界限之间混同,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增加。那种死守自身所学的学科阵地,采取“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学术研究与学习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对于我们成长与未来发展的需求,而学科渗透是历史教学拓展“知识面”发展有效途径与方式。但学生在历史课程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尤其在初高中阶段面临的学业压力,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方式汲取部分历史“有用性”知识的学习,面对应试考试的大趋势之下,单纯的重点知识的识记与背诵,不能有效的贯彻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具体而全面的发展要求,与季羡林的“知识面”的拓展相悖。在历史学科教育的诸多问题之下,语文学科渗透视域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为学生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措施与方法。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首先主要说明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然后对国内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界定了相关概念及其理解运用,指出论文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创新所在。第一章,从古代文史同源与史学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的学理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与学生发展目标的现实要求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初中历史教学语文学科渗透的学理依据及其实践意义。第二章,重点通过梳理历史教科书中文学作品整理与研究和语文教科书文学作品整理与研究两方面的内容,从而论述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文学作品与运用原则。第三章,通过整理与观看一线教师的教学实录,对《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和《新文化运动》两则教学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初中历史教学语文学科渗透教学的实践价值。第四章,主要内容集中于初中历史教学语文学科渗透的问题困境与对策分析,主要体现于文学作品使用的过渡性、教学语言转换的生硬性和作品内容的主观性等三个方面。最后,文章从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加强教师的备课能力,加强教师的语言锤炼,树立客观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加强教师合作等五个方面,重点强调语文学科渗透视域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经验及其启示,试图为历史教学提供新方法和新途径,从而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长足发展。
全苗苗[7](2020)在《信息技术在中职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行业迎来了新的春天。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断地被引入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颠覆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固有生态。现阶段,我国已经初步迈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探索基于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教学,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了当前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将信息技术引入中职诗歌教学意在解决中职诗歌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诗歌学习兴趣不浓,基础较差,教师诗歌教学水平不高,教学评价缺位等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搜索、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对学生及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访谈所掌握的当前中职诗歌课堂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具体提升策略,意在提升中职诗歌教学的效果,努力让学生读得懂,学得进,品得出味道,感受得到诗歌学习的乐趣。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叙述了研究缘起。通过对当前中职诗歌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的分析,确定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中职诗歌教学效果这一研究方向。同时,对当前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诗歌教学融合的探索情况进行梳理、总结,为本文的研究打好基础。第二部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理论阐释。主要是对信息技术以及中职诗歌教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了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下的诗歌教学目标。第三部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现状分析。包括对中职诗歌教材选编现状的分析和中职诗歌课堂的教学实际调查分析,归纳分析了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普遍问题及其原因。第四部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具体策略。针对当前中职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拓展、教学过程与手段的创新和教学评价的优化等角度,探究信息技术在中职诗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第五部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教学实例与反思。旨在为信息技术在诗歌教学上的应用研究提供一些实践性的参考。
夏海连[8](2020)在《主题教学在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古诗词是我国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统编版语文教材,增加了大量古诗词,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机会增加,但当前我国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效率普遍不高。我国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是在当代教学改革过程中由窦桂梅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不断总结、实践而形成的教学思想,它既是模式也是方法,它以“语文立人”为指导思想,很好的契合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改革思想,主题教学提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挖掘语文人文价值、以教材为根本拓展学习,这些都和核心素养目标要求相吻合。小学高段古诗词主题教学,就是在实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目标的前提下,探索运用主题教学挖掘小学高段古诗词中的人文价值,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本文结构上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章是对小学高段古诗词主题教学的教学价值进行探索,通过教学实践总结、教学案例分析,得出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在增强古诗词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为教师采用主题教学进行古诗词教学提供实践依据。第二部分为第三章,第四章,是对统编版高段语文教材古诗词编排特点进行分析,主要采用了教材分析及古诗词统计概括的方法,得出统编版教材具有围绕主题编排内容、注重两个延伸、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等特点,并针对统编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所编入的古诗词,以主题的形式分为爱国、田园、山水等类别,明确编排特点和主题类别,为教师把握教材提供思路。第三部分为第五章,是本文最核心的部分,是对主题教学在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策略的探究,采用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总结的方法,从确定主题、主题教学设计、主题教学课堂实施三个层面,探讨具体的策略,为教师运用主题教学提供可借鉴的实施方法。主题教学已经具有一定教学影响力,它的优势与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日渐被更多的人认可,主题教学在小学高段古诗词中的运用研究,对于主题教学的推广以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是对运用主题教学进行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的可行性建议的良好探讨,以期提供有助于一线教师提高小学高段古诗词主题教学效率的方法经验。
刘凤[9](2020)在《赫尔巴特经典教学思想及其对小学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的启示》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增加,经典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但在实际的小学经典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对古代语语用价值的失察、无情节的诗歌教学、重背诵量的课外诗歌阅读三类主要问题,由此笔者将赫尔巴特提倡并践行的经典教学实践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照。赫尔巴特的经典教学是实践其教育性教学的主要方式。教育性教学通过将多方面兴趣作为切近目标以期达成道德的最高目标。因而,他要求教师要带着教育学的头脑教学语言学,由此选择了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和文学经典着作,确定了语言教学和情节教学来开展教学性和教育性。本文选择了作为古希腊文教学范本的《奥德赛》作为典型案例以阐释赫尔巴特的经典教学思想及其实践路径。赫尔巴特按照激发多方面兴趣的方式将《奥德赛》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语言和情节,旨在通过语言教学培育认识兴趣,情节教学激发同情兴趣。同时,赫尔巴特将教学过程确定为分析和综合教学,以实现每种兴趣的清晰与联合,从而建构个体稳定和谐的思想范围。本文以《诗经·采薇》作为案例展现赫尔巴特经典教学向中华经典文本转化的方式及局限。本研究得出了如下几个结论:第一,教育性教学意味着教学必须要以道德作为最高的目标。赫尔巴特将多方面兴趣作为经典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帮助儿童形成审美判断进而过渡到道德判断的过程。同时,道德教育必然要以教学作为其形成稳固思想的重要路径。第二,经典教学必须要选择符合儿童道德发展需要,作为多方面兴趣联合点的文学和历史的经典着作。第三,分析与综合是帮助儿童获得清晰认识、建构自身稳定和谐的思想范围的重要方式。同时,基于兴趣激发的差异区分为语言教学和情节教学,前者更注重认识兴趣培养,后者更为聚焦同情兴趣。第四,赫尔巴特的经典教学思想绝不能完全适用于一切经典教学,应结合教育情境和教学内容做出调整与变革。也即是教学要实现教学内容的教育性,应依据教学内容确定适切兴趣的类别,分别利用分析和综合以使儿童获得清晰而系统性认知。
赵婷[10](2020)在《“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是张玉新老师对其教学实践的总结,其要旨是以学生为本,追求语文的学习之道,启迪学生的灵性。本文是对“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切入,阐述“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对于本轮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本部分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第一章,对“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关系进行论述。分析“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阐释它“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从而论证它符合新课改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第三部分为第二章,旨在探究“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途径。首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阐释,然后说明“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接下来,具体介绍三种操作范式与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对应关系。“三步曲”阅读教学操作范式能提升学生语言与思维方面的素养,“九字诀”诗歌教学操作范式能提升文化与审美方面的素养,“如水附形—装水入瓶”作文教学操作范式能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最后,虽然这三种途径的具体操作不同,但它们又是共同协作的。第四部分为第三章,对“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的目标达成度进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与比较研究法对“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的实际教学成果进行考查。通过对比“原生态”教学模式实施前后的考试成绩,论证“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第五部分为结语。总结“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在提升高中生综合素养与综合能力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一方面,“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实现了语文学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另一方面,其在“立德”教育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仍需在教学实践中继续完善。
二、诗歌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歌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的育人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一)育人价值发展历程 |
(二)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研究 |
(三)古诗词教学育人价值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与育人价值探究 |
第一节 “育人价值”的内涵探究 |
一、“新基础教育”研究概述 |
二、“育人价值”的内涵探究 |
第二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与育人价值的关系 |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要求 |
二、育人价值与古诗词教学密不可分 |
第二章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的育人价值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的选编分析 |
一、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的选文情况 |
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的编排情况 |
第二节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的育人价值内容分析 |
一、情思情感的体验 |
二、审美观念与能力的培养 |
三、古典文化的熏陶 |
第三章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育人价值开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育人价值开发的现状调查情况 |
一、基于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 |
二、基于教师的访谈调查分析 |
第二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育人价值开发的问题分析 |
一、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存在的问题 |
二、教师教授古诗词时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育人价值的开发策略 |
第一节 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增强育人价值意识 |
一、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前提 |
二、立足学生,精心设计古诗词教学目标 |
第二节 优化教学过程,挖掘育人价值内容 |
一、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二、立足育人,优化古诗词教学内容 |
第三节 改进教学反思,完善育人价值实践 |
一、教学解读的适切性反思 |
二、教学机智的应用性反思 |
三、教学步骤的合理性反思 |
四、再教设计的提升性反思 |
第四节 联通课外活动,拓展育人价值场域 |
一、以社团为纽带,衔接课内外 |
二、以活动课为阵地,寓教于乐 |
三、以创作为核心,迁移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育人价值开发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二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育人价值开发现状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3)深度学习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深度学习概述 |
第一节 深度学习的内涵 |
第二节 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深度学习的主要特征 |
第二章 深度学习运用于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分析 |
第二节 高中古诗词特点分析 |
第三节 深度学习运用于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
第三章 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 |
第二节 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第四章 深度学习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
第一节 准备阶段:深度了解——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 |
第二节 教学阶段:深度提升——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 |
第三节 评价阶段:深度感悟——构建反思性学习方法 |
第四节 教学实践效果与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的教师访谈纲要 |
附录二 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深度学习运用于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效果调查 |
致谢 |
(4)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有利于落实新课标对小学诗歌阅读教学的要求 |
1.1.2 有利于满足小学高段学生在诗歌阅读中发展想象力的需要 |
1.1.3 有利于提高小学高段学生在诗歌阅读中的发现学习能力 |
1.1.4 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在“发现”中传承诗歌文化的意识与能力 |
1.1.5 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诗歌阅读教学观念 |
1.1.6 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诗歌阅读教学方式的创新 |
1.2 关键词界定 |
1.2.1 发现学习理论 |
1.2.2 诗歌阅读教学 |
1.2.3 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 |
1.2.4 应用研究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发现学习理论的研究 |
1.3.2 关于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的研究 |
1.3.3 基于发现学习理论的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研究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明确发现学习理论应用于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的理论问题 |
1.4.2 明确基于发现学习理论的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现状及其原因 |
1.4.3 探索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个案研究法 |
1.5.3 访谈法 |
1.5.4 问卷调查法 |
2 基于发现学习理论的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的理论认知 |
2.1 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1 自主学习 |
2.1.2 情境学习 |
2.1.3 探究学习 |
2.1.4 有意义学习 |
2.2 发现学习理论的实践模式与教学要求 |
2.2.1 发现学习理论的实践模式 |
2.2.2 发现学习理论的教学要求 |
2.3 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特点与要求 |
2.3.1 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特点 |
2.3.2 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要求 |
2.4 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思路 |
2.4.1 以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为核心 |
2.4.2 通过情境学习提升学生的诗歌探究能力 |
2.4.3 利用小学高段学生的想象力聚焦发现内容和方式 |
2.4.4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 |
3 发现学习理论视阈下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方法 |
3.1.4 调查内容 |
3.2 现状描述 |
3.2.1 教师现状 |
3.2.2 学生现状 |
3.3 成因分析 |
3.3.1 教师方面 |
3.3.2 学生方面 |
4 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策略 |
4.1 目标设计策略 |
4.1.1 培养学生发现意识、习惯和能力的目标设计 |
4.1.2 诗歌阅读中发现学习的一般性目标设计 |
4.1.3 不同类型诗歌的发现性教学目标设计 |
4.2 实施策略 |
4.2.1 自主诵读,品味诗歌韵律美 |
4.2.2 创设情境,探究诗歌意境美 |
4.2.3 探究学习,体验诗歌理趣美 |
4.2.4 评价反馈,获得有意义的阅读发现 |
4.2.5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迁移发现 |
4.3 评价策略 |
4.3.1 强化评价策略的三个特征 |
4.3.2 激活评价的多元主体 |
4.3.3 评价工具与方法 |
4.4 保障策略 |
4.4.1 学校的指导和规范策略 |
4.4.2 提升教师“引导发现”的意识和能力 |
4.4.3 重视学生的发现主体作用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教师版) |
附录二 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学生版) |
致谢 |
(5)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诗歌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诗歌阅读教学现状 |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 |
一、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 |
二、专业实践较强,理论基础稍弱 |
第二节 学前教育专业诗歌阅读教学情况 |
一、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参差不齐 |
二、学生的诗歌阅读主动性稍弱 |
三、学生的诗歌阅读形式多元化 |
第二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诗歌阅读教学现状成因探究 |
第一节 课堂实施层面 |
一、课堂的诗歌阅读教学有效性不高 |
二、诗歌阅读教学方法滞后 |
三、课堂实施中专业性不强 |
第二节 学生层面 |
一、学生诗歌知识储量不足 |
二、学生难以产生情感共鸣 |
第三节 教师层面 |
一、教法陈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
二、中职教师易产生职业倦怠 |
第三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诗歌阅读教学策略探索 |
第一节 诗歌阅读教学中的课堂实施 |
一、勤张口多朗诵,体会诗歌的音律美 |
二、结合社会实践,寻找诗词中的名物 |
三、设计教学情境,领悟诗歌意境 |
四、以写促学,灵活运用于专业上 |
第二节 诗歌阅读教学中学生应具备的素养 |
一、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
二、学以致用,将知识运用到专业中去 |
第三节 诗歌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
一、阅读教学活动设计能力强 |
二、能巧妙提高中职学生的阅读兴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写促学自编童谣(部分) |
致谢 |
(6)语文学科渗透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 文史结合学理传统和教育契机 |
二 历史教育领域的发展意见与现实反思 |
三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
一 文史结合视域下的相关研究 |
二 历史教学中语文学科渗透研究 |
三 现有研究的问题与研究趋向 |
第三节 相关概念与理解运用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区别与联系:文学史知识、文学作品和语文知识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语文学科渗透的学理依据 |
第一节 古代文史同源与史学理论基础 |
一 古代文史同源传统 |
二 近现代史学理论基础 |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学理依据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 |
二 学习迁移理论依据 |
第三节 历史课程标准与学生发展目标的现实要求 |
一 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
二 学生发展目标的现实要求 |
第二章 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文学作品与运用原则 |
第一节 历史教科书中文学作品整理与研究 |
一 历史教科书中文学作品的整理 |
二 历史教科书中文学作品的研究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文学作品整理与研究 |
一 语文教科书文学作品整理 |
二 语文教科书文学作品的研究 |
第三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语文学科渗透教学的实践分析 |
第一节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案例分析 |
一 教学渗透背景 |
二 教学渗透过程 |
三 教学渗透反思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例分析 |
一 教学渗透背景 |
二 教学渗透分析 |
三 教学渗透反思 |
第四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语文学科渗透的问题困境与对策分析 |
第一节 问题困境与教学成效 |
一 文学作品使用的过度性 |
二 教学语言转换生硬性 |
三 作品内容的主观性 |
第二节 初中历史教学中语文学科渗透启示 |
一 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 |
二 加强教师备课的能力 |
三 加强教师语言的锤炼 |
四 树立客观正确历史观和价值观 |
五 加强教师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信息技术在中职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概念界定 |
一、信息技术 |
二、中职诗歌教学 |
第二节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下的诗歌教学目标 |
一、诗歌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
二、诗歌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
三、诗歌教学要关怀学生情感成长,构筑美好精神家园 |
第三节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第四节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价值意义 |
一、富化课程教学资源 |
二、活化课堂组织形式 |
三、优化诗歌教学效果 |
第二章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职诗歌教材选编现状 |
一、中职诗歌教材选文内容分析 |
二、中职诗歌教材选文特点分析 |
第二节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四、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五、问卷数据分析 |
第三节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现状分析 |
一、信息技术呼声高,实际使用水平低 |
二、学生自制力不足,信息学习素养低 |
三、学校重视度不够,信息化建设推进不力 |
第三章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具体策略 |
第一节 更新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 |
一、教师加强信息化教学素养 |
二、学生提升信息化学习能力 |
三、学校推进信息化环境建设 |
第二节 联动教学内容,深化课堂教学 |
一、诗歌教学资源丰富化 |
二、资源呈现形式多元化 |
第三节 创新教学过程与手段,强化教学效果 |
一、开展信息化的吟诵教学,让学生“动口” |
二、构筑立体化的诗歌意境,让学生“动心” |
三、创设交互式的任务情境,让学生“动手” |
第四节 优化教学评价,加强师生互动 |
一、使用测评辅助工具,实时记录,过程评价 |
二、使用互动交流工具,妙趣横生,多方评价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案例与思考 |
第一节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案例 |
一、《国殇》教学设计 |
二、《国殇》教学反思 |
第二节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思考 |
一、把握学情基点,凸显职教特色 |
二、把握学科基点,培养诗歌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主题教学在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概念界定 |
1.2.1 主题 |
1.2.2 主题教学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古诗词教学的研究 |
1.3.2 关于古诗词主题教学的研究 |
1.3.3 关于窦桂梅主题教学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实施小学高段古诗词主题教学的价值 |
2.1 小学高段古诗词主题教学能增强古诗词教学效果 |
2.1.1 明确教学目标 |
2.1.2 统整教学内容 |
2.1.3 改进教学方法 |
2.2 小学高段古诗词主题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
2.2.1 发挥主体作用,训练思维 |
2.2.2 主题引导,提高审美能力 |
2.2.3 主题迁移,促进深度学习 |
第3章 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情况分析 |
3.1 统编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古诗词编排特点 |
3.1.1 围绕主题编排,目标明确 |
3.1.2 注重两个延伸 |
3.1.3 注重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
3.2 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常见问题 |
3.2.1 以背诵、默写为主要学习方法 |
3.2.2 以碎片化学习代替整体建构 |
3.2.3 以被动接受代替主体建构 |
第4章 统编版小学高段古诗词主题类别 |
4.1 爱国主题 |
4.2 送别主题 |
4.3 田园主题 |
4.4 山水主题 |
4.5 惜时主题 |
第5章 小学高段古诗词主题教学策略 |
5.1 关于主题的确定 |
5.1.1 根据学生发展特点,选择主题 |
5.1.2 根据古诗词意象特点,确立主题 |
5.1.3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更新主题 |
5.2 关于小学高段古诗词主题教学的设计 |
5.2.1 根据学生特点及主题特点确定教学目标 |
5.2.2 根据古诗词特点统整教学内容 |
5.2.3 根据古诗词鉴赏需要选择教学方法 |
5.3 关于小学高段古诗词主题教学的实施 |
5.3.1 预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
5.3.2 共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
5.3.3 延学,扩宽古诗词学习广度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赫尔巴特经典教学思想及其对小学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对精神食粮的迫切需求 |
(二)赫尔巴特经典教学的价值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
(三)小学语文经典阅读的教学策略 |
(四)赫尔巴特教学观的相关研究 |
四、核心概念厘定 |
(一)小学语文经典阅读教学 |
(二)经典教学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经典阅读教学的价值及现状 |
第一节 经典着作的价值 |
一、古代语是现代语的基础与阶梯 |
二、基于情节的兴趣培育 |
三、追求卓越的古典传统 |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师缺乏自觉的经典阅读 |
第三节 当前小学经典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
一、古代语语用价值的失察 |
二、无情节的诗歌教学 |
三、重背诵量的课外诗歌阅读 |
第二章 兴趣的培育:基于教育性教学的经典教学理论 |
第一节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简介 |
一、教育性与教学性的融合 |
二、以多方面兴趣为切近旨要 |
三、多方面兴趣向道德的转化 |
第二节 基于教育性教学的语言教学秩序 |
一、希腊文到拉丁文到现代语的教学序列 |
二、希腊文的分阶段经典教学内容 |
三、作为经典教学示范文本的《奥德赛》 |
第三节 培育认识兴趣的希腊语教学 |
一、经验兴趣:扩展视域 |
二、思辨兴趣:训练思维 |
三、审美兴趣:培养鉴赏力 |
第四节 培育同情兴趣的情节教学 |
一、同情兴趣:理解与趋向英雄 |
二、社会兴趣:社会认同感 |
三、宗教兴趣:宗教的谦逊 |
第三章 分析与综合教学:基于教育性教学的经典教学实践路径 |
第一节 赫尔巴特经典教学实践概说 |
一、赫尔巴特经典教学实践简介 |
二、分析与综合的教学过程 |
三、借助语言和情节培养认识与同情 |
第二节 分析与综合教学建立认识兴趣 |
一、对字词句篇的厘清与综合 |
二、提示与联合观察扩展经验 |
三、语法与因果关系训练思维 |
四、观察与想象美培养美感 |
第三节 分析与综合教学建立同情兴趣 |
一、观察人物境遇,获得对英雄的理解 |
二、观察与联系社会境遇,建立认同感 |
三、认识最高存在,增强宗教谦逊 |
第四章 基于赫式经典教学的《诗经·采薇》(节选)阅读教学改革案例 |
第一节 整体教学构思 |
一、《诗经·采薇》(节选)的选题说明 |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简介 |
第二节 语言教学 |
一、字句篇的分析与综合 |
二、借助艺术手法与诵读体悟诗歌之美 |
三、在吟唱中形成系统认知 |
第三节 情节教学 |
一、分析与综合人物的知情意,同情英雄 |
二、分析与综合社会情境,增强社会认同感 |
结语 |
一、赫尔巴特经典教学的适用范围思考 |
二、赫尔巴特经典教学的现实性转换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 |
2.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实施 |
(二)研究现状 |
1.语文教学模式概述 |
2.“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的方法 |
一、“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的产生与核心理念 |
(一)“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的产生:对新教改的响应 |
(二)“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以生为本” |
1.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贯彻原则 |
2.把学生的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 |
3.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学法指导的切入点 |
二、“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
(一)“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是达成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 |
1.语言建构与运用 |
2.思维发展与提升 |
3.审美鉴赏与创造 |
4.文化传承与理解 |
(二)“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的三个操作方法: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化 |
1.“三步曲”阅读教学:思维发展与提升 |
2.“九字诀”诗歌教学:审美鉴赏与文化传承 |
3.“如水附形—装水入瓶”作文教学: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的转化 |
三、“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 |
(一)学情调查与分析 |
1.关于阅读教学的学情调查与分析 |
2.关于诗歌教学的学情调查与分析 |
3.关于作文教学的学情调查与分析 |
(二)拟定考查“核心素养与能力”的语文试题 |
(三)传统教学与“原生态”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对比分析 |
1.“原生态”教学模式实施前后的成绩对比分析 |
2.“原生态”教学模式实施前后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对比分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一):语文阅读教学调查问卷(前测) |
附录B 调查问卷(二):语文诗歌教学调查问卷(前测) |
附录C 调查问卷(三):语文作文教学调查问卷(前测) |
致谢 |
四、诗歌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的育人价值研究[D]. 杨晓瑛.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深度学习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冰.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4]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岳晓林.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诗歌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杜俊萍.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6]语文学科渗透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研究[D]. 葛飞娅.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信息技术在中职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全苗苗.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主题教学在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夏海连.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9]赫尔巴特经典教学思想及其对小学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的启示[D]. 刘凤.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研究[D]. 赵婷.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