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公路绿化;原则;实施技术:措施
公路“畅安舒美”理念的“美”是指公路美化、绿化。公路绿化作为提高公路服务功能、改善公路生态环境、提高公路绿化综合效益的重要措施,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公路绿化对公路的美化作用也是不言而喻。山东公路绿化以“满足使用功能,减少环境污染、丰富道路景观”为目标,树立大环境绿化、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的思想,充分体现“顺应自然,融入自然”的和谐理念,经实践探索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提出了公路绿化原则,实施技术也日益成熟和完善。
1 公路绿化的原则
公路绿化以“安全、适用、美观、经济、生态”为宗旨,严格按照公路绿化相关规定、绿化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精心规划、设计,精心组织实施,并遵循以下原则:
1.1因地制宜,易于管护
坚持“因地制宜,因路制宜,经济适用,功能高效,景观协调,易于管护”的原则。充分考虑建设与养护成本,坚持以功能和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满足畅通,确保安全
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保证视线畅通和行车安全。突出公路连续性、方向性、距离感。
1.3 坚持人工造景与自然景观相结合
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展示原野风光,充分利用当地植被绿化,减少裸露地貌和挖方岩石,积极恢复因建设造成的自然生态损失的平衡。
1.4 坚持乔、灌、花、草相结合
坚持乔、灌、花、草相结合,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营造多树种,多结构,多功能的复层生态群落和绿化景观,使公路绿化具有层次美、观赏美、和生态美的效果。
1.5 适地适树,体现地方特色
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体现地方特色。根据当地气候和地理特点,合理引用外来树种,尽量选择耐瘠薄、抗干旱、抗污染、抗病虫害的树种,并合理植物搭配。
2 公路绿化实施技术
公路绿化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实施中,“整地、挖穴、选苗、起苗、运苗、栽植、浇水、施肥、松土、修剪、治虫”各环节必须环环紧扣,任何一个环节脱节或出错,均导致绿化工程的失败。
2.1 施工准备
施工前,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和施工说明,调查苗源、苗木质量、土源、土质、水源、水质等情况,落实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等,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组织好施工队伍,搞好好现场管理。
2.2 季节选择
春季是公路绿化植树造林的最佳季节。早春土壤解冻后到树木发芽以前,这个时期土壤墒情较好,同时,树木本身储存的营养物质也以落叶后发芽前为最多,此时栽植的苗木容易生根,易于成活;夏季一般只能移植常绿树,可移植的时间是在秋梢生长前的间隙进行。施工时,要尽量缩短移植时间,要随挖、随运、随栽,最好选择在阴天雨天前进行;秋季可对耐旱、较耐寒的杨、柳、榆、椿等树种进行种植,但必须在落叶后至土地封冻前,此时树木根系能与土壤很好的密接,早春能较快吸收水分,容易成活;冬季土地封冻,植物休眠,一般不能进行植树。
2.3 工序及技术要求
(1)整地:土地要整理平顺、自然,排水坡度合理。土质较差的路段,可通过施加有机肥或施加酸性化学肥料进行土壤改造。不具备土壤基本性质的路段要换适宜植物生存的好土。通过改善土、客土,达到能绿化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挖穴:根据绿化设计定点放线,树穴用石灰标记。挖穴时,表底土分别堆放,科学施肥,树穴的规格,根据树种不同及苗木大小确定,为疏松土壤,提高地温,要尽量挖大穴。
(3)选苗:一要选择生长与表现比较稳定的优良无性系或优良类型树种,且无病害、根系发达、干形通直、健壮苗本;二要选择高度、树冠、胸径标准一致的苗木。分级筛选,分段栽植。
(4)起苗:起挖苗木时,根系要完整,大小是苗木基径7倍为半径的圆,根深是苗木基径10~14倍。带土球苗木,用稻草围拢捆扎。长绿树根系及带土球规格,按绿化技术规定执行。
(5)运苗:装车时按所需树种、规格、质量、数量有顺序整齐装车。装带土球苗木时,注意不要压断树枝。装好后用绳捆牢,且垫上蒲包不勒伤树枝。苗木运到工地后按指定位置卸苗,卸苗时,注意不要折断树枝和使土球松散歪斜,卸下后将带土球树立直放稳。
(6)栽植:按胸径、冠径大小分级散苗,且随散随栽,轻拿轻放,保护根系、土球完整。栽植树木根系要舒展,不窝根。带土球树木要带草绳入坑摆好位置和高度后,用土塌实垫稳,再剪断腰绳、草包;较大规格常绿树栽植时,要埋上支柱,以防风损伤而降低成活率。
(7)浇水:苗木栽植后,要立即浇水,第一次要浇足、浇透,并连续浇三遍,以后视天气情况及时合理浇水。春季树木生长发芽要勤浇水;雨季前天气干旱要满足树木对水分的要求;浇水要适度,以水分渗透土中,深达60cm以下,土面湿润、不积水便可。
(8)施肥:适时科学施肥,能缩短缓苗期,改善苗木长势,提高苗木抗病虫害能力。树木生长期间定期施肥,补充营养元素,利于生长。
(9)松土:生长季节要定期松土、锄草,一般20~30天松土、锄草一次,可保湿、保营养,利于苗木生长。
(10)修剪: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及时修剪,保证植物造型、冠干比例,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使植物茁壮成长,减少病虫灾害。同时,通过修剪突出公路绿化线形,起到诱导行驶的作用。
(11)治虫:公路绿化“三分栽,七分管”,要加强护管,随时观察,搞好调查和预测,对辖区内绿化病虫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将病虫害控制在成灾之前,确保苗木的正常生长。
3 公路绿化研发推广生物工程技术
3.1开发利用野生植物
野生植物抗干旱、耐盐碱、生命力旺盛及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可提高公路绿化植物的多样性,系统解决难以绿化特殊地段。利用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野生植物。干旱丘陵山地,选用当地乡土树种耐干旱瘠薄的山杏、荆条、柠条、酸枣、沙棘等;盐碱地区,选用盐生树种柽柳、百刺等;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开发引植胡枝子、绣线菊、杜鹃等。
3.2应用喷播技术
公路绿化要研发和推广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针对新建路域生态环境的特性,采取生态绿化策略,在坡面上建立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禾豆草本植物群落和灌木群落。突破草本植护的单一模式,体现立体层面效果;同时,研制出适合不同地理、地址条件,经济而有效的喷播技术,降低公路工程成本,减少路域植被养护费,改善路域景观,恢复生态自然。人工景观、防护工程、服务区、沿线交通设施等在绿化形式、图案上应丰富多彩,力求亲山近水,具有亲和力,使人轻松惬意,达到人文、自然各具特色,体现公路美。
4 结语
随着公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公路绿化的功能已得到各界的广泛认可,公路绿化工程技术也逐步规范,公路绿化施工要在新建道路通车前完成,能确保绿化功能的实现,尽量安排在适宜的栽植季节施工并加强护管,能确保成活,避免浪费。喷播新技术已在我国公路绿化中得到应用,对于一些绿化难题如寒冷、积雪地区、岩石边坡和特殊土壤条件下的种植技术也已经开始研究。但在公路绿化实施中,植物选择和配置不合理,绿化短期效果明显,公路绿化种植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生物工程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研发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松根等.山东公路养护技术应用与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0:325~362.
﹝2﹞山东公路学会.2008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9,12:468~472.
﹝3﹞杨修志.路桥管养应用技术[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02:155~167.
论文作者:许,强、徐明芳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公路论文; 苗木论文; 树种论文; 根系论文; 树木论文; 生长论文; 土壤论文; 《科技中国》2017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