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_黄项龙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_黄项龙

贵州博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资源和环境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严峻,再加上,环境污染严重。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环境监测技术应运而生。该项技术的开展,有利于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同时还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因而就需要将其广泛应用到实践过程中。以下主要是对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运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展开的探讨,并对其进行了合理化分析。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 应用现状 发展趋势 分析 研究

最近几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化,在此期间,环境监测技术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并一度发展成为开展环境保护工作需要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是以环境监测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并详细介绍了将该技术的基本内涵,全面分析了该项技术的运用,与此同时,还研究了上述技术日后的发展趋势,以便可以为顺利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1环境监测的概述

当评估环境质量时,就需要将环境监测作为一种重要手段,进而为环境执法提供参考。过去,环境监测的对象比较单一,且主要是对放射性物质进行监测。现如今,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化,环境监测范围日益扩大化,因而增加了环境监测难度。众所周知,环境监测会涉及以下几个流程,比如,现场调查、样品采集、样品保管、数据处理、评价等方面。其中,评价是以报告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在数据分析以后开展,目的是为环境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2环境监测技术和运用现状

2.13S技术

3S技术作为一种集信息采集、信息分析应用、信息处理为一体的合成技术,应用了GPS、RS、GIS等多种技术,具备快速处理数据、可视化以及定位精确等优点。如果将3S技术运用于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不光监测、分析土地资源,同时还能监测土地资源是否科学运用,具体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比如,水土流失现状、植被覆盖率、森林资源电脑模拟等。

2.2生物技术的运用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多种生物技术都已取得极为显著的发展成效,在此期间,还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国外许多高校都会将生物技术作为关键学科,其中,环境监测仪器发挥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多种学科的相互交融,为生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还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打个比方,就以计算机为例,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的编码程序提供了新热点,最重要的是,还提高了生物技术的处理速度以及可靠度。

2.3物理化学技术的运用

物理学科、化学学科、高分子化学等的发展为环境监测提供了源泉,同时还密切了环境监测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2.3.1动态膜压法监测技术

动态膜压监测法主要被应用于没有被二次污染的长江流域微表层,作为一种环境监测技术。通过对上述技术展开研究可知,动态表面张力的滞回环面积和COD具有联系。该种方法适宜天然水系的微表层,且不需要进行加工,就可以模拟合成动态膜压图谱,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将成膜分子展现出来。也就是说,动态膜压监测技术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就能实现测试精确度高、测试速度快等目标,并广泛被用于环境监测领域。

2.3.2差分吸收光谱技术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简称为DOAS,该种技术主要是应用分子窄带吸收光谱特性,目的是为辨别气体的成分,进而判断出气体的密度,该种技术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环境监测技术通过该种技术,不光可以将大气的浓度、密度等监测出来,而且还能借助对应公式不断提高设备装置的监测能力,并快速提供相关数据,进而为其他技术的应用奠定好基础。当前阶段,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同样得到广泛运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在环境监测领域中。其中,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简称为PLC,其不光能将监测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中心,而且还能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展开施工。这是因为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具有抗震、防尘等优势,与此同时,还能对农作物的抗旱进行远程遥控。此外,还能监测水质,为相关人员提供水文参考数据。

3环境监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物质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也开始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国内环境监测事业也迎来发展的高峰期。基于此,就在不断总价环境监测规律的前提下,明确其发展趋势。

3.1重点监测有机物

据调查显示,国内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尤其是有机物的污染,上述污染物都可以通过化学方式和其他有机材料结合在一起,进而形成有毒污染物质。当前,我国颁布的各项政策都已将有机物纳入控制总量中。所以,就需要对有机物展开全面监测,并将其作为专项监测重点。一般情况下,会将有机物监测技术划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前处理技术与分析技术。前者包含液-液萃取、固相微萃取、膜萃取、索氏抽取法、微波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法以及加速溶剂萃取法等。后者则可分为气相色谱法、全二维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有机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等。

3.2监测种类的划分

在全面监测过程中,可将致癌、致基因突变的物质作为研究重点,这是因为上述物质会危及人类的健康,所以,必须详细划分有毒污染物中的水、大气、沉积物等。此外,在环境监测中,还会存在许多有毒污染物,比如,PCB、肽酸酯、甲基苯、非那西丁等,上述物质大多分布于固体、气体或是液体中。因而就需要对上述介质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前制定出解决方案。

3.3对痕量与超痕量进行分析

单从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来说,许多有毒物质都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哪怕浓度比较低,同样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因而,就需要对有毒害物质进行全面分析,尤其是在具体的监测过程中,监测人员更应采用相关技术手段控制污染物,重点是超痕量技术。所以,必须对上述技术引起重视,并对微浓度有毒物质全面展开监控,以便可以进一步提高监测的可靠度,充分发挥该技术的重要作用。

3.4自动化技术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大多数污染事故都是突然出现的,因而就需要立即找出环境污染源,并提前制定好解决方案,这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实施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外大多采用便携式监测仪器、检测箱等。与此同时,还可以运用以下几种设备,比如:应用流动监测车对污染物进行监测,目的是为监测水污染物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为水质质量的监测提供技术支撑。除此之外,还可应用3D可视型激光雷达,并将其用来跟踪污染团,这样一来,就可以进一步提高监测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技术和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一个良好的环境不光能提高生活品质,而且还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日后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我国应加大技术支持力度,以便可以为技术发展提供所需资金。作为一名合格的环境监测人员,就应在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双. 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 山东工业技术,2016,(15):263.

[2]石媛,陈宪伟.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 科技与企业,2012,(24):162.

[3]马莉,张新申,缪培凯. 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 皮革科学与工程,2005,(03):20-25.

论文作者:黄项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  ;  ;  ;  ;  ;  ;  ;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_黄项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