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手术患者临床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岚

胆囊炎手术患者临床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岚

陈岚

(苍溪县人民医院 四川 广元 628000)

【摘要】 目的:分析胆囊炎手术患者实施临床优质护理的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76例胆囊炎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8例患者实施临床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38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服务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定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强化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关键词】?胆囊炎;优质护理模式;路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054-02

Clinical patients with cholecystitis operation quality of the nursing mode application analysis

Chen La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Cangxi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Guangyuan 62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patients with cholecystitis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From August 2014 to August 2014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76 patients with cholecystitis as object to 76 cases patients were divided Control group of 38 patients were, group of 38 patients high quality nursing mode. Results After different mode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3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incidence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holecystitis patients with surgical treatment,comprehensive promotion.

【Key words】 Cholecystitis; High quality nursing mode; The path; The effect

本研究为选取适宜胆囊炎手术患者应用的临床护理模式,强化患者预后生活质量,针对性纳入了我院2014年8月以来收治的76例胆囊炎手术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依次给予了常规护理模式及临床优质护理模式,并采用对比分析法对不同护理服务方案下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实施了综合对比,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76例胆囊炎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76例患者均于术前接受超声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诊断确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8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34~76岁,平均(52.7±11.4)岁;对照组38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22例,年龄35~74岁,平均(55.3±11.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于全身麻醉状态下,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具体护理路径如下。

1.2.1术前护理准备

术前准备工作是保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效果的关键,护理人员应在术前24h实施患者全身皮肤清洁,重点做好患者脐部清洁,以肥皂水清洁后应用0.5%碘伏消毒,对脐窝较深难以清除污垢,可用肥皂水浸泡5min软化污垢后再行清理,清洁过程中需注意动作的轻柔,以免出现皮肤损伤,导致术后感染[1]。同期给予抗生素药物,如广谱抗生素及替硝唑药物,规避需氧菌及厌氧菌入侵伤口,导致后续并发症问题。

1.2.2术后护理

(1)术后基础护理

术后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须辅助患者取去枕平卧位,低流量供氧24h,查看患者神志变化,及时为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观察面色等情况。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密切监控血氧饱和度、呼吸、血压、心电指标变化情况,直至其生命体征维持平稳,适当补液,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现象。同时定时观察患者的腹腔引流情况,确保引流管通畅,并对引流液性质、颜色、引流量作系统观察,及时更换引流袋。

(2) 切口优质护理

手术切口护理是有效规避感染的重要环节,术后,护理人员需确保患者切口敷料的干燥清洁,定时查房,查看切口是否存在红肿出血、渗液等情况,避免切口愈合不良及感染情况。若见切口化脓情况,需及时刮除坏死组织,并每日换药1~2次,以庆大霉素药物实施抑菌、杀菌[3]。术后3~5d,待患者切口炎性渗出物减少时,可给予皮肤伤口软膏或烧伤湿润膏涂抹浸润皮肤,以免切口干燥,促进切口的快速愈合。

(3) 并发症优质护理

适宜的并发症护理措施,能对降低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不可或缺。压疮预防护理环节,应定期做好患者病床清洁,保持床单被褥的干燥,每日辅助患者翻身,对压疮高发部位予以强化关注,给予受压部位及腿部热敷、并给予双下肢使用空气压力治疗仪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降低深静脉血栓及压疮等并发症问题发生[4]。

1.3 指标观察

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实施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共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3级评价标准,护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术中均未产生重要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情况,观察组38例患者术后共计出现共计出现切口感染患者1例(2.63%)、压疮患者1例(2.63%),整体并发症率6.26%。相比对照组36例患者术后共计出现切口感染患者2例(6.26%)、压疮患者2例(6.26%),术后肠粘连患者1例(2.63%),整体并发症发生率13.15%。观察组并发症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36例患者中,临床护理服务十分满意患者24例(63.15%)、满意13例(34.22%),不满意1例(2.63%),护理服务总满意度达97.37%;对照组42例患者中,临床护理服务十分满意患者18例(47.38%)、满意10例(26.31%),不满意10例(26.31%),护理服务总满意度为73.69%,组间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着创伤小、患者临床恢复较快等现实优势,但作为一项侵入性操作术式,其同时也具有着较强的操作复杂性,手术期间易引发患者生理、心理层面诸多不适感,亟待通过科学的护理配合方案,促进手术开展同时,强化患者手术预期疗效。

因此,在本研究实施过程中,笔者以患者为护理服务中心,细化分析了手术患者护理需求,本着促进患者安全、顺利度过手术康复期的原则目的,进一步确定了以术前优质护理准备、术后优质预防护理的主诉护理路径;借助基础护理方法契合并发症护理、切口护理等多元护理举措,进一步规避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助推患者预后康复同时,实现了护患关系的良好搭建,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肖飞.胆囊炎患者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探析[J].现代养生,2014,(9):159-159.

[2] 孙静,刘聪.胆囊炎患者护理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3):234-235.

[3] 颜莉.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2015,(5):590-590.

[4] 林平.临床路径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5):181-182.

[5] 于艳秋.胆囊炎手术患者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481-481,484.

[6] 南洪明.LC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3):452.

[7] 李玲华.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171-172.

[8] 朱荣.胆囊炎患者术后治疗和护理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9):293.

论文作者:陈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胆囊炎手术患者临床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