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段明君

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段明君

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 探讨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56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田七痛经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则行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较对照组显著偏高(78.57%,P<0.05)。结论 针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行温针灸治疗,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温针灸;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

痛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女性疾病,下腹部痉挛性疼痛、阵发性疼痛为其典型临床表现,严重时会有全身无力、四肢厥冷、冷汗及面色苍白等症状出现。在当前临床中,已有多种治疗此病的方法,其中,温针灸操作简便,效果突出,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针对所收治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便采用温针灸进行治疗,探讨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2018年1月-12月这一阶段内,选取本院收治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56例,均与《妇产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1],排除免疫、血液系统异常者,另排除肝、肾等器官严重障碍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28例,对照组年龄区间20~38岁,平均(29.0±2.4)岁;病程区间2~12年,平均(6.7±2.8)年;观察组年龄区间20~37岁,平均(29.2±2.2)岁;病程区间2~11年,平均(6.5±2.6)年。两组年龄等资料经系统化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对照组。采用田七痛经胶囊(同药集团大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0222)治疗,口服,经期前5d开始服用,每次3粒,3次/d;经期过后,继续服用,量与经期前相同,次数改为2次/d。(2)观察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行温针灸治疗:于经期前7d,分别选关元、三阴交、子宫穴及髎等穴位,在针刺开始前,将体内的尿液排空,消毒针刺部位,用25号针(华佗牌),对两旁次髎穴进行针刺,将针尖朝向外下方,实施斜刺操作,深度控制在2寸,提插(幅度要小),然后捻转;对子宫穴进行针刺,捻转进针,深度控制在1.25寸;在对关元穴进行针刺时,将针尖朝下,斜刺,深度为2寸;在针刺三阴交时,进针1.25寸,倾斜45°角进针,提插与捻转。全部穴位都用针柄穿插艾条(长度为1.5cm),将艾条点燃,然后施针,每次30分钟,针上加灸,1次/d。1疗程为4周,持续治疗1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2]:治疗1疗程后,腹痛及其他症状均已经消失,随访期间(1个月)无复发情况,即痊愈。如果患者腹痛有显著减轻,其他症状减轻或消失,在不服用止痛药的情况下,可正常工作,即显效;若患者腹痛有一定程度减轻,其他症状好转,偶有复发,即有效;若患者腹部疼痛未改善,或加重,即无效。(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对文中计量、计数资料进行处理,分别由(±s)、百分率表示,t、X2检验;若组间经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由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中,治愈16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3%(27/28);对照组分别为10例、9例、3例、6例,总有效率为78.57%(22/2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偏高(X2=4.15,P<0.05)。

3.讨论

传统中医学中,痛经属于“经行腹痛”范畴。据《本草备要》记载道,艾叶辛且苦,性纯阳,升温熟热,能使已垂绝的元阳重回,通经络,走三阴,逐寒湿,理气血,暖子宫,温中开郁,安胎并调经血,灸火用之,可将百病除之[3]。针对灸法而言,温热效应为其典型疗效机制,燃烧艾灸所产生的光热,能够与穴位的红外形成和谐的共振辐射,因而可以在治疗中发挥突出效果。此外,燃烧艾灸所形成的近红外辐射,穿透能力非常强,可以将温经散寒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针对寒凝血瘀而言,其实为一种典型的痛经证型,在月经期间,女性易被寒气入侵,或被湿气侵袭,另外,受生活、工作环境(潮湿、阴冷)的影响,非常容易出现寒气下结情况,湿气难以外排,最终便会形成血瘀症状。当前临床,多实施对症治疗,但有着并不好的远期效果,难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有报道指出,温针灸在治疗原发性痛经方面有突出效果,不仅能温通经脉,还能行气活血,对于寒盛型、湿重型痛经有突出效果。温针灸实际就是将艾灸与针刺相结合,在留针时,搓艾绒,使之成团,捻裹后,针柄上点燃,借助针体向穴位传递热力。用温针灸对寒凝血瘀型痛经进行治疗,能借助经络与神经的传感、传递作用,减轻平滑肌痉挛性疼痛,对内分泌进行调节,最终达到散结镇痛、温经散寒的目的。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得知,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行温针灸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寒盛型

参考文献:

[1]苏芳静. 温经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11):149-150.

[2]秦昕, 刘志红, 高小平,等. 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40例[J]. 中医研究, 2017, 30(10):56-59.

[3]钟莹, 韦忆兰. 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 8(21):32-33.

论文作者:段明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段明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