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的历史考察_民主制度论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的历史考察_民主制度论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的历史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制度建设论文,军队论文,民主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5-0007-06

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是军队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塑造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途径。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他在领导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建设中国新型人民军队所处的国情、军情以及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

这一时期,毛泽东以敏锐的洞察力和超乎常人的军事天赋,在党内率先认识到了红军创建初期状况与党所要创建的新型人民军队之间的深刻矛盾,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找到了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有力武器。但是由于受实践的局限,以及“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在这一时期遭遇了短暂的曲折。

(一)初步创立军队民主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士兵委员会

由于初创时期的红军成分复杂,一部分来自组织松散的群众武装,一部分来自封建雇佣军队。在这种情况下,旧军队和小私有者的烙印成了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主要障碍。为了扫清红军中残留的旧式军队习气和军阀作风,以及改变农民作为小私有者的狭隘性,从根本上建立一支新型人民军队,人民军队建军后不久,毛泽东于1927年9月29日在“三湾改编”时就特别规定部队在连以上各级建立由士兵选举组成的士兵委员会,代表士兵利益,参与部队的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维持军队秩序,并在党的领导下兼做政治思想工作和群众工作。翌年11月25日,毛泽东又强调:“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烦琐的礼节,经济公开。”[1]官兵待遇平等和经济公开是军队民主的重要内容,而士兵委员会则是实现军队民主的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它对于健全军队民主,反对军阀残余,克服官僚主义,破除雇佣思想,密切党与士兵群众的联系,团结广大的士兵群众,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毛泽东在军队中开始建立民主制度的重要标志。

(二)精辟阐释军队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之前,无论是国民党军队还是封建军阀军队,从根本上都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的,属于旧的雇佣军队的性质。在这些旧军队里,不仅军官打骂士兵、侮辱士兵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军官和士兵之间的待遇也十分悬殊。虽然初创时期的红军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旧的雇佣军队,但是这一部分人大都受到了民主革命的影响,所以,他们与那些丝毫没有受过民主革命影响的纯粹的旧军队具有很大的区别。毛泽东也正是在这种对比中,初步认识到了在军队中实行民主制度的重要性。1928年11月25日,他在《井冈山的斗争》这篇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献中,在深刻总结人民军队自身实行民主制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深刻、系统地阐明了在军队中建立民主制度的重要意义。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明确指出: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的武器。”[2]

(三)全面概括军队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

在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根据红军中实行民主制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教训,并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在深刻分析极端民主化思想来源及其危害的基础上,全面概括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一座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会议通过的决议,是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毛泽东在《决议》中强调,红军应当“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反对极端民主化和非组织观念,防止党与军事分离和党不能领导军事的危险。此外,毛泽东在决议中还专门批评了政治上的极端民主化,并分析了这些错误产生的根源,提出了纠正的办法。这些原则的确立为军队民主制度建设开辟了新的正确的道路,是毛泽东对军队民主制度认识进一步深化的重要表现,标志着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的初步形成。

但是,由于受到实践的局限和党内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一个时期内,由于士兵委员会的职权过大,助长了极端民主化现象的发生,加之革命初期一直存在着照搬苏联红军建军经验问题,所以,1930年10月党中央颁布的《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中,就用连队俱乐部、列宁室取代了士兵委员会。尤其是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占据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不重视军队民主制度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队。另一方面,在这一时期,由于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在建军实践中已经深入人心,因而其正确的内容仍然得以保持下来。

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

遵义会议在事实上重新确立毛泽东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为全党全军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开展人民军队民主制度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在以民族解放战争和国共再次合作为大背景的异常复杂的形势下,继承和发扬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优良传统,适应新情况,在对新问题的不断解决中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其思想体系日趋完善,为解放战争时期的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深刻阐述军队民主制度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已经认识到了军队民主制度对于加强官兵内外团结和争取俘虏的重要意义;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则进一步认识到了军队民主制度与政治工作制度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前者是后者实现的主要途径。

1937年9月,毛泽东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中深刻指出,国民党军队的制度必须改变,“改变的原则就是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3]。同年10月毛泽东在向英国记者贝特兰解释官兵一致的原则时,明确指出:“这就是在军队中肃清封建主义,废除打骂制度,建立自觉纪律,实行同甘共苦的生活,因此全军是团结一致的。”[4]翌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重申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时,也着重强调:“这些原则要实行有效,都须从尊重士兵、尊重人民和尊重已经放下武器的敌军俘虏的人格这种根本态度出发”;“军队应实行一定限度的民主化,主要地是废除封建主义的打骂制度和官兵生活同甘苦。这样一来,官兵一致的目的就达到了,军队就增加了绝大的战斗力,长期的残酷的战争就不患不能支持。”[5]这就从理论上深刻阐明了军队民主制度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即军队民主制度是实现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的主要途径。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军队民主制度认识深化的重要表现。

(二)明确强调军队应实行一定限度的民主

为了彻底消除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军阀主义和红军改编后受到的蒋介石国民党军队的不良影响,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特别重视正确处理军队内部民主与集中之间的关系。1937年8月1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了《总政治部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政治工作的决定》,强调指出,为了加强红军中党的组织及其作用,应该“改善党的生活,充分发扬军队中所能允许的党内民主,发展党内的自我批评。这里,对于党的民主集中制和民主运用的伸缩性,应有正确的解释,防止极端民主化的发生,防止把党内的民主用到军事上去,以至影响到指挥员的威信”[6]。翌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也强调:“在我们军队中的党组织,也须增加必要的民主生活,以便提高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但是军队党组织的民主应少于地方党组织的民主。无论在军队或在地方,党内民主都应是为着巩固纪律和增强战斗力,而不是削弱这种纪律和战斗力。”[7]从中可知,毛泽东虽然强调人民军队内部应建立民主制度,但是鉴于军队的特殊性,军队的本质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团体,所以他同时也特别强调“军队民主的有限性”。这是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在反对新军阀主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强调军队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针对红军改编后某些人不愿意严格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发展个人英雄主义、以受国民党委任为荣等人民军队内部的错误倾向,明确向大家发出了向军阀主义作斗争的号召。1942年10月19日至1943年1月14日,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召开的军队领导干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毛泽东作的《关于斯大林论布尔什维克十二条的讲演》中,尖锐地批判了在军党、军政、军民关系方面存在向党闹独立性,不执行中央命令,以及军阀主义倾向的严重错误。

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最初就是在反对红军中残留的封建雇佣军队的军阀主义作风中产生的,他认为军队民主制度的建立是破坏封建军阀制度的一个有力武器。而抗日战争时期新军阀主义倾向的实质,就是否定毛泽东领导人民军队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建立起来的军队民主制度,使封建雇佣军队的一套管理方法死灰复燃。所以,毛泽东提出警惕新军阀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人民军队的民主制度,保证人民军队永不变色。总之,这一时期通过反对新军阀主义,使全党全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民军队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的正确性,这就为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在以往探索的坚实基础上,在复杂多变的作战任务和丰富多彩的战争实践中,随着党委制和士兵委员会等制度的恢复和健全,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逐渐臻于成熟。

(一)恢复和健全党委制,为军队民主制度的顺利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早在1945年5月党的七大就决定,要根据古田会议的精神,恢复军队中党的各级委员会。1947年2月27日,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共中央在《关于军队中党的组织形式给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的复示》中,再次肯定根据古田会议的原则,组织军队中各级党委会,以避免军队中单纯的首长制所产生的一些缺点。从此,全军团以上各级党委会逐渐恢复并日益健全起来。翌年9月20日,毛泽东为中央起草了《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从理论上阐明了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的基本内容。深刻强调: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各级党委会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二者不可偏废;一切重要问题均须提交委员会讨论,由到会委员充分发表意见,做出明确决定,然后分别执行;军队在作战和情况需要时,首长有临机处置之权。这个决定对于加强党的集体领导,起了重大作用,它总结了党内认真实行集体领导的成功经验,促使那些把集体领导变为有名无实的组织纠正自己的错误,并且扩大了实行集体领导的范围。党委制的恢复和健全,党内民主的充分发扬,对于整个军队的民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极大地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保证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二)恢复和健全士兵委员会

士兵委员会是体现军队民主的重要制度,是实现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的重要组织形式。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在红四军中首先创立了士兵委员会,但是后来由于“左”倾错误占据了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照搬苏联红军经验,曾一度取消了士兵委员会。解放战争时期,为了使部队的民主生活制度化,并且客观上部队的民主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组织形式作保证,在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全军逐步恢复和重建了士兵委员会。

1947年底,中共中央下发的《晋察冀中央局、军区关于军队贯彻整党整军及执行土地改革任务的决定(草案)》中指出:连队与伙食单位,成立士兵委员会,给予士兵以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翌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副书记邓子恢就渤海整党、整财、整军情况向中共中央报告深刻强调:渤海整军通过民主检讨,在各连队成立士兵委员会,发动战士对干部与党员进行批评与检查,战士阶级觉悟和积极性极高。我们认为这种制度是加强部队团结,防止军阀主义,提高战斗力的最好制度。毛泽东在这个报告的批语中写道:在一切官兵关系恶劣、纪律不好、战斗力薄弱之部队,应采取渤海整军经验,组织士兵委员会,放手发动士兵群众的民主运动,只有益处,没有害处。2月17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在《关于在部队中建立士兵委员会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指出:部队中实行广泛的民主生活,经验证明,很有好处。因此,也拟将此种士兵委员会建成经常制度,由士兵委员会管理伙食,娱乐,学习,自己维持纪律。

中共中央于1948年3月8日,发出了由周恩来起草的《在部队中试验组织士兵委员会》的指示。周恩来深刻强调:现在确实需要将这一民主精神的新运动转为部队中集中领导下的经常的民主生活。中共四军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指由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上规定了的士兵会的组织,似较适宜。在名称上,就用士兵会与士兵委员会,或革命军人大会与革命军人委员会,可由各部酌定。指示发出以后,各部队都先后建立了士兵委员会。

部队中虽然对于恢复和建立士兵委员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这些意见或建议绝大多数都是集中在这一制度的使用名称上,对这一制度是发扬军队民主生活的一种主要方式的见解是基本一致的。而这仍然是承继了毛泽东关于士兵委员会的一贯主张。

(三)在总结新式整军运动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把军队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高度概括为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军事民主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人民军队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高潮,向人民解放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因为战争的节节胜利,部队迅速扩大,经受长期战争锻炼的指战员减少了,大批新人涌入部队,使部队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不良倾向虽不是人民解放军的主流,但问题的性质与程度较为严重,非进行一次全面整顿不可。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深刻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明白,解决这个党内不纯的问题,整编党的队伍,使党能够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完全站在一个方向,并领导他们前进,是解决土地问题和支援长期战争的一个决定性的环节。此后,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利用作战间隙,从1947年冬到1948年夏普遍开展了一次以“诉苦”(诉旧社会和反动派所给予劳动人民之苦)和“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为主要内容的整军运动。毛泽东把这次整军称之为“新式整军运动”。

随着新式整军运动的深入进行,军队内部的民主生活有了许多新的创造和发展,民主生活领域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在政治上,许多部队在新式整军之前已普遍进行了民主的评功过以及评伤亡、评技术活动等,经过新式整军后,民主批评又发展为评党员和评干部。在经济上,主要是反贪污浪费,由战士选出的经济委员会协助连队首长管理伙食,账目定期公布。在军事上,民主已不仅表现在整训练兵中的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活动中,而且贯穿于整个作战过程之中,如战前的“想办法会”或“诸葛亮会”、战中充分汲取群众意见、战后的战评活动等。

在总结新式整军运动经验的基础上,1948年1月30日,毛泽东在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军队内部民主运动》的党内指示中,第一次把军队内部的民主内容概括为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并指出了军队内部开展民主运动的明确目的。毛泽东旗帜鲜明地指出:部队内部政治工作的方针,是放手发动士兵群众、指挥员和一切工作人员,通过集中领导下的民主运动,达到政治上高度团结、生活上获得改善、军事上提高技术和战术的三大目的。这是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成熟的显著标志。

之后一段时间内,毛泽东还多次谈到了新式整军运动对于丰富和发展军队民主制度的重要意义。1948年1月31日《毛泽东转发朱德关于军事民主及职工待遇问题给中央的信的批语》中提到,陕北将作战前、作战中、作战后通过民主讨论方法发动士兵群众的情形叫做军事民主,而将诉苦运动、三查三整,叫做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并特别强调:这些军队中的民主生活,有益无害,一切部队均应实行。由于诉苦和三查运动的正确进行,大大提高了全军指战员的觉悟性,也大大加强了全体指战员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坚强的团结。在这个基础上,“完全有领导地有秩序地在部队中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民主发扬了……这样的军队,将是无敌于天下的”[8]。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的重要启示

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中国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中国人民军队民主制度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现代社会的发展是毛泽东时代所不能比拟的,尤其是现代信息战争和高技术战争的出现,以及市场经济平等观念的日渐深入和利益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必将给传统的民主带来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重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的伟大历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一)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反对教条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的实践反复证明,包括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创建和发展人民军队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动摇。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固步自封的学说,而是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分析各国所面对的现实问题,才是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人民军队的建设而言,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与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

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在创建人民军队过程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重要成果。在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与“左”倾教条主义的斗争。“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表现是照搬苏联建军的经验,用连队俱乐部等代替士兵委员会,用通讯处代替军人代表会议等。历史已经做出最好的结论:俱乐部虽然在组织官兵的课外学习和活动方面,曾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它并不能完全代替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的活动渗透到连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求在连队的日常行政管理、政治学习、军事训练、各种会议汇报制度以及课外的学习和文体活动中,都必须贯彻践行三大民主的精神;而俱乐部则是军人课外学习和课外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它主要是以课外活动的方式,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同样,通讯处的设立,虽然对于政治机关听取战士的建议、控告和申诉,保障军人的民主权利,曾经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制度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通讯处作为总政治部及军区、军团政治部下设的一个机构,主要是通过通讯的方式来沟通红军战士与上级之间的联系,而且通讯处在接到红军战士的意见和要求的书信后,须事先进行考察,待情况核实后才能向政治部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这就使军人群众不能再像军人代表会议那样直接向领导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进行批评监督,参与军队管理。而且,匿名信的增多,也给复查与答复的实际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总之,教条主义的做法貌似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其实质在理论上是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体现在现实中则是窒息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所以,只有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反对教条主义,才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二)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极端民主化倾向

人民军队的本质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唯一宗旨。人民军队的各项制度建设必须紧紧服从和服务于它的本质和宗旨,而不能背离它的本质和宗旨。军队的民主制度建设也一样,绝不能因为实行民主而妨碍军队的集中统一和对命令的贯彻执行。相反,这种民主制度必须有利于增强团结,加强纪律,改善领导,统一指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因为民主从来都是有条件的,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自由是纪律约束下的自由。脱离集中的民主和脱离纪律的自由都会给军队带来危害。极端民主化是片面地强调民主,反对以集中为指导的错误思想。在实际中的表现是打着民主的旗号不要组织,不要纪律,不要领导,主张自行其是。这就极易损伤以至完全破坏党的组织,削弱以至完全毁灭党的战斗力,使党担负不起斗争的责任,由此造成革命的失败。

实践证明,民主集中制既有利于避免极端民主化的产生,保证党的集体领导,防止个人独断专行,又能充分发挥民主的作用,对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完成各项任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三)必须从整体上加强军队民主制度建设,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

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制度加以体现和保障。士兵委员会、士兵代表会议是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存在和表现的主要载体和主要方式。毫无疑问,要贯彻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建设思想,就必须加强士兵委员会和士兵代表会议制度的建设。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人民军队的本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团体,人民军队的民主制度建设须臾离不开党的领导。所以,在加强士兵委员会和士兵代表会议制度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军队党的领导制度建设,这是军队民主制度建设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人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是实现和保持人民军队性质的首要条件,是人民军队其他制度建设的坚实基础和根本前提。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所倡导的绝不是超越党派超越阶级的抽象民主,而是在党的领导制度下自觉建立起来的人民军队的具体民主,是党的性质和人民军队宗旨在军队管理上的具体体现,它的目的就在于维护和加强党的正确领导,进而实现和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军队民主制度建设就会有改变性质、迷失方向的危险。

同样,军队民主制度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建设和军队法律制度建设也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加强军队民主制度建设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建设和军队法律制度建设。军队民主是实现军队政治工作目标的有效途径,所以要不断探求通过加强和改善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来实现军队政治工作目标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军队法律制度必须以军队民主制度为基本内容,军队民主制度则要通过军队法律制度表现出来并得到保障。军队的民主制度只有上升到法制的层面,才能使这种制度更加具有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军人群众的民主权利才能获得更加有力的保障。

〔收稿日期〕2010-06-20

标签:;  ;  ;  ;  ;  ;  ;  ;  ;  ;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思想的历史考察_民主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