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各大城市的配网建设如火如荼。这是因为,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需求必然会大大加强。这就需要加大配网建设力度,提高配网自动化水平。配网承担的任务非常重要,通过配网可以实现对电能的稳定传输,使其可以传播到千家万户之中。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应用到相应的技术,因此就要加强对配网的维护,从而降低不必要的运行风险。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技术;运行维护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都取得了大幅度地提升,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对能源的需求量持续增长。而电能作为当前消耗的一种主要能源形式,其需求量更是逐年上涨。在这种背景形势下,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电网建设的投入力度,不但电力运行规模较以往而言明显扩大,整个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更是显著提升。
1配网自动化关键技术存在的问题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供应和运行的过程中,被大量的引进和采用。一方面,是基于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另一方面,是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提升。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领域的普及和应用,长远来看,是我国电力企业以及电力管理的必然趋势。但是,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仍然需要技术人员来进行相关部分的操作、检测、维修等。这就对技术人员,关于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有了一定的要求了。配网自动化技术是自动化操作的技术,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正因为如此,对相关技术人员的要求,才会更高。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应用,从操作技术的掌握到娴熟,技术人员不仅要对配网操作系统了解透彻,更加要具备极强的反应能力,能够及时的对系统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检测和维修,以确保配网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可见,技术人员的是否具备足够的配网自动化技术操作能力,对于技术的广泛应用至关重要。
1.1通信技术的风险
就当今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的费用来说,相对要高出其他通信万式很多,不仅如此,光纤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外敷管道的影响,对配网自动化的通信时效性、可靠性、准确性也造成一定程度的风险。
1.2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不高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企业中的应用,可以说已经相当普及,然而,具备更高的技术含量的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仍然无法避免事故的发生。更甚者,较之传统配网技术,事故频发率有过之而无不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2.1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风险意识差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以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脱离人力的操作。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中电力运行技术人员,普遍存在这样的想法,认为配网自动化电力系统是高科技性、高安全性的运行系统,不需要人力投入太多的关注,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浅尝辄止,对于操作的规范和要求,以及安全意识的提升,更是只了解一星半点。这就导致了,在电力运行的过程中,会发诸多的不规范的操作。例如,不按照规定进行检查,不按照规定进行收尾工作,不按照规定使用系统,以及不按照规定确保现场安全等等。这一系列的行为,都会加大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的风险。
1.2.2电力企业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不够严格,重视度低
对于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低、安全防范意识差的现状,电力企业也是消极对待。既不采取相关的培训措施,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也不进行一定的考核和测评制度,对技术人员进行严格要求,电力企业本身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相关应用制度的不重视,使得运行风险进一步加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配网高级数据不清晰与集成标准无法统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的交流和集成,取得了更好的成果。为了优化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中数据的交互和集成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力供应系统中,通过这一信息技术,实现不同地区的配网系统中数据的交互和集成,进一步加强了对分散分布的不同地区的电力数据的收集、分析、检测和监控。美中不足的是,对于配网主站和配电网GIS交互系统中的高级数据的集成标准,仍然无法实现其统一。
2配网自动化关键技术的运行维护
2.1通信技术维护
加强通信技术的应用,就需要有效应对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加强技术维护。在维护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无线专网,应用无源光通信技术予以配合,不仅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速度,还可以降低信息的抗干扰能力,实现信息稳定运行。与其他的通信模式相比,通信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具有十分广泛的发展前景。因此,采用通信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配网自动化水平。
2.2主站及信息处理技术维护
为了实现配网稳定运行,提高自动化运行水平,就需要有效结合主站及信息处理技术。在配网中会产生很多数据,为了实现对数据的有效提取、分析和处理,采取相应的信息处理技术就可以做到全面、精准。为了提高数据的处理精度,就要加强对主站及信息处理技术的有效维护,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比如,由于数据精度不足导致的系统误操作,出现不必要的故障。首先,注重拓扑结构的设计,确保结构科学合理,使其能够符合配网自动化建设的需求,实现对信息的有效监测。第二,重视对数据的集成与交互标准设置,实现统一设置后,就可以实现对数据的统一管理,加强配网自动化建设,有效发挥自动化技术的功能。此外,通过配网自动化建设,加强对主站、信息处理的技术维护,还可以实现配网的可靠运行。
2.3配网设备以及元件维护
在进行配网设备以及元件维护中,需要考虑到配网自动化运行的实际情况与设备使用情况,如果运行存在一定的问题,就可能意味着设备的某一元件有故障,从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要加强对设备和相关元件的维护,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不必要的风险。首先,提高设备的性能,对每一个元件的功能仔细分析,还要对设备进行实时检测,确定设备是否存在问题,参数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第二,若是发生故障,就需要及时解决,尤其是要采用专业的维护措施,实现设备正常运行。第三,加大对设备的监测力度,尤其是对于常见的故障就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对设备进行更加全面、没有漏洞的监测,从整体到部分,每一个环节都会得到检查。第四,加强对设备和元件的维护,融入先进的技术,提高设备和元件的技术含量,就可以提高配网自动化运行水平,实现稳定供电。
2.4电气一二次技术维护
为了加强对电气一二次技术维护,就需要提高设备的维护水平。首先,要加强对设备的调研,了解设备的性能,使设备符合实际要求。第二,制定合理的设备应用方案,提高设备的性能,使设备符合配网自动化建设。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配网自动化,就需要加强关键技术的应用,降低不必要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维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配网自动化,统一技术标准,加强信息的处理,提高配网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配网中还存在一些故障与风险,因此,在开展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时候,更有必要利用有用的技术处理故障,使风险在合理的控制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王栩.关于配网自动化的关键技术风险分析及控制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187.
[2]傅颖,陈勇斌,陈玮.配网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分析及控制策略[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6):130.
[3]陈晓军.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行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
论文作者:陈俊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1
标签:技术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风险论文; 数据论文; 信息论文; 元件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