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乡镇企业文化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论我国乡镇企业文化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论中国乡镇企业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文化论文,中国论文,乡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论探索

九十年代初,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乡镇企业的文化建设摆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许多乡镇企业的有识之士已把目光转向了企业中的经济因素更深沉的“文化”因素的培育,开始着手建构并初步形成了富有个性、符合企业实际的优秀乡镇企业文化。

一、乡企文化的内涵概念

所为乡镇企业文化,是指乡镇企业在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孕育和培育起来的具有独特价值观基础的行为规范的观念形态。与城市企业文化相比,它既有企业文化的共性,又有因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差异而导致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农村社区文化的依附性。目前我国的乡镇企业大多数地处郊区或山野,既要接受城市文明的影响,又要受到农村文明的作用。因此,乡镇企业文化透视着乡村文化与城市的结合与反差度。但归根到底,目前的乡镇文化更大程度上是为农业文明所决定的。因而是附着于农村社区文化之上的,也即是说,乡镇企业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观念意识,很大程度上还与乡村文化密切相关,其主导仍是当地的乡村文化,同时,由于乡镇企业的成员基本上是周围社区“洗脚上田”的农民,他们作为乡村文化的主要载体,在进入乡镇企业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周围农村社区的价值现象和行为准则。因而大部分乡镇企业的文化建设是当地社区文明整体建构的一部分,只有少数条件具备的企业——如珠江三角洲、山东的胶东半岛和辽宁的辽东半岛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许多亿元或超亿元乡镇企业——才能从中独立出来,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乡镇企业文化主体。二是对城市企业文化接纳的滞缓性在农村社区文化本来就十分落后的地区,旧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总是顽强地阻抗着时代感和超前性俱强的城市外来文化,物质形态的具体事物在文化落差很大的城市之间已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它们轻而易举地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渗透却是要经历一个比较长时期的冲突才能完成。从文化传播上说即存在时间差。地域不同,时间差有大有小。因此,乡镇企业在吸纳外来文化时,由于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客观上存在的较大落差,因而总表现出非常滞缓的趋势。

二、乡企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乡镇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抓好企业的硬件建设外,更要把着眼点放在乡镇企业文化的培育上。

(一)乡镇企业文化是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的需要。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乡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而且还取决于生产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劳动者的素质。现代国际经济竞争的实践证明:产品、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竞争。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要提高乡镇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离不开乡镇企业文化的培育。如通过文化培训和技术培训,可以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通过艺术教育和各种文娱活动的开展,可以使职工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通过职业道德、法律知识教育,可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和道德观念,等等。因此,乡镇企业抓好企业文化的建设,就可以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而职工水平、艺术修养、道德情操、思想觉悟等素质的全面提高,又会反过来推动乡镇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乡镇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旧的观念变革。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掀起了第二次改革开放的浪潮,各地的乡镇企业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会,深化乡镇企业的改革,力求寻找一种能最大限度挖掘和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的经济运行机制。但是,人们在寻找这种运行机制的时候,往往注重物质方面的硬件,如物质刺激,设备更新,而对精神方面的软件即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培育往往重视不够,这种倾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前面讲到,乡镇企业文化对农村社区文化具有很大的附着性,几乎所有的乡镇企业都渗透着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影响。乡镇企业内部也存在着与商品经济、现代化大生产相冲突的文化心理机制。所有这些都束缚着乡镇企业新的运行机制的建立、完善和发展。只有建立优秀的乡镇企业文化,才能使职工形成符合现代商品经济所要求的思想意识、心理素质、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因为乡镇企业文化与企业深化改革是相辅相成的,企业文化以其崭新的思想观念,主张给职工提供平等竞争和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的机会。从而造就企业职工现代的心理状态、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精神风貌,提高他们对深化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三)乡镇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但是,长期以来,乡镇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却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如何在乡镇企业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时期以来人们还找不到切实可行的办法。现在,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如果在乡镇企业倡导并建立与企业经济相适应的乡镇企业文化,或许能够为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重要条件和现实载体,从而开辟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摆脱过去那种简单而又单调的形式主义的做法。如通过文化环境的建设使职工有条件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从而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又如创建优越的工作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和技术及教育等各项活动来感染和吸引职工,就能够对职工起到潜移默化、振奋精神的作用,从而培养有理想、有技术、守纪律、有觉悟的乡镇企业职工队伍。总之,乡镇企业文化作为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必将会在今后的实践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职工的温饱问题大都得到充分解决,有的乡镇企业职工的福利待遇甚至大大超过国营企业。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更是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乡镇企业的职工将会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他们理解、尊重、友爱、互助和自我实现,反映在企业文化上就是求新、求美、求技、求艺。乡镇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重视乡镇文化的培育。

三、乡企文化的主要内容

根据目前我国乡镇企业的特点,结合广大农民企业家和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实际情况,乡镇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一)艰苦创业的精神。我国当前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准低,商品经济不够发达。尤其是乡镇企业,萌生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土壤里,身上还带着小生产的胎记。生产技术设备落后,从业人员和管理水平低下,专业科技人才奇缺,资金不足,缺少原材料和销售的稳定渠道。处于城市大机器生产和国营企业激烈竞争的“夹缝”中,乡镇企业没有吃“大锅饭”的条件,更没有端“铁饭碗”的资格,强烈的危机感使广大农民企业家和农业职工激发出一种顽强拚搏、奋力向上的精神动力。广大乡镇企业“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救自己”。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建设的要求,改变现阶段乡镇企业落后面貌,必须在乡镇企业的各类人员中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办厂的思想,弘扬吃苦耐劳与白手起有的奉献精神。

(二)团结协作的意识。乡镇企业的群体意识是广大企业成员对企业目标的共识和集体荣誉感归属感。具有强烈群体意识的企业职工会对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和目标宗旨有深刻理解,逐步树立起以企业为核心的价值规范,并自觉地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促使各方面各环节的工作围绕企业的共同目标作“向心运动”。由于大多数乡镇企业的工人来自农村,他们既不离土又不离乡,长期小生产的落后方式养成了机器生产所不容的自由散漫。对于许多农民职工来说,只要有班上,有活干,有一定的工资收入可得就行了,甚至认为给我多少报酬就干多少活,往往表现出一种自满自足的雇佣思想,因而阻碍了乡镇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构建乡镇企业的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增强每个农民职工的群体意识,激发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出发来处理协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觉地按照企业规范来校正自己的言行,使企业每个成员凝聚成一股合力。

(三)开拓创新的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一个企业来说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它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商品的普及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乡镇企业的发展要由外延式发展转入内涵式发展的轨道,就必须冲破陈旧的传统管理方式的束缚,改变小生产者保守求稳的心态,倡导主动进取,大胆创新开拓,把竞争机制引进乡镇企业中来,强化创新开拓精神和市场竞争观念。走出黄土地的乡镇企业除了拥有产品优势之外,更重要的还必须拥有信誉优势和形象优势。它必须向社会各界公众展示自己优秀的管理风格、经营成果和精神面貌,以开拓创新的形象和卓越的事业实绩,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求得社会各界的信任和理解与鼎力支持,以便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融洽氛围。

当前,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乡镇企业要摆脱发展的困境,一个重要的课题任务是要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优秀的乡镇企业的企业文化,调整改革乡镇企业内部存在的与社会化大生产不一致的文化机制。这不仅是一个重塑乡镇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现实问题,而且是关系乡镇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笔者认为,要构建新型的乡镇企业文化,必须采取如下对策:

首先,培养乡镇企业工人对企业目标的共识。

对企业目标的文化认同与共识,有助于形成广大乡镇企业人员对企业集体的“拥有心理”。在这种价值观的支配下,即使工厂遇到困难,也会使广大员工为之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是广大农民办事态度的基准参照,反映在现有乡镇企业文化活动中,他们对企业目标的认同与共识往往从狭隘的经济利益出发,许多农民职工和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之间是一种封闭式的低层次选择:农民的货币需求——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农民收入。据四川部分地区的抽样调查,有80%以上的农民职工把乡镇企业只是看成增加收入的致富途径。这种低层次的目标定位和共识,在相当程度上仅仅满足了一些农民的趋利心里,缺乏更高层次的目标激励。对于进入乡镇企业的农民没有持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其实,这也是现阶段许多乡镇企业行为短期化的一个重要根源。构建乡镇企业的企业文化必须摆脱农民小生产的狭隘动机和封闭观念,用商品经济的眼光和现代化大生产的境界来制定高层次的乡镇企业发展目标,以此激励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把防御心里转变为进取心理,变被动竞争为主动竞争,牢固树立“服务公众、造福社会”的经营宗旨,同时努力使企业目标得到广大职工的认可和拥戴,使企业上下达成一种共识,把崇高的目标精神激励潜移默化地贯穿于每个职工的日常工作之中,促使乡镇企业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乡企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互相渗透、融合。

乡镇企业内部交往协作和人际关系比其他企业更为融洽,这种情况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一是地缘性,绝大多数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来自本乡本地的农民;二是与地缘关系相联系的,便是乡镇企业的内部存在着十分普遍的亲缘关系,许多本厂职工之间是沾亲带故的眷属朋友,这种由地缘关系、亲缘关系形成的乡镇企业内部和谐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彼此之间的亲密感一体感,是现阶段乡镇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心理支柱。当前,这种由于共同的社区意识和社区利益所形成的乡镇企业内部相对稳定融洽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社会关系的延续,是社区文化的体现。现阶段乡镇企业十分推崇亲密的人际关系与和谐交往,它可以淡化因为人际摩擦而产生的心进冲突,表现在乡镇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天然”的凝聚力。我们可以从乡镇企业拥有的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出发,把乡镇企业文化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激发广大乡镇企业职员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使乡镇企业真正成为广大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示范基地。

再次,农民企业家是构建新型企业文化的带头人。

农村经济和传统文化对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影响较为深厚,不少乡镇企业本身就是由家长成员管理,其工作方式多有家长制的痕迹。许多农村能人和农民企业家作为乡镇企业的管理决策者。他们长期受到小农式家长宗法观念的熏陶。往往采取直线型的自上而下的经验式管理方法,农民职工很少参与咨询决策,管理职权高度集中于一、二个人,许多乡镇企业的农民工人常常产生对上司的盲从心理,自发地遵守工厂的规章制度。为了乡镇企业的长远发展,乡镇企业的管理人员,尤其是农民企业家首先要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树立依靠全体员工集体的经营观,经常向群众“交家底”,实行民主管理,建立企业上下的交流沟通渠道,增加企业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时新一代农民企业家,还要重视优化自身的文化素质,培养新的文化品质,作为乡镇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化身和体现,农民企业家的身体力行和模范行为是构建新型乡镇企业文化的起点。

四、构建乡企文化的设想

建设优秀的乡镇企业文化是一项艰巨的心理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家们特别是农民企业家的不懈努力和追求。在此笔者仅就乡镇文化的建构提几点设想。

(一)必须坚持量力而行、求实的原则。

在我国,乡镇企业的崛起是近几年的事,因而乡镇企业文化的建设,起步也比较晚。因此,我们在建设乡镇企业文化时必须坚持求实的原则。求实原则是乡镇企业文化的首要的根本的原则。其含义是:建设乡镇企业文化必须从乡镇企业的实际建设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骛远,贪大求洋或瞻前顾后,畏缩不前。根据这一原则,在建设乡镇企业文化时,应注意如下两点:

首先,乡镇企业文化建设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寻找建构的主攻点。所谓企业自身的实际,主要是指乡镇企业内部的文化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是指乡镇企业的设施建设、经营现状等,这是乡镇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软件是指对各类人员进行技术、业务、政治理论及文化知识的培训,组织职工参加各类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等等。这是决定乡镇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我们在建设乡镇企业文化时就要从这些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其次,乡镇企业文化建设还应考虑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乡镇企业外部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民族文化环境等内容。乡镇企业一般地处偏僻的乡村,自然环境相对较差;而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以及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等社会环境对乡镇企业的影响特别大。因此,我们在建设乡镇企业文化时就不能不十分重视社会环境这个因素;至于民族传统文化,同乡镇企业文化也有密切的关系,乡镇企业人员大多数是来自本土本乡的农民,他们既继承了中国农民纯朴、善良、勤劳、重义气、讲感情、能吃苦等传统优点,又沿袭了历史赋予的许多缺点,如作风散漫保守、目光短浅狭隘、追求浅层利益、缺乏竞争意识等,乡镇企业必须正确分析上述外部环境,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建立起优秀的乡镇企业文化。

(二)必须更新观念,提高人的素质。

乡镇企业是由各种各样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组成的集体。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由组成企业集体的人所从事的。因此,人是乡镇企业的核心,是乡镇企业文化的生产者和拥有者。在当今世界,科技的进步和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企业的兴衰存亡越来越取决于人的因素,取决于对人的科学管理。乡镇企业更是如此。现在,广大乡镇企业职工的物质生活已得到很大的改善,他们渴求更多的理解、平等、尊重、友爱、成就和自我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物质刺激和纪律约束来管理企业,显然是不够的,必需运用各种文化手段,通过各种渠道来教育、诱导、启迪、吸引、鼓励和熏陶职工,在职工中培养起有利于企业不断发展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进而形成上下一致地乡镇企业文化,以乡镇企业文化的振兴促进乡镇企业的振兴。要把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信任人、开发人的潜力,发挥进取和创造精神放在乡镇企业管理的战略位置上来考虑,只有树立起这样的企业人本原则,才能建立起优秀的乡镇企业文化,从而促进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

(三)必须造就大批具有现代化观念的优秀农民企业家。

农民企业家是乡镇企业的法人代表,是乡镇企业的领导者、组织者,是乡镇企业一切活动的发动枢纽。农民企业家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他们在乡镇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与关键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他们在乡镇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设计、概括、组织、教育、示范和凝聚作用。要建设优秀的乡镇企业文化,就必须造就一批能正确引导与设计乡镇企业文化,具有良好思想、文化、技术、管理等素质的优秀农民企业家。但从目前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乡镇企业的主要领导干部大多数是由乡镇政府、党委直接任命的,他们主要来自乡、村基层,知识结构上缺乏系统的专业与管理知识。同时,作为农村社区文化背景中的成员,他们又不同程度地受传统因素的影响,难以摆脱固有的传统思维定势及观念体系的掣肘。由于这些缺陷,我国农民企业家的整体素质还是偏低的。目前尚未形成一个优秀的农民企业家群体,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造就一大批具有全新现代化观念的优秀农民企业家。

1、要培养农民企业家正确的乡镇企业文化意识。作为乡镇企业文化的塑造者,农民企业家自己的观念应是先进的、正确的、超前的,否则难以塑造出优秀的乡镇企业文化。因此,首先要使农民企业家认识到乡镇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优秀的乡镇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协调功能,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目前仍有不少的乡镇企业家未能认识到企业文化的这些作用,在他们看来,乡镇企业文化只不过是简单的文娱活动与文化教育,是外在于企业的可有可无的东西,有的甚至把它视为企业的包袱,这些认识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很不相称的。因此,必须尽快树立农民企业家正确的乡镇企业文化意识。

2、要树立农民企业家正确的企业经营观念。这些观念主要是企业的全局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竞争观念、用户观念等,只有树立起这些正确的经营观念,才能概括出优秀的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和企业价值观,并进而创造出优秀的乡镇企业文化。

3、农民企业家要率先垂范、身先土卒,无论是在经济萧条还是繁荣时期,都必须处处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影响职工的价值观,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内聚力,使企业职工达成强烈共识,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当前我国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事实证明,优秀农民企业家的表率作用,是构筑优秀乡镇企业文化的一个关键因素。

标签:;  ;  ;  

论我国乡镇企业文化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