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施工与设计的探讨论文_高凌朵,刘海鹏

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施工与设计的探讨论文_高凌朵,刘海鹏

高凌朵 刘海鹏

河南福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日益蓬勃的发展,建筑电气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致使建筑能耗也在不断增加。建筑电气工程是一项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系统工程,这就进一步增加建筑电气节能的困难,同时也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从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原则及注意事项进行如下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供配电线;线路设计

前言

近年来,供配电线路中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电力资源的损耗。我国是人口大国,电力资源也相对匮乏,对于供配电线路的不完善引发的能源损耗,成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又一绊脚石。在能源危机严重的严峻情况下,改善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的设计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电气配电线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

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必须确保设计的供配电线路充分符合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主要有包含满足建筑物不同场所的色温、显色指数以及照明度的要求:满足舒适性空调对温度及新风量的要求:满足医疗建筑、酒店、体育场馆以及餐饮娱乐场所等电气设施用电的要求以及多功能厅、展厅等照明用电的要求。

2、考虑实际经济效益

实现节能这一目标固然是非常好,但是也不能一味追求节能而忽视相应的经济效益,甚至随意增加投资。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应充分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从而设计出最佳的供配电线路,即实现节能的目标,又确保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此外,选用的材料和设备是否具备较好的节能性能,也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3、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

减少能量的无谓消耗是节能的关键。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首先应明确哪些能量的消耗是没有必要的无谓消耗,再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节能措施。如消耗在电能传输线路上能量、变压器的功率耗能等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又如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应通过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调光技术降低其能量的损耗。总之,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应以节能减耗为出发点,并充分遵循以上几点原则,从而选取相应的节能措施,以此确保供配电线路设计即符合相关要求,又能实现节能减耗的目标。

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

1、合理选择线路路径以减小导线长度

变配电室及配电箱应尽可能地靠近负荷中心,以减短供电线路的长度,降低线路的损失。一般情况下,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应保持在200m以内,当建筑物每层的面积大于10000平方米时,变配电所要设2个以上,以缩短干线的长度。高层建筑中,应在靠近强电竖井的地方设置低压配电室,而且不应有支线沿着干线倒送电能的现象发生。在低压配电室提供给每个竖井的干线上,尽量保证线路是直线,少走弯路,缩短导线的长度。

2、导线的选用

导线的参数主要包括导线的截面积和材质两个方面,材质通常有铝和铜两种。虽然铜导线的价格要高于铝导线,但由于铜导线的过载余量较高,在室内布线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铜导线在安全方面的性能也要优于铝导线。导线的截面积应根据实际功率进行计算确定,而不是根据各相用电器的额定功率计算确定,这样可有效地减小导线的截面积,减少投资成本。

3、合理布线,避免相互干扰

建筑物内的布线系统有很多种,主要有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供电线路布线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以及保安监控系统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些是弱电系统,有些则是强电系统,而强电线路的电磁很容易干扰弱电线路,导致噪声大、信号模糊,甚至影响弱电线路的正常使用。

4、采用分路供电及控制,区分负载性质

建筑内负载电器比较多,且各种负载对电源及接地要求各不相同,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分路供电。照明线路中的荧光灯等非线性负荷,产生的谐波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计算机房的供电,应设计独立的供电系统,并且在回路中加设交流不间断电源,以防意外停电对设备造成严重的影响。建筑物内应设置专门的配电室,实现对上述电路的集中控制。配电室位置应设置在靠近用电量大的区域,以减少线路的电能损耗。

5、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非常重要,因为接地系统关系到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用电的安全性。要想保证操作者安全及建筑物内各类用电器正常运行,则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完善的接地系统,特别是对于精密检测仪器以及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接地系统能够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好、准确性高,避免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

6、合理地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如果系统自然功率因数不能满足接入电网的要求,应通过无功补偿来提高功率因数,降低能量的损耗。首先,在设计中,用电设备应尽量选用功率因数高,以提高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降低用电设备的无功损耗。其次,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是目前民用建筑设计中使用比较广泛的,这种做法只是减少了用户到区域变电站处的高压线路上的无功传输,使用户处的功率因数得到了提高。但并没有减少由变压器低压母线经传输线路输送到各用户点低压线路上的无功传输,并没有达到节能的目的。

三、对线路设计的保护

1、完善接地设计

接地系统在所有的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用户在用电过程中的安全,也影响到供电系统的有效性。只有完善接地系统的设计才能保证建筑电气的供配电线路的正常使用,和使用者的安全。要想有一个健全完善的供电系统,就要科学地选择和设计接地系统。对于一般的供电系统主要采用直接接地式,对于不同的保护接地形式有不同的分类和选择方式,一般分为NT系统和TT系统,其中NT系统又细分为了三种不同系统,分别为NT一C,NT一S,NT一S一C。而对于建筑的不同情况应选择不同的接地系统。比如:公共电网直接供电的,未进户前可以采用NT一C系统,在进户后应采用NT一S系统,这样的接地系统优点在于减少导线的浪费。

2、线路的防雷设计

雷电是大自然常见的现象,对供配电线路的设计危害性极大,所以建筑电气的供配电线路必须做好防雷设计。雷雨天,为避免雷电对线路带来的危害,要做好对雷电的导入地表的工作。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在建筑物上巧设避雷线,避雷线是通过对雷电屏蔽、祸合、分流等方式来做好防雷工作,其中屏蔽可以减少雷电带来的强大感应电压;祸合可以减少绝缘子电压在电路中的输送;分流可以大大减少雷电在铁塔上的电流量,降低电位的输送,避雷线的实际可以减轻雷电对供配电线路的损坏,还可以使得供配电系统得以有效安全的运行;在安装好避雷线以后,还要安装避雷器,通过安装避雷器就是给防雷系统打了一剂强心剂。从而可以有效地将雷电产生的电流及时地传到大地上,避免出现雷电带来的强大的电压破坏线路系统。当按要求正确地完成避雷系统的安装以后,安装自动跳闸装置做好最后一道防御,即是当出现雷击时,可以自动跳闸断开线路,避免出现过大的电流带来的危害。只有做好所有保护系统和雷电的防范措施,才能为建筑电气的供配电线路设计在运行过程中一路开绿灯。

结束语

总之,建筑电气的供配电线路系统的设计有很多种方案,但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同时做好供配电过程中的保护措施也是重中之重的事,完善供配电系统的构成,让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的线路设计更科学,安全,稳定,以最合理安全的形式去服务大众。

参考文献:

[1] 付朝华. 建筑电气新技术的运用[J]. 科技传播. 2013(17)

[2] 刘兆安,康佳颖. 建筑电气设计原则及可行性对策[J]. 科技传播. 2014(01)

[3] 王鹏. 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管理重点[J]. 电子世界. 2014(01)

[4] 吴海涛. 谈建筑电气的设计原则及质量通病[J]. 电子制作. 2014(05)

论文作者:高凌朵,刘海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  ;  ;  ;  ;  ;  ;  ;  

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施工与设计的探讨论文_高凌朵,刘海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