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及药效学剂量对比分析论文_蔡思源

蔡思源

湖南省邵阳市中医医院 4220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及药效学剂量之间关系,为中药超微饮片的临床推广提高依据。方法:对小柴胡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进行鉴别,比较二者水溶物浸出物量、溶出量及药效学剂量。结果:

中药材经超微粉碎后化学成分未改变,保持了原药材的药效学物理基础,水溶性成分的溶出量及有效成分均有明显增加,且与传统饮片比较,药效学剂量要小,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结论:中药超微饮片可替代传统饮片应用于临床,且疗效更加显著。

关键词:中药超微饮片;传统饮片;化学成分;药效学剂量

我国中医学历史悠久,中药饮片的应用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药饮片因其煎煮繁琐、服用不便、卫生条件差等缺点而不利于临床发展[1]。上世纪90年代,随着超微粉碎技术的广泛使用,开始应用于中药材,并取得重大成功。中药材经超微粉碎后,药物溶出度增加,使药效提高,从而减少药物使用量,可减轻患者身体和经济负担[2]。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及药效学剂量,现将具体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

小柴胡汤(柴胡24g,黄芩9g、党参9g、半夏9g、甘草(炙)9g、生姜(切)9g各9g,大枣(擘)9g、甘草9g)超微饮片及传统饮片。

1.2 实验方法

取小柴胡汤超微饮片及传统饮片样本各少许,制作成临时水装片,在显微镜下对颗粒大小进行测量,观察两者细胞破壁情况。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两者化学成分进行检测。测定超微饮片及传统饮片溶出度及水溶性浸出物重量。再采用观察超微饮片和传统饮片对小鼠脾脏、肝脏、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活性的影响,并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两种饮片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对两者药效学剂量进行对比。

2 结果

2.1 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

2.1.1中药超微饮片粒度检测

显微镜下可见经过超微处理的饮片破壁细胞可占视野的90%以上,颗粒直径约在2-30μm之间,除个别木纤维及石细胞外,其余均不是完整细胞。

2.1.2 两者化学成分检测结果

在检测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超微饮片和传统饮片均出现相同斑点,而且超微饮片的斑点更加明显,由此可说明,中药材经过超微粉碎后,化学成分并没有发生改变,仍保持原有的药效学物质基础。

2.1.3 两者水溶性浸出物量检测比较

在各项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小柴胡汤超微饮片其水溶性成分容量与传统饮片比较明显较高,约是传统饮片的2倍。由此说明,中药材经过超微粉碎后可使其水溶性成分的溶出量明显增加,从而使浸膏所得率明显提高。

2.1.4 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的总黄铜、黄芩苷溶出量的测定

在溶剂量相同条件下,超微饮片的总黄铜和黄芩苷的溶出量于传统饮片比较明显较高,超微饮片约是传统饮片的1.8倍,由此得出,中药材经过超微粉碎后,细胞破壁,细胞内有效成分能快速溶出,溶出量逐渐增多。

2.2 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药效学剂量分析比较

实验表明,超微饮片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活性均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在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活性方面,中药超微饮片最低有效剂量是传统饮片的1/2倍。结果显示,重要超微饮片较少的剂量就可达到和传统饮片相同的效果。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活性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中药超微饮片指采用超微粉体技术将中药饮片粉碎成1~75μm超微粉,使药材植物细胞破壁率提高,有利于其有效成份的溶出,增加药物的比表面积,使其吸收速率和吸收量增加[3]。中药材虽经过超微粉碎,细胞破壁,但细化程度尚不会导致原子或分子结构层面出现变化,故使中药材固有药效学物理基础得到保持。本次研究中对两者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显示,超微饮片和传统饮片斑点均出现在相同位置,且斑点性质相同,由此可说明,两者化学成分是一致的,超微粉碎并未改变中药材的药效学基础[4]。

中草药的主要有效成分一般分布于细胞间质和细胞内,主要分布于细胞内。中药材经过超微粉碎后,细胞破壁,细胞内有效成分没有细胞膜阻挡直接溶出,似的有效成分溶出量有效增加[5]。研究表明,超微饮片有效化学成分溶出量是传统饮片的2倍左右[6]。而且中药超微饮片不需煎煮,方便使用,开水浸泡10min后即可服用,对于现代快节奏的人们,使用更加方面,受到人们青睐。

对中药超微饮片和传统饮片药效学剂量研究表明,临床中使用中药超微饮片能明显降低药材使用量。在本次实验研究中,采用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实验检测两者药效学剂量关系[7],研究表明,超微饮片最低有效剂量是传统饮片的1/2时就可明显降低ALT活性水平,并改善AST活性水平[8]。由此说明,中药超微饮片比传统饮片效学剂量要少,治疗效果更好。

4 中药超微饮片的应用前景

单味的中药超微饮片可制成传统的中医汤剂,既保留了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也有利于方便服用,且疗效稳定[9];应用于散剂和丸剂,可加快药效在体内的溶解和吸收,提高药物利用率,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李雅,尹天雷,蔡光先,等.补阳还五汤复方超微饮片浸泡液与传统汤剂的化学对比研究[J].中药材,2007,30(11):1459-1461.

[2]林祝山,刘宇聪,林晓春,等.麻黄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药效学剂量对比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1):2667-2668.

[3]杨碧珍,张祥伟.麻黄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盐酸麻黄碱溶出量对比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03):674.

[4]张祥伟,陈佩虹,金晓艳.小柴胡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药效学剂量对比研究[J].中成药,2011,33(02):225.

[5]马秀玲,张祥伟,黄添友,等.大承气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药效学剂量对比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05):1185-1186.

[6]蔡光先,李永敏,郑兵,等.中药超微饮片量效关系及安全性初探[J].中国新药杂志,2007,16(09):682-684.

[7]曲相如,孙景春,卢秀花,等.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制备和评价[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0):1477-1478.

[8]王秀娟.对比分析对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及药效学剂量[J].医药前沿,2013(14):380-381.

[9]蔡光先,黄江波,王宇红,等.中药超微饮片的研制及应用[J].中南医学,2011,09(01):63-67.

论文作者:蔡思源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7

标签:;  ;  ;  ;  ;  ;  ;  ;  

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及药效学剂量对比分析论文_蔡思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