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汪精卫论文

刺杀汪精卫

□ 张 玮

1935年11月1日,南京,湖南路10号。

这一天,是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召开的日子。上午9点半,在湖南路10号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楼,大会的开幕式已经结束了。

按照惯例,开幕式结束后,中央委员们要离开大礼堂,到中央政治会议厅的门前合影留念。由于人比较多,合影需要分五排站立,大家互相谦让,互相换位,人声嘈杂,一片混乱。

坐在第一排的,是林森、张静江、孙科、戴季陶、阎锡山、张学良、张继这些国民党内的大佬,而正中的位置,空着。那个位置,是属于蒋介石的。

人群站定,但蒋介石一直没有出来。

应该坐在蒋介石身旁的行政院院长汪精卫,决定进去请蒋介石出来。过了一会儿,汪精卫走了出来,身旁并没有蒋介石。

人群一阵小声议论。汪精卫向大家传达了蒋介石的意思:蒋委员长身体忽然有点不舒服,就不参加合影了,我们自己拍就行了。

镁光灯闪过,摄影很快就完成了。大家纷纷转身,准备进礼堂的时候,一个人突然从记者人群中跳了出来,大喊一声:“严惩卖国贼!”,然后从大衣中掏出手枪,朝拍照的人群连开三枪。

当时负责抢救刺客的,是中医院的院长刘月衡。

汪精卫倒地,众人才反应过来:有刺客!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当时站在第一排的国民党元老张继。

在众人还在慌乱的时候,当时已经53岁的张继,第一个跳了出来,拦腰死死抱住了开枪的刺客。

张继的这个行为让当时在现场的张学良印象深刻。在张学良后来的口述回忆录中,他这样说:“这个张溥泉(溥泉是张继的字)他怎么这么大胆子,那家伙拿着枪,他那个枪没有子弹了,有子弹他就把张溥泉打死了。”

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不仅要体现课程设置的目标和特点,也要能激发教师教学、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还可根据“纲要”课程特点设计其他行之有效的过程性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用好考试这个“指挥棒”;各项考核都要及时给出成绩,并且给予学生查询的机会,让学生真切的体验到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状态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推动学生自主自觉地接受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实现“纲要”课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第二个反应过来的,就是当时站在第三排的张学良。他在回忆录中提到:“哎哟!这张溥泉,我就喊他,就下去帮他忙去了。我从前学过武,学过一点,不是学得很好,我就上去对凶手先给个绊脚,啪!他就倒下了,张溥泉就扑到了他身上。”

第一次是在1934年12月,当时国民党四届五中全会在南京召开。

这时候,偌大个场地,人都跑光了,连警察也跑了,只剩下张学良他们这几个人。

之后,看到刺客被擒,人又陆陆续续跑了回来。听到枪声,蒋介石也在护卫的簇拥下,走了出来。

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这时候也冲了过来,抱住在血泊中的汪精卫,哭着对蒋介石说:“你不要汪先生干,汪先生可以不干,为什么派人下此毒手?”蒋介石此时脸色铁青,一言不发。要证明自己的清白,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救活那个刺客!

一阵惊呼中,汪精卫倒在了血泊之中。

疾病是脱贫人口返贫的一个重要因素,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疾病具有突发性、持久性、不可预知、经济支出大等特点。普通家庭一旦有人得病,不仅仅会丧失1个劳动力,少了收入来源,更会背上沉重的医药费负担,直接导致家庭贫困。这种现象在农村时有发生,成为脱贫后再返贫的重要原因。

“你不要误会,别怀疑我,我是医院的院长,我不是跟你过不去的,是医生,是给你治病的。你现在不能活了,明天你就要死了。”

关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文化,其关键是中国古代有无科学。对此,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派强调按照严格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方法(逻辑推理、数学描述和实验相结合的自然科学方法)作为衡量标准,那么中国古代是没有自然科学的,只有实用技术。没有科学,也就没有科学文化了。另一派认为科学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期的科学有着不同的特征,不能用现代科学的标准去衡量古代科学;就像用未来科学的标准来衡量现代科学,那么现代科学也不是科学。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科学是存在的,科学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按照张学良的回忆,当时刘月衡和刺客之间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

“死就死么。”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问问你,你死了你家人怎么办?家里有什么人,谁给你收尸?”

“我没有什么人。”

“那你老婆呢?”

“我干这个还要老婆啊?”

“你姓什么?”

“我死了你随便给我扔哪儿,叫狗吃了算了,我家没人。”

这个垂死的刺客,思路清晰,口风很紧。

田蓟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研究 ……………………………………………… 马丽月等(20):2805

为了留个活口问出些什么来,蒋介石下令每小时给刺客注射强心剂——这是极其损害身体的,但那时候,蒋介石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不过,凭借当时进场的通行证,刺客的身份还是很快被查出来了:他叫孙凤鸣,是南京晨光通讯社的记者。

作为一名记者,孙凤鸣为什么要刺杀汪精卫?

这还得从他自己的身世说起。孙凤鸣,原名孙凤海,1905年出生于江苏铜山县一个贫苦农家,16岁随父闯关东。“九一八事变”之后,孙凤鸣参加了国民党第十九路军。

十九路军在国民革命军序列里是一支比较特殊的军队,总指挥是蒋光鼐,军长是蔡廷锴——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奋起与日本军队真刀真枪干的,就是这支部队。这支部队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要抗日,二是要反蒋。

通过梳理对教学与实训平台创建文献,许多专家就平台建设提出了独特的见解.马艳红等[21-28]分别对各种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建设进行了分析;顾开宇等[29]介绍了外语教学实验实训平台在大学英语混合型教学中的应用.

孙凤鸣在十九路军一路做到代理连长,以枪法准闻名。后来因为十九路军被蒋介石调往江西,孙凤鸣不愿意去,就脱下了军装。

寻找输入:在需求分析和目标确定以后,寻找输入成为设计 《汽车英语》课程交际任务的出发点。需求分析的结果对于交际任务中输入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教师要尽量选择汽车行业内使用的真实文本作为输入,主要通过互联网和去进口品牌汽车的4S店中搜集。这种输入对学习者来说是最实用的,

在放弃从军之后,孙凤鸣遇到了一个重要的人,那就是后来被称为民国“百变刺客”的华克之。华克之原来是国民党的左派人士,后来因为一系列事件,走上了反蒋的道路。

1929年,华克之迁居上海,身边聚集了一群包括孙凤鸣在内对蒋介石不满的人,经过几次讨论,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他们下定决心要刺杀蒋介石。

没错,其实他们一直想杀的是蒋介石,而不是汪精卫。

1.3 检测方法[6] 所有受试者采集静脉血离心后,保留上层血清保存在-20℃冰箱中,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AFP、CA125、TK1水平。

但要刺杀蒋介石,谈何容易?

思前想后,他们想出了一个点子——成立一家通讯社。

1934年11月,晨光通讯社在南京陆家巷23号挂牌。社长为化名胡云卿的华克之,身份是华侨富商,总务兼编辑部主任是张玉华,采访部主任是贺坡光,而孙凤鸣,就成了一名记者。

依据辽宁工业大学的本科办学定位,本专业适应仪器仪表行业的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重点培养本科生的智能仪表研发、仪表应用能力,培养满足仪器仪表产业人才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同时满足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和东北振兴的社会需求[1]。

在有了“通讯社”这块牌子做掩护之后,孙凤鸣他们一共策划过三次针对蒋介石的暗杀。

第三个反应过来的,是汪精卫的卫士。卫士掏出枪,对着刺客开了两枪。张学良后来对他这个举动充满怀疑:“这是汪精卫的一个卫士干的,打他一枪,踢他一脚。本来我们要把刺客抓住,因为这个差点儿没把张溥泉给打死,这个家伙过去就给他一枪。我说你怎么回事?张溥泉都抓住他了,你还给他一枪,你把他打死?我非常怀疑这个人,当时我在报告里说我怀疑这个人。要查处这个人,我说都要活捉了,你还打他干什么?”

本文将刺槐豆胶加入冷冻面团中研究其对冷冻面团水分分布及状态的影响,旨在探讨面团中的水分分布状态与最终产品品质的关系,为寻求品质更佳的短保面包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那是孙凤鸣第一次携枪采访,但由于当时人群拥挤,蒋介石等政要匆匆退场,孙凤鸣根本就没机会出手。

第二次是1935年春天,蒋介石在江西庐山主持军官训练团,华克之前去打探,但发现警戒实在太严,放弃了行动。

而第三次,就是他们得知国民党要在1935年11月1日召开四届六中全会。

“百变刺客”华克之

他们认为,这是最好的一次机会。

孙凤鸣是自愿要求成为刺客的。

其实孙凤鸣当时已经有了与自己情投意合的妻子,他的妻子名叫崔正瑶。他把妻子送去了香港躲避,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华克之后来回忆,当时孙凤鸣非常坚决,是以“荆轲”来自比的。

而当时,孙凤鸣也是“铁血锄奸团”的成员。他的这个行为,也得到了锄奸团老大的认可和支持,那个老大,就是“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

1935年10月31日,晨光通讯社的全体同仁在酒楼设宴为孙凤鸣践行。孙凤鸣把一支心爱的“派克”金笔送给了华克之——那是他作为记者的随身之物,把这支笔送人,就代表他没打算活着回来。

第二天,因为通行证的问题,孙凤鸣是在开幕式结束前十几分钟的时候,才匆匆进场的。进入会场后,他就进了厕所,从挖空的相机中掏出事先藏在里面的手枪零件,迅速组装完毕,放进大衣口袋,混进了记者人群。

不过,孙凤鸣没等到蒋介石。

蒋介石的警觉性确实很高。当天他看到现场的场面非常混乱,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也有一种说法,说蒋介石对当天参会人员随便着装和没有纪律的场面很不满),随后就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参加合影。汪精卫进去请的时候,蒋介石还劝他也不要出去合影。

因为抱着必死之心,所以孙凤鸣出发前已经服食了大量鸦片烟泡。他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所以最终选择向走出来的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开枪。

当时孙凤鸣一共开了三枪。第一枪射进了汪精卫左眼外角下颧骨,但这枪造成的伤害不大。第二枪打穿了汪精卫的左臂,问题也不大。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高校大学生的校园贷使用情况——选择校园贷取1,不选择校园贷取0,是个二值变量,故可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8]对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原因进行回归分析.

第三枪是在汪精卫转身想逃跑的时候射出的,子弹从汪精卫的后背射入,射进了第六、七胸脊柱骨旁。经过几次手术,医生都无法从汪精卫体内取出这颗子弹,最终只能让子弹留在他的体内。

近期,美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都在增产原油。11月份沙特阿拉伯原油日产量接近1100万桶,刷新了10月份创下的日均1065万桶历史新高。俄罗斯原油日产量连续数月保持在1100万桶之上,其中10月份的石油产量已经升至27年来最高。美国原油日产量也维持在1170万桶的历史高位,同时美国全国商业原油库存连续上涨,日前库存量已达4.469亿桶,创2017年12月份以来新高。

因为孙凤鸣之前的身世一直无人知晓,而晨光通讯社的背景也无处可寻,所以蒋介石当时承受了来自外界的很大压力——作为和汪精卫一直明争暗斗的人,他确实有作案动机。

但是,蒋介石有一万种暗杀汪精卫的方法,绝不会蠢到要在一个合影的公众场合来暗杀他。

汪精卫在第一时间被送往南京中央医院,一同被送过去的,还有重伤的孙凤鸣。

2014年,随着鹤地水库周边环境整治,红湖农场农业结构迎来再次优化和转型。农场积极配合,拆除靠近水库的猪舍,同时对既有鱼塘进行整治,改变养殖鱼种与方式,确保水质达标。种植荔枝8000余亩,番石榴4000余亩,全场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

当时蒋介石固然想抢救汪精卫,但他更想抢救过来的是孙凤鸣。他要证明自己的清白。

但是,孙凤鸣救不过来了。

由于服用了大量的鸦片烟泡,再加上枪伤,孙凤鸣本身就已经危在旦夕,最关键的是,按照抢救医生的说法:他“没有任何求生意志”。

别小看这家通讯社,经过半年多的运作,居然在南京有了“小中央社”的别号。在大家的帮忙下,孙凤鸣也很快成了一位名记者,可以独立进出国民党各大机关、出席各种招待会——这就是他们成立通讯社的目的。

11月2日凌晨,孙凤鸣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临终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是一个老粗,不懂得什么党派和主义,要我刺汪的主使人,就是我的良心。”

孙凤鸣去世的同时,一场对他“同党”的大逮捕也全面铺开。

晨光通讯社的贺坡光和张玉华虽然早已撤离,但最终还是被捕。包括给孙凤鸣发通行证的国民党官员,以前与晨光通讯社有过往来的人,也通通被捕,前后一共200多人被抓,其中绝大多数人都被上了酷刑,还有很多人在上刑后被杀害(贺坡光和张玉华虽然受尽折磨,但并未被处死,随着汪精卫后来投敌,两人先后出狱)。

孙凤鸣的妻子崔正瑶虽然之前已去了香港,但为了搭救“刺汪”案被捕的朋友,又潜回上海,最终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经历酷刑后不吐一字,最终被杀害。

学龄前儿童一般指3~6岁未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此阶段的儿童极易受到事物颜色、性状、动作等一系列特征的吸引,特别是现代社会处于电子化生活中,成人沉迷于电视、电脑、手机等设备,使得儿童也过多的关注这些电子设备,长时间的近距离操纵,眼部肌肉得不到放松出现眼部疲劳[5-6]。除了这些不良用眼习惯外,先天因素、早产及出生低体质量等儿童自身因素也可造成视力异常,因此视力筛查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7]显示,学龄前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学龄前是视力异常儿童治疗的最佳时期,因此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意义重大。

唯一逃出的,是华克之。华克之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秘密战线上的一把好手。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公安部的一个司长。但后来受潘汉年案牵连,被捕入狱十一年,再监督改造十年。“文革”后,华克之被平反,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四处奔走,将孙凤鸣当年刺杀汪精卫一事的很多细节公之于众。

1987年,在华克之的奔走下,孙凤鸣被追认为抗日爱国志士。孙凤鸣的家乡江苏铜山县建起了2400平方米的纪念碑园。1988年,孙凤鸣的碑园开园,86岁的华克之亲自为当年的战友主持揭碑仪式。

在孙凤鸣夫妇的大理石纪念碑上,有着华克之亲自题写的铭文。致孙凤鸣的夫人崔正瑶的是:真州多佳丽,首推凤鸣妻。轻金重大义,志同始结褵。反对臣日寇,无惧血染衣。死者并非难,处死者难矣。凌迟无一语,闺中千古奇。

致孙凤鸣的是:生无私人怨,死因国事非。心向知音决,泪为生民挥。言重季布诺,技胜张良锤。精卫非精卫,替死此魑魅。功败于垂成,千古共心摧。

最后,说说孙凤鸣当时的第三颗子弹。

那颗子弹,一直留在汪精卫的体内,每逢阴雨天,就隐隐发痛,使得汪精卫非常痛苦。

1943年,受尽折磨的汪精卫终于通过手术将那颗子弹拿出,却因手术压迫脊椎神经,下肢几近瘫痪。1944年1月,61岁的汪精卫病倒,送往日本做脊椎手术失败,最终在高烧昏迷中死去。关于汪精卫的死因,有很多猜测,但目前世人较多采信的,还是他死于“多发性脊骨肿瘤”——就是由那颗长年留在脊柱里的子弹引发的。

(摘自《中外书摘》2019年第8期)

萧军挑战张春桥

1930年代,张春桥化名“狄克”攻击萧军的小说,认为作者“不应该早早地从东北回来”,指责作品“不够真实”。后又攻击萧军是“鲁门家将”,鲁迅的“孝子贤孙”。萧军气愤地跑到编辑部,恰巧张春桥在场,萧问:“那篇侮辱鲁迅先生和我的文章是谁写的?”一个与张春桥合办报纸的青年承认是他的所为。“好,我也没工夫写文章来回答你们——我们打架去,如果我打输了,此后你们可以随便侮辱我,我不再找你们;如果你们败了,不允许再写此类文章,否则我来揍你们……”张春桥和另一人都年轻气盛,面对挑战,欣然答应。

(摘自《人民网》)

标签:;  ;  ;  ;  ;  ;  ;  ;  

刺杀汪精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