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在实践中发现,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干扰因素及改善加以探究极为必要。分析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干扰因素,并基于实际提出改善措施。
关键词: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干扰因素;改善对策
引言
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我国工业现代化发展要朝着自动化方向不断前进,通过有效引进利用先进的电子自动化控制技术装置,能够促使各项工业机械设备在各种复杂生产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工业产业建设稳定持续发展。然而,企业在实际应用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的综合工作效率和生产管理水平。对此,企业必须加强对干扰因素的深入分析研究,结合自动化设备干扰问题发生原因采取有效防范解决措施,提高自动化装置抗干扰能力。
1电子自动化控制中干扰因素
1.1电磁与静电干扰
电磁主要是指电流在流过电流周围时,其经过的区域产生的一种磁场现象。电子自动化设备在工作时,各个部分的运行与相互影响会形成静电,进而对电子自动装置的工作进行影响。这种干扰源通常有动力电器、变压器以及电动装置,在工作中若是遇到一些无线设备经过,也会存在电磁干扰的现象。静电干扰是最常见的一种因素,这具体是由于电场在经过电容器,或者经过电容耦合传播到装置中,进而对装置形成影响。特别是在动力线中有大电流时,线路外部的电场比较强,动力线和电容会对装置进行静电干扰。电场较强越大,产生的干扰越大。
1.2磁场耦合
这一干扰因素表示电气自动化设备工作期间,设备周边具备较多高强度电流通过而形成的较高的电磁场,此类电磁场将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转产生较大干扰。就设备自身具有的交流电动机、电磁铁等来看,本就存在极强的电磁场,它们和周边经过的电流将发生反应而带来高强度电动势,以此对电气自动化装置运行产生影响。具体生产时,我们时常需应对如下电磁辐射干扰,一是设备内具有的高频率感应加热炉;二是可触点电气运行时形成电弧;三是电火花等。此外,自动化装置运行还会被电话、信号塔等干扰,因为其中具有可发射电磁信号的元件,会对设备稳定性产生影响。
1.3设备工作环境对于可靠性存在的影响
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受其技术特点影响对工作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常见的影响因素为温度因素、电磁干扰因素以及机械应力因素。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工作环境稳定性,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以高温工作环境为例,设备如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下若其不具备良好的散热能力将直接损坏其内部元件,较为严重的将出现如设备离心加速现象。伴随设备整体震动,其内部元件受温度场与机械震动的复合作用,极易受到不可逆损坏。电磁干扰因素与机械应力因素同样是影响电子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情况中,设备工作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要素复合场,其中电磁以及应力对于设备的影响不可避免。电磁干扰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信号传输与通讯质量,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制约设备的响应速度等。机械应力作为设备安装、设备内电子元件装配过程中的伴生因素,影响着电子设备应对机械震动的能力与水平,即设备使用中震动频率直接影响设备寿命与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干扰因素的应对策略
2.1磁场耦合干扰因素应对策略
工业企业的各项制造加工设施设备在日常运行工作中,由于受到特殊运行环境条件的影响,会导致较多设施设备形成较强的感应磁场。例如,常见的近磁场耦合干扰,该干扰因素会对企业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影响装置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企业要想避免磁场耦合干扰现象的发生,就必须科学地运用磁屏蔽的原理知识,通过采用高质量的特定材料有效制作出磁屏蔽装置,从而减少磁场耦合干扰因素的出现。屏蔽体的保护应用能够促使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各项元器件不与空气中的电磁信号接触,同时能够有效屏蔽掉或者中断一些信号,这样就能够大大降低磁场干扰程度,充分保障企业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的正常稳定运行。
2.2通过设计创新与产品方案优化实现设备可靠性的提升
如前文所述,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温度因素,电磁干扰因素,设备机械性能因素等应在产品设计时进行重点分析与优化,如现阶段较为流行的CAE设计软件的使用,可有效改良设备性能,提高产品于温度、电磁以及力学复合场中的耐受性,提升设备的工作稳定性从而达到改善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目的。以提升产品耐温性能为例,可对设备产品冷却形式进行优化,通常情况下,设备多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冷却,可通过CAE软件进行环境模拟分析,如散热要求过高可通过增加散热外形或增加冷却管路的方式提升设备整体散热性能,为设备工作提供良好的温度环境最终达到提高设备可靠性的目的。通过产品设计手段提升电子自动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改善办法,可大幅降低操作人员的影响因素以及产品的维护难度,同时间接减少设备的后期维护成本。
2.3共阻抗类
此类干扰往往在公共回路内存在,最为多见的便是电源及公共接地共阻抗两种。为有效缩减共阻抗带来的干扰,我们便应经由提高电源容量这一手段进行操作,从而缩减电源电阻。就电气自动化装置内具有的模拟数字及电子线路来看,需把其和地线分离开来进行设置,把其与相应输出端接口有效连接,从而防止共阻抗类干扰影响装置运行。除此以外,我们可增加地线以及电源导线对应的横截面积,且将它们的长度缩减,从而把回路内具有的共阻抗类干扰程度减小。
2.4改善接地设备使用方式,定期检查装置
接地设备主要是指自动化设备外部和大地相连部分,主要作用是把设备工作时多余的电流引入到大地中。自动化装置中的接地设备运行较为稳定,会将设备中受干扰电流进行引出,消除其中的危害,对自动化设备进行保护。因为电子自动化装置是一种绝缘体,内部漏电会致使装置遭到干扰,所以需要做好检查工作,不要将设备安装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中,从而降低设备出现漏电耦合干扰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消除设备上的杂质,对周边的杂物进行清理,这样能够消除其他磁场干扰信号传输渠道。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我国工业发展要努力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前进,充分发挥先进电子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作用,全面提高企业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在最低成本下创造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在引进应用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的同时,要加强对装置干扰问题的科学管理,结合不同干扰因素产生原因,合理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有效降低各种不良因素对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的干扰,从而保障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帮助企业提高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丁文锐,黄文乾.无人机数据链抗干扰技术发展综述[J].电子技术应用,2016,42(10):6-10.
[2]苗新法,张小磊.基于FPGA的压制性干扰源的研究与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12,38(07):48-50.
[3]瞿曌,刘文彦,邓新中.测试系统中干扰及其形成机理[J].电子技术应用,2002(10):44-46.
论文作者:刘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干扰论文; 设备论文; 装置论文; 因素论文; 电子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工作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