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检验科 155100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后随时间推移在导管尖端容易形成细菌生物膜,判断出细菌生物膜形成时间可以及时指导临床拔管。[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血液透析室行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且置管时间超过3周的患者入组观察。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实验结果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入组观察的72例患者中,在≤7天内总共有3人封管液培养阳性,取导管尖端培养阳性,阳性率4.16%,第二组69例患者在7天~14天内共有4人封管液培养阳性,取导管尖端培养阳性,阳性率5.79%。第三组63例患者在≥15天内共有18人封管液培养阳性,取导管尖端培养阳性,阳性率27.69%。[结论]本研究也说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应为2周内,超过2周应密切观察感染指征。有无体温升高,置管周围皮肤是否红肿热痛,是否有分泌物产生等。如果有临床感染症状应立即拔除导管。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细菌生物膜
目前,越来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深深地困扰着医药界,细菌感染变得愈加难以对付。在研究细菌感染和细菌耐药性产生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比细菌更加难以对付的“细菌生物膜”。细菌生物膜中的细菌分为里层菌和外层菌,里层菌生存环境较为恶劣,缺乏氧气和营养物质,排泄废物易于堆积,因此多处于休眠状态。对抗生素不敏感。外层菌与浮游菌相似对抗生素敏感,当机体受到生物膜细菌感染时,抗菌药物能够清除大部分的外层菌,使感染症状消失;当停用抗菌药物时,处于休眠状态的里层菌则会扩散到外层重新引起感染。临床表现出迁延不愈的慢性感染。因此细菌生物膜的存在不仅损伤机体结构及功能,还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费用负担。如能及时指导临床撤管,将给患者提供更多生存机会。
本文通过2012年1月-2014年10月对入组研究的72例来自血透室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患者进行临床跟踪。记录他们的培养时间和培养结果,总结出最佳拔管时间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ICU病房和血透室行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且置管时间超过3周的患者72例,其中男 36例,女 36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50.4岁。
1.2 方法
1.2.1 采用广东佛山市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艾贝尔双腔血液透析管,植入位置在颈内静脉,培养基采用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血平板、麦康凯平板。鉴定仪器是法国梅里埃ATB半自动细菌鉴定仪。
1.2.2 按照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分成三个时间段入组观察。第一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天。第二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14天。第三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15天。每一时间段有阳性病例且拔管后不再进入下一时间段观察组。每组患者每间隔一天做封管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拔管后再做导管尖端培养。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诊断标准:1、不明原因发热,穿刺部位有感染迹象,诊断可确定。2、不明原因发热,穿刺部位无感染迹象,中心静脉封管液抽血培养阳性。3、无明显发热,穿刺部位无感染迹象,导管尖端培养阳性。
1.2.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实验结果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2、结果
第一组72例患者在≤7天内总共有3人封管液培养阳性,取导管尖端培养阳性,阳性率4.16%,第二组69例患者在7天~14天内共有4人封管液培养阳性,取导管尖端培养阳性,阳性率5.79%。第三组63例患者在≥15天内共有18人封管液培养阳性,取导管尖端培养阳性,阳性率27.69%。
72例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与置管时间的关系
经统计学处理 第一组与第二组导管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组与第三组导管感染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经数据分析我们认为随着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间延长将导致细菌生物膜感染机会增加。本研究也说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应为2周内,超过2周应密切观察感染指征。有无体温升高,置管周围皮肤是否红肿热痛,是否有分泌物产生等。如果有临床感染症状应立即拔除导管。
3、讨论
25例细菌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菌占18例(72%),其中大部分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这些都是皮肤定植菌,经过皮肤消毒体表菌很容易被杀灭,但隐藏在人体皮肤0.3mm深处毛囊根部和皮脂腺中的皮肤定植菌却很难被清除。因此这部分菌很容易沿管壁移位到管尖部位定值下来形成细菌生物膜。杨宏宇在《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一文中指出插管在7d~9d内就可以有细菌移位生长的现象。但也有置管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报道,这与病人的身体条件、医疗器材及护理操作等密切相关。
细菌生物膜的临床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上主要还是清除感染病灶,并根据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筛选敏感和穿透性好的抗生素,采用大剂量联合用药和全身加局部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随着试验研究的快速发展,各种瓦解细菌生物膜的药物或方法正在不断被发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持不懈,攻克细菌生物膜感染之日就为时不远了。
参考文献:
[1]李泽英.基层医院血液透析病人深静脉导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02.
[2]郑超,陈莉.血液净化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08.
[3]李泽英.基层医院血液透析病人深静脉导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02.
论文作者:赵茂全,李大伟,付东杰,杨永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8
标签:导管论文; 细菌论文; 静脉论文; 阳性论文; 时间论文; 患者论文; 中心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